•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思 [未成曲调先有情]

    时间:2019-01-10 03:31: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唱戏特别讲究人物的登台亮相,写文章也应该安排好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直面读者的第一个镜头。刻画好人物的登台亮相,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推动下文发展、增添文章的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先声夺人。“言为心声”,语言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一句话也可以让读者见到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许多场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这个人就会以独特的举动成为我们注目的中心。
      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活现出了人物的尖刻泼辣,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误会逼人。不直接写人物特别的长相、特别的打扮,而以别人对他的误会切入,让读者有切身、细致的感受,我们要写的人物个性也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刻画。
      如《扎‘马尾巴’的教师》这样开头:“‘嗨!又来新生了!’眼急嘴快的胖子从板凳上蹦下来嚷道。不用他提醒,女同学们早围上去了,笑着拉住那女生的手往空座位上拽。‘别、别,快到……’那女生急得连连摆手,‘我,我是你们的老师!’话音刚落,大伙儿哄堂大笑起来:‘啥,你?快别逗啦!’同学们七嘴巴舌地议论着。”在这让人啼笑皆非的首次亮相中,读者很快就记住了这位老师的年轻、稚嫩。误会,很可能有些夸张,但它产生的艺术效果是异常鲜明的。
      三、众议引人。同一个人,不同的人对其评价肯定不尽相同,有时也会因其性格的复杂而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如果先列出这些意见不同的评价性语言,读者心中自然生疑,对人物出场的注目程度肯定会大为提高。
      如《邻家男子汉》这样开头:“提起对门家的牛牛,我奶奶总会竖起大拇指:‘这可是个好孩子!’街坊王二喜,一听到牛牛的名字,则会吹胡子瞪眼睛:‘他不是个好东西!赶明儿我可要揍他一顿!’”牛牛尚未登场,“我”奶奶和王二喜截然相反的评价,便把一个大大的问号刻在了读者心里。当牛牛“一蹦一跳”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必须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他。于是,这个乖巧中见调皮、调皮中不失乖巧的小男子汉形象便有了广阔的表演舞台了。
      四、以景衬人。一定的景物描写,犹如为人物出场提供的舞台背景。用之得当,则写景写人两相宜。通过恰当的景物描写,可以突出人与景相映相谐,也可以渲染人与景相悖相逆,这些都有助于衬托人物形象。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在浓墨重彩描写日光之烈和暴雨之猛的情景中安排祥子拉车出场,以自然环境之恶劣来烘托人物命运之悲惨,真实地描绘了旧中国人力车夫为生计而劳碌的图景,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五、渲染照人。这里主要指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营造浓郁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为人物的命运转变奠定基调。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于勒的出场做了恣情的渲染,先回溯于勒怎样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再描写“福音书”并且促进了“二姐”的婚事。浓墨重彩的挥洒铺陈、多方渲染,为于勒的出场积蓄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使故事情节发生急遽的转折,并烛照主题。
      六、介绍写人。在人物出场前,先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如《孔乙己》中,在孔乙己出场前,作者先概括介绍了孔乙己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特殊身份、狼狈不堪的形象和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下的滑稽绰号。这揭示出了孔乙己的经济地位与思想意识的矛盾,预示着人物悲剧产生的必然性。
      七、特写绘人。这是一种被描写的人物从模糊到清晰,最后在一个特写镜头中突显出来的出场方式。
      如《一面》中对鲁迅的外貌作了三次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由简到详,到中景、近景到特写的描绘,把鲁迅抖擞的精神、刚毅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突出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伟大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相关热词搜索: 曲调 有情 未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