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X-MAX,巨幕的中国战场 STARX巨幕

    时间:2019-03-29 03:30: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12年4月,“中国巨幕”在合肥中影国际影城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这套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技术格式”电影放映系统进入商业运营阶段,打破了加拿大IMAX公司在我国巨幕市场的垄断,一场关于巨幕的战争将在中国彻底爆发。
      何海峰的办公室显得空荡荡的,靠墙的书柜里一本书都没有。“公司去年11月才开办,今年过完春节才搬过来。”他是这家名为“中影数字巨幕”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刚刚在合肥推出了首块正式投入商业使用的“中国巨幕”,宣称此举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技术格式”电影放映系统进入商业运营阶段,同时打破IMAX在中国巨幕市场的垄断。
      按照何海峰的计划,中国巨幕将在年内达到15块,“3年100块也是有可能的”。而作为中国巨幕试图抢滩的对手,目前,国内有IMAX标准银幕的影厅共75个,业内人士估计,到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的IMAX影厅数量也将突破100家。
      从《阿凡达》开始,巨大银幕在中国的发展似乎已经进入了加速度爆发的阶段。但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公司进入市场,快速抢滩。除去中国巨幕和IMAX,万达等院线也将推出自己的品牌巨幕。大电影的市场究竟能发展到多大?市场将给予回答。
      《阿凡达》的启示
      2004年2月20日,中国内地首家商业化运作的IMAX巨幕影院在上海和平影都正式落成开张揖客。但中国的影迷们真正认识巨幕则是在五年之后,因为《阿凡达》。这部卡梅隆十年磨一剑的鸿篇巨制让人们知道了IMAX影院的存在。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IMAX公司宣称,“最宽广的视野、最清晰逼真的图像、最震撼的音效、最身临其境的感受——IMAX体验代表电影终极体验。”
      在《阿凡达》之前,巨大的宽屏幕似乎有点超前,因为没什么电影是必须要在IMAX上观看的,连续几年都只有三四部IMAX电影可放,影厅方面老是片荒。率先尝试的上海和平影都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状况—高昂的价格并未换来相应的回报。因此,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IMAX这一概念只存在于极少数城市的科技馆、少年宫中,扮演着科普推广的角色。
      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访华期间经常以《大战外星人》的IMAX票房来鼓舞人心,在北美票房排行前15名的电影院里,前14名都有IMAX银幕;在台湾平均每块IMAX银幕的票房是一般银幕的9倍,其中台北的两块商业IMAX银幕票房占全台北总票房的50%。
      但上海和平影都的总经理王伯政曾对媒体表示:“放映IMAX版是要有票房保本指标的,完不成指标不能分成,还要赔钱。《大战外星人》就没完成指标。”
      《阿凡达》的出现突然扭转了这个局面。为了一张IMAX 的3D版《阿凡达》,影迷开始疯狂排队,在寒风中像春运买火车票那样高强度、恐怖式地排队。
      中影作为《阿凡达》的引进方也被这种近乎失控的火爆效果所震动。当时的一条新闻是,东莞万达影城在放映IMAX版的《阿凡达》正片过程中,出现了声音和画面不同步的现象,而后暂停播放,在场的近500名观众情绪激动,要求影院退票并进行赔偿,影院经理两次给观众下跪道歉以示安抚。
      “看过《阿凡达》之后,认为是大票房的片子。大到什么程度,没把握。没想到放映之后一鸣惊人,一发不可收拾,”何海峰回忆道,但也正因为此,中影决定上马巨幕的研发项目。
      事实上10多年前,何海峰就在美国看过IMAX,当时就被三倍于普通银幕的尺寸震撼到。“那时候巨幕是什么概念呢?去美国大峡谷,旅游胜地,进去以后,先带去电影厅,这是第一站。”当时IMAX因为胶片拍摄的巨大成本,内容以科普短片为主,但也已经体现出了可让观众身临其境的逼真观感。
      电影作为奇观的艺术,吸引人们走入影院靠的就是这种强大的声画效果。但何海峰知道,东西再好,当时的中国也学不来。“在胶片时代,IMAX的设备、拍摄成本都很大。只能搞10来分钟的东西。美国人都不行,中国人则更不行,天方夜谭。但进入数字时代,我们觉得这有可能了。”
      数字时代的模仿者
      “当时就是觉得把小的搞大,把声音搞复杂,搞得更丰富。当时就这么想的,中国巨幕,在数字时代是有可能的。”何海峰如此概述最初对中国巨幕项目的理解。
      中影有自己的影院,在集成普通银幕上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何海峰以前所在的中影珠海公司,就做放映产品,和国外的设备公司都有联系,可以购买到哈格尼斯的银幕,以及被称作世界上最亮放映机的巴可DP2K-32B。
      尽管在一些人看来,数字IMAX本身就是IMAX公司自我流放的次品,而且IMAX除了最后的放映终端,还有一系列的拍摄、制作要求,这都是中国巨幕所不具备的。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从终端模仿是一个简便路径。
      牵头研发中国巨幕的中国电影科研所所长杨雪培援引《现代电影技术》杂志2011年6月号一篇名为《IMAX的神话与数字电影时代的巨幕放映》的文章表述,“数字电影在全球的快速发展,2K放映系统特别是数字拷贝成本的不断降低,银幕亮度的不断提升,已使得画面完美地投射到了25米的银幕上……”文章还认为,横向比较《唐山大地震》和《怪物史莱克3D》两部电影在不同放映系统下的表现后发现,画面的亮度和清晰度几乎没有差别,这说明采用普通数字电影2K放映机进行巨幕放映是可以实现的,在关键技术上不存在明显的障碍。这就意味着,任何在主流影院放映的数字拷贝,都可以在“中国巨幕”上放映,这就意味着“中国巨幕”不会像IMAX一样受到片源的限制。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份,就有业内人士在位于北京双井的UME影院观看过在中国巨幕上放映的《蓝精灵》。因为没有IMAX版作比较,放映效果见仁见智。但影院为推广中国巨幕而冠以的“DMAX”之称则迅速招来“山寨”的评论。影评人magasa表示,“IMAX是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洗印到放映的一整套流程和独特技术,而这个DMAX顶多是一套大功率放映设备。”   其实,杨雪培也反对DMAX这个叫法,“我们的目的不是和IMAX竞争,DMAX这名字只是符号,我不主张非要起‘××MAX’这种名字。我们强调的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放映系统。”
      从各种参数来说,中国巨幕并不输给IMAX:IMAX巨幕的标准尺寸为22米宽、16米高,DMAX则采用了20米宽、12米高的2.4增益的进口巨型金属银幕,座位只比一般的IMAX厅少了十几个;相比于IMAX最高7.1声道,中国巨幕采用巴可公司的11.1声道音箱,最高可到15.1声道。
      除了具体的名称之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IMAX就好像是个人电脑中的品牌机,中国巨幕更像是个人电脑中的兼容机。虽然性能尚可,但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
      “专利还没有申请下来”,何海峰表示这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核心技术,放映设备里有两个,一个是优化处理器,通过优化器的修饰,把图像放到最好。第二个是服务器,也就是处理器。服务器必须有端口,各种片源都能读出来。”
      成本效果之战
      在中国巨幕推出之后,不少人提出疑问,“那究竟是DMAX效果好还是IMAX效果好呢?”
      目前,从院线方面得到的反馈是,中国巨幕已经转制了10余部电影。最新的作品是好莱坞大片《超级战舰》和宁浩的新片《黄金大劫案》。这两部电影都在双井UME的DMAX厅上映,影院负责人刘晖表示,两部影片的导演都很满意DMAX最终的放映效果。而对于这两个MAX哪个效果更好的话题,刘晖的态度是:“DMAX不需要跟IMAX比,它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对观众而言,有意义的区别无非是最终的效果。”
      或许,这个效果根本就是无从对比的,因为,目前中国观众观看到的一些影片并非是纯正IMAX格式,同时一些影院的IMAX放映尺寸也并不达标,银幕不够大,放映亮度不够,一些人跑到国外去,才意识到在国内看过的全是上当。此外,“巨幕”的视听效果也并非所有人都在追求。詹姆斯·卡梅隆曾说,“在我的印象中,IMAX不是更好,只是更大了。有时候IMAX还会比较暗,3D数字屏幕反而更亮,只是小一点。”
      有业内人士曾比喻,《阿凡达》的IMAX版其实是把35mm的胶片做大的效果,这相当于2英寸大的照片,被“数码变焦”放成4英寸,因为不是“光学变焦”,画面看起来粗了,效果会打折扣。
      而巨幕效果的核心则在于在不损耗影片质量的前提下,放大视听效果。这不仅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影片的格式,影院的硬件也是重要掣肘。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为IMAX影院,不同地方的观影效果也会有不小区别。但不管效果如何,IMAX的引进成本和最终票价更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何海峰谈到中国巨幕的上马也有经济上的考量,“IMAX的投入太高,一套IMAX系统售价150万美元,将近1000万人民币。先期投入高,后续的运营成本、分账比例都较高。节目丰富量不够,国产片太少。国内影院投资IMAX,包赔不赚。”
      而同样的成本,在率先上马中国巨幕的双井UME影院则降低了很多,利用物业的挑高空地开设了一个DMAX厅,全套设备总共花费350万。刘晖强调,“对影院来说,成本是第一位的。”
      刘晖对目前这个厅的运营状况满意,“已经是票房贡献最大的厅了。可能起步没有IMAX技术力量那么强,但要不了几年,我觉得技术完全没问题。”从票价来说,DMAX比普通票价贵10%-20%,而IMAX则需要贵50%才能覆盖成本。
      作为一个行业的闯入者,何海峰如此概括中国巨幕和IMAX的差距,“更亮,声音更震撼,更便宜。但相比于IMAX在中国市场上银幕占有率还有差距。”
      目前,中国巨幕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并不高,除了UME和中影,购买中国巨幕设备的主流院线并不多。中国巨幕的先期投资并不高,除了一次性购买系统需花费350至400万元人民币的模式外,影院还可以采取租赁的方式,通过每年的票房,回报资金。“5年时间内,每年提供影片门票的5个点,作为租赁费用。单厅做到1600万票房,每年就能还80万,这种租赁方式极大的亲民。”何海峰强调,这个价格只包括硬件成本和微利,前期研发中国巨幕投入的1千多万并未计算在内。
      中影巨幕公司还在北京开设了巨幕实验室,邀请导演、片商来实验室看片。何海峰强调中影的产业链优势,除了放映,中影巨幕还可以承担每部影片的转制费用,“IMAX是从经济利益出发,为转制片源设置门槛。我们不要钱,我们要丰富的片源。只要是适合的,都可以转成中国巨幕。”
      作为中影的子公司,中影巨幕在集团内部采取租赁形式,“目前没赚到钱,从哪里赚钱?中影对这个公司没有重要的经济指标,因为要当事业做。对中影巨幕来说,最后能养活自己,不赚不赔,事业不就做成了吗?”
      战争一触即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巨幕,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表示:“对于出现本地竞争对手,我丝毫不感到意外。美国也有竞争,放映商试图建造各种竞争性的放映系统。但我们拥有的关系和强大品牌是中国电影集团所不具备的。”
      事实上,IMAX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是巨幕放映的垄断者。美国帝王(Regal)院线推出的RPX系统,AMC院线的ETX系统,喜满客(Cinemark)的XD系统,澳洲Villige院线的VMAX系统,这些都是IMAX之外的巨幕—号称拥有和IMAX相似的放映效果,却又都是各国自主的产品。
      但目前,这种竞争的态势在中国则是愈演愈烈,除了中影的中国巨幕外,位于北京东直门的保利国际影城打着“POLYMAX”巨幕招牌已经开业,并号称使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4K双机放映系统。而在一年半前,位于北京五棵松的耀莱国际影城便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巨幕影厅,25m×17m的巨幅银幕高悬在590多个座位前面,这在整个亚洲,甚至全世界均屈指可数。此外,浙江横店院线也已安装了20多块自主研发的巨幕,“大概都在20m×16m左右。”世茂影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明也对外透露,他们已经注册了自主开发的巨幕品牌“世茂大视野”,并将于2014年年底之前相继投建22块“巨幕”。
      与此同时,倍感压力的IMAX业也在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圈地速度。“当《阿凡达》2009年在中国上映时,我们在13家IMAX影院进行放映,”葛尔方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今年,当《霍比特人》(2012年12月)上映时,我们将在100多家IMAX影院放映。”
      在《阿凡达》一票难求时,万达院线总经理叶宁曾在一个行业颁奖礼上表示,自己2010年的新年愿望就是观众买《阿凡达》的票不用再排队了。此后,万达成了中国内地引入IMAX最多的院线,但据消息灵通的业内人士透露,万达自己的品牌巨幕也在紧锣密鼓的研制之中。
      毫无疑问,IMAX带给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新鲜和富有冲击力的观影体验,但未来,则将有一场关于巨幕的战争因为这种体验而在中国全面爆发。
      巨幕百科
      巨幕电影技术第一次面世,是在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上。然而由于制作和放映成本较高以及运输困难,巨幕电影一直未能普及。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股“巨幕电影”娱乐的风潮,《霸王龙:重返白垩纪》等巨幕电影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巨幕电影的发展。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了公认的最具震撼效果的电影体验。
      巨幕电影分为“胶片巨幕电影”和“数字巨幕电影”两种,国内早期影院大多是“胶片巨幕电影”,如东莞万达IMAX影城,而现在建设的新巨幕电影多为“数字巨幕电影”。“胶片巨幕电影”的优点在于色彩更好,画面更稳定,而“数字巨幕电影”的优点则是放映成本更低。
      观看巨幕电影,座位选择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观众的仰视角度不宜大于12度,如果座位太靠前,不但脖子会疼,也会容易觉得晕。中间靠前一点的位置最好,例如30排的影院,10排到15排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座位太靠后,巨幕电影屏幕有可能不能完全充满视野,也对观影效果有影响。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战场 MAX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