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诗经名篇_从名篇说开去

    时间:2019-02-24 03:26: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即谈话的中心。围绕某一谈话中心,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议观点,叙事件,抒情意,点缀成文,就是话题作文。其基本特征是开放,要写好话题作文,就必须借“(话)题”发挥。放开我们的眼界,可知话题作文古已有之;而且,认真地说,古往今来的许多优秀篇章,都可以归入话题作文。
      
      一
      
      《孟子》中的《寡人之于国也》与《齐桓晋文之事》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也是主旨相同的话题作文。下面一段,就是它们的主旨段。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除“数口之家”在《齐桓晋文之事》中表述为“八口之家”外,主旨段的其他文字竟不差分毫。)
      好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好一幅熙和祥悦的“民乐图”!难怪先哲孟子对此津津乐道了。
      可细思一番,又有点儿疑惑:此段虽精彩,但总不该在《梁惠王上》中就用它两次吧!要知道,当年孟老夫子曾以“仁义”之说说于诸侯,游于齐梁之间,均未见用,乃“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可见《孟子》一书,是其集毕生精华而成,全书仅3万4千余字,可谓字斟句酌;而这里却明显重复,是不是有所疏忽呢?
      不是。宋朱熹在《孟子集注》中便引文说:“此王政之本,常生之道,故孟子为齐、梁之君各陈之也。”原来,这番描绘,乃孟子得意之笔,是他“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他心中,早已炼就成型,只是待机而发,可借各种话题挥之而出。因而,他以战争为话题,对“好战”的梁惠王娓娓道来,又以牛羊衅钟为话题,向急于辩白自己并非吝啬的齐宣王侃侃陈说,吊足了他们胃口后,殊途而同归,巧妙地呈现了自己理想的“民乐图”。如此不厌其烦地陈说,不厌其烦地记载,于是在话题作文家族中,就有了《寡人之于国也》与《齐桓晋文之事》这两个成员。
      
      二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笔下的千里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特别是他描绘的一悲一喜两种迥然不同的景物,涛声似在耳畔,波光仍在眼前:“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及!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但我们可曾想过,这是范仲淹在为故人写一篇话题作文呢!谪守岳州的老友滕子京捎来洞庭图卷,嘱托范公“作文以记之”。好,老夫正有话与故人共勉!时已58岁、黜置邓州的范仲淹,即以岳阳楼大观为话题,拟就了这传世奇文。上文引到的洞庭之景,皆为范公联想想象而成,其构图之精妙,辞采之华美,已足观止,但该文堪为百世之师,更在于立意的高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往今来,这涵天覆地的宽广胸怀与宏大抱负,激励了多少志士仁人!
      “长江”若不作专用名词看(《滕王阁序》中有“槛外长江空自流”),烟波浩渺的波阳湖,又岂不也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岂不是也有“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之时?既然有,面对此情此景,人们自然也会产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疑问,也会发生“感极而悲”与“其喜洋洋”的情绪。如此,若有范公的胸怀与文采,当然也会撞击出同样灿烂的火花。
      同是上述文字,描写波阳湖可以,描写太湖、巢湖又何尝不可呢?换言之,滕子京求文,若其谪守洪州,范公便可写波阳湖;滕谪守苏州,范便可写太湖;滕谪守庐州,范则可写巢湖了……湖泊可以因四时、寒暑、朝夕、阴晴而风貌不同,那么,山海江河、草原森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番肺腑之言,范公久已郁结于胸,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只是借岳阳楼大观的话题,喷薄而出而已。
      这里不揣浅陋,模仿范公手法,凑成一段写庐山的文字,只为证其可行(黑体字为原文):
      予观夫浔阳胜状,皆在于匡庐。排青云,凌长空,巍峨苍莽,郁郁葱葱。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若夫寒霜早降,古木飘零。宿鸟归巢,寒鸦噤声。风飚道阻,羁旅焉通?云惨惨以悲远,暮将临而途穷。猿哀鸣而悱恻,虎长啸兮传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雨初霁,日朗风清。藤生嫩绿,叶孕新红。幽泉潺,悬瀑雾。群山叠翠,好鸟争鸣。而或东山月上,清光若水。竹影婆娑,窈窕生辉。箫管悠悠,韵远神飞。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这令他十分惬意,便敞开衣襟,迎着清风,尽情地享受,且说:“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随襄王游赏的宋玉,便就“风”这个话题,作出一番陈说:风,虽同是生于地,起于青之末,而随之却生出两番景象:一则“乘凌高城,入于深宫”,“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徜徉中庭,北上玉堂”,“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是“大王之雄风”;一则“然起于穷巷之间,堀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使人“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这就是“庶人之雌风”了。(见宋玉《风赋》)一番话语,揭露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仁政”思想。可以说,此赋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也是话题与题材不同而主旨相同的话题作文。
      由此可见,主旨相同,引入主旨的话题却大相径庭,《寡人之于国也》是从战争的话题谈起,《齐桓晋文之事》是从用牛或羊衅钟的话题谈起,《风赋》却从风的性质的话题谈起:三者可谓殊途同归。反过来说,同一话题,从立意角度到选材、文体,以及文章主旨,更可以是千变万化。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话题作文都必须借“(话)题”发挥,可以说,发挥得如何,是确定文章品位高下之根本所在。
      话题作文的借“(话)题”发挥,一般四个步骤:点明话题、引出头绪、阐述发挥、归结主旨(简称“点”“引”“阐”“归”;其中“阐述发挥”是关键所在)。以《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和《风赋》为例,则可表示为:
      
      四
      
      “施行仁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孟子、范仲淹等古代有远见的知识分子蕴于胸蓄于怀、不吐不快的话,是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痛切认识,只待触媒而发;蓄之既久,发之必烈,自然动人心魄。我们高中的同学,是否应该、也可能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的深切认识,成为蕴于胸蓄于怀、不吐不快的话呢?

    相关热词搜索: 名篇 开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