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古人日常对话 [多元提问,推动学生与古人之间的对话]

    时间:2019-05-28 03:20:5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元提问,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关键词:多元提问、对话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be asked in the diversity, realize the dialogue between students and paper, and make them be the real readers.
      Keywords: diversity problem, dialogue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事实上,文言文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痛苦的。文言文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生活的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而现代语言习惯和古代语言习惯的差异又加深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隔膜。多少年来,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成为真正的阅读者,这与阅读规律是相违背的。“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的新的生产的转换。”也就是说,阅读就是阅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认为,多元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设置是关键。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一、面向全体提问
      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习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它必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中的文言文,注解比较详尽,学生可以借助注释以及工具书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并且疏通文意,解读字义或词义。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放还学生的主动权,教师只作点拨、引导、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尊重、收获了自信,也是与古人之间的初步对话。
      二、设置主问题提问
      教学中的“主问题”,是对课文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例如在讲授《童趣》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童年的哪些趣事?讲授《口技》一课时,我设置的主问题是:“文章写了口技艺人的哪些表演?对口技艺人的表演,宾客们有什么样的反应?宾客们的反应有什么作用?”主问题的设置,有利于优化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推动学生走近文本,与古人进行对话。
      三、设置悬念提问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巧设悬念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造成一种紧张心理和强烈的想念,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课堂气氛跌宕起伏,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个接一个地解除悬念使学生感到开心愉快,乐学不厌,从而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最佳教学关系。文言文的教学尤其要重视悬念的设置,它会引导学生主动亲近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讲授《醉翁亭记》一文时,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虽然被贬官了,却仍有欣赏山光水色的乐趣,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山水让醉翁乐亦无穷呢?”这个问题既是第一自然节和第二个自然节的自然衔接,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讲授《与朱元思书》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写信给朱元思,都和他讲了哪些悄悄话?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去解读文章,和作者进行了一次亲密对话。
      四、围绕线索提问
       对于一些叙事类的文言文,不妨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提问,便于学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蒲松龄的《狼》可围绕着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线索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轻车熟路地探索到文章的精髓:屠户是勇敢机智的,狼是凶恶狡猾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提出一两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讲授《桃花源记》一课时,我也是围绕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离开桃花源、探寻桃花源这条叙事线索来提问的,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背诵。
      五、围绕美点提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尤其是阅读教学,更是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与古人的对话,发现文章的美,而这种美得体验又是不尽相同的。教授《醉翁亭记》第二个自然节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欣赏文字的优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本段中,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六幅优美的画面,你喜欢哪幅面?请按照我喜欢( )幅画面,因为那里( )的句式来欣赏这段文字。”教授《三峡》一课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以我喜欢三峡的山,因为那里的山( )或我喜欢三峡的水,因为那里的水( )的句式来欣赏本段文字。”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们面对这样的问题,很乐意开动他们的脑筋,也很愿意动一动他们的笔,去书写他们的审美体验。
      六、拓展性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最终会将课内外联系起来,学以致用,因而教师应善于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扩大知识的利用运用价值。
       教学《己亥杂诗》时,学生已经知道了落红具有奉献精神,我就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呢?经过思考和交流学生们知道了戊戌六君子、知道了孙中山、秋瑾等为社会的变革,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人,他们的精神上受到了一次洗礼。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多元化的提问,能够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质量,能够推动学生与古人来一次亲密的对话。
      参考文献:
      ①《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姚斯霍拉勃
      ②《文言文教学改良刍议》钱梦龙
      ③《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热词搜索: 古人 提问 生与 对话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