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道德教育

    时间:2019-05-27 03:20:5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道德体现了人的本质存在,是个体立身行事的依归,也是个体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道德作为以自律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规范、行为规范,既是协调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也是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需要。而大学时期,正是道德情感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的时期,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他们发展自身、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能力,而大学生道德需要是其本质需要,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对于完善大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锻造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出现了复杂化、多样化、功利化等特点。探讨社会环境变化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完善的特殊时期,这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着全球化、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在感受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这大大地增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复杂性。此外,由于改革的关键期,很多方面都在尝试改革和整治,诸如贪污腐败和破产下岗等问题会集中显现出来,并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部得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大学生的极大关注,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困惑。所以,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要求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切实采取措施以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全国上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每个国民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若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保证社会的和谐关系,都需要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而作为国民优秀代表群体的大学生对其他国民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当今社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用人的基本要求。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高校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机构。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会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竞争与合作,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深刻认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境遇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时代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以及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也日益改变,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且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处在变化中,因此,注意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影响,深刻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境遇,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谐、高尚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引导大学生以道德的知识、理性与智慧去理解现实道德生活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道德认知,分析道德问题,发展道德理性,让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引导学生自觉地对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评判,以大学生教育促进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离,使大学生在理解现实道德生活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并且深化、应用大学生道德教育,使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
      三、创新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基点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以大学生道德认识为起点,强调外化到内化。传统的道德教育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就有可能变成无法实现的乌托邦。理想犹如航灯给我们指引方向。但是理想过高就会降低他的吸引力。“专门利人毫不利己”道德理想的宣扬,或多或少可以看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道德至善原型的影响。但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体幸福,而不是让其牺牲扭曲而达到所谓的道德理想。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的人为了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而牺牲个体利益,我们对此表示敬意,但是不能将其作为芸芸众生的道德标准。其实我们对道德目标的固守容易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走向另一端。时代的变化会导致一些道德标准的内涵发生变化。众所周知,个体的道德发展与其认知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此已有很好的论述。但是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却忽视了这一点,形成了道德教育的倒挂,者也是人们时常调侃的“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以教育,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我们从国中少年先锋队员的誓词---“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就可窥见一斑。或许懵懂的少年在宣誓时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犹如远在天边的月亮遥不可及,远不如“对学生要友善”那样触手可摸,没有感知和体验的教育使得本应学习“进退打扫”的年龄却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使得最起码的公民道德修养没有养成,不得不到了大学重新补课,而且效果还不理想。或许是担心负面材料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道德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内容的过滤也是忽视个体道德体验的一种做法。而这一做法往往不利于个体道德反思批判能力的形成。因此在这里主张以了解大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为基础,以满足大学生得到的需要为目标,以激发大学生自觉进行道德学习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以了解大学生道德需要入手,研究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点与层次,制定出切合大学生生活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真正回归到大学生道德生活,真正贴近大学生道德需要。
      四、重视道德教育主体的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特性,只有差异性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让事物具有自己的特点。作为道德学习主体的大学生也是如此,每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区别于别的大学生的差异性,我们的德育教育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差异。应该说,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判断是非、善恶标准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少数学生由于主客观各种原因,确缺乏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善恶评价能力,以丑为美,以恶为善。如图书馆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随手撕下,甚至整书拿走,据为己有。种种所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者大有人在。据此,学校应该首先向学生反复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明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和学校的道德要求,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确立大学生道德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五、增强大学生道德学习意识,减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难度
      道德具有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的形成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只是他人教授的结果,更主要的是自己学习和接受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意识尤为重要。没有对道德法则的充分认识,不具备一定的评价、判断能力,就不可能对道德现象产生相应的态度倾向和情感体验。一个缺乏道德认识的人,面对高尚道德行为可能毫不动情,对败坏道德的现象无动于衷;也可能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为常态而心安理得。这种人必然缺乏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终将变得冷漠、麻木。大学不是象牙塔,一些丑恶现象也会出现在校园里,相当部分大学生对诸如爱慕虚荣、弄虚作假,抄袭舞弊、刻薄自私等行为,不但熟视无睹,有的甚至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现在时兴的所谓染缸理论或者泡菜理论,其实就是强调文化或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时常置身于不道德的环境中,其是非观念必然会削弱甚至混淆。如果在不良情绪的控制下,可能会铤而走险甚至犯罪。例如马加爵以及发生在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坨中毒案件中的投毒者,仅仅因同学的话伤其自尊或者认为同学不与其交往,竟然欲置同学于死地。幸好后者因为及时发现和治疗才使受害者不至于致命。“是非观念是道德作为价值观和规范的核心概念,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如今大学生意识较以前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对道德学习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增强,但是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者,仍然要把研究大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作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意识,才能减轻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难度。
      六、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锻炼自我,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来加强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道德境遇的困境并不是他们缺乏正确的认识。而是不能将正确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动。“道德认知(判断)和道德行为是不同的两件事。有能力做出道德认知的人未必愿意去实践。文化素养高的人未必是道行高的人。”不少考试作弊者和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在其检讨和反省的时候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有的甚至说的道德规范来头头是道,却不能将这些认知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些出现道德领域“言行不一”或者“言行的巨人行动的矮人”的现象。是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的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为此,应该
      要求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鼓励和自我监督,加强自身组织性与纪律性,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营造大学生道德教育积极和谐的环境,训练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以培养大学生的优秀道德意志,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指导大学生认识自我,扩大社会实践面,增强大学生自控能力,发挥道德的作用。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们担任不同的工作,承担不同的责任,将道德寓于工作中,让大学生乐意接受道德教育。要利用大学生道德教育使学生们认识到的能够让我们分辨是非善恶,协调人际关系,来促进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接受。使大学生能够将学到的道德理论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实践中去,来凸显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解决大学生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不同的问题。
      七、优化学校的道德环境,加大道德教育宣传
      学生主要生活在大学校园这个环境中,因此,学校必须造就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氛围。学校的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起着导向、定向和矫正的作用。健康的道德气氛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会促使学生道德活动的开展,促进道德教育的进行,使道德成果得以巩固和发扬。反之,则会助长不良行为,导致恶延。因此,学校必须树立正气,抵制邪气,大张旗鼓宣扬好人好事,态度鲜明地反对不良行为,充分利用舆论的评价作用,烘托学校道德气氛,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处处感受到道德的威力。如果学校缺乏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气氛,对不道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纵容和助长了行为者的恶习,而且也直接打击了从事道德活动学习的热情,也会使道德教育工作陷入困境。因此应该大力优化学校的道德环境,加大学校对道德的宣传,一定会让大学生教育工作进入更良好的良性循环。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必然选择。高校道德教育应当结合我国的传统道德开展,注重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遵循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要求,努力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水平,提高其思想文化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面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极为重要与严峻的问题,我们要从全面与大局出发,改变教育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优化道德教育过程。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熏陶下,大学生们终会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大学生道德教育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
      [2]偰伟林,孟其昌.论当代大学生需要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12).
      [3]方石英.论大学生道德需要及其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0).
      [4]谭晓静.大学生的闲暇需要及其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5).
      

    相关热词搜索: 道德教育 新形势下 思考 大学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