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性别\民族与身份:后殖民女性主义概念之辨_后殖民女性主义

    时间:2019-05-12 03:30: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女性主义在理论界已经被讨论了很久,而“以女性主义作为后缀的名词正面临无限扩大的可能。”[1]近年来女性主义的一个较为新锐的发展方向就是和后殖民主义的合流、碰撞、互相对话形成的独特论述空间,即后殖民女性主义。当然在后殖民主义的讨论中,女性主义者的声音也由来已久,已经成为后殖民在新形势下最有活力的一个分支,是后殖民理论界公认的劲旅。这一研究空间已经引起了文学批评学界的关注,并大有自成流派之势,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十年来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作为理论依据进行文本分析的论文有50多篇,但由于后殖民女性主义独特的论述空间,既涉及“后殖民”又涉及“性别”,似乎注定了它论述的难度。可以说它概念含混,难以定义,到底是“后殖民+女性主义”还是“后殖民的女性主义”或者其他,莫衷一是,这都增加了深入讨论与对话的困难。因此对这个术语作一番概念辨析就变得十分必要。
      将后殖民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流派来看,很难进行总结和精简,它包含了众多的声音,并且还在丰富和发展中,随着带有后殖民背景的文化事业的发展,该理论不断调整自己的体系,因而对其概念的固定描述变得不可能。而斯皮瓦克说,定义往往是带有本质主义倾向的,具有父权制特征,所以按照解构的精神,给任何事物下定义似乎都面临学理上的不可能。但斯皮瓦克也意识到为了能使我们获得某种立脚点以便深入地讨论问题,定义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不能给后殖民女性主义以明确定义,而只能描述,从而方便研究者就此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我们通过下面的论述来看这个概念本身要包含的内涵,萨拉·苏勒里(Sara Suleri)在《女性皮肤深处:女性主义与后殖民状况》(Women Skin Deep:Feminism and The Postcolonial Condition)中说,将女性主义与后殖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术语,增强女性声音中的种族意识,由于这个术语中含有特定的隐喻成分,有可能会使女性主义这个术语成为一个在认识论上更为开放的术语,开放了它在认识论上的多种可能性,使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术语。一方面它是作为一个文化移置性的词语存在的,而这个词语又把后殖民的术语从民族历史的局限性中解脱了出来;但另一方面,她也认识到这种混合术语的产生可能会给其相关术语的界定带来更大的困惑。她说,后殖民女性主义这个术语使后殖民主义又面临这样的威胁,即它有可能在文化混合中因抛弃了固定位置而变得模糊不清[2]。可见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学者已经认识到该术语的优势与可能面对的问题。任何以“主义”结尾的名称缺点,都被认为隐含一套共同的思想,是单一而具有同质性的意识形态。事实上,每一种主义的实践往往是非常多元化的,这样的归纳必然是事后一种广义的概括总结。后殖民理论涵盖多元化的行动,各有不同的优先顺序和立场,以为后殖民理论有一个同一的理论框架将是一个反讽,因为后殖民理论的特色之一就是拒绝统合一体的形式[3]。在这一点上后殖民女性主义亦是如此。
      后殖民女性主义有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女性主义”(Third World Feminist Criticism),但有的学者并不认为后殖民女性主义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具有同质性,而是认为后殖民女性主义是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一支[4]。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少见,但还是说明了这一术语使用时所指的模糊性。“后殖民”和“第三世界”两个术语相比,一般认为前者以时间为指标,同时又是一种视角,它不再只限于一个被外来政权统治的地区,而是统合不同模式的权力压迫结构,只要是不同权力结构中的压迫关系都可以包含在后殖民范围内。这种广泛的定义有助于后殖民女性主义对边缘弱势阶层的思考,真正去关注处于种族、阶级、性别互动下的女性生存状况,并且更加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发言的权力结构关系。后者以地理空间为分类范畴,指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女性主义批评。这是在常规讨论上已经取得认可的分类方法,但此分类并不都尽人意,像美国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虽身处第一世界,其批判向度却与亚非拉的女性主义相通,她们对美国种族歧视或称“内部殖民”的问题及黑人团体本身的性别压迫之间的权力瓜葛,长期以来作出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可见采用地理位置标示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由于所包含的范围并不是地理上的第三世界,故有模糊之处,而后殖民理论家则能跨越这个区隔去关切政治、经济、文化上宰制的问题。为此,坚持使用“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这一术语的学者也作出了概念上的调整。例如莫汉蒂认为“第三世界”这一术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指地缘政治上的实体,即“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与东南亚、中国、南非等构成非欧洲的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其二指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的黑人、拉丁人、亚洲人及土著人,其中一些人同地理上界定的第三世界有历史上的联系。尽管她承认“第三世界”一词在表述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政治、种族及文化差异上不够准确,但她依然认为同“南部、北部”、“发达、欠发达”等其他类似的提法相比,就殖民主义遗产和当代新殖民经济与地缘政治过程而言,“第三世界”这一称谓仍具有其他提法不具有的启发性价值[5]。作者在《第三世界妇女和女性主义的政治》导言部分再一次对第三世界进行了定义,“在后殖民时代应该打破原先地域和国家的限制,应包括所有亚洲、非洲、拉美洲、中东以及在美国和欧洲的所有少数族群,因为他们具有相似的境况”。由此看来,由于第三世界包含的范围过于宽泛,势必带来一系列疑难问题,诸如“谁/什么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妇女具有一致性么?在什么基础上具有一致性?我们能够称第三世界女性的斗争为女性主义者么?我们从哪里从谁那里定义第三世界女性的历史?在第三世界,性别、种族和国家如何复合定义着女性主义?用什么样的方法和理论去定义那个第三世界女性的自我?”等等。作者就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者只能采取从自身立场和经历来回答这一系列问题。第三世界女性是一个分析性的、策略性的称呼,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去分析她们反对种族、性别等等的斗争。并且无论我们换用什么术语,如有色人种女性或者后殖民女性等等都是策略性的,指代一种反抗性的联合。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有共同的特点,有共同关注的问题,即都处于反对种族和性别交织的权力机制的斗争中,并以此为基础重写历史。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不是在于提供第三世界妇女在女性主义斗争中的完整历史和理论,或许也不可能,它的价值在于对这些问题做出更好的回答。”[6]可见她所说的“第三世界”不仅仅指曾受欧洲殖民过的地缘政治上的“东方”,还引申为“也包括在发达国家中受压迫、受剥削的各种人群”的政治图象中权力关系范畴的“东方”。这就在本质上和后殖民的论述范围一致,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无论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还是“第三世界女性主义”,都不存在讨论范围上的重大分歧。当然无论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还是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来定义,都是刻意模糊具体的历史和地区界限。为了方便讨论起见,若要给出相对统一的名称,由于后殖民被援引来表述一种社会批评,这种社会批评见证了前殖民地第三世界的历史经验,如何不平等、不均匀地再现于西方所设定的框架内。即后殖民主义是基于曾经在政治、经济或文化上的被殖民的历史问题而生发出来的一种看待权力关系的视角,于是用后殖民逐渐取代原先对第三世界的命名,甚至包括了第一世界内部移民族群的情景,成为一种在全球化趋势中,基于传统地理位置的划分而提出的建构新的世界秩序主张在文化上的反映。本文决定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作为统一术语,但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文献中原先采用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我们仍旧照用,而且有时候第三世界女性更强调一种实指,就是特指第三世界地区的女性。而传统上的女性主义,根据这些理论者的说法,有时候称为帝国女性主义、经典女性主义、主流女性主义、白人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霸权女性主义等等。
      后殖民女性主义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对抗性,致力于揭示和反抗帝国与殖民以及男性霸权,反对白人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不再主张以一个中心代替另一个中心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而是发掘主流叙述中的霸权倾向,揭示其权力机制,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和平等的话语空间。所做的工作有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致力于对主流后殖民理论和欧美女性主义理论的质疑,批判殖民主义意识形态;质疑西方中产阶级女性主义,否认父权制是压迫妇女的唯一因素,即将性别问题放在国家、种族、地理界域、帝国主义、资本主义跨国公司、殖民与被殖民的各种因素中去探讨,反对性别问题上的同一性和均质化,认为主流女性主义是欧洲中心主义或帝国主义的产物。“种族、性别和阶级并不是相互分离的领域,并不是彼此隔离的,它们的存在是以相互间的关系为前提的,即便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抵抗或冲突的。”[7]性别与种族、阶级相互关联,这是后殖民女性批评区别于欧美白人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第二个方面则是着力研究和探讨了后殖民主义时期第三世界妇女的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包括帝国主义语境中的社会性别动态,殖民/后殖民背景下社会性别、种族、阶级的互动,女权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关系,边缘化妇女的能动性,等等[8]。倾力于建构其自身的阐释视角和理论话语,强调妇女存在的多质性或多层次性,考察第三世界妇女的特殊性,为其利益抗争。总之将后殖民理论性别化,女性主义种族化,建立动态女性主义身份观和横向政治是她们的追求。
      后殖民女性主义的主要分支有美国境内的黑人女性主义、印第安女性主义、其他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文化阐释的空间,暴露了以西方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为主的女性主义在种族、阶级论述上的盲点,开拓了女性主义的思考空间;而且也丰富和发展了整个后殖民理论,使理论界开始关注和正视第三世界女性的真实存在状况、应有的权利及女性自身的复杂性。
      
      注释:
      [1]周乐诗:《笔尖上的舞蹈: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策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2]Sara Suleri:《Women Skin Deep:Feminism And The Postcolonial Condition》,Critical Inquiry,1992年,第18期,第756-769页。
      [3]Robert J.C.Young:《Postcolonialism: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年版,第23页。
      [4]于文秀:《解构双重话语霸权: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理论》,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5]Chandra Talpade Mohanty:《Under Wester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boundary 2,Vol.12,No.3,On Humanism and the University I:The Discourse of Humanism.(spring-autumn),1984年,第333-358页。
      [6]Chandra Talpade Mohanty,AnnRusso:《Third World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Feminism》,Lourdes Torr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年版,第2-15页。
      [7]McClintock,Anne:《Imperial Leather:Race,Gender,and Sexuality in the Colonial Context》,New York:Routledge,1995年版,第5页。
      [8]胡玉坤:《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权主义思潮》,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
      
      
      
      (肖丽华浙江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分院315212)

    相关热词搜索: 殖民 性别 身份 概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