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讨论法的运用与优化】毛概

    时间:2019-05-06 03:19: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进一步探讨和认清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独特价值,不断优化这一现代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概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走出“概论”课讨论法运用面临的现实困境,努力实现讨论法的优化,一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讨论课题,适时适量安排讨论法教学;二要充分调动学习消极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力求实现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三要实现讨论法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等课外教学环节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讨论法; “概论”课; 独特价值; 运用;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67-03
      随着传统的教师单一中心教学模式向教师和学生双中心教学模式转型,以及生活化、实践性教学新模式的探索、试验与建构,讨论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当前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中仍然存在着对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独特价值认识不清的问题,使得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及效益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困难和挫折。探讨和认清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独特价值,不断优化这一现代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概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一、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讨论法是讨论式教学法的简称,是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就教材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或难点问题进行独立钻研、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得出比较全面深刻的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作为一种课堂(内)实践教学方法,通常包括教师提出和确定讨论课题、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研究、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等组织和实施环节。讨论法在教育理念从专制走向民主、教学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手段从单一走向多元、师生关系从教师中心走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演变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形成。讨论法的普适价值包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和眼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构筑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理论教学的可接受性等。可以说,正是讨论法蕴含的这些普适价值促使其发展成为了现代教学方法体系中的重要一脉。当然,讨论法除了具备普适价值,在“概论”课教学中还具有独特价值。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课程趣缘关系的培育与发展,增强“概论”课的内在吸引力
      趣缘关系,简约地说,是一种以相同或相近的兴趣为联结纽带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趣缘关系有着广泛性、多样性、平等性和突出的参与性等特点[1],并因此发展成为了现代人际关系网络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趣缘关系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趣缘关系,包括社团趣缘关系、课程趣缘关系和网络趣缘关系等多种样态。其中课程趣缘关系就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因为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而课程趣缘关系的培育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课程的吸引力,最终影响和决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如前所述,讨论法具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普适价值。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就社会道德领域的“小悦悦事件”、科教领域的“钱学森之问”等容易引起大学生困惑和兴趣的社会焦点问题组织和引导他们进行探讨,在探究性学习和讨论式教学中激发他们对“概论”课学习和研究的共同兴趣,从而有效培育和发展他们的“概论”课趣缘关系,增强“概论”课对于大学生的内在吸引力。
      2.可以充分调动师生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增强“概论”课的感召力
      如何增强课程的感召力,是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的重要旨趣。讨论法在增强“概论”课感召力方面的特殊价值毋容置疑,主要体现在:第一,讨论法可以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一旦选择并采用讨论法开展教学活动,在选择确定讨论课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都需要进行精心策划和组织,相比较选择讲授法、启发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而言,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就可以实现对任课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调动,解决增强课程感召力中遇到的教师动力不足、方法陈旧等问题。第二,讨论法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大学生对“概论”课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选择和运用讨论法时,选择和确定容易引起大学生困惑和迷茫、培养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讨论课题,指导他们独立或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他们围绕讨论课题发表不同观点,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和维持他们对“概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程的感召力。第三,讨论法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在于天然地蕴含并且丰富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在讨论法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和作为教学主体的大学生互相尊重、相互启发、平等交流,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对增强“概论”课的感召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能够引领大学生拒绝或摒弃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概论”课的说服力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今天的大学生做出价值判断和人生选择的过程尤为艰难。[2]这一状况反映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领域,主要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薄弱、荣辱观念淡化、进取心不强、科学素质不高、学习态度不端等问题,有些甚至接受和传播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上述问题,“概论”课无疑应该通过建构生活化、实践性的教学新模式来加以有效应对和解决。而广大“概论”课教师则除了要科学运用讲授法对大学生进行必要和充分的正面理论灌输教育之外,将讨论法有效运用和贯穿到“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去,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讨论法引导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合作寻找、发现和分析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是非问题,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促使他们在讨论中明方向、辩是非、知荣辱、会感恩、求上进、讲科学,在情感体验和对话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生选择,引领当代大学生自觉拒绝和摒弃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化解思想困惑,从而增强“概论”课的说服力。
      二、讨论法在“概论”课教法选择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讨论法的普适价值及其在“概论”课教学中的特殊价值,使其完全可以与“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相向而行,在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概论”课教学实践中,讨论法并未因为其特殊价值被普遍接受和运用,相反,讨论法在“概论”课教法选择中正面临着下述现实困境。
      1.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法,对讨论法欲迎还拒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达、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与讨论法相比,讲授法具有教学目标指向明确、教学效率较高、成本较低、通用性较强、操作简单等比较优势,因此,长期以来,讲授法一直在“概论”课教学方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应该说,讲授法在过去单一文化背景和不太复杂的社会现实条件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在今天“概论”课教学中也应该继续运用和发展。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加速转型时代,面对多重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碰撞,讲授法作为一种以单向信息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如果在“概论”课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将很难有效维持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将突出生活化和实践性、以对话和情感体验为主要特征的讨论法适量引入“概论”课教学过程已成为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不二选择。但事实上,当前“概论”课教师大多数仍然习惯于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对讨论法并无多大积极性,欲迎还拒,这是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方法选择中遭遇的首要困境。
      2.讨论法的运用失当容易挫伤部分大学生参与讨论法的积极性
      讨论法的普适价值和特殊价值表明,讨论法值得广大“概论”课教师青睐。但讨论法的劣势在于其组织实施的复杂性容易导致其运用失当。在现实的“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讨论法运用经常出现讨论法流于形式和表象而不能触及问题的关键和实质、选择的讨论课题难以维持和实现讨论过程的可持续性、参与讨论的学生范围狭小与人员重复等失当现象,这些失当现象的出现往往会挫伤大学生参与讨论法的积极性,并进而影响“概论”课教师对讨论法的选择和运用。
      3.讨论法因为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及虚拟实践教学等课外教学环节衔接不足而发挥不出自身的特殊价值
      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的讨论法,就其方法的意蕴而言,主要还是一种带有生活化、实践性的课堂(内)教学方法。要实现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价值最大化,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精心组织和学生对讨论式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将讨论法与社会参观调查、校园文化活动、“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网络调查、网上论坛管理等。[3]“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及虚拟实践教学等课外教学环节有效衔接起来,在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讨论与反思中寻找最佳的效益结合点,彰显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特殊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概论”课教学中,因为大学扩招导致的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网络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探索的滞后等多重因素制约,讨论法无法在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及虚拟实践教学等课外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中发挥其自身的特殊价值。
      三、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与优化
      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如何克服讨论法自身存在的各种弱点,走出“概论”课讨论法运用面临的上述现实困境,是亟待广大“概论”课教师不断给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讨论课题,适时适量安排讨论法教学
      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和优化讨论法,首先需要根据“概论”课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一些能够引起大学生讨论兴趣、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素材、社会热点和一些新的社会思潮作为讨论课题,适时适量安排讨论法教学。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即教师在开设专题讨论课或穿插运用讨论法时,首先要考虑讨论课题是否具有良好的可讨论性。其次,要考虑到不同年级及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及学习态度等。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学生刚从中学进入大学,学习热情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一般来说比较高,教师宜多采用讨论法。再次,同一教师任教的不同班级之间,以及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水平的好、中、差等方面的差异,这也要求教师灵活地运用讨论法教学。
      2.充分调动学习消极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力求实现全体学生参与讨论
      在讨论法的运用过程中,往往在课堂上会出现少数优秀大学生“包场”讨论的现象,而这正是讨论法的大忌。教育心理学认为,讨论法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过程。而这种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的交流应该包括全体师生。优秀大学生由于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自学、分析问题、创新等能力,往往在讨论中充当起“主角”。相反,学习消极的学生由于某些知识方面的欠缺或能力方面的不足,往往不愿意发言或很少发言。这时,教师应该运用情感的“期待之钟”,和颜悦色地启发开导他们,由浅入深地向他们提问题,开拓他们的思路,逐步消除他们心理上的自卑感,获得成功感,体验讨论的快乐,最终融入到讨论的“大家庭”中去。可以说,能否以民主的教法和教态将学习消极学生带进讨论环节,是衡量讨论法是否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3.实现讨论法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等课外教学环节的良性互动
      讨论法运用的目的在于调动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知识传授、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大学生走向社会时能够富于社会责任感、善于社会和人文关怀,具有良好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准则。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单纯依靠狭小的“概论”课课堂教学空间和纯理论性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顺利完成。因此,遵循生活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的要求,让讨论法和“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等课外教学环节实现“近亲结婚”,形成优势互补,必将为“概论”课讨论法的优化闯出一片新的天地。教师要力争把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引导到课外,如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参观调查和“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网上设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自由讨论区等,切实利用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弥补课堂讨论法教学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
      参考文献
      [1]谢玉进.网络趣缘关系与人的发展[J].理论导刊,2007(1):37.
      [2]杨晨光,王萌.诚信为本 奋发向上——二○○七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述评(上)[N].中国教育报,2007-07-27(1).
      [3]吕志,张居永.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及其实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75-76.
       [责任编辑:张俊华]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