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十年的“不变”与“改变”】 我做了那么多改变 只为心中不变

    时间:2019-05-01 03:25:3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对眼前两份娄老师时隔9年的《分分合合》同课教学设计和实录,脑海里不由冒出一连串问题:这两次教学不变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变呢?带着一系列问题,我沉浸到娄老师的文字中,试图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通过反复阅读,再三比照,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不变:游戏是儿童美术教学方式的永恒基调
      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儿童的生活状态具有很强的游戏倾向。就美术的本身来看,无论席勒·斯宾塞的“游戏说”,还是宗炳的“畅神说”都表明了美术具有游戏性,如本课内容就来源于中国传统民间游戏“七巧板”,其本身就是一个游戏,且无限接近于儿童的游戏本质。卢梭在谈到儿童美术教育时特别强调游戏:“因为它是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逐渐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能力和客观、细致的心理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如何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游戏环境,让课堂容置于儿童的游戏世界;如何让教学呈现儿童的游戏原态,在悄无声息中使儿童的知识结构与课本知识对接,并相互作用,是我们在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需要揣摩的。
      娄老师的两堂课给我们带来了启示:2002年的课例,从教学伊始的利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剪剪拼拼初步感知分分合合,到玩“合合大师”游戏与“分分大师”游戏,再到学生创作与作品展示、评价,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在“游戏”的环境里展开。在2011年的课例中,我们同样看到了“游戏”贯穿了整个教学的过程:从“整体感知”到四次“分合”。
      游戏是一种生长环境,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当游戏作为教学策略时,它要立足于儿童已有经验,要高于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它有规约,有坡度,有美术特质,有儿童思维的跟进,只有这样,游戏才能使儿童回归“儿童”的同时又促进儿童真正意义上的生长。在娄老师的两次教学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游戏:2002年课例中,“合合大师”与“分分大师”的游戏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益智拼图”游戏经验上,学生当时的游戏不是随意的,它有规约,得通过缜密审度、思维探险、不断实践才能完成游戏。2011年课例中的四次“分合”则更多地利用学生好奇与想象的思维特性,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依物联想,从而呈现多元答案。课堂上,学生游戏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唤醒自我的经验与天性,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在游戏中得到生长。
      二、改变: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上更坚定地坚持“儿童立场”
      “教什么”与“怎么教”是教学的核心,是任何一名教师在面对教材与学生时需要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两个问题,审视这两次教学,我发现了娄老师9年后的两个“偏向”:
      1.“教什么”——从“重方法”偏向“重创意”
      从2002年的教学设计看,娄老师将“‘分’与‘合’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在课堂上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探索、归纳出“分”与“合”的方法。说真的,这种侧重方法的教学并不新鲜,很多教师在上此课时会如此选择。然而,费尽心机,千辛万苦归纳出的方法真能纳入学生的知识体系,被学生所用?这得打一个问号。
      “教什么”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情感需求之上。就此课学生“想要什么”,我曾问过学生,发现学生最想知道的并不是“分”与“合”的方法,而是:①一个几何形,相同形式分割后可以组合成哪些图形?②一个几何形,多种形式多次分割后,能不能组合成更多的图形?③想试试随便一个形状进行任意分割后,再组合,能不能拼出多种有趣的图形。看来,创意是学生最想拥有的!再进一步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发现学生已经拥有类似于本课的“分”法与“合”法的经验,无须老师对“分”、“合”方法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并贴上“剪线条”、“先折再剪”、“组合剪”、“移动”等标签。方法的细碎化与标签化会使学生在分分合合创作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运用那些归纳出来的方法”,而不去考虑“分解几何形后,可以组合成哪些有趣图形”。当然本人未现场观摩,这也是推断而已。
      比较而言,吸引我的是2011年的课堂实录,课堂上娄老师弱化了“分”与“合”的方法,而把“分”与“合”融合起来,重点是:①让学生体验几何形分解后组合成的不同图形,带来的不同想象。②根据不同的想象对几何形进行不同的分解与组合。如:第二次分合中三次改变半圆的组合,说说各“像什么?”;把方形分割成四块小正方形后,提问:除了“十字路口”、“窗户”,试试“你还有其他的摆法吗?”;第三次分合中欣赏与创作,等等。这样,就把“教什么”从重方法转向了重创意、重想象,与儿童的经验与情感需求相吻合。
      2.“怎么教”——从“游戏地教”偏向“游戏地学”
      郭思乐说:“教师是生命的‘牧者’,其特征就是把牛羊放牧到水草丰美之处,让它们恣意吃草。”这句话提醒我们教师要“让学”。带着这个想法再次细辨两次教学中的游戏,也找到了两者的不同:
      2002年时,娄老师创设的游戏只是营造教学氛围,分析“分”与“合”方法的途径,它逻辑性强,指向性明,但生成性少。它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
      2011年,娄老师将游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它开放、自由,生成丰富。可以说,此时的游戏不再是途径,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学生学习的状态。课上的四次分合游戏揉进了知识(需要学生运用分合方法),拴住了思维(需要学生谋划、想象),触及了美术学科的本质,是学生一种自主的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是学生在游戏中探险、实践、想象,此时教师就成了“牧者”。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教学的游戏还融入了文化味:课始,利用“七巧板”组合成“分”与“合”两个字;课末,将学生作品以挂“宫灯”的方式展示等,都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认识“分分合合”。
      十年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娄老师愈发清晰的儿童立场,让我们触摸到了娄老师的智慧教学。十年一课,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谢宇松,无锡市新区坊前实验小学,214111)

    相关热词搜索: 改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