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康熙吃什么 [康熙皇帝的养生之道]

    时间:2019-04-26 03:23: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康熙皇帝本名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是清朝的第3位皇帝。他7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是一位贤明之君,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在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生物、美术、音乐、医药等领域均有较高的造诣。康熙帝在位期间,先后平定了吴三桂、耿精忠的叛乱,并收复了台湾,同时他还坚决抵抗沙俄的侵略,并迫使敌人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康熙帝一生操劳忙碌,在如此情况下,他竟能连续治理朝政60余年,直到晚年仍然思路敏捷、身体强健,这与他注重饮食保健、熟谙养生之道不无关系。那么,康熙帝都有哪些养生之道呢?
      不滥用补药
      古之帝王,大多偏爱补药,而康熙帝对补药则有所戒。他曾说:“服补药大无益。药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肾。朕尝谕人勿服补药。药补不如食补。夫好服补药者,犹人之喜逢迎者。天下岂有喜逢迎而可为善乎?先年满州内老人皆不服补药,朕也从不服补药。”康熙帝的这段话从药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无病“好服补药”之弊端。康熙帝57岁时,颏下生出几根白须,大臣向其晋献具有滋补肝肾功效的乌须丸,而康熙帝认为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必多此一举,故笑而拒之。
      喜爱书法骑射
      康熙帝认为,判定一个人是否健康应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即心理是否健康、体质是否强健。在调整心态方面,康熙帝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宽怀只需数行字”,意思是通过练习书法可得“宽怀”。习书作画需要运笔,而运笔需要指力、腕力、臂力的协调配合,需要思想意念的高度集中,从而达到心身合一的境界。练习书法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还能使指、腕、臂等关节得到锻炼。现代医学证实,练习书法可对脑神经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还可消除疲劳,锻炼人的耐心,培养人的意志,从而获得身心健康。康熙帝一生忙于治理朝政,深悉体质的重要。在强健体质方面,他认为应“恒劳而知逸”。在日理万机之暇,康熙帝会亲自率领众大臣在宫内种植蔬菜。当秋高气爽之时,则到木兰围场急马奔走,狩猎骑射,以舒展筋骨、增强体质。
      禁烟限酒
      康熙帝并不反对饮酒,但反对沉湎于酒中而不加以节制。康熙帝能饮酒而从不多饮,只是“平日膳后,或遇年节、筵宴之日饮小杯一杯。”他十分厌恶贪杯之人。康熙帝说:“大抵嗜酒,则心志为其所乱而昏昧,或致病疾。酒,实非有益于人之物。世之好饮者,乐酒无厌,心恒狂乱,遂至形骸颠倒,理法丧失。”此外,康熙帝也厌恶抽烟之人。他认为烟酒对健康的伤害很大,并告诫群臣要远离烟酒。时任兵部尚书的史贻直和工部尚书陈元龙嗜烟如命,成天烟袋不离手,康熙帝便打算让二人把烟戒掉。一次,康熙帝出巡江南,特意命史、陈二人随行。当出巡队伍在山东的德州驻跸(bì)时,康熙帝在一间店铺中挑选了两支水晶烟袋,当面赏赐给二人,并让二人当众抽吸。史、陈二人并未领悟康熙帝的真正用意,有些受宠若惊,马上装烟点火抽吸起来,动作极其娴熟。谁知,二人刚一用力吸烟,就清楚地看到火星顺着透明的烟杆直往上冒,劈啪作响,当火星到了唇边时,还发出巨大的爆裂声。史、陈二人此时才明白康熙帝的真正用意,原来康熙帝早已在这两支水晶烟袋中做了手脚。在此后的旅途中,二人再也不敢吸烟,并从此戒了烟。
      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康熙帝凡事讲究顺其自然,并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借鉴好的东西。十七世纪初,日耳曼人的医学著作《泰西人身说概》、意大利的医学著作《人身图说》及法国的医学著作《人体解剖学》相继传入中国。为了学习西方医学知识,康熙帝命令在清廷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及多名宫廷画家,绘制大量的解剖图,同时令传教士巴多明将《人体解剖学》一书译成中文,以造福百姓。康熙帝对西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康熙32年,他患了疟疾久治不愈,众太医束手无策,此时恰逢法国的传教士洪若翰、刘应入京觐见。当二人得知此事后,特向康熙帝进献西药cinchona(金鸡纳霜),康熙帝服之而愈,大喜,重赏二人,并赐广安门内广厦一所。此后,康熙帝视金鸡纳霜为奇药,并把它作为“御制圣药”转赐罹患了疟疾的大臣,以示恩宠。为了研究和推广西药,康熙帝在宫中开设实验室,供传教士制造西药使用,并在宫内首先试种牛痘来预防天花。
      衣着洁净,室内温馨
      康熙帝自幼便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他认为:“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著身,若近污秽,则为沌气所染。”意思是不论在家里或出门在外,人们都应该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如果平常注意个人卫生,那么清爽之气便会附着于身,否则自身的清明之气就会逐渐被污秽之气所取代。康熙帝虽提倡洁净,但也反对太过洁净而成癖。他说:“朕之衣服穿戴多年,并无纤毫之玷,此朕天秉之洁净也。洁净固然重要,然亦不可太过成癖。常见有人过于好洁,其所居之室,家人著履者,皆不许入;衣服少有玷污,即弃而不用;亲属所馈饮食,俱不肯偿,此乃太过成癖也。”
      神静心和,宽坦从容
      康熙帝说:“以‘寡思虑’养神,以‘寡嗜欲’养性,以‘寡言语’养气,方可以养生。形体乃盛放生命之器,心乃形体之主宰,故朕以为精神安于内,心静则心和,心和则形全,形不诱于外。”康熙帝认为一个人若想做到神静心和,必须坚定自己的意志,不意气用事。心态自然平和,心志就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干扰而动摇,就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杂念。若杂念不起,心中清明,即可清察明审,感情和顺,自然身健长寿。此外,康熙帝还劝诫后人要心怀宽广,他在《庭训格言》中说:“惟宽坦从容,以自颐养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把心胸放得宽坦一些,让心气平和一些,才能颐养天年。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康熙帝认为:“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惟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康熙帝认为人若想长寿,不能靠服食所谓的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起居有序、有节、有度。这也是他养生之道的核心。在饮食起居方面,康熙帝有一系列的主张和论述。   其一,康熙帝认为:“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这就是说,人们应该合理地安排饮食,不可贪食和多食。所谓“择其宜于身者”,是指人们应选择对身体有补益的食物,而不应一味摄取个人嗜好的食物。中医学认为,所嗜之物不可多食,多食则生变,轻则腹胀肚痛,重则诱发病变。此外,康熙帝还指出:“人自有生以来,肠胃自各有分别之处也。故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肠胃的吸收功能也强弱不一,比如有人对虾、蟹过敏;有人对香椿、香菜过敏;胃热者宜食寒凉之品;而胃寒者宜食温热之品。因此,人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所不宜之物”,并在日常饮食中加以控制。
      其二,康熙帝每次出巡,总是拒绝参加那些尽是山珍海味的盛宴,而专吃当地所产的时令菜。对于那些不恤民情,竭力搜刮民脂民膏,置办盛宴讨好自己的官吏和地方豪绅,康熙帝毫不客气,立即予以撤职查办。康熙帝认为:“高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康熙帝提出的老年人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的观点,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是十分科学的。因为清淡的蔬食对预防和控制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大有益处。
      其三,康熙帝提出,水果最好在成熟之后再吃,而不要在它未成熟时过早地摘食。康熙帝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有无数人极力向他献媚邀宠。因为他爱吃水果,于是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地采摘鲜果进贡,但他从不多吃,总是品尝一点儿就够了。他说:“诸样可食果品,于正当成熟之时食之,气味甘美,亦且宜人。如我为大君,下人各欲尽其微诚,故争进所得初出鲜果及菜蔬等类,朕只略尝而已。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实践表明,果实在未成熟时,不仅味道酸涩难咽,而且果实中诸多营养成分不易被肠胃吸收,甚至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可见,康熙帝的这番告诫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其四,康熙帝主张在每餐之后,应构建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他说:“朕用膳后必谈好事,或寓目于珍玩器皿。如是则饮食易消,于身大有益也。”研究证实,人在饭前饭后,若能保持欢乐愉悦的情绪,可刺激胃液的分泌,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反之,若处于抑郁苦闷的状态,则会导致胃液分泌过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及营养成分的吸收,久而久之,还可使人患上噎食、厌食等疾病。
      其五,康熙帝对饮用水的要求很高。他认为:“人之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他曾命人将各地的水加以区别和比对,其方法是“称(秤)其轻重”。康熙帝认为:“水最佳者,其分量甚重”。当遇到水质不佳的情况时,他就把水加热煮沸,取其蒸馏水“烹茶饮之”。他的这个经验是从西藏活佛泽不尊旦巴胡突克图那里得来的。此外,康熙帝还提出了饮用河水的注意事项,他说:“平时不妨。但夏日山水初发,深当戒慎。此时饮之易生疾病。必须大雨一二次后,山中诸物尽被涤荡,然后洁清可饮。”每当夏日大雨倾盆或洪水暴发之际,康熙帝绝不饮用河水,他认为这时的河水喝了易生病,因为洪水容易把地表有害的矿物质、枯枝败叶、粪便甚至腐烂的动物尸体冲刷下来,混杂于河水之中,此时的河水当然是不干净的。而经过雨水的几次冲刷之后,流下来的河水才会是比较干净的,才能供人饮用,而不至于使人生病。
      康熙帝从不刻意追求长生不老。他认为人的一生即生长壮老已,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不可遏止的。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多加保养,以求在一定范围内延长自己的寿命。这就是康熙帝的人生哲学。康熙帝在晚年的诗作颇能概括他的养生之道:“淡泊生津液,清虚乐有余。鬓霜渐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精食并园蔬。

    相关热词搜索: 养生之道 康熙 皇帝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