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百岁杨绛,映月泉清]杨绛百岁感言

    时间:2019-03-18 03:28: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也是这位百岁老人心境的真实写照
      杨绛,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她是钱钟书的夫人,是学者、作家、翻译家,是20世纪知识分子风华年代的亲历者。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出版以后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她的一生都在钻研学问,“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她一生温文尔雅,又刚强不屈,她认为“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我的‘向上志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
      [精彩看点]
      1.才华横溢,不输钟书
      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大半个世纪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便如此,在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劫难。1978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
      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向75岁的杨绛颁授“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向来低调的杨绛,只得接受电视新闻镜头的闪光一照。
      活学活用:“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位默默付出的伟大女性”,杨绛就是这样的女性――她为了支持钱钟书的工作,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戏剧创作,辞退保姆、担负家务,做钱钟书的助手、秘书和家庭主妇――但是她又不只是这样的女性,她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为丈夫的成功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之后,所取得的成就依旧非凡。
      适用话题:牺牲与收获、成功的本质……
       2.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在很多当世学者看来,钱、杨同样可被称为国宝,可是杨绛一点不愿意别人这么说她,她只是习惯于称赞钱钟书的博学和自信。但是钱钟书又有“誉妻癖”,总说妻子聪明,才貌双全。
      钱钟书与杨绛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最纯净的婚姻,钱钟书曾如是总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杨绛回忆说:“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翻译家丁伟志回忆道:“钱先生当时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每个菜都是杨先生亲自给他做,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先生一根一根剔掉的。”
      著名音乐家傅聪回忆: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我想她一定受不了,这个打击太大了!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但是在晚上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且药量非常大。她只是在当时的文章中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她已经超越了生死。
      80年前,钱、杨初见,只匆匆一面,甚至未语一言,彼此竟难相忘……
      活学活用:西方人认为结婚之后夫妻二人就成为一体,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都是残缺的,所以夫妻之间只有爱对方才是爱自己,这也是“爱人如己”的本义――爱人就是爱己。
      适用话题:爱的真谛、结合、忘我……
       3.勤奋・致朴・孤高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活学活用:连简单的装修都没有,在今天的都市,这是连贫寒之家都少见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能改成“因是陋室,即吾德馨”,以简朴为美德和对简朴或奢华都不以为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境界――拒绝封起阳台是“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而不是为了节约,所以,对于简单和简朴,钱、杨并非恪守,而是超越――摆脱不必要的物质层面的干扰和羁绊,追求真正的精神的奢华和灵魂的丰富,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品位。
      适用话题:简朴与简陋、恪守与超越、简单不是目的……
       4.好读书奖学金: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读书奖学金”――与钱先生任“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编纂时主编的馆刊同名。
      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72万元;到了2008年8月,已累计到630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元出头了。
      钱、杨二老一生俭朴,但在各个特殊时期,受到他们资助的中青年学子,不可计数。钱先生生前曾自嘲说:“我生来就是寒士骨相。”获得“好读书奖学金”的贫困青年不断给杨先生写信致谢。这些获奖的青年看到杨先生家居陈设简朴,无不为之动客。
      杨先生说:“人的追求、境界和想法,有没有‘形而上’,总是不一样的。”
      活学活用:触动人的有两点:一、杨绛一生淡泊名利、不问世事却热心公益、奖掖后学,这表现出对于世界的一种高贵态度:热爱却不热衷,投入却不沉溺――有无之间,显大境界。二、女儿、丈夫已经去世,却仍然以一家人的名义捐资助学,感人至深。
      适用话题:浓与淡、有与无、热衷和热爱、永不分离……
      [经典书摘]
      我爱读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之句,也企慕庄子所谓“陆沉”。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选自《将饮茶》)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选自《我们仨》)
      即读即用:在回忆中和家人相聚,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爱人、爱生命、爱世界,但却不求闻达,隐身人海,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是为了活得真实。冷眼看万物,热心做学问。阅尽人间事,如海一身藏。
      适用话题:家、藏身与立身、争夺与追求、失散与相聚……
      (撰稿/编辑/宏斌)

    相关热词搜索: 百岁 映月 杨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