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让课外阅读丰盈孩子的生命_生命丰盈的意思

    时间:2019-01-20 03:24: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每个语文教师都清楚: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仅靠课内的几个文本进行解读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资料也表明:阅读能力强,语文水平高的学生,无一不是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吕叔湘也曾说过:“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认识就非常肤浅。”这一切,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而现在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被电视、玩游戏等取代了,如何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这片广阔的田野里学会精耕细作,收获更多呢?
      
      一、激发兴趣,增强课外阅读的动力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是要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体现阅读的重要性,让他从内心喜欢阅读,有阅读的欲望,从而主动去读。新课标指出:“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应是不少于145万字。”但现实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这个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尝试着从课堂入手,以课堂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孩子们撑开课外阅读的空间。
      1.做好读物推荐
      教材中的课文往往反映的是一个故事,“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如果我们能把握阅读教材的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收集类似的材料供同学阅读,就能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以,我在学生布已具备了读懂课文的基础,再读原著作,反而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就把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很高,他们在读原著的同时,与课文进行了比较,并得出:原著中对人物的刻画比课文中更深刻、更入神;故事情节更复杂,更多变。可见学生对这类著作是很感兴趣的。在小学阶段,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三大名著的部分情节经改编后选入课本,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引导一下,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精彩片断,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那么小学毕业前,应该有一部分学生能把三大名著阅读完。
      2.带着问题查找资料
      世上有那么多人,今天的人,古代的人,中国人,外国人,有多少个脑袋想过多少问题啊!书就是记录他们思考的结果的。可以说,凡是你想到的问题,都是人家想过的,书上都会有答案!没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让读书成为他们学习的一种需要,也是培养读书兴趣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查阅中获得读书的兴趣。学习《诺贝尔》一文中,针对课题,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诺贝尔是怎样的人?诺贝尔奖设立了哪些内容?哪些人曾获得过诺贝尔奖?……于是,我让学生到阅览室,可以找课外书籍翻阅,也可以进入电子阅览室找答案。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自己去查阅资料库,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了同学们的一种需要。
      3.找到联系点进行阅读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接着介绍他的名作品及有关奇闻逸事,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有关知识兴趣,有可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学习了《黄鹤楼送别》,利用课余写周记和班队课的机会,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等,又认识了苏轼的父亲苏洵和兄弟苏辙。随着教材题材的改变,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李白的《将进酒》,岳飞的《满江红》,白居易的《暮江吟》等古代名诗名词。
      春天到田野里去踏青时,我请有兴趣的学生去阅读《绿》。之前,只有个别学生主动阅读了这篇文章,在游玩时,他们便情不自禁地背起了其中的语句,让其他学生好不羡慕。回来后,居然有大部分学生去阅读了此文章,还自发性地去讨论田野和《绿》。
      
      二、走进阅览室,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
      
      “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让学生走进阅览室,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当学生高高兴兴地从书架上拿下内容丰富有读物,坐下来专注地看书时,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现在阅览室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小学生读书的热情易激发,但不稳定,不持久,要有一定的“刺激”,学生参与热情才会高涨。所以我每周评选“阅读五星”,被评上的同学能得到特别的嘉奖,有时是一本课外读本,有时是一本笔记本,有时是教师电子阅览室对他开放一周,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对其放。这一系列的措施一下子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同时,建立图书角,图书都是同学们从自己家带来的,逐步建立班级的借阅制度,让班级更充满了阅读文化的气息。
      
      三、方法导航,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阅读是有方法的。古人曰:“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笔助思,即培养学生动手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外阅读中,要求学生摘录佳词妙句,写读书笔记,作简要批注,这些都是很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我班的学生人手一本“采蜜集”,我要求学生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在这本本子里,并每周检查一次,比一比,谁摘抄的好词好句多,谁写的批注充分,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脑子里。并在教室一角,设置了作品栏,展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这,不仅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另外,大多数学生喜欢剪剪贴贴,我就鼓励学生把一些旧报纸、旧杂志……变废为宝,把其中的好诗歌,文章或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等,认真地剪贴装订成册,再加上封面,写上页码,摆在阅读角,共同分享。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爱看书的习惯,还让他们体会到了制作的热情和成就感。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课外阅读贵在坚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学生的课外生活会因阅读而丰富,让学生的个体生命会因阅读而丰盈。

    相关热词搜索: 丰盈 课外阅读 生命 孩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