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内部控制有效性

    时间:2018-12-23 12:40: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选取我国2008年度沪深两市A股1407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重点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引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了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介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内部控制 有效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国有股 “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制约了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引入机构投资者是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有天然的优势,引入机构投资者可以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结构,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Shleifer和Vishny(1986)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有利于缓解股权分散所造成的“搭便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Maug(1998)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监督和控制公司事务,能够限制和部分解决代理问题。Bertrand和Mullainathan(200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机构投资者能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并较好地发挥作用。Byrne(1999)认为,由于机构投资者希望和要求更多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为了吸引机构投资者会顺应这种要求进行更多的预测性披露和迎合性陈述,从而改变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趋势。Amihud和Li(2002)认为,机构投资者拥有的超强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使得机构投资者比一般的投资者具备信息优势。Chakravarty(2001)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优势与持股比例有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就越有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的动力,以及接触到更多的公司特有信息。Smith(2006)认为,机构投资者即使不在董事会拥有席位,也会监督被投资公司。Healy和Palepu(2001)认为,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需求来自于经理人员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Hermanson(2000)通过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促进公司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为投资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Bronson(2006)认为,由于管理层和公司有责任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而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往往含有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陈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增加了管理层和公司的法律责任,但可以向外部使用者发送信号,使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其他公司区别开来。
      (二)国内文献李向前(2000)通过对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的静态博弈和重复博弈的分析,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监督成本越低,因而更有动力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行为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以提高公司的价值。蔡玉龙(2005)通过对收入与成本模型的分析提出,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具有一定规模是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监控的源动力。林斌和饶静(2009)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得出,高质量公司的管理层有动机将公司高品质的信号(如较好的业绩、较好的内控及风险防范信息)及时传递给投资者。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强的公司,越可能基于信号传递的目的披露由审计师提供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杨德明(2009)通过研究得出,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强弱。
      纵观以上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往往意味着公司实际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较强。因此,本文以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代表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内部控制变量设计为二元哑变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取1,未披露的取0。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我国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国有股东“缺位”问题,而大部分中小股东由于持股较少而且分散,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关心和了解公司的治理问题,而且由于公司信息披露不健全,内部不透明,使得获取内部资料和进行内部监督的成本过大。权衡得失之下,中小股东必然采取事不关己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和短期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和监督表现冷淡。国有股股东的“缺位”和大部分中小股东的“理性冷漠”,使得公司管理层失去监督。然而,不受监督制约的“管理人导向型”正在向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控制与监督的“投资人导向型”转变。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大幅度上升与其投资策略的改变有着紧密的联系。持股比例的上升,一方面提高了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权力,使得它们有条件从被动持股者向主动投资者的角色转化;另一方面,由于在股票市场上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较高的持股比例使得“用脚投票”的成本与以前相比大大上升。这种“用脚投票”的行为不仅受到成本的约束,而且也会受到基金运作模式和规则的约束,从而更有必要从被动持股向主动投资转化。因而,机构投资者有条件也有动力对上市公司进行监控。此外,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有天然的优势。机构投资者实力雄厚,持股量较大,在公司的表决权也较大,能够有效地从公司内部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公司的管理层起到威慑作用,使管理层不得不重视机构投资者的意见,实现对公司经营的监督。机构投资者为了分散风险,通常进行投资组合,这样可以将它们在某一公司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它们持股的其他公司中去,因此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机构投资者内部成员众多,人才济济,可以选出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担任股东代表或董事,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作为机构投资者,由于内部分工较细,管理较为规范,运作较为系统,可调配的社会资源较多,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也较强,因而在实施对外联系或发展战略中,不仅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有规范的操作策略和后续支持,包括整个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行性分析、法律援助、操作步骤等,这些是个人投资者所无法做到的。因而,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有利影响。由此得出本文的假设:
      H: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查阅和统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信息披露的工作由笔者手工完成;总资产、总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审计单位等数据从国泰安数据库获取;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成立年限、实际控制人则来自于聚源数据库。数据分析的软件为spss17.0。按以下程序对样本进行筛选:剔除数据信息披露不规范和不完整的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剔除极端值和异常值。按照以上标准,共筛选出1407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其中沪市784家,深市623家;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上市公司为217家,其中深市85家,沪市132家。
      (三)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本文通过构建以下模型来检验假设:IC=α+?茁1Institution+?茁2Asset+?茁3Age+?茁4RG+?茁5ROA+?茁6InV+?茁7Rec-
      eivable+?茁8Big10+?茁9GOCC+?着
      模型中有关变量定义见(表1)。(1)公司规模。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公司容易产生规模经济,其在开发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会使规模大的公司产生很强的内部控制力度,因此,其内部控制将更有效。(2)公司年限。公司成立的时间越长,机制越老,想改变陈旧的内部控制制度越困难。而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公司成立的时间越长,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差。(3)公司成长性――主营业务成长率。Ashbaugh-Skaife(2007)的研究显示:公司成长性越快,内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大。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导致其内控系统失效,使得原有的内部控制不合适,并需要时间重新投资于内部控制,建立新的业务流程。这说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越快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差。(4)盈利状况――总资产收益率。盈利状况良好的公司有能力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因此,盈利状况良好的公司更有可能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5)存货和应收账款比例。存货和应收账款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若存货和应收账款在公司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则公司倾向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降低经营风险,因此,存货和应收账款在公司资产中所占比重越大,公司的内部控制越有效。(6)事务所规模。规模大的事务所在专业胜任能力和敬业精神方面要优于其他事务所,且审计收费较高,因而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其中就包括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指导,从而使得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7)上市公司性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由于普遍存在国有股股东的缺位问题,缺乏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控,因而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对较差。因此,本文另选择Asset(公司规模),Age(成立年限)、RG(成长性)、ROA(盈利状况),InV(存货占总资产比例),Receivable(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Big10(审计事务所),GOCC(控股股东性质)等作为自变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在1407个样本中仅有217个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占总样本的15%;所研究的样本中有129家上市公司没有引入机构投资者,占总样本的10%;各公司之间在规模、成立年限、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等方面相差较大;Big10均值为0.20,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聘请的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而1407家样本中国有控股的比例较大,达到37%。
      (二)相关性分析 (表3)是所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从(表3)来看,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为0.321,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表4)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引入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其回归系数为1.032,仅低于总资产收益率的回归系数1.925,在所有解释变量中排第二位,说明其在模型中的作用非常大,从而验证了本文假设。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大的公司由于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在开发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源,因此,其内部控制更有效。上市公司成立的年限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可能的解释是公司成立的时间越长,机制越老,想改变陈旧的内部控制制度越困难。而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具有后发优势。上市公司盈利状况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盈利状况好的公司有能力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因此,盈利状况好的公司更有可能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上市公司成长性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负相关但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可能导致其内控系统失效,使得原有的内部控制不合适,并需要时间重新投资于内部控制,建立新的业务流程。因此,公司成长越快,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越大。上市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可能的解释是,如果存货和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则公司倾向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降低潜在的经营风险。上市公司的审计单位是前十大事务所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规模大的事务所在专业胜任能力和敬业精神方面要优于中小事务所,且审计收费更高,因而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其中就包括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的指导,从而使得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国有控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国有股股东的缺位问题,缺乏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控,导致其内部控制有效性较差。
      四、结论
      本文选取我国2008年度沪深两市A股1407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重点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引入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这可能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专业知识、规模等方面具备优势,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监督成本较低,因而有条件对上市公司进行监控。“用脚投票”成本的上升使得机构投资者逐渐由被动持股者向主动投资者转化。持股比例的上升使得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发言权,能够有效地从公司内部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起到威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建立起权利制衡机制。因而,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控,从而增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建议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逐步消除阻止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的各种制度缺陷,放松对机构投资者在股票投资方面的限制,建立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健康、有序推行国有股减持工作,有效解决国有股股东缺位问题。建立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断营造和完善机构投资者成为积极股东的法律环境,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介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向前:《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稳定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2]蔡玉龙:《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关系》,《经济问题》2008年第8期。
      [3]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4]杨德明、王春丽、王兵:《内部控制、审计鉴证与审计意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
      [5]曹国俊:《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
      [6]印猛:《机构投资者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罗栋梁:《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Shleifer and Vishny. 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Maug Ernst. Large shareholders as monitors: Is there a trade-off between liquidity and control.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8.
      [10]Bertrand and Mullainathan. Are CEOs rewarded for Luck? The ones without principals ar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11]Hermanson. An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Reporting on Internal Control. Accounting Horizons, 2000.
      [12]Bronson.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Voluntary Management Reports on Internal Control,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al & Theory, 2006.
      [13]Ashbaugh-Skaife. 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编辑虹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 有效性 影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