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推行入户听诉提升农村工作水平做法及成效

    时间:2021-01-30 08:07: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三问”究竟该怎么问?群众层出不穷的问题究竟怎么有效解决?干部作风究竟怎么转变?这都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县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全面推行“入户听诉”工作,通过明确听诉内容,突出听诉对象,丰富听诉形式,落实听诉措施,找到了一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好路子。
    一、“入户听诉”,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延伸
    自从中央要求和媒体宣传后,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就风声鹤起,一时间来自各阶层各方面的矛盾一下子蜂涌而至,摆到了县党政主要领导的面前。每逢县委书记、县长接访那天,接访点就往往挤满了人,书记、县长如同医生开处方一样忙得连屁股都挪不开窝。接访中,长期解决不了的债务纠纷来了,企业改制中的遗留问题来了,邻里之间为一只鸡一只鸭引起的纠纷来了,法院已判的案子也重新搬来了……凡此等等,**县也不例外,多时一个上午县委书记就接待群众二、三十批人,涉及到40多个问题。大大小小的矛盾与问题都由书记、县长解决,这显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为减少县委书记大接访的压力,**要求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也定时定点开展接访活动,先把一些急需解决、也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有县委书记、县长接访,许多群众根本就不去乡(镇)上访,而仍然是绕过乡镇直接把矛盾上交到县里。一边是县委书记大接访的“扎堆”,另一边是乡镇领导接访的“冷场”
    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和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上级的批评和质疑与群众的不信任使乡镇党委政府陷入了尴尬境地。为扭转这种局面,乡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反思与探索,开始采取措施变坐等接访为“入户听诉”,使村民以前那种有问题不知找谁说,有困难不知找谁帮的状况,变成说有机会、讲有平台、诉有对象。与此同时,也使落实“三问”和转变干部作风有了具体的抓手。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入户听诉”是一项中央有要求、群众有需求、政府做得起、干部能做到、做就有成效的工作。
    二、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入户听诉”有效开展
    “入户听诉”,就是组织广大干部主动深入农户家中,上门听取群众诉求,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诉求和意见建议予以答复和处理,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其实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查研究。为了掌握农村情况和农民需求,我们各级党政组织每年或每次重大活动中,都花不少钱、派不少干部深入农村第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但由于缺乏载体和抓手,没有形成具体的流程,收效并不好,常常流于形式、走过场。而**注重建立和规范工作流程,使“入户听诉”工作制度化,促使广大干部自觉按要求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1、坚持“五个必听”,规范听诉内容
     “入户听诉”是上传民意下达政令的一种有效途径,要使这项制度取得实效,首先必须明确听诉的内容,解决“听什么”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县在“入户听诉”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必听”:一
    是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情况必听,了解政策是否贯彻落实到位,有哪些好的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强农惠农各项补贴的发放,计划生育工作等。二是乡(镇)党委和政府拟出台的重要涉农决策、决定必听,入户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使出台的政策、作出的决策更符合民心民意,更加顺利实施。如:小城镇建设,新农村规划,农村产业发展,等等。三是村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必听,入户听取村民意见,了解实际情况,便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资产资源的处置、村干部的作风等。四是村民信访反映较多的问题必听,到农户家中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以便及时解决村民的合理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如:征地拆迁、农村宅基地审批收费、林权纠纷、农村社会治安等问题。五是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必听,到村民中去听取意见,切实解决村民的合理诉求。
    2、突出“六种人”,保证听诉质量
    “入户听诉”的听诉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户,但并非所有的农户都有诉求,都会合理地反映诉求。为在“入户听诉”中能够听到真话,了解到实情,保证听诉的质量,**县加强听诉对象的针对性,重点选择到农村有文化、懂政策,有威望、敢代言,有能力、会办事,有困难、需救助,有纠纷、求解决的农户家中听取意见、建议或诉求,听诉对象突出“五老”代表(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老军人)、村党风廉政监督员、村纪检委员、农村经济能人、困难户、上访户六种人,以实现“入户听诉”体民情、察民意、解民忧、保稳
    定、促发展的初衷。
    3、采取“三结合”,丰富听诉形式
    为避免“入户听诉”与实际工作脱节,成为“花架子”,**努力增强听诉形式的灵活性,实现“入户听诉”与日常工作的相互促进,具体做到“三结合”:一是定时听诉与即时听诉相结合。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规定乡村干部“入户听诉”时间,同时要求乡村干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听诉,如利用下村抓计划生育、指导新农村建设、传授农业新知识等机会,上门倾听村民心声。或者充分利用圩日,村民上圩办事遇见时,以拉家常的形式了解有关情况,做到工作、办事与听诉两不误、两促进。二是上门听诉与定点听诉相结合。在每个村小组精心设立听诉点,听诉点设在村小组的党风廉政监督员、有威望、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家中或村委会,并明确听诉点职责。平时,由听诉点负责人收集村民的诉求,乡镇干部下村听诉时先到听诉点了解情况,而后有针对性地到相关农户家中听取意见。三是普遍听诉与专题听诉相结合。当中央、省、市、县出台重大政策决定后,积极进村入户进行广泛宣传和听取群众的反映;
    各乡(镇)在出台政策、实施工程、或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之前,也要进村入户听取村民的意见,征求群众建议,使做出的各项决策更加符合民意。同时,还应虚心听取村民其他方面的反映。
    4、注重“四个一”,落实听诉措施
    为使“入户听诉”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在强化责任,建立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做到了“四个一”
    一是建立一个责任体系。规定乡镇党委书记是“入户听诉”工作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是具体负责人;
    乡(镇)主要领导挂片,乡(镇)副职领导包村,驻村乡(镇)干部、村干部包村小组。为强化责任意识,还规定,凡对听诉这项工作虚于应付,致使自己所包村、组出现的矛盾纠纷能够解决而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包村乡镇领导和干部的责任。二是记好一本听诉日记。乡(镇)、村干部人手一册听诉日记,记录必须有听诉对象、听诉时间、听诉地点、听诉内容、处理的意见或建议、处理结果的反馈、反馈的时间、听诉对象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及其签名等内容。三是每月一检查。各乡镇设立“听诉办”,负责“入户听诉”的日常督查以及听诉情况的汇总,及时向乡镇主要领导汇报“入户听诉”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入户听诉”工作的改进意见。同时要求乡(镇)、村干部每月底将听诉日记交到乡(镇)听诉办,由听诉办人员对听诉日记进行检查,及时了解乡村干部“入户听诉”的情况并收集相关信息,对听诉日记做得好的通报表扬,差的通报批评。四是半月一调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调度会,会前,以村为单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整理;
    会上,由包村领导汇报,并逐一研究解决办法或处理意见;
    会后,指定相关人员进行落实。对于专项听诉,或听诉中了解到的重大事情,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措施。此外,对村民每一项诉求的处理意见,乡镇都会指定相关人员及时反馈,若村民对反馈意见不满意,一方面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做好落实工作,直到村民的合理诉求得到圆满解决。
    三、听诉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促使干部作风转变
    “入户听诉”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转变干部作风,才是“入户听诉”追求的最终目标和精髓所在。**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入户听诉”工作的落脚点,确保群众的每一项合理诉求能够得到解决和落实,受到了农村群众的欢迎,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入户听诉”因为有了可考核的具体工作流程,并且规定乡(镇)、村干部对所包村组工作中,凡是群众有诉求没有了解到和该解决、能解决而没有认真解决好的问题,引起到县以上信访的,包村组乡(镇)、村干部要受到严厉的批评和处罚,这样就把乡村干部从办公室“逼”到了村民生产生活一线,实打实地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缩短了与群众的距离,加强了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消除了隔阂,增进了友谊,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社迳乡塔下村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1600多亩农田因为得不到灌溉而成为了“望天田”。村民们的意见通过入户听诉这一渠道反映到乡里,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重视,该乡把解决塔下村的农田水利问题列为政府2008年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首,筹集资金30多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村的灌渠工程,这一工程被村民们称为“民心工程”。大吉山镇斜溪村党支部书记李满娥因为经常深入村民家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并尽最大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得到了村民们的真心拥护,在2008年11月份的村支部换届选举中,她以满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
    记。
    2、畅通了农村群众诉求渠道,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
    “入户听诉”使农户可以在家中,或到附近的听诉点,与乡村干部面对面交流,为村民提供了诉求的机会和平台,原来许多的怀疑、猜测,在诉求中得到澄清与解释,许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龙源坝镇某村在处置一集体资产时,未严格依据程序进行,引发了群众的不满。镇干部在“入户听诉”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镇党政主要领导汇报。镇里及时进行调查,作出了该村处置资产无效的决定,要求重新按程序进行处置,并向该村村民进行了通报,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大吉山镇大岳村原来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违法乱纪多、打架斗殴多、群体事件多的“三多村”,开展“入户听诉”工作后,镇村两级干部经常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所急所需,并积极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村民们的精力都集中到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2008年该村还被评为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据统计,2008年以来,全县通过“入户听诉”化解的各种矛盾纠纷4683起,解决企业和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386件。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县因赴京、赴省非正常上访零登记受到赣州市委、市政府表彰。2009年1-2月,县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1件,同比下降32.3%。
    3、集中了群众的智慧,提升了基层工作水平
    “入户听诉”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党和政府工作的决策中来,集中了民智,改变了过去基层“拍脑袋”决策,把好事办砸,激起民怨的现象。这不仅体现了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而且调动了群众参与、支持
    配合党和政府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08年南迳镇党委政府在准备实施圩镇改造前,按照“入户听诉”的要求,将圩镇改造方案交给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该镇群众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圩镇改造的总投资比预算降低了37%;
    把方案交给群众,还使得该镇群众参与圩镇改造的热情空前高涨,改造涉及的37户圩镇居民自发地拆除了不符合圩镇规划的建筑物,现在,南迳镇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已成为该县南线一个靓丽整洁的中心小城镇。自“入户听诉”工作推行以来,**各乡(镇)、村两级出台政策、实施工程或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之前,做到100%进村入户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支持率和满意率普遍达到90%以上。
    4、增强了基层党委政府凝聚力与号召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入户听诉”在转变干部作风的同时,改善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增强了基层党委政府的凝聚力与号召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了解到群众要求改变生产生活环境的热情不减,于是在村庄整治覆盖面多年来在全市领先的基础上, 2009又新增新农村建设点100个,城厢、大吉山、社迳三个乡镇实现整乡(镇)推进,预计到2010年该县将基本完成全县所有村庄的整治建设任务。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征求和采纳农村群众意见,2008年由原来发展多种产业改变为集中力量发展蔬菜、果业两大主导产业,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经建立连片1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24个,连片千亩的果业基地3个,蔬菜、果业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富民大产业。

    相关热词搜索: 入户 成效 推行 农村工作 做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