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从餐桌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人性格特点

    时间:2020-10-18 08:05: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分析中西方人的性格特点与餐桌文化的联系  

    (一)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及其与餐桌文化的联系:  

    中国堪称礼仪之邦在世界舞台独占鳌头,中国传承了自古以来四大文明古国之优良传统而在当今社会享有盛名。在世人眼里中国人具有含蓄,沉稳,中庸的特点。其对自我之观念也是在众人面前不炫耀自己,不过分主张己见,力求谦虚,中国人还是习惯先客观后主观,注重依据周围的环境来作出自身的改变,会依据现存的事实来做出可行的决定。  

    中国人另一个让人敬仰的性格特点是面对一切困难,甚至灾难的不抱怨,处之泰然的忍耐力。这一点也是中国这个伟大民族灵魂永恒的有利证据,人民忍耐的性格让整个国家有无法匹比的伟大之处。这种性格之美,不仅是让我们在苦难中求生存,而更多是在适者生存的竞争中平台上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的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诚然,这些都是世人所有目共睹的。  

    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传统文化让世人瞩目,我们记得北京的“四合院”文化,也不会生疏“四世同堂”共聚一餐的热闹非凡场面,我们有印象“文武百官”早朝的宏伟场面,也会永远自豪中国餐桌文化以“满汉全席”独霸天下。但又有谁能认真的深思过,当西方人都忙于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时候中国人在忙碌什么,人们的大脑里还是在那些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追求所谓的自然,看到的只是内心的幻想,看似超凡脱俗的现实着,而坦诚的看中国人的骨子里都是把自己看成是某一“集体”的一份子而希望和被期望平庸的过活。似乎不能超越,连出色都是不道德的抢风头。而这样的性格正使得中国人有能力发明世界奇迹----四大发明,却被后起的西方国家赶超的至今在很多领域也还是紧追其后。我们的性格在餐桌上就显现的淋漓尽致了,中国人在西方人的眼里是可怕的,因为中国人天上飞的只是不吃飞机,地上跑的只不吃汽车,水里游的不吃船,只要是能咽到肚子的都吃。只是我们的吃与不吃都是看似又一个合适的可以解脱的理由,但那又不是信仰。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节目里,我们经常见到一群人围在一起端着大碗大口大口的喝酒,有的甚至喝多了还在摇摇晃晃的举杯喝。毫无品酒的感觉完全就是不顾形象不思后果的如同饮水般豪爽的喝。当然这样的习惯也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似乎很多时候吃东西也是一样的效果。我们全然忽视了所谓的“食不言寝不语”,相反在吃饭时候谈天说地,更有甚者把就餐当作是娱乐。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气氛,也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性格象征,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在我们眼里那是一种自然,一种豪爽,也更是一种大家融洽相处的表现。这些就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仁,说明我们从内心的团结,证明我们血液里的豪爽。  

    中国是崇尚信仰自由的国家,人们也整天念念不忘的提倡团结,但是人们却没有一个真正可以让一个民族团结的统一的信仰。每个中国人都熟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著名诗句,但无论在家还是在餐厅里中国人剩下的饭菜总是不少于吃掉的。中国堪称礼仪之邦,有着深远的传统礼仪。我们的先辈教诲我们要诚实直率,但当饭桌上我们问一个客人要不要吃某一种食物时,前两次答案肯定都是“不“,但是当食物到客人的面前才是一句“谢谢”其实中国人是把老祖宗的“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作教材,却又要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自扫门前雪”当作警言。餐桌上又像是另一个世界,但还是不能直来直去的坦率交往。  

       

    (二)   西方人的性格特点及其与餐桌文化的联系: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与地狱的人员组成:如果是组建天堂,应该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做厨师,德国人当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情侣,瑞士人做总管;
    如果是组建地狱,则应该是德国人做警察,英国人做大厨,法国人做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总管……诸如此类的笑话,反映了西方各个国家各民族民族的不同性格特征。如果从餐桌文化角度说那么中国人是植物性格,而西方人就是动物性格。这也正好反映了他们的个人性格特点,他们相对更加理性,直率,现实,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在餐桌文化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他们喜欢自己吃自己的饭菜,但在大的餐桌上就更加注重相邻的宾朋之间的交流沟通,现在流行的自助餐更是给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和周围环境及人群提供了很优越的条件。这也反映出来西方人注重个人的性格,而恰恰是这样的性格给予更大的空间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条件。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古训就在西方的饮食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我们有时甚至真的不习惯西餐厅里的沉寂,只是偶尔的低声细语。但是这也正是西方人的严谨,独立的性格特点的最好体现。  

    西方人的时间观念也是很具风格的,中国古语有云:言而无信言何用。外国谚语也说:信用是无形的资产,其价值超过黄金。德语中也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西方人要请客肯定都是提前一周发请柬或者打电话通知的,约好下午六点就肯定在五点五十五到六点五分之间到,迟到是不礼貌的,但是早到也是欠缺慎重考虑的表现。他们即使早到也会在主人家附近转一会等适时再敲门进入。这样的性格特点不仅可以避免早到无所事事的尴尬,又可以很好的给主人充裕的时间很自由的为客人准备饭菜。在外面的餐厅也是一样守时是最基本的对客人的要求。一种文化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为载体,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都是不容质疑的,欧美文化之所以能在三百多年时间内风糜全世界,并被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所睛睐,也是由于在最近两三百年内,其经济和科技实力高度发达所至。西方文明是基于游牧和航海的,其性格中必定有着更多成分的个人主义,征服自然并且是直来直去的爽朗性格。  

       

    二、分析餐桌文化中体现的中西方人性格特点  

    (一)对食物的认识及选择背后的人物性格:  

         在中国,对食物的美性追求显然超出了理性,对食物种类的追求也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范围。我们中国人的食物是“吃味”的,但更多时候这种食物是稀有的,不管什么罕见,甚至在西方人那里是被丢弃的东西,到了中国的厨师手里借助各种器械手法就变成了价值连城的美味佳肴。这就是中国人性格中的间接和注重“内涵”,食物在这里已经不再是充饥的东西,在豪华的餐厅了点昂贵的山珍海味才能尽显尊贵,而西方人则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也正是西方人个性的爽朗,直接,处事现实。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六百多种,比西方多六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但是想象我们去调查一百个餐馆里进餐的中国餐桌,不难想象有几个是素食多于山珍海味的。我们的食物到底有多少种类,估计没有一个标准,因为我们在不停的挖掘更多以前没吃过的东西,我们比想象的更爱面子,请客人吃饭,一定要有几样菜是很特别的,至少也是昂贵的,似乎是给足了宾朋的面子,更多是让自己觉得赚足了面子,但是说起西方人的食物可以说种类一般但口味却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这些不仅是其性格的直率,理性。如果显现在中西方人眼前的同一种食物,我们想到的是其形色结合的完美和寓意深刻,但是西方人则会皱眉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甚至会联想到数学原理。这些对食物的莫衷一是的价值观念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
    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这些除了地理气候等主要的客观因素外,和我们对食物的认识和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二)性格在餐桌礼仪中的具体体现及背景:  

    中国人吃饭使用的是筷子,而西方人则喜欢用刀叉。筷子,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既轻巧又灵便,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也是举世瞩目的传统文化。而相比之下刀叉的用途就显得非常直观,而筷子的用途则非常抽象且非常间接,概括地说,中国人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更多的是艺术性的感观的思维方法。而西方人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更多的是使用技术性的现实理性的方法。  

    追溯历史,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游牧民族的足迹,最古老的中国乃至华夏都是起源于狼性十足的草原游牧民族部落,但是随着农耕文明的蓬勃发展兴起,再加上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熏陶教化,中国人随着社会的进步骨子里的狼性逐渐被羊性的软弱所取代。伟大的农耕文化创造出的是中华民族的脑和手,而游牧民族的野性性格创造的是中国人的脊梁,恰恰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潜力深深蕴涵在这样的性格里。在我的家乡中国东北有这样的传说: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困,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有次大禹乘船到一个岛中,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沸熟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汤中挟出,吃了起来。  

    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锅中捞食,腾出时间处理急事。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细棍挟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菜,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也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这样关于筷子的传说不计其数,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得出:筷子——简单,方便。但是再看今朝,筷子从历朝历代的演变,虽然还是两根长度相当,粗细相同的或木或竹的筷子,但也不乏或金或银的华丽奢华。同时也不罕见或金或银的碗盘,所谓的吃饭就是我们看到的在众人面前用筷子对众多山珍海味的饭菜蜻蜓点水的一品。以此来尽显皇家风范,张扬豪华之势。但殊不知这就是造就了我们今天中国人喜欢虚华,爱面子的性格特点,也导致了一些人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最后事情没办成,自己却弄了个血本无归。相反西方人的刀叉就另有含义了,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性格中讲究独立的特点,子女长大后就不用教育有也必须具备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中国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四世同堂的家庭单元模式,从而让东方人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西方人的血液里有着外面的世界必须一个人档的坚强毅力,但中国人只要有家就是天塌下来有家做避风港。  

    中国人就餐是讲究座位的顺序方向,这样可以方便区分个人的地位等级,即使不认识的也可以看出谁是本桌的“神”,而在敬酒让菜时就有机会尽显神通。中国人的餐桌就是谈判桌,无话不讲,无事不谈,所谓的食而少言完全变成了无食不言,边食边言,更有甚者是言而不食。而西餐的餐具在你就餐之前基本都被主人和侍应摆好了,你只要遵循由外向内用即可,而且西方人在就餐的时候是很少说话的。这些都一定程度承载了两种不同的性格。让我们觉得我们中国人更是讲究人人的秩序,这也是基于中国的伦理道德的,中国更喜欢“家天下”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而在餐桌上形式化的去表现和演绎。这种在餐桌上的遵从孝道也正是我们性格长期的和为贵,忍为上处理家事国事天下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这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极其不协调的强调和宣扬了一种所谓“人际”的理念。从某些方面看这些是比西方人更看重人情,而西方就更直白理性吧。  

       

    (三)不同性格对待宾朋的方式:  

    自古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宾朋好友对于任何人都是重于泰山,我们常说来者是客,但中西方人招待客人的方式却大相径庭,中国所谓的请客,在很大程度上是“喝酒,看菜”,中国人本着性本善的原则,在餐桌上无论敌友,判断好坏都只是基于他在酒桌上的发挥。这也就是所谓的酒后见真情。去朋友家做客,我们都是听到的“这些都是随便的饭菜,没什么像样的东西,不合你的口味就将就吧……”一类的不成敬意的对自己饭菜的贬低。在西方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这道菜是专门为你做的,这是我们用了很久才做到的这样丰盛的饭菜希望你能喜欢……”等诸如此类的话。这就是不同的性格表现,我们总是喜欢用贬低自己的方式去博取别人的赞美却往往是同情,而不同的西方人则更加实事求是。  

    敬酒在我们的餐桌上也是非常常见的场面,无论喜不喜欢这个人我们在酒桌上都要一视同仁,敬酒就是一圈,每个人都要面面俱到。这一点与西方就大不相同了,西方人的请客聚会远远多于我们,而且每次的人数也远多于我们,但是他们还是给足了个人的选择余地,大家共聚一堂但完全拥有自由选择和喜欢的朋友聊都喜欢的话题一起喝酒吃饭,而又显得更加气氛融洽。所以无论是谁我们中国人走向对方的原始目的是与其结交朋友;
    更不要说大家同居一桌了。西方人对待别人的原始欲望是寻找自己的敌人,而我们是尽力的去发达别人的优点,西方人则更多是努力看穿别人的缺点,我们的这一性格特点西方人是早就摸透了,所以他们往中国人头上扔石头从来无所顾及。中国人的精力都集中在理解他人和猜度他人,是对别人尽显恭维,而对自我却的确一知半解,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的自卑,同时也造就了很多的人自负,有的人表现很自信,喜欢自吹自擂,自我的感觉是良好的,实际上这样的性格特点明显的还是缺乏自信。  

    相关热词搜索: 西方人 餐桌 性格特点 角度 分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