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朗读教学_朗读小课堂语文

    时间:2019-01-19 03:23: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呼唤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期待学生活跃在课堂这一舞台上。为达到这一目标,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朗读水平的提高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笔者在朗读教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讨与实践,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 提高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学生的课堂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 重视朗读 朗读方法 坚持不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景的熏陶,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但现在的语文课堂仍对朗读教学重视不足,较为普遍的是重分析研究而轻学生的朗读感悟这一教学误区。语文属于人文科学,讲求主观性、具体性,但在教学中教师唯恐讲少了使学生理解不深不透,因而把大量时间花在繁琐的讲解上,甚至超出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挤占学生朗读积累与运用语言的机会。因此语文课堂加强朗读的训练是大有裨益的。
      如何通过“读”这个窗口将知识信息传给学生呢?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选择适合的朗读方法。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他们各尽所能。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几种朗读方法,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示:
      范读法。教师应具备范读的基本功。示范朗读要正确标准。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必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就要求教师要标准示范朗读。教师范读得好,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具有个性特点的朗读,对学生有着良好影响。我教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时,就让自己示范朗读。那激情澎湃的朗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他们马上产生了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配乐朗读法。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比如教读《海燕》这篇散文诗时,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符合文章激昂情趣,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他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分角色朗读法。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把握。如我教《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我请七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模仿“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妈”和一位旁白朗读课文中的七位人物的语言,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对文中人物性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了然于心了。当再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时,就出现了全班同学争着抢答的场面。分角色朗读也应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让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可让全班学生分角色读。
      表情朗读法。这种朗读方式往往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例如教读 《春》这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首先放录音,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请学生朗读,比照两者的朗读情况,可以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读,从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
      诵读法。回归传统,深入挖掘古今诵读法的历史源流,是语文教改的突破口之一。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这种朗读方式也适合于古诗文教学。我在教文言文时,往往先让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或教师的范读,要求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动笔,在文中给生字词注音,给难读的语句标出朗读的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已练读,要求学生读准读通课文。再指名个别学生朗读,要求读得准确而流利。接下去就引导学生来整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这样的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并且每个朗读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思维始终在活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对文章理解的深度也大大加深。例如教读《三峡》时,首先让学生听读课文,并用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1、注意字音、节奏。2、注意四段课文感情的变化。听读后让学生自己练读,然后让多个学生生起来大声朗读,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给予指导,直到大多数学生能把握好节奏,能读出感情。这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总之,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也不容忽视的内容,有其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教师能够认识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坚持不懈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让学生这一主体在朗读中充分体现出来,让朗读的作用完完全全地发挥出来。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朗读 语文课堂 实施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