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女警心理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0-09-21 14:42:2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女警心理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随着现代化文明监狱建设力度的加大,心理科学已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监管改造实际中去,心理咨询与矫治已成为新时期监管改造的重要手段。由于社会上专业咨询人员的匮乏,注定很多监狱的咨询人员不得不从干警队伍中产生,特别是在关押男性服刑人员的监狱,这项工作的从事者主要为女性干警。然而,女干警与服刑人员的关系同咨询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在目的和要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操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践,对此作了思考,并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女警与心理咨询师 存在问题 对策思考我国监狱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按照国际标准,监狱心理咨询师与服刑人员的比例应为1:50,这样,仅就目前某省押犯比例来说,至少需要心理咨询师 600余名。而全国师范院校中,每年教育学(含心理学)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人数只有1200余名,从业时还分散到社会各地,远远不能满足监狱心理工作的需要,经过专职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监狱中,科班出生的心理咨询师为数很少,大部分由经过短期心理学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的女警担任,这些女警心理师在制止违纪、化解矛盾、沟通心灵、稳定思想情绪、促进监管秩序等方面做出了辉煌的贡献。近年来,罪犯的犯罪心理呈现出新特征,主要为:心理需求趋向畸形,改造动机趋向功利,服刑意识趋向淡化,价值观念趋向扭曲,反社会意识趋向增长等等,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被所有监狱视作新形势下监管改造的重要手段。这就意味着还会有更多的干警特别是女干警会被快速地转变为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师。相应的,咨询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也不应该被忽视。笔者根据自身心理咨询工作实际,对此作了一定的思考。一、 女警从事心理咨询过程中存在的角色转换问题  心理学角色理论认为: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在扮演社会角色。按角色类型归类,警察和心理咨询师同属于成就角色、规定性角色和自觉角色。两者都是通过个人的选择、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两者对于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比较严格和明确的规定;
    两者在承担本身角色时,都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正担负着的权利、义务,都能意识到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都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无论扮演哪种角色,“扮演得优与劣,水平高与低,主要取决于角色距离,也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戈夫曼语)”。“既然角色不完全就是他本人,那么一个人在扮演社会角色时,角色距离是普遍存在的”(同上)。同样,女警察与心理咨询师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角色距离。女警察,词典解释为:具有武装性质的女性国家治安行政人员。也就是说女警与服刑人员之间是法定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际交往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惩罚与被惩罚、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警囚关系在罪犯被依法押送到监狱并办妥收押手续后即宣告成立,双方均无选择的余地。而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则是平等的、信任的、合作的关系。心理师在咨询中帮助当事人自己去探索、决策、行动,有效地开发其潜能,取得心理咨询的最大成就。因此,当事人是作用者,咨询师只是支持者和催化剂,两者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心理师必须以当事人的需要为中心,尊重当事人的价值选择、兴趣、个性等,而没有任何的强加。心理师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咨询的目标首先是为了改善当事人的心理健康,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一目标,才能达到最大的成效,直接说教往往不仅无效,还可能引起抵触情绪。显然,咨询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给出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具体地讲,女警与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差异性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之一,来自于两个角色心理品质要求的差异。心理师的一言一行都得体现出对求助者的尊重、理解、真诚、接受等心态,他必须看到每一个人都是值得给予真诚帮助的,在面对特殊的求助者——服刑人员时,服刑人员的缺点、心理上的污垢也应当是可以理解和接纳的。但这些观念容易与女警的价值尺度发生冲突。监狱从事心理咨询的女警通常都是精选能明辨是非、社会责任感强者担任,这些人有着矢志不渝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且立场分明冰炭不容,她们往往对某些心地丑恶的罪犯不由自主地产生情感上的抵触,体现出的更多地是裁断,而非理解。此种思维方式,显然与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身份有悖。之二,来自于女警本身的权威性。警察的主要责任是将罪犯改造为对社会有用的新人。女警必须对服刑人员进行相互比较,以确定服刑人员到底改掉多少;
    必须根据罪犯的行为是否有利于改造等标准,判定服刑人员的“好”和“差”;
    必须对罪犯劳动生活和思想上的错误给以纠正,有时还要对破坏监管秩序的罪犯给以惩戒。此种权威姿态为一个成功的警察所必须,却与有成效的心理师角色相违背。因此,女警要当一个成功的心理师,必须摆脱自己权威的角色身份,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她具有一种支配、控制、指挥、规定、操纵、评估和惩罚的倾向。心理师则必须抛弃这些倾向,而代之以宽容、非支配、非评判、非压制性的态度。但女性监狱管理者如放弃此种权威角色,她在监狱的安全感会从心理上受到威胁。之三,来自于两种角色对待服刑人员“个性”的态度差异。监狱是改造罪犯的地方,因而女警总是以社会的标准尺度来衡量服刑人员再社会化的程度,女警所允许的服刑人员个性的差异,是不能越大到社会规范、小到监规监纪这个雷池一步的。但此种束缚个性的倾向,恰恰和咨询的目标相左。在咨询中对个性的要求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加以强调的。当事人的自主发展,是达到咨询目标的强大动力。咨询中首先关注的不是当事人作为某个群体的成员,而是作为一个人,心理师首先要问当事人的不是他的行为是否符合某个群体的规范,而是他的行为是否能促进他的健康发展。有时候,健康发展的路线与群体规范并行不悖,有时则不然。处于后一种情况时,心理师就应允许和帮助当事人发展自己的个性。之四,来自于服刑人员对女警的思维定位和传统印象。即便女警作为心理师能做到不偏不倚地尊重每一个服刑人员的价值,能够认真倾听,善解人意,不作评判,也不越俎代庖,不为之作决定或作安排,但是服刑人员对女警的传统印象是从他改造过程得出的。因此,在咨询谈话时一般都带着猜疑、提防、对立、甚至敌对的心理状态。尽管这种态度并非无法改变,但女警往往要经过多次交谈才能克服它。如果女警咨询的技能欠佳的话,就更难改变服刑人员的这种先入之见。而成功的心理师与当事人之间是平等、信任和理解的,很少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之五,来自于两个角色在知识积累与技能结构上的差异。心理咨询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会的,它需要一系列专门的职业资格训练,需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心理咨询专业技能;
    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要提高专业水平,还特别强调心理师的个人领悟,强调自我钻研和自我调节以至于自我完善。心理咨询不存在中性的情况,它或者有益或者有害。没有经过刻苦的学习与培训、没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没有较强的人际领悟能力是难以胜任咨询工作的。二、 女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通常认为:伦理学只能接受生活本身定义的价值概念,然后思考一种社会生活如何最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好的事情并且抑制坏的事情。这意味着本文所提出的伦理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批评性的,而是一种技术性思考,正如伦理学所研究的只能是一种价值能够被接受的条件和各种价值之间的次序。一般来说,女警的性格特点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个性温和,思维细密,重视周遭氛围;
    具有协调性,积极服务他人;
    感情意识浓,富同情心,易共情;
    善解人意,能耐心倾听;其语言特点表现为和蔼可亲、委婉动听。这些特征能使人消除戒备愿意接近,乐于讲真情实话,敢于暴露思想,也利于消除男犯的浮躁心理等,体现在心理学方面则是一个心理师必备的优秀品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女警的性格特点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时,有时会出现以下的伦理学方面的问题:一是保密性问题。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的基本伦理准则之一。离开了保密,求助者就失去了对心理师的信任感和对咨询的安全感,咨询活动就难以为继。保密,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咨询工作的需要。通常,心理咨询人员具有这种保护求助者利益的自觉意识。但是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强调的是心理科学为监管安全服务,要求在心理咨询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向监狱报警。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个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后,监狱要全面了解该服刑人员的心理动向,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工作的实际的确也应该服务于稳定大局。在这种情况下,乐于助人的女警心理师就不是很好把握的了,稍不留意就会泄漏有关求询者的隐私,违背心理咨询的伦理准则;
    二是移情问题。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心理师身上。发生移情时,求助者把心理师当成了某种情感体验的替代对象。心理学中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其原生态家庭的生存环境、教养方式关系密切,而在我国传统生活方式中,母子之间的联结普遍很紧密。在关押男性服刑人员的监狱中,由于女警担当心理师角色,表现出对服刑人员积极的关注和真诚的尊重、理解,服刑人员常常会发生移情现象。面对求询者的移情,心理咨询人员可以进行反移情。反移情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这就需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防止因为接受移情而伤害求助者自尊心的现象,又要防止反移情的不当而影响了对求询者的心理治疗。这不仅是个操作性问题,更是一个伦理性问题;
    三是依赖性问题。依赖不同于移情,主要是指求助者向信任的心理师寻求现实的帮助。一旦遇到困难,依赖者想到的不是挖掘自我潜能,而是竭力向心理师寻求更多的安慰、保证、指导和支持,忽视了自我的成长。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唤起求助者的自助自救意识和行动,求助者能否自助自救是心理咨询是否成功的标志。出现依赖心理后,求助者往往把咨询人员当成可亲可近、善解人意的母亲、姐姐或者恋人,没完没了地写信,填申请单,表现出对女警心理师强烈的依恋。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既要充分激发求询者的自助自救意识,又要把对求询者可能带来的心理挫伤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也是女警心理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是主动性问题。在监狱心理咨询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分监区干警对女警心理师提出请求:给某某做做心理咨询;
    更有甚者,有些干警变相性地“建议”罪犯前来咨询。如果女警心理师碍于情面,盲目接受请求,往往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失去一些可能的心理帮助的机会。心理咨询应该建立在求询者主动求询的基础上,心理咨询人员不能违背当事人的意愿进行任何心理咨询。当事人如果没有求助的意向,就难以建立有实际意义的咨询关系,更不可能进行任何真正有实效的心理咨询,这是监狱这个特殊环境中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操作性伦理问题。

    三、 女警从事心理咨询过程中存在的其他相关问题 1、跨性别沟通问题。自古以来,和谐的阴阳两性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世界。男女性格的差异、所面对的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男女两性在对“自我”、对“塑造完善自我”的理解方面大相径庭;
    而心理学意义上的现代化是指人心的现代化,是塑造完善的现代自我,其合理进程应是将传统的男女自我观念进行合理的现代延伸,而传统中国人的男女自我观念各有与生俱来的优点和先天的不足。这就意味着女警心理师必然会面临跨性别沟通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导致的沟通不畅问题;

    2、期望心理问题。期望心理是希望通过实现特定的目标来满足自身需要的心理。这种心理具有双重属性。从积极意义上说,期望心理是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努力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动力,没有期望就谈不上进取;
    从消极意义上讲,违背客观实际的期望心理又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一旦期望的目标得不到实现,人们就会由期望变成失望。由于人都是有追求的,所以期望心理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这种特点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监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女警,都是工作事业心重、工作热情高,渴望将心理科学移山造田、改天换地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优秀警察,期望心理显得尤为突出和普遍。从笔者掌握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女警对心理咨询效果的期望值较高。而人的心理的成长是一个缓慢、渐进、螺旋式上升甚至伴有倒行的艰难过程,高期望值与低成功率不可避免地挫伤了一部分女警的积极性;

    3、其他诸如:女警在心理门诊过程中存在着对自身安全的担心问题、心理辅导或团体咨询时需要男性监管人员维持秩序的有违心理学要求的问题等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女警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笔者只是强调女警心理咨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绝不可轻视,应该在未来的资格审定、培训、考核和督导等方面得到足够的重视。四、女警心理咨询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由于监狱对专业心理师的迫切需求以及咨询人才供给的严重匮乏,从女警中选拔、培养心理师依然不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关键在于对女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在筛选、培训、考核和督导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纠正。加强女警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职业化进程是监狱心理咨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监狱应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政工部门应把女警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培训纳入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并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认识到位,措施得力。监狱要加大政策监管力度,组织狱政、教育、政工财务等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给予必要的扶持,并狠抓落实,建立一支工作热情、业务精良的专业化女警咨询人员队伍。(二)关注监狱心理咨询的特殊性,重视对监狱心理咨询现状的研究和调查。建立狱内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体系,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展开科研调查;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改革现有不合理程序,培养职业化的专业监狱女警心理咨询师;
    我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认证工作的推行、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完善,把心理咨询从业规范性提高到了国家级的高度,但现行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主要是知识普及型,对于服刑人员咨询的针对性不强,建议组织有关人员在完成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增设研究适应罪犯心理的内容。(三)走社会化发展之路。监狱女警心理师因其服务对象是有严重恶习的、社会化适应不良、需要再社会化的罪犯,更因社会发展的多变性,决定了其本身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社会化程度,必须拥有应对不同社会角色的职业能力和心态。咨询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服刑人员社会再适应能力的培养,建议创设条件,请进来,走出去,提高监狱女警心理咨询师的社会化程度,培养出更了解社会的现代化咨询队伍。(四)建立长效的督导机制。心理咨询人员也会遇到疑难杂症,也需要高人指点迷津;
    女性情感丰富,易于波动,罪犯心理咨询又是高强度的劳作,因而女警心理师的督导工作应作为一个长效机制建立起来。要完善针对女警心理师的督导工作内容:一是推动女警与心理师之间的角色转化进程。在社会角色的确定上,要求女警反复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以确定自己的心理师地位、与服刑人员的关系,从而完全投入心理师角色;
    在角色的扮演上,强化女警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和对角色的实践;

    在角色的表现上,敦促女警注意台前(指正在充当这些角色时的表演)与台后(指在表演某种角色以前的准备活动)之分。

    二是引导期望心理。要教育心理咨询人员对监狱心理咨询工作的艰难和要付出的代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增强承挫能力。三是督促女警心理师不得把个人性格过多的融入工作中,“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一个人整个的生活历程”(弗洛伊德语),要围绕心理师角色重新塑造自己,调整甚至改变自己以适应心理师角色。(五)完善奖惩措施,激励女警心理师勤奋工作。要对女警心理师的实绩进行综合考察,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制定以实绩考核为主的咨询师考评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女警心理师的工作业绩,提高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用适当的待遇激励咨询人员。(六)在女警心理师队伍中,融入男性心理师角色,男女警配合起来,联手工作,充分挖掘男女心理的差异,将性别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使这支队伍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职业化、规范化的快车道。女警心理师直接参与到教育改造战线,帮助罪犯改变认知模式,为监管手段、教育方式注入了活力,也使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成为教育改造罪犯的第四大有效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狱建立女警咨询师队伍的决策是英明的,是打破传统管理禁区的大胆创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打造平安监狱的必然要求。当然,真正做好服刑人员的心理咨询工作,最需要的还是全社会全方位的支持和努力。女警心理师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加强业务进修,提高理论修养,增进专业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把握国内外的新动态,新信息,新技术,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摸索规律。笔者相信,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奋斗,将使我国监狱全面、快速实现规范化、文明化、效率化、科技化的现代化文明监狱的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女警 对策 心理 工作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