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改革_公司经营业绩

    时间:2020-03-19 08:52: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并从发展过程中总结出几点启示,最后阐述了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改革趋势。
        【关键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6)05-00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目的,运用一定的标准或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做出的价值判断。业绩评价是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经营管理服务的,对企业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无论是在生产结构、劳动结构还是经营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以,与之相适应,企业经营业绩方法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
      一、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简要回顾
      在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曾经出现过三次变革:第一次是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设计了一套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次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次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三次变革将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次变革之前,我国正处于完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是一套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该体系的考核指标以资金、成本、利润为重点;
    《财务通则》颁布之后至第二次变革之前,这一时期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替代,原来计划经济下比较单一的业绩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业绩评价的要求,为了更加综合的评价企业,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开始涉及到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等方面。虽然《财务通则》的颁布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但是《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评价体系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不能很好的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1995年《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颁布之后,业绩评价体系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个评价指标,新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但对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更具指导意义,使得企业开始注重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资本保全意识,而且充分考虑到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
    1999年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颁发后,国企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新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内容,它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业绩,初步形成了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由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发展得到的启示
           (一)传统的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行为
      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所反映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这是由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财务报表是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数据的主要依据,由于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所以,由此计算出的财务指标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业绩评价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的业绩评估结果对企业进行定位,并使企业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管理指明方向,但是,传统的评价活动是属于企业的事后管理,企业也主要依据此信息对管理者实行奖惩,在这样的业绩评价活动下,企业只会产生短期行为,对企业未来的指导和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捉襟见肘。
            (二)经营环境导致了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
      综观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发展与改进是随着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面临的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的管理要求,环境是影响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企业的目标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符合环境的要求,才有实现的可能。即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符合环境的要求,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才有实现的可能,企业才有可能求发展。所以,作为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要求的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也应该符合环境的要求,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有立足之地。
      三、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改革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和高科技化的世纪,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企业必须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建立相应的业绩评价体系。
           (一)关注非财务性评价指标,以求得企业的长期发展优势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是企业业绩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它把注意力放在了企业内部因素对经营业绩影响的评价上,忽视了对企业外部影响因素的评价。21世纪,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越来越激烈。如果对外部环境缺乏正确评价,企业很难给自己在同行业中定位,进而也就不能在长期竞争中获得优势。在信息时代,集成管理使得一些非财务性评价方法能够立足于企业的整体角度而不是各个分部角度来进行评价,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整和效应;
    同时,由于财务指标太依赖于会计报表而具有滞后性,非财务评价指标,如在客户层面、职员层面等,更有预期性,更加注重未来的发展趋势,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更有利于管理者明确企业的努力方向,便于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重视创新业绩的评价,形成企业长期的核心竞争优势
      创新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创新,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创新中,技术出纳关心是最为重要的,经济的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创新及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范围和效益,所以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第一要素。没有了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一个企业就不可能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企业也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和业绩提高的有力保障,在新经济时期下,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具有优势,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的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没有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保持的意愿,就没有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所以,创新业绩的评价应是企业业绩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把知识和人才资本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以体现无形资产在创造经营业绩方面的功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知识与人才资本为基础的经济,人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在人力资源会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是缺乏对知识与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在对知识与人才等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面做的还不够,但是恰恰是这些无形资产对当今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取得经营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把知识和人才资本纳入评价体系已势在必行。
            (四)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影响力度
      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影响力度,可以从建立企业业绩评价结果公告制度和建立以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结果为依据的奖惩制度两个方面来实现: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结果应建立定期公告制,即在本年度经营业绩评价工作结束以后及时在报刊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评价结果,并进行排序,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工作的影响,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经营者加强内部约束、调动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和树立形象意识;
    建立以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结果为依据的奖惩制度,经营业绩评价与经营者的报酬计划及任免制度相挂钩,可试行经营者收入与经营者业绩挂钩的年薪制或股权激励制度,以及将那些企业经营业绩好的经营者进行提拔任免,而对于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中所发现的弄虚作假违法乱纪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业绩评价大幅下滑的经营者,要进行严惩,明确其责任并公布于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跨世纪思考[J].财会通讯,2001,(2).
      [2]黄锋.浅论企业业绩评价非财务指标的设置[J].河北财会,2001,(3).

    相关热词搜索: 经营业绩 评价 理论 改革 我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