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候选单位和全国绿化

    时间:2020-11-24 10:18: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附件1

     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候选单位和全国绿化

     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候选人先进事迹

     长治市园林局先进事迹

     长治市园林局成立于2006年底,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成立以来,局领导班子团结合作,拼搏进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科学确立了“生态、精品、效益、魅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理念,在山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长治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以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为新的起点,先后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了一大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同时,积极开展城市园林绿化管养和保护工作,动员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城市园林绿化,使城市园林绿化规模不断扩大,绿化质量不断提高,绿化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到2009年底,长治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7.8%,绿地率达到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近几年,长治市园林局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城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长治市城市绿化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先进集体”、“长治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长治市文明单位标兵”、“长治市林业生态建设红旗单位”。

     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

     2007年以来,长治市园林局先后高质量、高标准实施了太长高速连接线景观绿化、机场路道路绿化、市区七条主干道绿化改造、市区七个出入口绿化、市区长太连接线入口游园建设、北关桥游园建设、市区6个主要交叉口绿化、八一广场升级改造、“十万大苗”进城、城市鲜花美化、湿地环湖林带建设以及新区四条路绿化、紫金东、西街延伸段绿化、延安南路、五针路新建道路绿化等20多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其中太长高速连接线景观绿化工程被评为“山西省城市园林绿化示范工程”;机场路成为长治市“北大门”靓丽的绿色走廊和迎宾大道;北关桥游园成为长治市一处别具风情的精品景点;“十万大苗”进城绿化工程使市区所有空地全部绿化、所有的行道树全部补齐、全面完善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被全国绿化长治现场会与会专家誉为长治“千年古城的伟大创举”;连续三年开展的城市鲜花美化工程,实现了长治市由单一平面鲜花美化向立体综合鲜花美化的转型发展。四年间长治市区新增绿化面积181万平方米。

      二、城市园林绿化管护措施有力。

     在大力度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长治市园林局积极开展绿化管护工作,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一是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地市在管养工作上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采取内部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一线管养人员的技能,切实提高绿化管养水平。二是对各管养单位的管养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合并和明确,杜绝出现管理空档,做到管理无缝隙,消除管理盲区。三是严格落实管养工作责任制,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先后制定出台了《城市公园“两图一表三个会”工作制度》、《提高绿化管养质量工作(试行)办法》、《绿化管养考评标准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定标准、挂牌管理等措施,做到管理标准、管理范围、管理责任三到位。四是不断加强绿化管养考核工作,对考核结果加大奖罚力度,实现了管养工作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在做好绿化管养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审批程序、严格审批标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毁绿行为等措施切实加强绿化成果保护工作。2008年,先后起草拟定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颁布了《长治市城市绿线及绿地建设管理办法》、《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为绿化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2008年组建“长治市园林监察大队”,加大对毁绿损绿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还严格规范绿地占用审批程序,每个占用绿地审批项目必须首先进行项目登记审核,实地勘察,再经园林局局务会严格按照审批标准讨论通过后,报请分管副市长批准。同时对所有已批准的审批项目,实行全程监控。此外,利用“爱绿护绿日”、“植树节”、“世界湿地日”、“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园林绿化法规,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绿、护绿、植绿”良好氛围。通过大力加强绿化保护工作,近五年来,长治市未发生一起大面积占绿、毁绿和砍伐城市古树名木等重大恶性事件,全民爱绿护绿植绿意识大大提高。

     三、城市园林绿化市民广泛参与。

     长治市园林局将社会义务绿化工作作为城市绿量快速增加,城市绿化全面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抓,并取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几年来,长治市每年春节之后第一个高规格会议就是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动员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参加全市义务植树活动。2007至2010年,全市累计义务植树达到100余万株,社会投入城市绿化资金5100余万元,市区适龄人口中的90%以上参与了城市义务植树活动。此外,全市创建市级园林化单位庭院(居住区)20个,区级园林化单位庭院(居住区)50个,涌现出了一批风景优美的园林居住区。单位和个人认养绿地面积达2300平方米,栽植“儿童林”、“青年林”、“爱心林”等形式的活动蔚然成风。

     在长治市园林局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长治市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的长治市,公园、游园、绿地随处可见,林荫大道纵横交错,鲜花布满每个角落,绿色林带与银色水系相互辉映,优美宜人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长治市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泰安市园林管理局先进事迹

     近年来,泰安市园林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建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泰安市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2009年泰安市荣膺住建部颁发的“国家园林城市”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廉洁勤政,班子集体团结有力

     泰安市园林管理局领导班子对园林绿化工作相当重视,在工作中团结一心,共谋发展,能够做到顾大局、识大体,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任劳任怨,扎实工作,营造出既民主又集中,既充分自由又坚持原则的工作氛围。党委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能够做好互相之间的配合,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还狠抓了党风及岗位廉政建设,使班子成员能够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不搞“吃、拿、卡、要”和以权谋私等不良行为,牢固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人生观。

     二、立足实际,着眼未来,高标准实施园林绿化建设

     立足绿化实际与着眼未来并重的原则,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及建设。2004年即编制完成了《泰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同泰安市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格局相适应,确定了“一轴一线、一环、四楔、七带”复合网络结构的绿地系统布局,以及“坚持生态原则,建设山水城市,塑造名山特色,健全旅游栖息系统,培植绿色产业”的绿化目标与原则,为实现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的总体目标提供了规划保证。目前,泰城“三大广场、六大公园、六条玉带、三大水面”的格局框架已经形成,建立起了点、线、面相结合,布局合理、绿量充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

     (一)加快公共绿地建设。严格按照服务半径500米的要求,构筑起公园、广场、游园和街头绿地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先后建设了天外村广场、泰山广场、岱岳广场三处广场,广场面积共27.7万平方米。广场以绿化种植为主,绿地率平均为64.4%。现有公园12个,游园32个,公园绿地面积1079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04㎡。近几年来根据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增建公园绿地100多万平方米,使公园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绿化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重点推广使用乡土树种和耐干旱、抗性强的植物。植物配置乔、灌、藤、地被合理搭配,采用复层立体种植结构,乔灌覆盖率达到75%以上。

     (二)搞好道路绿化建设。截止目前全市道路主次干道104条,长度485.9公里,其中已绿化97条,长度472.14公里。道路绿化面积为664.32公顷,道路覆盖面积为760.03公顷,普及率97.2%,达标率84.6%,市区干道绿化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40%以上。全市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内现有13条林荫路,青年路、虎山路、文化路等道路两侧栽植的行道树法桐,覆盖面积57.4公顷,岱北街、岱宗大街、红门路栽植行道树国槐,形成了独具泰山特色的林荫路系统。

     (三)大力开展绿化提升。按照“高大厚密、疏密相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建设标准,对市区内泰明路、温泉路、泰山大街、迎胜东路、望岳东(西)路、迎胜路等二十余条街路进行了绿化整治提升。根据所属地段合理分工,对市区范围内的缺株断垄路段进行了全面栽植补植,共栽植乔木1316株,灌木及模纹材料38.65万株,各类花卉41.9万株。

     (四)贯彻实施社会绿化。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绿化事业大家办”的方针,稳步推进专群结合,加强宣传并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绿化活动。一是配合泰城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制订出台了《泰城园林绿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暂行办法》,积极筹划临街单位、经营业主、社区等责任主体签订园林绿化“门前三包”责任书,把园林绿化责任落实到最基层,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泰城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二是积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每年都认真做好精心计划筹备、协调落实、技术指导等相关工作,制订了专门的《义务植树活动安排方案》,根据方案部署落实植树活动具体任务、分工。

     (五)着力推行节约型园林绿化。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屋顶、墙体、棚架等设施,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广泛栽植雪松、国槐、紫薇等乡土树种,尽量减少模纹及草坪,在东湖公园等城区公园采用处理后的城市中水进行绿化浇灌,在日常绿化养护中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按照年度绿化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每年通过绿化工作会议进行经验总结,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35%、绿地率35.58%。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不断提升绿化管理水平

     围绕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绿化成果,狠抓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园林绿化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一)完善行业管理机制。市园林管理局负责全市城市绿化工作,几年来,该局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区公共绿地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定期对各作业区进行检查、评分、考核,园林绿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二)建立健全绿化包保机制。对全市公、游园及公共绿地实施责任区制度,通过定岗、定量、定人、定规范、明奖惩等措施,建立起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有效提高了园林绿化质量;对单位所属绿地实行属地管理,按照包绿化、包管理、包成活的三包责任制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并建档立卡,统一监督指导,同时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监督,设立监督电话及邮箱,确保了植物成活率和保存率不低于95%。(三)加强依法制绿。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制定颁布了《泰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同时严格落实《城市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和规定标准办理绿化审批手续,严肃查处违法占绿、毁绿和任意改变绿地性质事件,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的绿地指标。依法保护了城市绿化成果,近5年来未发生大面积占绿、毁绿和砍伐城市古树名木等重大恶性事件。

     四、注重宣传,广泛参与,注重园林科研成果的应用

     近年来,泰安市园林管理局以建设强市名城为主要目标,以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和提升绿化水平作为重要举措,广泛发动,全面参与,形成了“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一)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营造爱绿护绿的大环境。通过绿地认建认养、义务植树等活动,使广大市民在亲身实践中体验了城市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市民绿化意识。(二)加快了园林科研步伐,注重园林绿化科研成果的应用,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园林事业发展。按照《泰安市“十一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园林行业特点,在重视科研项目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向科技局申报并实施了《泰安市宿根花卉引种、良种筛选及推广应用研究》、《泰安市避灾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两个课题项目,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的《杜鹃花的嗜酸忌盐特性遗传改造和造景利用研究》。对泰安市区及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所辖区域的古树名木进行普查,依照统一技术要求进行了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挂牌、建档,掌握其全面、详实的古树名木信息,以划定保护范围,为今后的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奠定了基础。

     新乡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先进事迹

     新乡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担负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多年来,在上级领导正确领导下,带领干部职工,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效益新乡、创新新乡、生态新乡、和谐新乡”总体目标,紧扣“以人为本,塑造精品,增加绿量,美化新乡”,指导思想和核心目标,以“新城杯”竞赛、“大整治、大绿化、大建设”和“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为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力度,积极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管理水平,使新乡城市面貌、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绿化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截止2009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1%、38.24%和9.18平方米。新乡市2002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园林城市,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一、组织健全,班子团结

     多年来,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模范遵守、切实执行《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勤政廉政,作风民主,开拓进取,勇于奉献,群众满意率高,班子成员无刑事案件及违法违纪情况。干部职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单位风气正,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较强,无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二、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局领导十分重视城市绿化工作,以绿化规划为龙头,以创建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提升居民工作生活质量为根本,确立了“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与创城工作

     徐碧同志能够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大意义,在创城工作中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是做好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城工作氛围。在系统内部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城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具体要求和措施,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创建目标上来,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创城期间勇挑重担,带头履责,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每天连续工作超过15个小时,坚持奋斗在工作第一线,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大力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创城工作。从基础工作抓起,从具体工作抓起,围绕既定的各项目标,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保证了创城工作的顺利进行。四是大力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识大局、顾大体,在创城工作中出人出力,不计得失,与参与创城的其它单位彼此支持,步调一致,对创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相互配合,合力攻坚,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牢固树立实干意识,以强劲有力的措施推进创城工作有效开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性原则,加快新城区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在新城区道路景观带、游园广场、公园等各类公共绿地建设上,创新工作思维,引入现代园林绿化理念,以精品化建设为目标,注重生态园林与周边环境、功能的和谐统一,塑造生态、园林文化艺术,突出人与自然共生、城市与自然共存的特点。通过高起点设计、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不断增加绿化面积,丰富植物造景,将桂林公园、蟠龙山植物园、如意湖等景观打造成为城市品牌。莲花湖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主题,在用足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开发潜力,在丰富植物品种、保持生态格局、扩大湿地面积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莲花湖湿地成为国内集山、水、湿、堤、绿五位一体的湿地公园典范,在上海世博会上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坚持增量提档同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提高老城区绿化规模。加大老城区绿地改造力度,在主次干道、重要节点实行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砖建绿和立体绿化、复合式绿化,千方百计加大绿量,使市区的主要街道要在全面绿化达标的基础上,由单一绿化型向生态美化型转变。加强游园、广场、景区的园林绿化建设,提高街景的档次、品位,增强景观效果。加强居民小区绿化,旧区改造绿地率达到28%,新建居住区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3%以上,提高了城市俯视绿化效果和城市空间的绿化效果,让绿色掩映小区,让百姓拥抱大自然。

     确立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突出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特色发展道路,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建设了由环城林围合、以辽河、凡河、柴河、清河沿岸绿化为网络的绿色屏障,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备、景色宜人、管理规范的城乡一体化防护绿化体系;加大了污水处理工作力度,实现了城市污水和洪泛沼泽向辽河流域的零排放。使铁岭这个地处科尔沁沙漠南缘的煤电之城的市民生活在空气清新、碧水蓝天的绿色空间里。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31天,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三、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创城工作任务

     一是创新思维理念,做到了“四个结合”,即把园林城市创建与塑造城市个性和特色相结合,把园林城市创建与抓好城市管理相结合,把园林城市创建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把园林城市创建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使铁岭的园林绿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一个宜居、宜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初步形成。二是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办公、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检验。三是创新管理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全市创园动员大会,通过广泛发动、统筹联动,共同绿化家园早已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根据北方气候特点,把4月5日作为全民义务植树日,市民纷纷栽植纪念树,自觉认种认养绿地,形成了人人爱绿、人人护绿、全民绿化的浓厚氛围。四是科学管理,当好绿色营区的“守护神”。为确保绿化质量和美化效果,徐碧同志把建立绿化管理长效机制作为突破口,组织园林绿化单位和部门,建立了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绿化责任书”,把绿化工作与单位全面建设评比、与单位领导考核挂钩,做到绿化管理责任到人。制定了《绿化承包管理实施办法》,实行“包栽、包活、包管理,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定人”的“三包四定”管理制度,并以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组建园林养护公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全市绿化管理效益。如今,全市义务植树成活率达95%,义务植树保存率达90%,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绿化覆盖率43.09%、绿地率39.17%、人均公用绿地12.73平方米。2009年,铁岭市一举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个国家级奖项。

     解亚林个人先进事迹

     解亚林同志,现任云南滇派园林集团公司总经理。该同志自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与园林绿化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生产推广工作。在工作中一贯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工作,热爱祖国,热爱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土壤优化与改良、岩床客土种植、高陡岩石边坡生物防护等科技创新领域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且成绩斐然,并于2005年荣获昆明市科技进步集体三等奖,他个人同时荣获 “裸露坡面植被恢复综合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同志主要事迹如下:

     为使园林绿化技术、产品能更多、更快、更好地走向市场,使科研开发、研究、转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解亚林同志一直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求怎样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营销机制,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推介下,省内部分园林企业与“西南林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相关院校合作创办了“滇派园林研究院”,凭借企业在资金、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速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结合,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良性发展势态。同时,为整合园林绿化行业实力,解决人力、资金少而散,改变各企业单打独斗的困境,推动和引领云南园林行业健康有序向前发展,提高云南园林绿化企业在全国同行中的竞争力、拓展行业发展空间,2007年在他积极的努力和推介下,促成了云南滇派园林集团公司的成立,2009年1月省内三家二级资质企业将资源、人才、实力予以整合,又促成了云南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这标志着云南园林行业发展已日趋成熟,正进入一个集团化发展的时代。为践行云南省政府要把云南建成园林绿化大省的工作目标,他主动放弃自己经营多年市场稳定、运作有序、效益良好的公司,出任云南滇派园林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并以他开拓进取的自强品格、远见卓识的创新精神,带领全体员工锐意进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在经营中,识大体、顾大局为社会分忧,积极吸纳下岗工人和当地农村闲散劳动力到公司工作,短短的三年时间公司就接纳了23位下岗职工,经过公司的培养,有一部分人已成为公司的管理骨干。

     在推介云南“滇派园林”绿化产业品牌上下功夫。在工作中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从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和扶持云南园林绿化企业的战略角度出发,在走访了全省各地洲共21个苗木基地,经过近3个多月的市场考察和调研后,了解到云南绿化苗木种植的现状是小苗多、大树少,工程用苗大多从浙江、福建等省调进。随着云南园林企业在外业务的逐渐扩大, 云南的乡土树种,很多具有利用价值,比如新近发现的高大含笑、马关含笑等木兰科植物。此外,如滇朴、红果树等云南特色树种也逐步应用到了省外的绿化中,其中云南楠木、云南冬樱花、云南樱花、云南拟单性木兰、云南含笑、翠柏、头状四照花、云南小叶樟、云南山玉兰、云南小叶爬山虎、棕榈等乡土树种,也有约30%左右的被利用到本地的城市绿化中。云南园林企业队伍的基本状况是,规模偏小、资源分散、无序竞争、研发能力差、外向型承揽大型园林工程的能力弱。他认为创建云南“滇派园林”绿化产业品牌,再结合云南创建园林大省、全国绿色通道和西部开发生态恢复等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此外,云南除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外,还具备园林园艺方面的人才和能工巧匠,并有承办像“世博园”这样世界级园林艺术展的经验和能力。另外,旅游业与房地产业迅速崛起为云南园林发展创造了空间和机遇,加之云南作为通往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等条件,形成了创建“滇派园林”品牌的气候。所以他决心联合云南省各园林绿化企业,共同打造云南特色乡土园林苗圃基地,广集、贮备坚实的乡土苗木树种资源。通过云南乡土苗木基地网的建设,做大做强有云南特色的园林绿化产业品牌,帮助各苗木基地对外拓宽业务范围、发展路径,对内进一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通过不懈的努力,现终于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初具规模的“滇派园林”绿化苗木品牌。他用实际行动与企业一起为推动全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及提升云南城乡园林建设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

     集团公司在昆明呈贡、小哨、晋城、楚雄、思茅、临沧等地都建有自己的草坪、苗木生产基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现已将云南乡土树种作为集团公司各苗木基地的主打品牌。公司在将 “滇派园林”品牌打入市场的情况下,也将国内、外名优的绿化树种引进来,以丰富云南省的绿化苗木市场。在集团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解亚林同志本着自强自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原则,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用自身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为员工树立榜样,他常说: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打造好“滇派园林”绿化产业品牌,进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恢复生态平衡,把云南建设成园林、植物、生态大省是我们全体云南园林人的史命和责任。

     他非常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了干好工作,他特别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政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自己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坚定“团结奋斗,事在人为”的理念、甘于奉献的精神,注重学习各种绿化植物的管养知识,并学以致用,潜心研究本地区各类植物的生长规律,积极参与科研和推广工作,为行业主管领导出谋划策、协助解决昆明市在“创建园林绿化城市”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

     在积极参与云南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同时,他没忘记加强自己专业技术的学习。2005年他所在的企业与昆明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生产出一种新型高新技术的绿色产品,由他主持研发的“系列草坪专用肥料及YNEC草坪床土改良剂”广泛应用于退化草坪的更新与复壮、土壤优化与改良、岩床客土种植、高陡岩石边坡生物防护等领域。该产品经推广应用后,其经济美观、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提高了我国公路、铁路沿线的绿化观赏水平。该项目也因此荣获“2005年昆明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集体三等奖”。另外,在高速公路、采石场等边沿地带的边坡上,我们总能看到绿色植被掩盖住了光秃秃的坡面,企业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共同研发的“裸露坡面植被恢复综合技术”便是将遭破坏了的山体边坡加以修葺,以绿色植被来美化环境。这新技术项目在护坡植物筛选及配置模式、喷播机械和喷混基材研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填补了国内空白,全面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对植物选择与配置、喷播机械、喷播基材及技术标准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问题的全面研究和重点攻关,较系统地解决了不同类型裸露坡面尤其是岩质坡面植被快速恢复和防护的难题。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四十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等坡面植被恢复工程,解亚林同志也因此科研成果于200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个人二等奖。

     他除了努力打造好云南滇派园林集团公司这样一个具有试范作用的企业外,更顾全大局关注全行业快速平稳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园林行业发展工作,2006年在省住建厅的指导下、在他与云南园林各企业的努力下,创建了纯企业参与的社会团体组织“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协会成立后始终站在为省内园林企业服务的角度,在云南省住建厅“创园办”的指导下,把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工作作为配合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参与了昆明市、玉溪市、景洪市、石林县、弥勒县等城市的省级和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创园”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解亚林同志除了做好在集团公司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参与由园林协会协同省市政工程质量监测站、省风景园林学会、云南省滇派园林研究院在行业内进行的优质工程评选活动,并积极推介将获奖优秀项目编辑为画册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此次活动全方位且颇具代表性地展示了我省园林行业目前在设计、施工方面的水平,在行业内起到了很好的样板作用,为提高我省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激励行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在绿化工作中开拓创新,创出精品和多出精品起到了推动作用,把云南省园林绿化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平台。

     为全面提高本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员工的执业水平,全面提高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养护水平,他积极主动参与园林协会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协会与省内相关大专院校合作,设置课程、合理安排培训项目,截止2010年6月累计参加技能培训的各类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次。

     云南园林行业协会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平台,帮助园林行业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在省住建厅城建处的指导和支持下,使云南省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从原来仅有的1家增至5家,二级资质企业从原有37家增至98家;促使云南省95%以上相关绿化企业积极参与行业自律工作,并同意履行《自律公约》,从而保障整个行业在政府监管下的良性发展,积极参与农民工就业安置工作,全行业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0万余个,产值逾200亿元。并建立了同全国乃至国际同行的交流渠道,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解亚林同志的积极参与和推介分不开。几年来,解亚林同志还多次代表我省园林行业出席全国性的各类园林专业、科学创新等方面的交流、调研,他的行为也受到业界的认同,得到了社会、同行的一致赞誉,也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及业内同仁的一致好评,并于2009年4月受日本北海道建设厅邀请赴日进行学术交流。

     解亚林同志说过:“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具有带动性和引导性,目的是使全行业得以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加快社会经济的进步,以行业的腾飞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植物大省的振兴”。他也正以满腔的激情、开拓创新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带领云南滇派园林集团公司全体员工攀登新的高峰!为打造云南“滇派园林”这样一面园林行业的大旗努力的工作着。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但他觉得工作是快乐的,生活是充实的,能为云南园林绿化、城市美化工作出一份力,是他做为一名园林绿化工作者的心愿和责任。

     常黎民个人先进事迹

     常黎民,男,汉族,1971年6月生,大学专科学历,现任西宁市城南苗圃副主任。常黎民同志于1994年7月毕业于青海省农林学校林学专业,2001年6月毕业于青海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1995年调入西宁市通海苗圃,2001年到西宁市城南苗圃工作,2002年6月担任西宁市城南苗圃副主任一职。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苗木、花卉生产、种苗繁育、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热爱林业事业,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青海林业的发展、苗圃的兴衰系于心间,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苗圃蒸蒸日上的发展。在工作中,他注重科研科技工作,以身作则,为苗圃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提高建言献策,身体力行,为苗圃的明天奋斗。

      常黎民同志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勤奋学习、精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美德。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苗木花卉生产、种苗生产、城镇绿化工作,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多种知识,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活动,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班、学习班,在学习中有机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思路,指导苗圃各项工作。1997年,他赴广州开展荷苞牡丹促成栽培工作,在工作中积极掌握当地气候、土壤、水质等基础性资料,当发现当地水与土壤的酸碱度不利于荷苞牡丹生长时,及时翻阅资料,适时、正确地采取措施,使此次栽培工作得以圆满成功,为苗圃创造产值3万元;2002—2004年,城南苗圃智能温室进入试运行阶段,为了节约培训成本,他利用青海冷凉型气候优势吸引广州园科所前来苗圃参与八仙花、一品红、蝴蝶兰等花卉品种的培养,在先进地区的技术带动下,苗圃专业技术人员耳濡目染地学习了这几种花卉的栽培技术,为苗圃节约培训费用2.5万元;2004年9月苗圃智能温室进入正常运行生产,生产初期效益一直不太明显,2006年,他经过反复调查、慎重考虑、多方咨询,结合青海气候、绿化时间、市场需求的特点,提出“打时间差,开展温室三季生产”的思路,即每年4月下旬—9月中旬在温室进行多种绿化苗木的工厂化育苗,10月—第二年元月进行温室花卉生产, 2月—4月底进行草本盆花生产。此项建议被及时采纳应用,三年来,一直按此模式运营,每年为苗圃创造产值近200万元。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在2002年度、2008年度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7年12月获得了“国家职业(花卉园艺师)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苗圃也在其新思路的带领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举实例只是常黎民同志工作中的点滴事迹,其实在工作中,每天都遇到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如每年年宵花期间组合盆栽花卉包装的创意,插穗贮藏方式的改进等,他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将其迎刃而解,这些已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虽然没有经过专家的评审、论证,也没有得到单位的物质奖励,但确确实实地为苗圃带来不同程度的收益。

     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中,他制定行之有效的夏季苗木移植实施方案,确保了7月份移植的植行道树的成活,为西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常黎民同志全身心投入到苗圃建设事业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地奉献着,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苗圃的田间地头、温室的育苗床前和绿化工地的施工现场,事无巨细,及时出现在问题、困难前。有了他的身影,有了他的奔波,苗圃的事业才会快速发展,他深信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苗圃将会实现“争创科技创新领先苗圃,全省经营管理一流苗圃,林木种苗花卉生产示范性苗圃”的目标,苗圃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肖中俭个人先进事迹

     肖中俭同志自2006年6月调任重庆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以来,在市园林局党组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职工积极投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特别是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在保障园林苗木供应、实施园林景观建设、规范园林绿化市场秩序、提升园林绿化建设质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奋发进取,全力打造城市园林苗木基地。在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推进“森林重庆”建设过程中,绿化的源头——花卉苗木生产成为短板。2008年10月,经市政府同意,市园林局决定在璧山县南部地区建设3000亩重庆园林苗木种植基地。该基地是我市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促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森林重庆”、“宜居重庆”建设,加快园林产业发展的示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最大的苗木交易市场和全市城市园林绿化教育培训中心,既为“森林重庆”建设解决苗源,又让我市苗源辐射西南乃至全国。同时,通过苗圃建设,让本地10万农民转为园林工人,有效助推我市城乡统筹建设的步伐。肖中俭同志受命牵头筹建基地重任,他不惧艰难,团结带领一班人发扬“白加黑”和“五加二”精神,从基地选址到征地拆迁,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工,从苗木引种到栽植管护,关注、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常常是不分上下班和节假日,为尽快建好基地而辛苦操劳。经过短短两年建设,一个现代化苗圃已具雏形。目前,该基地投入资金约1.5亿,流转土地约2000亩、征用土地约1000亩,道路沟渠、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苗木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银杏、桂花、水杉、七叶树等150余种苗木已经入圃,每年可供应苗木36万株,吸纳就业人员300余人,可促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500元。近两年来,该基地已先后为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并栽植乔木20cm以上胸径的1万多株,8cm以上胸径的10多万株。市领导到基地视察后,对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积极作为,精心抓好城市园林绿化重点景观建设。在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肖中俭同志恪尽职守,积极作为,不但从技术人员、资金、苗木、机械等方面积极支持和保障创建工作需要,还亲自组织实施了210国道绿化、高九路绿化、江州立交绿化、重庆市警示教育基地绿化等10余个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建设和苗木供应工作。对景观工程建设,他精益求精,经常深入工地一线现场督导施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绝不让它过夜。比如,在高九路绿化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人员只想抢工期进度,致使苗木把关不严,栽植的100多株天竺桂树形树冠达不到设计要求,他发现后当即连夜联系换苗,确保了工程质量。如今,210国道、高九路已经成为城市的绿色廊道、景观大道和鲜花大道,形成了重庆主城区园林绿化的主体骨架。2009年,市警示教育基地绿化工程因施工质量问题,市领导明确指示改由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负责承建。肖中俭同志不负众望,克服工期紧、工作量大等困难,亲自选定、组织施工队伍,亲自把关工程建设各环节质量,其工程建设效果得到了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近年来,肖中俭同志还积极组织做好市委全委会、市人代会、房交会等全市大型会议会场花卉布置以及重大节假日市街花卉、绿化布置等工作,组织引进、生产了蝴蝶兰等新品种,先后供应节日花卉100多万株(盆),为美化、亮化重庆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开拓创新,努力规范全市园林绿化市场秩序。2007年5月,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市编办对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赋予了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新职能。面对全新的任务,肖中俭同志迎难而上,开拓创新,一方面主动协调市建委、市发改委等部门给予支持;另一方面狠抓有形市场建设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为规范全市园林绿化市场秩序作了大量工作。2008年,投入600余万元建设了园林绿化工程招投标有形市场,建立健全了专家库、代理机构库和施工企业库,2009年以来,先后承接了50余个近7亿元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社会各界反响良好。他还牵头制定、出台了《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认真组织开展了对蔡家组团道路绿化、寨山坪公园等10余个绿化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带动提升了全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城市园林绿化事业。

     四、率先垂范,带领一班人为园林绿化事业默默奉献。肖中俭同志曾在乡镇、县级部门等多个领导岗位工作过,工作作风扎实,领导经验丰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调任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要领导岗位后,针对中心是新合并组建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认识不一致、经费保障紧张、单位职能变动等具体困难,肖中俭同志紧紧围绕全市园林绿化这个中心,从带好队伍、规范制度、理顺职能、拓展市场入手,积极倡导、打造优良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集体力量,广泛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几年间,不仅单位年自主经营收入从2007年的75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1500万元,实现了翻番,而且单位办公环境和条件、职工精神面貌、单位社会形象等得到了很大改善,受到了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交口称赞。肖中俭同志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主动加强园林业务知识学习,短短几年内就从一个园林绿化工作的门外汉,转变成了上下公认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苗木生产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腐败行为,多次拒收红包、礼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展示了园林系统领导干部的良好风范。

     24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