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流浪星星 读后感

    时间:2020-09-13 08:21: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流浪的星星读后感“德语作家黑塞,写纯真的童话,主人公可以浪漫到极致,弹着琴到处去流浪,经过朋友的窗下就取讨一杯酒讨一点食物的那种。克莱齐奥写新童话,写骑着摩托车,戴着墨镜,一声不响地在高楼林立、充满符号的城市间游走的新童话。他们都用温和的方式抵抗,并且远离这个越来越无可适从的世界。”译作家袁筱一在《法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与作品》中谈到克莱齐奥作品时如是说。的确,克莱齐奥笔下的故事,正是从语言、结构形式、内容三个角度给予我阅读冲击。整部作品的语言美几乎是所有书评中都会提及的。不论是作家本身的创作,还是经译者(袁筱一译本)的二次润色,作品对于环境的描写,对于感觉的形容,对于小细节乃至大场景的描绘,都有着如学生般细致的加工,以及完美的呈现。词语的美丽,常常会让自己有种大声读出的冲动,“到了下午,云聚集在北面和东面,垛在山峰的上方,卷起令人晕眩的漩涡。光影在河流轻波的上空轻轻摇晃着”……“蜡烛闪耀着光芒。就这样形成了一种厚重的温暖,几乎是神奇的”……是,这些是美丽的词句,你可以说它是表面的堆砌与浮华,却无法掩饰那种美好的向往。作品中最让自己感动的一段描写莫过于主人公女孩艾斯苔尔对耶路撒冷的幻想:“我简直不能够想象,一个像云一样的城市,有大教堂,还有清真寺的大钟(我父亲说那里有很多清真寺),周围都是起伏的丘陵,种满了橘树和橄榄树,一座奇迹一般的城市,在沙漠上方漂移,一座没有平庸,没有肮脏,没有危险的城市。一座时间只被用来祈祷和梦想的城市。”作品呈现的这种语言风格,很大程度源自于作品的叙述视角。作品始终是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的来洞察这个世界,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的叙述手法。然而即使是叙述者直接在场的第三人称,叙述者也决没有成为无所不在的上帝。口吻依旧是十几岁孩子的口吻,想法如此,视野如此。而尤其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大段内心独白式的叙述让人深切地感知作为孩子的情怀。以至于在漫长迁徙和前进时,孩子才会真实地问出“也许耶路撒冷并不存在?”这是对精神上所谓依赖的不认同,对等待对战争的无休止的孩子气的控诉。谈到结构,我认为整部小说事实上可以分成两个归属,分属于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若问及她们究竟有怎样的关联,似乎从生活的牵扯度上来说,只有着唯一一次相遇。一个犹太女孩和一个阿拉伯女孩,都因着战争被迫离乡,在耶路撒冷附近的西罗埃公路上遇见了彼此。而在黑色簿子下写下彼此的名字后迅即分开。依旧是各自的未来,却似乎都感受到冥冥中的牵连。艾斯苔尔回忆说:“虽然时间如此流逝,虽然尘土又很快遮没了她,就是这本黑簿子,写下了我和她的名字,好像有一种神秘的纠结在里面。”阅读作品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薇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其中那样两个面容相似的女子,一生只在华沙的广场上相遇过一次,却常常有着自己并不孤独的感受。如此对照,仿佛觉得这种宿命般的阐释放在艾斯苔尔和萘玛的身上也可相通。她们都是战争中等待并游走流浪,无奈甚至绝望的孩子。简单地说明了下对作品框架的感受,事实上,它让我最无法释怀的依旧是内容上强烈的震动与认同感。在美丽词语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的是无法掩盖在孩子单纯天真背后的,那种战争的残酷。孩子明白什么?她只是隐约从如老师般的费恩先生脸上看到的忧伤明白了,“战争进行的时候,那些男人,那些戴着滑稽的羽饰帽子的意大利宪兵和警察就敢到分恩先生家抬走钢琴……费恩先生把它看得比生命力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战争就是一个掠夺者,不由分说地夺去你生命中所有热爱的东西,钢琴、父亲、家园……所爱的人由于战争一个个消失,战争也带走所谓爱情,那个曾经和自己并肩看过交缠相爱的蟒蛇的男孩,那个自己委身于他的军官,那个自己尚还怀着他的儿子的爱人……当所有的人消失不见,即便战争终在某一天结束,可以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从前的家园时,那里早已成为一个旅游圣地。而自己在沿街小伙的询问“是否外地人”下感慨曾经的住所已经不在,曾经的河水已被填塞,曾经马路还不是这么叫嚣。时间的沧桑,在瞬间充盈了自己。自己置身在一个如此不熟悉的城市。如同艾斯苔尔在母亲伊丽莎白离世之时回到原本的小镇,她说:“我望着这个世界,我并不熟悉它。我再也人不出来了。这些来来往往的人,过去了,停下了,说话,相抚,这人群,仿佛是沿着沟槽流去的浓浓的渣滓。……我仿佛是在随便的一个什么地方,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到处到处。”可是回首战争,它是那么漫长,长到人们都开始忘记。萘玛在难民营中因为被士兵没收了镜子而开始设想我们会“满怀焦虑地望着别人的脸,想在别人身上猜度出自己的模样,从别人的脸上回忆起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名字”,而战争就好像是那么遥远的一件事,遥远到似乎从来就没有过什么。难民营里的孩子不再问起“为什么我们不再走了”“为什么我们不回家”。无论是迁徙流浪着的还是安顿在难民营的,到处都只是死寂。流浪在路途中的,“在炽热的太阳下,人们形成了一长条灰黑色的队伍,仿佛葬礼的场景”;群居在难民营中的,“就坐在破屋子边的阴处,坐在满世界的灰尘里,饥肠辘辘,活像一群狗,太阳移动,他们便也随着移动。”贯穿在作品中的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太阳不是照耀在每个人身上的吗?”太阳作为一个温暖与光明的事物,本是受人期待,可当战争降临,灰尘弥漫了整个世界的时候,不公的照耀让人心生寒冷。而在另一方面,太阳的确照耀在每个人身上,却由于过度反而成了烈日成了酷暑,成了压在肩上再也承受不起的重量。与战争对立存在的,是宗教,是信仰。无辜的人民无力抵抗战争的前进,它的持续遥遥无期。唯一能做的是祈祷和相信。作品中提到了三次祈祷。第一次是艾斯苔尔参加星期五犹太教堂举行的撒巴的庆典。她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祈祷。“那低沉的声音,那会突然爆发出奇异语言的咒语,那身体有节奏地摇晃,那星星点点的烛光,那闷热的,充满气味的阴暗的氛围。这是话语的漩涡”。就在那样神秘的却又有着柔和心灵的语言中,艾斯苔尔感到了再也不会有什么可以威胁自己。这种宗教的信仰用集体的存在集体的心灵慰藉抵御着外部的侵略。第二次是在所有难民等待的“七兄弟”号船驶进阿隆港时,对于那艘满载着难民期待的船的到来,所有人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他们并不是立即冲上船,而是所有人跪下了。所有人不能思想不能说话,只是看着船。他们望着大海,嘴唇也在颤抖,好像是在祈祷。于是艾斯苔尔平生第一次,她也祈祷了。这是一次自我的参与,自我所经历的一次救赎。她感到所有的疲惫所有可怕的岁月,那么长,而如今在这里都隐去了。第三次是在船上经历大风暴时,犹太教士念念有词,“这些词随海浪一道涌来,咆哮着,翻滚着,那么温和,可是又那么有力,那是希望的词,死亡的词,比世界还要大,比死亡还要有力。”于是这种祈祷的词语,又一次对艾斯苔尔有了新的冲击,她明白这些祷告会把自己一直带到耶路撒冷,不管自己被风暴阻挡还是被世界抛弃。这是多么美丽的祈祷,在整部作品的相当一部分的灰暗与绝望中,还可见如此这般美好的祷告,实是大幸。而活在战争中的小小人儿,又能因着自己的力量而坚强生存,又该如何地令人感慨万千。很喜欢这部作品,正如袁筱一所说,“克莱齐奥所创建的世界,就是用美丽的词语盖了一座与现实隔离的透明屋子,在现实的存在废墟之中,它是那么耀眼,给每一个相信文字力量的人以安慰和避处。因为它的完整和坚固,它不会破碎,它所包裹的真实也不会破碎。”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战争中,一个孩子眼中本该善良美好的世界,却不得不包裹着与绝望和伤痛一并生存。而这,就在这样的故事中,宛若童谣一般流淌。我所谓的童谣,只是希望,这不是真实,而一旦已成为真实,我希望,它不再发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