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教育活动中自由与权威关系的探讨】 权威与自由

    时间:2019-04-12 03:28:4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自由与权威是一对矛盾体:有权威的地方就缺少自由,要争取自由就得推翻权威。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教育活动中,自由与权威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没有权威的教育将失去价值的引导,而剥夺了自由的教育就会充满专制。本文试图从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出发,分析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自由、教师的自由与教师的权威、知识的权威与教育主体的自由的关系,探讨如何处理教育中自由与权威的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教育活动 自由 权威 关系
      自由与权威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显在的层面上,自由和权威更多地表现出相互限制与对抗的矛盾方面;在另一层意义上说,自由和权威是统一的,自由需要权威的限制,它们之间是相互决定相互赋予的。在教育学中,学者们常以“教师权威为中心”和“学生自由为中心”这种两种观点来界定教育活动中自由与权威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出发,根据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自由与权威的关系,探讨教育活动中自由与权威的关系。
      一、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自由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是权威与自由在教育过程中的首要体现。要处理好教育活动中自由与权威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自由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权威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辞典》中,“权威”一词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其二,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1]可以说,“权威”被视为一种使人信从的力量,与权威者自身的地位、职位相关。
      在教育领域中,所谓“教师权威”即指教师所拥有的使学生信从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首先是社会,也离不开教师个人的人格力量。教师由于社会、制度赋予其职位、角色、身份而获得对学生处于支配和影响的地位,同时,教师因自身的人格魅力、个性品质、专业知识和能力而获得权威,被学生从内心真正地信赖与服从。[2]所以,教师权威是个统合体。
      (二)何为学生的自由
      自由是人类长期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是任何时候,任何意义上的自由都应当是有限制的自由。正如孟德斯鸠指出的那样,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3]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自由首先是一种基本的权利,是不受任意干涉和强制的自由状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能够自由伸展和成长的空间。学生的自由既是教育的条件,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个体,他应该是个“自由人”,因为只有精神自由的个体才能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的引导,否则教育就无异于驯兽。反过来,只有自由的教育才能养成个体的独立性,形成独立的人格,因为教育是为了人的解放,即将个体从自我蒙蔽状态提升到精神澄明的状态。
      (三)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在高等教育中,处理好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信任、尊重、理解、民主、平等、团结友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依赖教师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依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依赖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对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
      高等院校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创造的积极合理的交流模式。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形成一个积极合作、互相促进、实现共同目标的交流模式,这样才是最优的师生关系的模式。其次,教师和学生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团结、友爱的同志式的道德关系。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但良好道德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没有冲突和矛盾,因为教育情境是复杂的,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指导者,应该坚持启发疏导,妥善解决矛盾,使矛盾转化为相互理解、支持和合作的关系。最后,师生之间应建立起友好、谅解、亲近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可以使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教育活动中;而学生尊重教师、支持教师,又可以激发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使之更加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4]
      教师作为管理者,建立在其职权基础上的一定的权威是对学生自由的合理的限制因素,同时也是维护绝大多数学生真正自由的保障。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拥有一定的权威,获得学生的信从,能够扩大学生对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的占有,从而增强其获取自由的力量。由此可知,要真正地实现学生自由,我们所应做的不是盲目把教师权威和学生自由对立起来,树立合理的教师权威才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自由,迈向教育民主化的方向所在。
      二、教师的自由与教师的权威
      在传统的教师观念中,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自由构成一对师生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而教师的自由与教育的权威关系往往被人们忽略,其实教师的自由通常在教师的权威阴影下被压迫而无法得到自我伸展,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自由更是被压抑。
      (一)“教学自由”的涵义
      我国关于“教学自由”的研究成果不多,对“教学自由”的涵义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的界定,他认为,教师的教学自由主要包括:(1)理解教学目标的自由;(2)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自由;(3)选择和编辑教学辅导材料的自由;(4)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的自由;(5)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或手段的自由;(6)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评价的自由;(7)参加教学科研的自由;(8)参与各项教学制度制定的自由;(9)维护教学秩序的自由;(10)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解教学内容的自由。[5]总的来说,教师的“教学自由”就是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从事自己职业范围里的事情,包括进修和内省,参与学校管理,规划学校课程,发表学术论著,教学影响方式的选择和运用等。   (二)教师的“教学自由”促进教师权威的实现
      “教学自由”是教师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的重要表现。首先,教师的特殊地位形成了教师特有的尊重需要和威信需要,他们不但希望学生尊重他们,更希望学校领导和社会尊重他们,不能因为需要教师的权威而忽视了教师教学的自由;其次,教师的教学自由表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即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和自我完善。教学自由并不是对教师教育法规的违背,而是教师的职业本质所在,没有自由的教学,就没有完善的教师专业化,从而无法实现教师的权威。
      (三)教师权威是教师“教学自由”的保证
      教师的权威是教师自由的保证,没有这些教师权威教师也就无法得到教学自由,就无法在教育过程中完成自身的使命,更无法去实现自己教育抱负,无法去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并且可以说没有权威保障下的教学自由的教师,也就没有自由的学生。所以,教师的自由与教师的权威也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只有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现代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知识的权威与教育主体的自由
      在教育中,构成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把教育内容当作教育客体的话,教育主体就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泛指受教育者所学的知识。
      (一)何谓教育主体的自由
      教育主体的自由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由,这两者的自由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本文中理解为“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教学自由”在上文中已做出界定,而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的“学习自由”是指“大学生在教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学习什么的权力……”。[6]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布鲁贝克将学习自由阐述为“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7]两位学者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学习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和“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因此,“学习自由”应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不受外部的利益制约和权力强制而“选择学什么”和“形成自己的思想”的自由。[8]可见,自由的实质在于不受制约和强制,“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就构成了教育主体的自由。
      (二)知识的权威对教育主体自由的制约与促进
      在学校教育中,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学生则成为政治教化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对象,因此,教育内容主要是富国强兵的学问,并由国家利益所决定。可见,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能由二者所决定,知识在教育主体面前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知识的权威”。[9]
      而就今天有实用的对象化知识来说,这类知识无异于零碎的信息,没有从总体上系统的看待世界的结构性和丰富的联系。这种接纳知识的方式麻痹人的批判思维能力,这类知识权威并不比外在权威更优越。并且,在这种知识的权威下,学生是否有选择学什么的自由,是否有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教师是否有选择教什么的自由,是否有怎么教的自由,这些问题都是当今教育所关注并急需解决的。所以说,这样的知识权威会制约教育主体的自由,阻碍教育主体的发展。
      当然,当知识成为真善美统一的获知之时,知识就能通达理性,为建构自由的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种知识观使知识从虚假的权威地位回落到真正自然本性的权威位置,为自由的师生关系创造了一系列积极的条件,“高深学问”的知识既能促进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又能促进学生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知识的权威为教育主体的自由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自由、教师的自由与教师的权威、知识的权威与教育主体的自由关系的探究,可见,自由与权威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而在教育领域中它们的关系表现得更为错综复杂。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在理解教育本身内涵的前提下认识自由与权威的关系,在调节教育中的自由与权威之间张力的基础上使两者更好地统一起来,统一在更高的教育价值之中。无论是自由还是权威,其本身都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断追求人的完善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活动中的自由与权威都是追求这一目的所不可或缺的,两者应在保持各自边界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独有的价值,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卫倩平.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J].教育探索,2009(12):82-84.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4.
      [4]叶立群.师范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217-218.
      [5]杜萍.《论教师教学自由的获得》[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23-25.
      [6]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J].外国教育动态,1999(1).
      [7]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53-54.
      [8][9]万力维.学习自由:涵义、限度与可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10-12.
      作者简介:
      廖 容(1984—),女,广西钦州人,高等教育学硕士,助教,专职辅导员。

    相关热词搜索: 探讨 权威 关系 自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