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探讨

    时间:2020-12-05 08:05: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近年来,在中央经济金融政策指导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为主题,明确提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继续全面推进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推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构筑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一、农村金融供给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1.真正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网点萎缩。近10年来,面向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它们共同形成了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入世后,为迎接外资银行挑战,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步伐,对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分支机构网点进行撤并,分流精简员工,提升经营层次。从1998年至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基层机构75,585家,其中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占大半,导致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原来根植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通过股份制改造,也出现非农化和商业化倾向,尤其像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以利润和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使农民更难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资金和其他相关的金融支持。
      2.农信社金融服务“力难从心”。县域以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吸投极度不对称,目前只把农村视为吸收存款的主要战场之一,乡镇分支机构的存款上存比例大,而贷款投向则呈明显的非农化倾向,农村“被抽血”日趋严重。邮储银行成立前,其只存不贷的做法,将农村大量资金转移至有价证券,目前其资金返回地方的方式尚不够完善。上述状况,均使得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吸收的资金未能反哺农村,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而作为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尽管信贷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县域以下涉农贷款,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信用规模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小得多,其可吸收的资金也被各商业银行瓜分,使其对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支持的能力被大大限制。
      3.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层次单一
      (1)农信社除了提供信贷资金外,金融服务品种并不多。而国有银行的许多业务,如票据承兑、代理收费等中间业务,在许多农村并没有被开展;
    各种金融产品及服务项目,例如理财和网上银行、银行卡业务更是鲜有办理;
    保险在农村开办的品种也不多,致使投保率低和人均保险金额少。
      (2)在市场的导向下,各地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农业产业化趋向,而农村金融机构却不能提供相配套的信贷、进出口结算等专业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及多元化的趋势,但农村金融服务不论是在体制设计,还是在产品、服务的需求满足程度上,都存在着缺陷。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服务专业化的发展步调不一致,且如此单一的金融服务,早已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的需求。
      二、构筑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只有改革和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才能得以实施,才能加快农村的改革发展步伐。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充分问题,最终要靠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筑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就是要按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1.设立村镇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含两个层次,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各种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金融组织。中央近年确定的设立村镇银行,可以培育新的农村金融主体,有助于弥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空位”。村镇银行是按照公司制组建的企业法人,或是其他商业银行入股的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商业性的原则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它的设立弥补了农行撤离所留下的农村商业金融空位,也缓和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农村金融匮乏影响,促进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我们应该以村镇银行的设立为突破口,配合农村信用社改革,同时正确引导和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最终构造一个竞争、有序,满足多层次、多种类金融需求的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服务于“三农”的发展。
      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首先,需要增加金融机构网点,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而且网点布局要科学合理,同时更要“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其次,金融机构应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出发,根据不同的发展状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内,开发多样化、系列性金融特色产品,适应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要求。一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尽快开办通存通兑、异地存取款服务;
    二是大力拓展涉农中间业务的增值服务,陆续推出为农民量身定做的家庭理财产品和代理服务业务;
    三是要加快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使农村地区享受更好、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四是要拓宽支农领域。要把信贷与农业科技开发结合起来,支持科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把信贷与农村教育结合起来,支持农民通过教育培训掌握实用技术,切实提高素质,成为新时代知识农业的主力军。
      3.依据相关法律政策,有效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了明确的表述,指出“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这为农村资金回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全会精神的贯彻,我们可以相信,资金回流农村必将得到有效的引导和落实。在农村资金市场尚不发达,信用关系不顺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为农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农业项目,存在经济效益低、风险大的问题。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要提升服务水平,还需要借助行政的、法律的支持。对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还需进一步完善补充,对农村非正式金融的管理也需要纳入法制化轨道,合理疏导,引导其规范有序发展。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我们农村合作银行,重要的是要完善服务工作体系,力求服务“三农”的尽善尽美。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在强化资本约束、完善拨备制度、提高资产质量的同时,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定位,加大支农力度,拓宽支农领域,增强服务效能,完善工作体系,以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萧山农村合作银行投资银行部   王  璐

                  

    发布时间:2009-9-7
    相关热词搜索: 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 探讨 完善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