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23年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3-12-22 08:00: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目标】1.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2.体悟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篇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2. 体悟课文的表达秘妙,感受演说语言的独特魅力,尝试运用排比、反复等手法仿说、仿写演说辞片段。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体悟表达秘妙,运用排比、反复等手法仿说、仿写演说辞片段。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疑定标,锁定演说秘妙

    1.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略)

    2. 听写词语:每次听写3个词,只读1遍,听完再写。请把它们工工整整地写入相应的空格,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听写内容:嗡嗡,潺潺,松脂;骏马,雄鹰,圣洁;善待,滋养,眷恋)

    (出示:西雅图告诫人们: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每一声______的鸣叫,每一道______的流水,每一缕______的幽香,每一头奔跑的麋鹿,每一匹驰骋的______,每一只翱翔的______,都是______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______滋润我们心田的河水,照管好______我们生命的空气,照顾好动物兄弟,把对家园的______化为行动,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因为: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校对评讲。齐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创境听写,既巩固生字新词,回顾课文梗概,又强化积累运用,培养倾听能力与写字能力,一举多得。】

    3. 激疑定标。作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本课最应该学什么?(如何运用语言打动听众,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学语文就该学最有价值的东西。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发现那动人心弦的演说中隐藏的表达秘妙。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目标设定源于学生,直指语用,使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顺势引发探究期待,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

    二、含英咀华,研习表达,探究演说秘妙

    (一)循“神圣”,识反复,探究谋篇技巧。

    1. 明确演说主旨。本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 了解反复手法。

    (1)引导质疑。(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中3次出现这句话,分别强调要善待河水、空气和动物。对此,你有什么疑问?

    (2)梳理问题。(反复出现有何好处?为何不多重复几次?每次强调的方式有何不同?)

    (3)自主探究。默读第四至八自然段,思考有关问题。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条要求,仔细研读,把心得体会批注在旁边。

    (4)汇报交流。预设点拨策略、小结思路:

    ①运用反复可以深化主题,强化情感,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

    ②如果你是西雅图,还会提些什么要求?这些要求西雅图一个也想不到吗?那他为何不多提几个?(运用反复手段要适度)

    ③运用反复时略加变化,效果会更好。(如:文中“善待河水”和“善待空气”为正面论述,“善待动物”乃反面警示。)

    ⑸指导朗读:西雅图的呼吁字字是泪句句是情!各位西雅图,用你们义正辞严、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诫那些贪婪成性、恃强凌弱的白人吧!齐读第四至八自然段。

    3. 把握演说框架。

    (1)思考:西雅图把该说的都说了,课文的其余部分是否多余?

    (2)小结。本文属“总——分——总”结构,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我们撰写演说辞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

    【设计意图:锁定文本表达秘妙点,凭借语言实例,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内化“反复”手法,进而穿越“意”的丛林,探究“言”的秘妙,获得“法”的启迪,建构语文知识,提升言语智慧和语感品质。】

    (二)循“圣洁”,品语言,发现表达秘妙。

    1. 过渡导学。读演说辞,只关注总体框架是不够的,只有沉下心去触摸、品味语言,才能发现更多秘妙。仔细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画出最具表达特色的词句,细细品味,再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2. 互动研读。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教师巡导。

    3. 汇报交流。

    预设1:“圣洁的家园”(出示第二自然段)

    A. 感受语言魅力。这段话有何表达特色?(排比、句式齐整、量词变化)演说时注意这些有何好处?男女生合作读。将全段按现代诗格式排列,配乐齐读(背景纯音乐:腾格尔《天堂》)。将“每一……”全都改为“所有的”,比较一下,有何发现。按照句式仿说几句。

    B. 启发移情想象。(括号内为学生个答预设)是的,这里的一山一水,都铭记着我们的成长足迹;一草一木,都珍藏着我们的圣洁记忆;一鸟一虫,都诉说着我们的快乐体验!瞧,就在这片沙滩上,我们(一起凝视太阳,让热情奔放的太阳舞带我们快乐飞翔);但是从此我们(再也看不到金黄柔软的沙滩了);就在这块田地里,我们(一起举行冬节盛会,尽享丰收的喜悦),但是从此(再也享用不到这片田地上的粮食了);就在这座山中,我们(一起在丛林深处沉思冥想,完成了成年礼),但是从此(我们再也无法聆听到这幽静山谷中清脆的鸟鸣声了);……从此,这一切的快乐都将遥不可及,这一切的记忆都将失去凭借!印第安兄弟姐妹们,在永别家园的最后时刻,最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通过朗读传递出来(齐读全段)。

    C. 创境引诵语段。(出示并齐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家园如此圣洁,土地如此神圣,印第安人对脚下的大地如此眷恋!然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优美而圣洁的文字吧!(配乐引诵全段,教师提示所有的“每一”)

    预设2:“圣洁的情感”(出示第三自然段)

    A. 理解内涵。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B. 探究秘妙。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人类与大地的关系?作者是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这种息息相关的关系?(比喻、拟人)

    C.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锁定“每一”这个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语感富矿”,通过摩挲语词、移情想象、创境引诵,还原生活画面,复活文字的感性生命。同时,聚焦语用,通过置换比较、拓展仿说,引导学生品读、领悟、积累、运用精妙语言范式,徜徉在语言之途,使之感受言语之美,体悟表达之巧,形成言语之能。】

    三、聚焦语用,创境练笔,内化演说秘妙

    1.创设情境。西雅图的演说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白人。他们决心善待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使之继续保持神圣。假如你是白人首领,你会向西雅图的族人作出怎样的承诺?(出示:请印第安兄弟们放心,既然我们继承了这片土地,就一定会铭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从现在起,我们将?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合作练笔。4人一组,每人从一个角度写几句话,然后再合并组成一篇运用“反复”手法的演说辞。(生练笔,师巡导)

    3.反馈小结。

    【设计意图:创设情、辞同构共生的练笔情境,构筑语言文字运用的平台,让学生在练笔实践中激活缄默的表达秘妙和言语范式知识,使新学的言语表达知识技能化,并及时融入到已有的语感图式中去,实现“得言、得意又得法”。 】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复现演说秘妙

    1.总结全文。(播放西雅图风光视频,画面定格于西雅图酋长纪念碑)这就是演说中的那片土地。时隔150多年,她依旧那样神圣,那样迷人!她有一个圣洁的名字——(生:西雅图)它的神圣,归功于一个伟大的民族——(生:印第安)一个大写的人——(生:西雅图)一次成功的演说——(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的,西雅图的土地是神圣的。其实,我们面对脚下这片土地,也应该永远铭记这样一句忠告——(生: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因为——(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布置作业。

    (1)在课堂小练笔的基础上,运用“反复”手法续写几句话,其中“请印第安兄弟们放心,既然我们继承了这片土地,就一定会铭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至少要出现3次,写完说给同桌听。

    (2)课外阅读《西雅图酋长的宣言》。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旨在深化学生对于演说辞这一体裁及相关秘妙的认识;续写练笔,既复现、巩固“反复”手法,将语用实践延伸至课外,又引导学生置换角色,将自己对于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认识诉诸文字,进而获得心灵的荡涤与澄澈。】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嗡嗡、麋鹿、骏马、雄鹰、潺潺、松脂、婴儿、眷恋”9个词语,并理解“神圣、眷恋”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体会深刻的句子,揣摩优美的语句,来理解土地的神圣。

    3、体会人类与自然休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先来做个小测试:的土地

    生回答。

    师:肥沃的、贫瘠的、松软的土地,使我们对土地的认识,而有些人却认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神圣”是什么意思?引导:我们可以用近义词或把两个字分开组词的方法理解“神圣”。

    师:把大家的理解综合起来,就是“神圣”的意思,那就是极其庄严、圣洁,不可侵犯。谁认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呢?(印第安人)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读书,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开始。

    二、整体感知,认识字词。

    学生读书。

    学习字词。

    第一组:潺潺、嗡嗡

    生读,注意纠正“嗡嗡”的读音。读了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象?

    第二组:松脂、麋鹿、骏马、雄鹰

    谁来读第二行?读了这四个词,你又仿佛闻到了?看到了什么?

    师引导:这嗡嗡鸣叫的昆虫,正潺潺流淌的小溪,这松脂、麋鹿、骏马、雄鹰,这美好的一切,都在哪里呀?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他们是这片神圣土地上的一部分,在印第安人看来,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印第安人松脂、青草、花朵看作是自己的——姐妹,把他们——(指麋鹿)看作自己的——兄弟,这些动物植物和山峦河流和人列共同属于一个家园,那就是——这片神圣的土地。

    第三组:婴儿、眷恋

    看到婴儿、眷恋,你会立刻想到那个词?(板书母亲)你能说说“眷恋”的意思吗?佣近义词的方法,在书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一起读,印第安人把谁比作母亲?(板书:在“母亲”前写“大地”),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生: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师:母亲是神圣的,把土地比作母亲,说明在印第安人眼里,土地也是神圣的。

    三、看图片入情境

    师:大家想看看这片神圣的土地吗?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9世纪50年代,共同来欣赏这片土地的神圣与壮美吧!

    放幻灯片解说: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即拥有古老的冰川,又拥有活跃的火山,更拥有终年积雪的山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辽阔的草原绿草如荫,繁花似锦,河流在大地上蜿蜒,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宝石般镶嵌在青山绿草之间。

    可是这片神圣的土地要被华盛顿白人买走了,如果你就是印第安人,此时此刻,你想对购买这片土地的白人嘱托些什么?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要保护好、要热爱这片土地,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印第安人的首领西雅图对白人具体的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至8自然段,找到这三条,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开始。

    学生看书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交流:

    第一个要求:要善待我们的河水?哪两个自然段是写“善待河水的?

    第二个要求:——

    第三个要求:——

    西雅图不仅提出了三个要求,还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说明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你们就是西雅图,我就白人,你们发挥集体的力量,每人选择一部分进行朗读,先用心体会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把你的体会写在书上,然后再把你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用你的深情的朗读来说服我,打动我,好吗?开始练习吧!

    学生练读

    1、善待河水

    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你要善待河水,为什么?还有呢?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也可以朗读相关片断,学生发言后,大屏幕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经历一个朗读、理解、朗读的过程。

    师引导: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祖辈们在河边繁衍生息,看到了祖辈们对河水的呵护,看到了河水伴着我们人类走到今天,更会伴着我们走向希望,走向未来!让我们集体朗读这一段。

    我的心被你们有情有理的朗读打动了,西雅图们,说出你们的嘱托吧!

    我记住了,要善待河水。板书:善待

    2、善待空气

    这两段比较浅显移动,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句子,因此我把朗读重点设计在第六自然段,读出空气给人类带来的美好的感受。

    师引导:我知道了,空气给我们生命,也会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你知道哪一句写了空气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吗?美的事物最让人心动,如果你把这种清鲜甜美读出来,我就答应你们的嘱托。

    学生朗读时,教师重点指导“幽香”的读法。

    让学生想出保护空气的办法。

    3、善待动物

    第三个嘱托,我们一起读好吗?

    出示: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这句话,我不明白,你们给我解释一下吧?

    1、动物都死了,我们吃什么?

    2、从食物链的角度讲,缺少了一链,整个食物链就无法继续。

    3、人类也是动物,如果动物因环境的恶劣死亡,人类也会死亡。

    4、如果说小蜜蜂死了,就无法植物传粉,我们就会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

    师:这真是一句意义深刻,震耳发聩的话呀,让我再读这句话,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意义深刻的句子,你能找出一句吗?

    学生默读寻找后交流。

    5、你们对我还有什么嘱托吗?

    6、总结:善待河水,照管好空气,照顾好动物植物,就能保护好这片神圣的土地,就是热爱神圣的土地母亲。对吗?有一句话,你反复对我说了三次,哪句话,出示投影:读,那你现在能告诉我这片土地为什么是神圣的吗?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让我们来共同记住这句话: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五、总结升华

    西雅图的演讲感动的白人,他们决定把这片土地命名为“西雅图”,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牢记着西雅图的这句话: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西雅图的演讲也感动了世界上众多有责任感的人,他们也时刻告诉自己:——

    同学们,难道只有印第安人的土地是神圣的,而我们的土地就不神圣的吗?可是,我们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只知道从土地上一味的索取,却把垃圾随意扔向大地,放投影片解说:我们把污水直接排进河流,致使河水污染,一群群的鱼儿中毒死亡;我们把废气排向天空,让孩子们再也看不到蓝天白云,再也享受不到夏夜数星星的乐趣。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说出我们的心声: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因为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希望同学们这么说,也能这么做,把我们威海的蓝天白云、碧海青山完完全全的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教学反思:

    在讲这节课之前,指导学生朗读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环节,指导语过于笼统、宽泛,没有针对学生朗读的字句,抓住学生朗读中好的一个句子和一个词语,进行具体的点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的改进,读句子时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朗读完整一个自然段时,让学生自评,找出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话,教同学们读等等,把具体指导与整体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经过教师的点拨,通过朗读文本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在朗读时,有个小女孩很用心很投入的朗读,但语调听起来不太舒服,课上我没有想出好的办法纠正,课后我想,如果我能给学生范读一遍,也许会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给学生正面有效的引导。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

    2.难点: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童年》音频、微课《快乐的童年》、童年玩过的玩具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童年》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们想不想知道范锡林的童年玩过什么玩具?范锡林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非常聪明,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竹节人的玩具。你瞧,(课件出示竹节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吧!生齐读课题:《竹节人》,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重点指导:风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窦(dóu)尔敦(dūn)俨(yǎn)然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豁”是左右结构,注意“害”“谷”,相互要结合紧凑。

    “凛”是左右结构,右边书写时要瘦一点写。

    “雕”是左右结构,左右书写时要紧凑一些。

    “磕”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边要小一点。

    “跺”是左右结构,右边是“朵”,注意正确写法。

    “颓”是左右结构,左边下“几”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页”要瘦一点最后一笔是点。

    4.趣味识字词

    (1)出示词语:

    威风凛凛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 赫赫伟绩 津津有味 全神贯注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

    如“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同学们,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打童年带来的快乐。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3.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交流:

    师总结:《竹节人》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

    竹节人和老师没收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心满意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复习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生:回忆课文内容并复述。

    3.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

    师点拨:

    ①作者写“竹节人”制作指南时,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的步骤内容。

    ②作者写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斗竹节人”游戏时,可采用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斗竹节人”游戏入迷的细节描写,体会传统玩具“斗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③作者在写老师没收“竹节人”玩具后的故事时,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分析。

    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题“我”小的时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斗竹节人”的游戏。

    (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交流:这样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来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19自然段。

    学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笔竿锯成寸把长一截……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

    (2)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学生通过“像”“黄河长江”两个关键词说出: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考张的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生交流:作者运用五个感叹号。

    师:引导学生谈出这样写的好处。(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

    (4)反复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来分析写作方法。

    学生通过引导谈出方法: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师:采用分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来反复朗读,读出“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声音表现出我们的入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3.请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师: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正确看待老师的态度。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没收后自己玩竹节人了。我觉得竹节人得到老师的青睐,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也能感受到与老师志趣相近、心灵契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出老师童心未泯,活泼亲切的形象。(意思对即可)

    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快乐的童年》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学生谈谈观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绍出一种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

    2.引导学生介绍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令你难忘?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讲。

    学习上? ?生活中? 话语里 心理上

    句式练习:学习上对我的细心引导……

    生活中对我的亲切关怀……

    话语里对我的鼓励支持……

    心理上我对老师的感激……

    四、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2.小练笔:写一篇有关老师的故事。

    (1)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

    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

    要求:(1)题目自拟。

    (2)能运用上本节课所学的修辞和描写等写作方法,给语言增添色彩。

    (3)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4)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搜集童年玩过的玩具和资料图片,回忆美好的童年。运用《童年》音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运用微课导学,再次回忆每个学生的童年趣事,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11个生字,识记并掌握“静谧、亲戚、寒暄、熙熙攘攘、俏丽、烘烤、勤勉、庞然大物、音韵、僻静、亲吻、大街小巷”等词语。

    2.感受草虫村落的生活情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进行联想去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2.字词检查。

    (1)读准字音。幻灯片出示:(齐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静谧 亲戚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烘烤 勤勉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亲吻 大街小巷

    (2)理解词义。

    分小组讨论,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了解课文大意。因为是六年级的学生,所以生字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

    四、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

    交流反馈: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2.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时,老师相机出示句子: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明确: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村民”,如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1)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追随”一词点出了行文的线索是“我的目光”。)

    (2)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有了他对草虫村落的这次奇异的游历。

    4.作者发现了草虫的村落之后心情如何?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知道了在森林边缘的小山丘上,在那细密的草丛中,有一个奇异的草虫的村落,并且还发现了那里是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

    2.作业:熟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2.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一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那么,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奇异”的?村落里有什么奇特的景色,村民们都在干些什么?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3~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画句子。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1)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游侠,是大侠,像蜘蛛侠、蝙蝠侠那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勇敢。)

    (2)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它是怎么个勇敢法儿?

    “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傲然,是一种什么样的样子呢?谁来给大家表演表演!

    傲然就是藐视一切而坚强不屈的样子。请大家批注在课文的旁边。

    这是一只勇敢坚强的黑甲游侠,虽然迷了路,丝毫不害怕,可是他找到回家的路了吗?请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

    它找到回家的路了吗?(找到了)它云游四方,回到了家乡,同伴们是怎么招呼这位游侠的呢?

    “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品读“意味深长”“对视良久”,让学生体会家人担心、牵挂的感情。(板书:亲情)

    (小结、过渡: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这是一个充满了亲情的村落,村落里还有其他的景致、其他的感情吗?接下来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1)你们读到了哪几种小动物啊?(小圆虫、黑甲虫、蜥蜴)

    (2)哪种动物是村落的主人,哪种是客人呢?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这一段中有两个问号:“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甲虫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即使是大过自己身体两三倍的食物,甲虫们还是勤勉地奔忙着,同时,它们也是快乐的。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

    (我们的父母,挣钱来不但要养自己,还要养我们,养这个家。因为有爱,对家庭和对生活的爱,所以一直勤劳地工作着、奔忙着。)

    甲虫们在这片快乐的天地中,勤劳并快乐地劳动着、生活着,这么勤劳的甲虫,真值得我们尊敬啊!(板书勤劳)

    大家请看第八自然段,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它们的村落里有专门的气候工作者、工程师……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村落虽小,却体现出了虫子们的大智慧。

    (板书:智慧)

    这虽然是一个草虫的村落,但是却充满了亲情、友情、艺术、勤劳和智慧。

    四、总结全文,领会升华

    同学们,多么可爱的草虫啊!它们不仅有丰富的情感世界,还有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生活,还会创造生活。这是作者看到的、品味到的。只要我们能像作者一样用心去观察,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想象,游历了这快乐的小天地。就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想象,走出课堂,融入自然,放飞心灵吧!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试着引领学生走进“草虫的村落”,让孩子们领略在草虫世界里的宁静:其中有英勇的游侠,有俏丽的少女,有它们的远房亲戚,有音乐演奏者,有智慧的建筑设计,更有一群群勤劳的“村民们”……引领学生感受草虫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品读感悟文章中,我采用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

    1.在读中落实目标。比如,对“傲然”“左冲右撞”“寒暄”等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尤其对“寒暄”一词处理,通过师生间的“打招呼”来体会含义,通过课件演示来解释词义并关注字形。“寒暄”的“暄”在本课不是生字,可“暄”字是“日”字旁,这是成人都容易写错的。老师说,同学们,“寒暄”的“寒”,表示天气冷;“寒暄”的“暄”表示天气暖,所以它是“日”字旁。学生对“寒暄”一词将终生难忘。

    2.在读中凸显形象。比如,通过体会“傲然”“左冲右撞”等词语,来凸显“英勇的游侠”的形象,通过猜测这只娇小的甲虫和游侠之间会是什么关系,来凸显“娇小的甲虫”的形象。

    3.在读中建构情节。老师说,这只游侠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究竟是为了干什么呢?老师问,谁能告诉我,这只游侠急急忙忙回村子是要干什么呀?原来,是家中有一只娇小的甲虫在深情地迎归。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 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2、 体悟课文的表达秘妙,感受演说语言的独特魅力,尝试运用排比、反复等手法仿说、仿写演说辞片段。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体悟表达秘妙,运用排比、反复等手法仿说、仿写演说辞片段。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疑定标,锁定演说秘妙

    1、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略)

    2、 听写词语:每次听写3个词,只读1遍,听完再写。请把它们工工整整地写入相应的空格,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听写内容:嗡嗡,潺潺,松脂;骏马,雄鹰,圣洁;善待,滋养,眷恋)

    (出示:西雅图告诫人们: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每一声______的鸣叫,每一道______的流水,每一缕______的幽香,每一头奔跑的麋鹿,每一匹驰骋的______,每一只翱翔的______,都是______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______滋润我们心田的河水,照管好______我们生命的空气,照顾好动物兄弟,把对家园的______化为行动,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因为: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校对评讲。齐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创境听写,既巩固生字新词,回顾课文梗概,又强化积累运用,培养倾听能力与写字能力,一举多得。】

    3、 激疑定标。作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本课最应该学什么?(如何运用语言打动听众,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学语文就该学最有价值的东西。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发现那动人心弦的演说中隐藏的表达秘妙。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目标设定源于学生,直指语用,使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顺势引发探究期待,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

    二、含英咀华,研习表达,探究演说秘妙

    (一)循“神圣”,识反复,探究谋篇技巧。

    1、 明确演说主旨。本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 了解反复手法。

    (1)引导质疑。(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中3次出现这句话,分别强调要善待河水、空气和动物。对此,你有什么疑问?

    (2)梳理问题。(反复出现有何好处?为何不多重复几次?每次强调的方式有何不同?)

    (3)自主探究。默读第四至八自然段,思考有关问题。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条要求,仔细研读,把心得体会批注在旁边。

    (4)汇报交流。预设点拨策略、小结思路:

    ①运用反复可以深化主题,强化情感,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

    ②如果你是西雅图,还会提些什么要求?这些要求西雅图一个也想不到吗?那他为何不多提几个?(运用反复手段要适度)

    ③运用反复时略加变化,效果会更好。(如:文中“善待河水”和“善待空气”为正面论述,“善待动物”乃反面警示。)

    ⑸指导朗读:西雅图的呼吁字字是泪句句是情!各位西雅图,用你们义正辞严、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诫那些贪婪成性、恃强凌弱的白人吧!齐读第四至八自然段。

    3、 把握演说框架。

    (1)思考:西雅图把该说的都说了,课文的其余部分是否多余?

    (2)小结。本文属“总——分——总”结构,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我们撰写演说辞也可以采用这种结构。

    【设计意图:锁定文本表达秘妙点,凭借语言实例,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内化“反复”手法,进而穿越“意”的丛林,探究“言”的秘妙,获得“法”的启迪,建构语文知识,提升言语智慧和语感品质。】

    (二)循“圣洁”,品语言,发现表达秘妙。

    1、 过渡导学。读演说辞,只关注总体框架是不够的,只有沉下心去触摸、品味语言,才能发现更多秘妙。仔细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画出最具表达特色的词句,细细品味,再与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2、 互动研读。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教师巡导。

    3、 汇报交流。

    预设1:“圣洁的家园”(出示第二自然段)

    A. 感受语言魅力。这段话有何表达特色?(排比、句式齐整、量词变化)演说时注意这些有何好处?男女生合作读。将全段按现代诗格式排列,配乐齐读(背景纯音乐:腾格尔《天堂》)。将“每一……”全都改为“所有的”,比较一下,有何发现。按照句式仿说几句。

    B. 启发移情想象。(括号内为学生个答预设)是的,这里的一山一水,都铭记着我们的成长足迹;一草一木,都珍藏着我们的圣洁记忆;一鸟一虫,都诉说着我们的快乐体验!瞧,就在这片沙滩上,我们(一起凝视太阳,让热情奔放的太阳舞带我们快乐飞翔);但是从此我们(再也看不到金黄柔软的沙滩了);就在这块田地里,我们(一起举行冬节盛会,尽享丰收的喜悦),但是从此(再也享用不到这片田地上的粮食了);就在这座山中,我们(一起在丛林深处沉思冥想,完成了成年礼),但是从此(我们再也无法聆听到这幽静山谷中清脆的鸟鸣声了);……从此,这一切的快乐都将遥不可及,这一切的记忆都将失去凭借!印第安兄弟姐妹们,在永别家园的最后时刻,最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通过朗读传递出来(齐读全段)。

    C. 创境引诵语段。(出示并齐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家园如此圣洁,土地如此神圣,印第安人对脚下的大地如此眷恋!然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优美而圣洁的文字吧!(配乐引诵全段,教师提示所有的“每一”)

    预设2:“圣洁的情感”(出示第三自然段)

    A. 理解内涵。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B. 探究秘妙。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人类与大地的关系?作者是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这种息息相关的关系?(比喻、拟人)

    C.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锁定“每一”这个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语感富矿”,通过摩挲语词、移情想象、创境引诵,还原生活画面,复活文字的感性生命。同时,聚焦语用,通过置换比较、拓展仿说,引导学生品读、领悟、积累、运用精妙语言范式,徜徉在语言之途,使之感受言语之美,体悟表达之巧,形成言语之能。】

    三、聚焦语用,创境练笔,内化演说秘妙

    1、创设情境。西雅图的演说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白人。他们决心善待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使之继续保持神圣。假如你是白人首领,你会向西雅图的族人作出怎样的承诺?(出示:请印第安兄弟们放心,既然我们继承了这片土地,就一定会铭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从现在起,我们将?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合作练笔。4人一组,每人从一个角度写几句话,然后再合并组成一篇运用“反复”手法的演说辞。(生练笔,师巡导)

    3、反馈小结。

    【设计意图:创设情、辞同构共生的练笔情境,构筑语言文字运用的平台,让学生在练笔实践中激活缄默的表达秘妙和言语范式知识,使新学的言语表达知识技能化,并及时融入到已有的语感图式中去,实现“得言、得意又得法”。 】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复现演说秘妙

    1、总结全文。(播放西雅图风光视频,画面定格于西雅图酋长纪念碑)这就是演说中的那片土地。时隔150多年,她依旧那样神圣,那样迷人!她有一个圣洁的名字——(生:西雅图)它的神圣,归功于一个伟大的民族——(生:印第安)一个大写的人——(生:西雅图)一次成功的演说——(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的,西雅图的土地是神圣的。其实,我们面对脚下这片土地,也应该永远铭记这样一句忠告——(生: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因为——(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布置作业。

    (1)在课堂小练笔的基础上,运用“反复”手法续写几句话,其中“请印第安兄弟们放心,既然我们继承了这片土地,就一定会铭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至少要出现3次,写完说给同桌听。

    (2)课外阅读《西雅图酋长的宣言》。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旨在深化学生对于演说辞这一体裁及相关秘妙的认识;续写练笔,既复现、巩固“反复”手法,将语用实践延伸至课外,又引导学生置换角色,将自己对于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认识诉诸文字,进而获得心灵的荡涤与澄澈。】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6

    我把教学定位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品“赞扬了主人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这一目标上。语言大师托尔斯泰把桑娜心里活动刻画得非常生动,只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细读课文描述桑娜一家的生活与西蒙之死,学生就能感悟其中蕴涵的意思,完全能领悟 的。首先让同学们说说预习后,你有什么感受。大家发言踊跃,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会指出相应的段落,在进行教学。

    学习第一段。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悲惨的生活。

    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让学生继续自由朗读,了解故事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说说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写作方法,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

    1、有情境,即发生了什么事之后,产生了想法。

    2、有想法,想法复杂,又这样想,又那样想;最后拿定了主意。

    3、写真实的生活,有真情实感:什么是心理活动描写呢?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

    第三段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学生自行品味。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学生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灿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7

    写作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本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设计时指导关键语句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神圣”,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又引导学生体会了语言文字的美与震撼力。本文的背景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课外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对文章本身是有利的充实,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领悟,更激发了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感悟语言蕴涵的意义。

    4、运用 “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5、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6、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课件(文字、图片、音乐)

    2、收集课外资料(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了解家乡土地资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一、回忆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预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仍然回落着西雅图酋长的著名演说,它何以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我想,我们还要通过文章那饱含深情的语言去体会,去寻找答案。

    二、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同学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边读边想: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土地的神圣?

    2、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重点理解“圣洁”

    是呀,一切都是那样新鲜,那样纯洁美丽,没有污染,没有遭到破坏,犹如一位神圣不可侵犯的老人,守卫着我们的家园。

    4、师配乐范读。

    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脑海中又浮现怎样的画面?

    生交流。

    面对这美丽的景色,你又想说些什么?

    5、重点理解“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属同一个家园。”

    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6、齐读。(课件配乐读)

    金色的沙滩,朦胧的薄雾,淙淙的流水,天上翱翔的雄鹰,地上飞驰的骏马,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大地母亲养育了我们,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地朗读这段文字,感受每一片土地的神圣。

    三、探究段落,感悟“神圣”

    这片土地是我们深爱的土地,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是满载着我们希望的家园,如今这片土地要转让出去了,不再属于我们印地安人了,同学们,你的心情怎样呢?你准备用怎样的语气告诫白人呢?

    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对土地的这份眷恋化作谆谆告诫,倾吐我们的心声吧!(自由读)

    1、文章从哪几方面告诫白人,他们怎样做才能保存这份神圣,留住这片圣洁呢?

    2、生回答,总结板书。(善待河水、照管空气、照顾动物)

    3、为什么要善待河水、照管空气、照顾动物呢?

    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把让你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4、交流:

    善待河水

    ①生谈初步感受。

    ②在印地安人眼里水是怎样的?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交流感受。体会河水对我们的重要。

    ③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地善待河水?读第4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④在日常生活中,水对你陌生吗?水在你眼里是怎样的?对我们人类有何贡献?

    ⑤假如没有了水,没有了河,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⑥有感情地朗读4、5段。

    *是祖祖辈辈辛勤的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是祖辈不懈的努力,水流才不会污染,是我们的祖先捍卫了这片土地的神圣,它是不可侵犯的!让我们和印地安人一起来嘱咐这些白人,告诫他们。

    照管空气

    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①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空气对生命很重要)

    ②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文章里哪些句子可以体味到这种独特的味道?(读第5自然段)

    ③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因为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④结合实际谈谈,空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没有了空气和空气受到污染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

    ⑤有感情地朗读第6、7自然段。

    照顾动物

    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因为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②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重点理解“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因为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同属于一个家园)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5、引读总结,

    课件: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所以你们要善待-----------------。

    师: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生: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师:所以你们要-----

    生:善待河水

    师: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没有了动物,人类也会灭亡——

    山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没有植物,人类也会灭亡——

    ……

    齐: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是神圣的,我们要善待这土地上的一切!

    四、凝聚情感,深化“神圣”

    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1、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我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土地)

    2、说说我们是怎样热爱、照管这片神圣的土地的?

    3、我们为什么要这样热爱、照管这片土地?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因为谁也没有拥有大地的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大地拥有着各种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物质,人类的生命才能得以繁衍、成长、延续)

    4、感情朗读9--11自然段。

    我们不仅要告诉白人,还要告诉他们的子孙,告诉全世界人民: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淋浴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雪雨,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成长,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在演说稿的最后,西雅图酋长再一次表达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珍惜与热爱之情,让我们和他一起,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一片深情吧!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板书设计: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河水

    善待 空气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动物

    ……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篇8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及反思

    富川莲山洞口完小 叶思涛

    【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名人风采”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

    元所选的文章,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名人的爱国之情,让学生

    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学习描写人物的不同方法。

    《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

    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

    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不长,条理清晰,易于整体把握。但对于钱学森学生知道的不多,

    有必要课前发动学生查找钱学森的有关资料,最好能将感受最深的资料变成自己

    的语言,练习表达,为课上交流做准备。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人的文章已经

    阅读了不少,基本上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来感受人物,但感受不够

    深刻,对于侧面烘托人物的形象的方法感受也不深,都有必要加强引领,让学生

    走向深入。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

    想感情,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2、初步体会倒叙写法的基本特征和表达的好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这一节咱们就来了解一位身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一刻也没有忘记

    祖国的科学家——钱学森(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钱学森的了解。

    (课件出示)介绍人物背景

    2、检查生词。

    (课件出示)我会读: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广阔无垠

    运载火箭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卓越 袒露 眺望 稳健 前额

    富裕诚恳贡献 赴美留学

    (1)提名读。

    (2)齐读 。教师及时正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文章读通顺了吗?本文共7个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读完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2)说说读文后的初步感受。

    三、精读人物语言,体会爱国之情

    1、提出要求读课文

    再读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了题目,你知道文章是写什么的?写人的文章一般要描写人物的哪些方面?这篇文章重点描写了人物的哪方面?

    文章是写人的;写人的文章一般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这篇文章重点描写了钱学森的语言。(板书:言为心声)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边读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你从他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悟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堂指导。

    2、分析重点语句

    (1)(课件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

    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这段话是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时候说的,虽然身在美国,但他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钱学森在美国有那么高的待遇,生活条件那么好,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他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人民多做点事。虽在异国他乡,但他心里仍然想着祖国,想着祖国的人民。(板书: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2)(课件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这句话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秋节,在美国,留学生劝阻钱学森时,钱学森对留学生们说的。当时我们中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就连和他在一起的中国留学生都劝他暂时不要回去。可他却说,就是因为祖国现在很穷,所以我们更应当回去。正因为他热爱祖国,才想回去报效祖国。(板书:报效祖国)钱学森明明知道当时我们国家很穷,就是搞起科学研究来也不方便,但他却愿意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新中国去。因为他是中国人,他要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他想把汗水和智慧洒在中国的土地上,让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

    要求学生带着感受读课文。(学生激情朗读)

    祖国现在很穷,需要我们大家,这个“我们”是指谁?(“我们”指他自己也包括留学生们; 钱学森说话时很诚恳。)

    “诚恳”是什么意思?他的这番话中还有什么意味在里面?

    (指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诚恳:真诚、恳切;钱学森也希望留学生跟他一起回国创造祖国的美好未来)

    过渡:其实,这一段不仅写了钱学森的语言,还写了(留学生和美国海军的语言),为什么要写他们的语言呢? (对比描写更能衬托出钱学森的爱国。) 提名两生对比朗读,在对比中感受钱学森的爱国。

    (3)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从美国将领的话中我知道了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一个人就抵得上五个师。

    (课件出示)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从“绝不能”这个词中我体会到他们坚决不允许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去!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潜台词?

    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派人监视他,或抓起来。

    思考:为什么写美国将领的话?

    用美国海军的话来衬托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什么也动摇不了,回国的态度很坚决。课文不仅写到了钱学森的话,还写到了留学生和美国将领的话,这也是这篇文章与其他写人的文章不同的地方,。课文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从侧面烘托钱学森的爱国之情,这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板书:侧面描写衬托)

    3、我会写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历经五年磨难,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刹那,他内心感慨万千,在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呢?作为旁观者的你又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

    (课件出示)请任选一个方面写话。

    钱学森想说:。

    我想对钱学森说: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钱学森,但对他的了解才刚刚开始。请课后继续了解,走近他,找一些关于钱学森的书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19钱学森

    身在异国

    正面:(言为心声 )心系祖国

    钱学森 报效祖国 爱

    侧面: (衬托)

    教学反思:

    《钱学森》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执教过程中,我紧紧扣住课后的习题“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进行教学。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上下文,体会钱学森说话是的心理活动。

    2、适度拓展,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3、国内、外生活、工作条件的对比,理解钱学森回国的执着。

    以上三个安排,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钱学森那课拳拳报国之心。为了使钱学森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为了让学生更立体更全面地感受钱学森的丰功伟绩,我引入了他取得的一些成就,以及不同身份的人物对他的评价。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