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23年羚羊木雕课件3篇

    时间:2023-12-08 13:22: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羚羊木雕课件教学目标:1.抓住课文关键,从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2.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浓浓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3.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羚羊木雕课件3篇,供大家参考。

    羚羊木雕课件3篇

    羚羊木雕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关键,从故事情节中分析人物形象。

    2.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浓浓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

    3.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领会文中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拥有友情是幸福美好的,而浓郁的亲情则更是令人醉心的生活财富,可是现实中偶或的分歧、冲突,使得纯真、美好的友情承受无助、无奈的伤害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又会思考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因羚羊木雕而引发的故事,去感受故事中“我”的无奈伤心甚至眼泪。

    2、订正字词:

    3、分角色朗读课文: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旁白。

    要求:落落大方、语气连贯、语调符合人物性格。表演后请大家评议。

    4、分析课文: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明确情节:“查问木雕”(妈妈、爸爸和我)──插叙“赠送木雕”(我和万芳)──“强迫取回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取回木雕”(万芳和我)

    第一部分(1-16段):“查问木雕”,写爸爸妈妈为了一件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的心。

    第二部分(17-23段):“赠送木雕”,写“我”和万芳的真挚友谊。

    第三部分(24-25段):“强迫取回木雕”,用奶奶反衬爸妈,暗寓对父母的批评。

    第四部分(26段-结尾):“取回木雕”,写“我”讨回羚羊木雕的过程和痛苦的心情。

    3、品味、揣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1.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

    第一组:刻画妈妈的

    (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去掉加粗词“突然”,可以吗?)

    (2)“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句中的“紧紧”表现了什么?)

    (3)“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不用“坚定”,句子的表达效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1)中用“突然”一词,一开头就渲染出紧张的气氛,见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句中“紧紧”表现妈妈追查的神态。(3)句用“坚定”表示出妈妈说话的语气和固执生硬的态度。

    第二组:写“我”的

    (1)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怦怦”一词用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加粗词有什么作用?)

    (3)“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4)“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1)中“怦怦”是拟声词,形容心跳。被逼无奈,“我”受到的惊吓的心理、动作、语言在各句中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我”的真诚无私。

    2.思考:通过写妈妈的逼迫、追查,表现了她的态度,显示了文中的“我”的妈妈是怎样一个形象?(提示:外在的形象是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

    点拨:妈妈神情面貌——咄咄逼人。再三强调羚羊木雕的贵重,其实这是用这个砝码去衡量孩子的情感在大人心目中的分量。在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情感并无分量。性格特征——只知羚羊贵重,不知友情珍贵,即重财轻义。

    3.从爸爸“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以及谈话内容看他的态度是否与妈妈相同,可以看出爸爸不同于妈妈的个性是什么?

    明确:“静静地”写点烟的姿态,“慢慢地”表示说话的速度,和“很平静”的声音配合起来看其态度实质是相同的;至于个性却有所不同:妈妈严厉,爸爸冷酷。

    4.奶奶很简省的一句“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奶奶的话是对“我”父母逼迫要回木雕粗暴做法的批评。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但力量有限,又左右为难。

    爸爸: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

    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软弱。

    万芳:仗义、明理。

    6、课堂练习

    阅读课文后三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写月光冷冷的有什么作用?以冷冷的月光烘托心情的哀伤。

    2.写万芳的出现有什么作用?万芳的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心理变化,是对“我”反悔的原谅。

    3.“我”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流泪既是为被逼反悔的伤感,又是因友情的感动。

    4.文中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有哪些?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用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心理的严重伤害。

    5.“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的含义是什么?

    表示孩子对父母做法的严肃质问。“我”的不服是出于真诚无私的友爱。“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我,但是,“我”是迫不得已的,主要怪父母,怪他们不懂得孩子的感情和人格,对孩子采取了简单生硬的态度。

    7、课文内容研讨

    讨论下列问题,要提炼观点作出有理有据的分析。

    1.你是怎样认识围绕羚羊木雕发生的这场矛盾的?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

    1.鼓励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如万芳妈妈说“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据此可以设想,“我”的妈妈如果委婉地跟万芳妈妈说这件事,劝万芳妈妈不要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万芳就会把羚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可以让孩子更懂事。

    2.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事情的发生?

    2.要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包括大人在内有事要同人商量,尽可能地考虑周全,消除隐患。假如当初父母讲明白木雕的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再则女儿事先征求父母的意见,也就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

    3.本文叙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表现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行为处事的观念冲突,反映的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教育的问题,但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或许文章的主旨各不相同,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3.示例一:赞美少年朋友真诚无私的友谊,告诫父母理解儿女,尊重他们的友谊和人格。

    示例二:批评大人们重财轻义的思想,告诫父母要尊重儿女的感情。

    示例三:家庭成员之间,包括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彼此的理解、尊重和情感交  流。

    总结):围绕“赠送”和“索回”那只羚羊木雕,发生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两组矛盾。其中,家庭矛盾居于突出位置,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是由家庭矛盾引发的。家庭矛盾广泛存在。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深究其原因,有许多家庭的矛盾冲突,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缺乏经常的思想沟通,缺少必要的理解和谅解所造成的。

    如果从矛盾的引起来看,孩子自作主张把爸爸送给她的羚羊木雕转送给好友万芳是起因,一般来说,对长辈送给自己的纪念品,无论其价值的高低,都应当珍惜,因为这种纪念品凝聚着一种不一般的感情。之所以孩子送羚羊木雕给万芳,在其思想深处是把赠送物质当作建立友谊的基础了。

    对于孩子的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疏导,帮助她们端正认识。

    然而,父母也有不足之处。他们注重羚羊木雕的物质价值,却忽略了对子女的感情伤害。

    况且,羚羊木雕的“贵重”,孩子先前并未意识到。另外,当孩子因为不谙世事而出现过失时,父母没有仔细了解孩子的思想,没有帮助孩子澄清模糊认识,仅仅是责怪,而且逼着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这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导致了全家的不愉快。

    《羚羊木雕》通过写这场风波,其深层含义在于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即使在家庭内部的成员之间,及时沟通思想、交换看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十分必要的。

    7、课堂辩论:就这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根据学生意向,分甲、乙、丙三个组,分别代表父母、“我”、万芳,选定主持人。

    要求:

    ①各组用5分钟准备辩论材料,如观点立论、论辩思路。

    ②论辩中根据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说话的分寸。

    ③辩论20分钟,评议5分钟,评论先由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9、课堂小结:一件围绕羚羊木雕而引发的平凡的家庭小事,却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少年世界的友爱、友情;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既有对子女的疼爱深情,又有因对事件的不当处理对孩子人格和友情的伤害。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提出一个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现实中,让我们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馨。

    羚羊木雕课件篇2

    教材分析:

    《羚羊木雕》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这一家庭纠纷矛盾重重,悬念跌宕,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在这一点上,如果教师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讨论、辩论就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正是课堂三维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略或教学难度较大的地方,本案例主要想在这方面作一微探。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

    2、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存。

    教学难点:

    分清是非,能与他人共处。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学生:

    1、课前安排学生在假期里感受家庭的琐屑,和父母交换一下对家庭中发生的小事的看法。

    2、课前预习课文,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能读、能写、能运用,并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3、要求学生熟悉课文中的人物,鼓励自我推荐,作好分角色朗读的准备。

    教师:

    1、对学生作好分角色朗读指导:

    ①对课文整体感知。

    ②把握好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③处理好语速、语气、语调的轻重、缓急。

    ④角色分配:妈妈、爸爸、“我”、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故事叙述者。

    2、要求学生课前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给学生讲述辨论的规则及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前2-3分钟演讲:让学生讲述假期里自己在家里针对家庭小事和父母进行思想交流的情况。找2-3名学生演讲。师生对演讲情况略作评议。

    2、情景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告别如梦如烟的童年,迎来花季雨季的少年,我们感觉到自己好像已经悄悄地长大了,在心灵深处或许己开始跃动起鲜活的思想,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认识。在家这个温馨的港湾中,己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叶方舟,驾着这叶方舟,让我们驶向《羚羊木雕》

    板书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

    在默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知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教师选定了几个自我推荐的同学起来朗读课文,教师也参与了朗读,充当文中的“爸爸”,其他同学评价。

    ②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指导。

    ③师生共同对这次作出评价。

    小结:

    朗读能够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作品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理解文学形象并受到感染,在朗读中,我也参与读“爸爸”这个角色,这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要求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妈妈”因不严厉、家长作风不过硬而“被迫下岗”(该生因读得缺乏感情而被其他同学代替朗读),“我”因受委屈而得到大家深深的同情……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大家都沉浸到了文学的魅力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它涉及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这篇课文写了一件关于羚羊木雕的事,它涉及到父母、“我”、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②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

    明确:在这场家庭冲突中,作者倾向于父母不对,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这一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如果你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会怎么处理?怎么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明确:上述问题有较强的主观性,尽可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小结:

    让学生结合朗读体验,分组合作、探究,讨论上述问题,并自由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的主观体验及独特的感受和认识,教师要随时加以鼓励和肯定。对于课文的感知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讨论表现出来,当我发现学生对课文己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时,我便中止了这场讨论,为接下来的辨论作准备。

    三、课堂辨论

    课堂实录:

    师:下面就这场家庭矛盾展开辨论,分甲、乙、丙三组。甲方代表父母,乙方代表“我”,丙方代表万芳。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并根据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说话的分寸。下面辨论开始。

    生(父母):小孩子互赠礼物是可以的,但要看是什么东西,羚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朋友不合适!

    生(“我”):我认为只要是真心朋友没有什么不可以送。

    生(万芳):只要是朋友真心相送,我认为什么都有可以接受。

    生(父母):那么如果是你的全部家产,你还愿意相送吗?

    生(“我”):如果是真心朋友,就是送全部家产我也乐意!

    生(万芳):假设朋友是真心的,我也愿意接受!

    生(同学们):鼓掌!

    生(父母):什么都可以送,那你什么也没有呢?

    生(“我”):那我就把“心”送给朋友,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朋友。

    生(万芳):“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有“心”意就行,哪怕我们穷的得没有一分钱!

    生(同学们);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生(父母):就算你们什么都可以送,也得跟大人商量一下,你们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生(“我”):我们已经长大了,做事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自由,难道什么事都必须同你们商量吗?

    生(同学们):鼓掌!

    生(万芳):我接受木雕,也未经父母同意,但我认为这是我们小孩子之间的事,大人不应该过问。

    生(父母):如果我们不过问小孩子之间的事,那你们做错了事你们怎么解决?你们小孩子还需要大人监护!

    生(“我”):如果我们发现自己错了,我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改正的,但我们做事需要有自己主见!

    生(万芳):我接受羚羊木雕没有错,我也是经过考虑的。

    生(父母):默然。

    生(同学们):静悄悄的,大家若有所思——

    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的辨论精彩极了!连我也被同学们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大家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奋!这场辨论还没有结束,我认为它不应该结束。是啊,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都渐渐长大了,做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们已经开始成了“小大人”了,但是父母最终还是我们最忠实的监护人,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父母想想,想想他们的感受,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学会和父母、他人共处,学会生活。这样,课下肯定还会有更精彩的辨论继续。

    作业:

    1、想像“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形,模仿课文续写。(训练目的:把辩论引向深入。)

    2、假期回家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并和父母交流,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活。(训练目的: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课后反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一直是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教学目标,对一些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本人在这一节课中惊喜地发现,这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千呼万唤之后终于跚跚而来,我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感受这道风景的美丽,不论是课堂的分组讨论,还是集体辩论,丰富的情感、明朗的态度、令人深思的价值观,伴随着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发言,汇成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流进学生的心田,也流进我的心田,这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才能拥有一方明净的天空,只有这样新课标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春风才能吹绿祖国各地,我们才能用双手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当然,这也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我坚信,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这股清泉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奔涌而出!

    羚羊木雕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的方法。

    2、学习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地与他人辩论。

    二、教学构想:

    以家庭圆桌会议的的形式开展辩论。

    三、中心议题:

    该不该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

    面对分歧,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

    四、教学过程:

    家庭圆桌会议过程。

    1、奶奶开场白:介绍圆桌会议的背景和由奶奶逐一介绍,人物出场。

    背景(1分钟):第二天晚上,我家的客厅灯火辉煌,妈妈、爸爸、奶奶、我、万芳、万芳妈妈围坐在一起。原来,奶奶提议召开家庭圆桌会议,召集全家人坐在一起讨论该怎样妥善处理羚羊木雕,并邀请了万芳和万芳的妈妈。

    2、万芳及妈妈的对话(1分钟)

    3、我讲述木雕事件,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钟)

    4、爸爸妈妈讲述木雕事件,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钟)

    5、我和父母之间的辩论(8分钟):

    该不该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

    友情和木雕哪个更重要?

    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每次提问只限一个问题,轮流提问、回答。)

    6、双方支持者发表意见(5—8分钟)(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7、奶奶小结(1分钟)

    8、评委点评:评析演员的整体表现。

    9、老师小结:就本次会议的议题发表个人见解;总结表演及其组织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其他。

    10、宣布比赛结果,辩论赛结束。

    五、评价标准:

    1、述事件是否大声、简洁、清楚;

    2、表明观点是否流畅,说理是否透彻,逻辑性是否强,引用事例是否得当。

    3、讨论问题时,提问是否明了,回答是否中肯、简洁,反驳是否有力、有理,反应是否机敏,用语是否得体。

    4、表演是否得当,落落大方。

    六、准备:

    1、认真预习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问题,思考课后练习二、三。

    2、在这场由木雕而引发的家庭矛盾中,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该不该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你赞成父母还是"我"的立场?理由是什么?请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要注意摆事实廛道理,并根据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掌握好说话的分寸。全班同学准备。

    3、报名,确定人选。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