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7篇

    时间:2023-11-23 13:00: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开发背景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7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1

    一、开发背景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的平台。

    二、开发目的

    开设了英语校木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三、开发原则

    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为基本宗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与创新精神。

    (1)有效性和重要性的原则。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经过英语教师的精选,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2)趣味性和可学性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开发的出发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同时,在编制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学生能接受并能理解的知识范围,而且内容要健康。

    (3)现实性和应用性的原则。现实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横向思维能力。应用性就是要求在课程开发中选择最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

    四、课程内容

    (1)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较小,在英语方面的知识较少,又有好动、爱表现、胆子大的心理特点,所以就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开发难度小可以激发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背诵诗歌、讲小故事等课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生动活泼的视听材料,如:录像,DVD等作为教材。首先在课堂上介绍影像资料中会出现的生词并帮助学生借助图片等理解单词;用简单英语解释生词。然后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或是诗歌,确定朗读基调、把握主题线索、掌握轻重快慢,反复实践。教师示范朗读某一类作品,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朗诵技巧。最后由学生通过移动多媒体图片或表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某些关键句的节奏和语调,以各种单人或集体的方法复述故事或诗歌。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仪表端庄,仪态大方,有感染力。定期开展比赛检查课程开展的效果。

    (2)初二的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心理上较初一成熟,而且还需要培养阅读的能力为初三打基础,所以在初二学生中开展以经典和时尚热点相结合为教材的阅读课程。首先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文章,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课文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并把这些材料按不同内容编排成册。然后以没课时一个单元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并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泛读和精读的方法指导,尤其是技巧上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理解这些方法技巧,并掌握它们。每月进行一次阅读理解的摸底调查,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价。

    (3)初三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方面已经有了两年的积累,对中西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需要细化,了解中西习俗差异,要求我们学生要根据不同场合、对象、话题、身份等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

    另外,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注意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学业考试要准备,所以结合以上的特点,在初三学生中开发以写作为主的课程。教师就以下方面指导学生。

    ①认真审题,确定体裁;根据题目要求,理解要表达的要点。

    ②设计好文章的层次段落,考虑所用时态、人称等,把要点串联起来,构成文章框架;

    ③在要点、层次明确的情况下,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单词、句式进行造句,如果不会用复杂句就用简单句表达要点,注意主谓语一致、人称、数量、大小写、标点;

    ④仔细阅读全文,查找是否有错,注意时态、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标点是否有误,句式是否正确,逻辑是否一致。

    初一学年:快乐英语:

    学唱英文歌曲,学习英文谚语。

    负责人:初一英语组全体教师。

    初二学年:趣味英语:

    趣味朗读与对话,趣味英语阅读。

    负责人:初二英语组全体教师。

    初三学年:了解习俗,提升能力

    中西习俗差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负责人:初三英语组全体教师。

    语音室:欣赏英语:

    欣赏英文原声歌曲和电影。

    负责人:语音室王老师。

    内容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搜集资料,形成教材。

    五、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

    2、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3、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5、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六、开发步骤

    1、组内开会,研讨确定课程内容。

    2、各组教师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共享。

    3、搜集资料,编写教材。

    4、课时安排,每两周一课时。

    七、课程评价措施

    1、课前教师布置话题,学生查找、整理、组织资料的能力。

    2、课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以及参与积极性。

    3、组内成员合作能力。

    4、学生考勤情况。

    本评价不采用考试形式,根据以上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加油、需努力。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学校一贯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允诺,课题一经立项,马上拨给研究经费及其他辅助条件。

    2、成员素质较高。

    3、学校教研组成员团结协作,平时互相探讨的风气较好。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2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2)教学方法的活动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实践性与体验性。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我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习乡土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3)课程本身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实施富有活力。课程的开发吸收广大教师、学生参与,课程由教师去实施,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师生在积极互动中,共同发展。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完善,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调整。

    四、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十分困难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教材本身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教材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3)量力而行原则: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4)个性化原则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挖掘、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并以此打造学校特色。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开发学校教师资源。我校有一批有志于从事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他们有较高的积极性和潜在素质。据此,可开设声乐、器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类课程;朗诵、演讲、写作等文学类课程;篮球、乒乓球、象棋等体育类课程。

    2)西安丰镇校外教育资源丰富,根据本镇实际,以家乡地理——家乡历史——家乡经济——家乡人物——家乡旅游——家乡文化——家乡特产为体系,介绍家乡的地貌风情,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

    西安丰镇是个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古文化调查发掘了一大批文物古迹和历史史料,有520xx年以上古建筑22座,古桥梁3座等,有诸葛亮后裔、刘备后裔、李频后裔等家普和珍贵史料计10姓、12套,20xx余万字,有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西安丰“江南悬空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叶古民居、里叶十里荷花等景点。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了解古文化,让学生通过参观欣赏、考察等方式,更深地了解家长的历史,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进行美的熏陶,以及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西安丰镇地理环境优越,土壤肥沃。莲子产业已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先后建成了杭州市莲子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浙江省莲子出口创汇示范基地,里叶白莲获浙江省名牌、省农博会金奖。还有西瓜、红花菜、柑桔等农特产品也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种植莲子的方法、莲子生长的过程、莲子的功用等常识类课程,了解家长的特产。

    六、校本课程开设计划

    各年级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结合教师个人素质、学生年龄特点等逐步实施,并在实施中完善,总结经验。一般以班或年级为单位安排在兴趣活动课进行,具体教学时间一般是每周一节课,也可以进行集中安排(如春游、秋游、考察等活动)。学校教导处负责课表安排,由具体课任教师组织教学。而大型的活动,则由学校统一安排,如春游、秋游等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组织。

    七、校本课程的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兼),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工作。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科目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

    4、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将体现:(1)评价内容多元化;(2)评价过程动态化;(3)评价个体主动化;(4)评价方式的质性化;(5)评价行为日常化;(6)评价结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2)鼓励每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

    (4)校本课程领导工作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5)组织实施、落实实施计划。

    (6)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奖励。

    (7)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

    (8)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围绕课程改革,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校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突破口,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抓手,使校本研修成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学校长远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二、研修目标

    1、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校计划精神,不断提高学校研训工作的质量和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2、以自我反思、集体备课、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开拓校本研修之路,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健全校本研修机制。

    3、以加强师德修养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铸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优,教学技能全,教学基本功硬,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世纪课程改革需求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力保障。

    4、通过调查研究,立足实际,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聚焦课堂,努力实现课改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通过探索初中研究型教师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帮助经验型的骨干教师突破发展瓶颈,为他们转变为具有较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奠定基础。探讨高效率地构建研究型教师群体的方法与途径,使校本研修更深入、更全面地开展下去。

    三、研修机制

    (一)决策层面

    1、针对学校教师的现状、学校教育教学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定校本研修研修规划,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好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

    2、营造支持性的学习气氛,在考评、奖惩上体现激励为主,鼓励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参与研修的行动,逐步使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自发、自主、自觉的行为;强化教研组的学习研究功能,使教研组成为集校本教研和校本学习为一体的基本团队;建立多元、立体、交叉的合作团队或合作伙伴(跨学科课题组、外聘专家与骨干教师的科研合作等)。

    3、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上,尽可能满足研修活动中资料、场所和设备需求。聘请各级专家、名师、教研员到校指导、交流、开设讲座、参与研究。在校园网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博客作为研究的平台,鼓励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通过远程教育、网上收集信息、参与网上论坛等途径开展研修活动。

    (二)组织层面

    1、对各种校本研修资源进行组织、整合、调控。由教务处与教研室共同承担对教研组“管理与评估工作”。依据各教研组制定的计划,对各项教研活动进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达成度管理,及时了解活动进程,并给予具体指导,抓好组际和教师之间的总结交流。

    2、教师的教研活动考核与升职、奖励、评级、绩效挂钩。教务处、教研室还对校本研修中的人员安排、课时调配、外出学习等进行调控,使研修学习更有序有效。

    (三)实施层面

    要突破以往教研组传统的活动模式,使之成为教师学习的园地、成长的家园。各个教研组内,同行即伙伴,相互沟通感情、交换思想、分享经验、解除困惑,使教研组真正成为了学习型组织。

    四、具体措施

    (一)制度保障――规范化

    1、制订研修制度确保研修时间:教师培训学习,与平时的学校政治学习、教研组业务学习相结合,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制订研修计划明确研修内容:有效教学策略;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资料;课件制作,教师基本功训练等。

    3、充分利用相应配套制度(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教研组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4、培训效果上体现“实效”:内容实(从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发);过程实(采用评课议课、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教学论坛等研讨形式);效果实(备课、教学、课题研究有指导作用)。

    5、建立奖励机制,对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表现突出(逐项评比)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自主研修――日常化

    1、开展“高效课堂”公开课和示范课活动,组内教师评课议课,交流研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全体教师得到锻炼、学习、提高。

    2、组织学习和交流:每学期教师要选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提交读书笔记和论文;教学要写教后反思或案例分析。

    3、完善研讨周制度: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并完善各年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在实践反思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行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聚焦于课堂。

    (三)同伴协作――团队化

    1、积极探索集体备课制度改革。教师以年级备课组形式备课,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2、继续抓好师徒结对工作:组织青年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录,促其健康成长。学校依据师徒结对教师年度成长规划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与检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专家引领――专业化

    1、充分发挥区、校两级骨干教师的作用,提高学校研修活动的质量。

    2、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同时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学大奖赛”,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

    3、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我校作报告、座谈。承办各类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等。通过教师主动参与各项活动,聆听各位专家们的报告,努力提升业务素养与理论素养。

    (五)资源整合――一体化

    1、把教研、科研、培训统一纳入校本教研的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2、学校依托市、区级课题的研究促进全校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方法、过程、资料建设、成果有全面的认识。

    3、把课堂作为开展教科研的载体,进行实践性课题研究活动,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各个课题组要按计划开展研究,上好研究课,搞好研究活动,积极展示研究过程,并完成一篇有质量的阶段性研究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4

    针对初二学生学习现状,我计划从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入,着重研究地理课上的问题设计,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研修,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自身教师的专业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

    1、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和同行交流为辅,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学到的新教育理念落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建立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3、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开展教材教法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三、实施办法

    1、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情况精心设计问题。

    2、课后认真反思所设计的问题有没有达到预计效果,总结经验。

    3、多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生活,根据学习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4 、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经验,不耻下问。

    5、教学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6、多听课,听同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课,从中总结经验。

    7、经常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8、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研措施。

    四、问题设计达到的要求

    1、导入的问题要精心设计。上好一节课开始很重要,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状态尽快吸引到课上,细观察、巧琢磨、精心设问。

    2、设置的问题不脱离生活。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学习地理就要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充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5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我校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英才奠定坚定宽厚的基础。为了全面实施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工作,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编制本方案。开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本方案试行一年(20xx年9月——20xx年8月),可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进行修改。

    一、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学校的优势和条件见课题研究方案)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校园山丘、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在我校“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一课题的启发下,我们找到了学校新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校本课程开发。我们计划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个支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因此,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二、总体目标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中,前八个字是基础,这个“点”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达成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建个性化的小学校;学生——育有智慧的实践者;教师——塑反思型的教育者;班子——做有思想的领导者”。并提出了学校的校训:“实践——创新——实践”。这个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校训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三、课程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筛选、改编已有的课程,或者新编校本课程。在我们的研究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通过改编、补充、拓展和新编等方式开发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三大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学校资源包括校园环境、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家庭资源包括家长特长、家庭特点、家园环境等。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又可对乡土资源进行改编、补充或拓展。

    四、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

    根据乡土资源在课程中的占有比例,校本课程分为两大类。

    (一)显性课程的研究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类课程凭借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2、兴趣活动课程。此类课程凭借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的人力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的各种兴趣活动。

    (二)隐性课程的研究

    1、乡土化的学科课程。此类课程,在原有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乡土资源,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包括乡土作文教学、乡土文学教学、乡土美术教学、乡土音乐教学、乡土常识教学、乡土体育教学、乡土思想品德教学、乡土数学教学等。

    2、通过课程的研究,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事实求是、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这种隐性课程,蕴涵在学科教学、德育教学、学校管理及其师生的言谈举止中,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五、课程开发操作措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以及学校的实际通过外部力量的合作、采取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的方式,在校内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建构起内部评价机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措施如下:

    1、分析情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情景分析是校本课程设计的前提。不仅要分析校内的情景,更要分析校外的情景。校内的情景主要包括本校师资、环境设施、学生特点等。校外的情景主要包括家庭、社会、自然、历史等。

    2、确立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办学理念,达成办学目标,从而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提出做个有智慧的实践者。

    3、制订方案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书。完整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包括:需要分析,总体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开发的操作措施,保障措施,课时设置等内容。同时要统一校本课程教学案例的编制格式及其要求。案例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项目:主讲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活动安排、评价方式、课后反思等。

    4、组织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是开发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规范“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程序。我们认为实施的程序可以分为五步,即:环境分析与材料选择、目标的确立、教学的组织、学习的评价、课后的追踪。要严格按程序实施。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要积极构建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5、评价与改进

    根据“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的评价总要求,构建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和改进,建设有鲜明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乡土化校本课程。

    六、课时设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新课程年级从地方课程中安排,其他年级从现有计划的选修课中安排。各年级根据实际需要可分散在每周,也可将3课时集中在一周(安排半天)。

    2、兴趣活动课程每周安排2个课时。个别兴趣活动可以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3、学科课程根据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际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七、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发建设好校本课程网站,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八、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6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

    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领导机构的职能是:

    (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

    (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

    (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 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

    (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

    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需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因此,课程的 确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和学校现有的课题资源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能性的保障。开发的课题主题确立后,要求课题组成员多渠道搜集资料,既要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在资料的收集和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有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形式。

    (3)撰写《课程纲要》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给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初审。《课程纲要》一般应包括下述内容:

    ①课程目标陈述(要全面、恰当、明确的阐述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②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突出重点,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序,设计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等);

    ③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和规模等);

    ④课程评价(以开放性、发展性为原则,若需记成绩,则要设计评定方式、记分方式,说明成绩来源等);

    (4)教师开通,学生选题

    校本课程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向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对校本课程的开题每学期将进行一次。凡是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15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的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要开设的校本课程都许经过学生的经验,并要求选修人数超过班级学生的半数以上。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发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5)实施。经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审定的校本课程,由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与教导处组织实施,并以轮次的形式反复安排,在每一轮次中实施:选择、实施、评价、调整等,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4、校本课程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统计班级选修人数,名单报送学校,由教导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的情况。要求教导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本课程的正常运作。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和教研、科研管理又学校负责。学校以教育科研为载体,通过承担科研课题,开发校本课程。教师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导处的指导下进行,教研组长对教导处负责。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

    四、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应采用以下形式:

    1.队组式:如合唱、球类选项等;

    2.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学生阅读等;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7

    一、开发背景

    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的平台。

    二、开发目的

    开设了英语校木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三、开发原则

    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为基本宗旨,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与创新精神。

    (1)有效性和重要性的原则。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经过英语教师的精选,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2)趣味性和可学性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开发的出发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同时,在编制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学生能接受并能理解的知识范围,而且内容要健康。

    (3)现实性和应用性的原则。现实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横向思维能力。应用性就是要求在课程开发中选择最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

    四、课程内容

    (1)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较小,在英语方面的知识较少,又有好动、爱表现、胆子大的心理特点,所以就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开发难度小可以激发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背诵诗歌、讲小故事等课程。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生动活泼的视听材料,如:录像,DVD等作为教材。首先在课堂上介绍影像资料中会出现的生词并帮助学生借助图片等理解单词;用简单英语解释生词。然后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或是诗歌,确定朗读基调、把握主题线索、掌握轻重快慢,反复实践。教师示范朗读某一类作品,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朗诵技巧。最后由学生通过移动多媒体图片或表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某些关键句的节奏和语调,以各种单人或集体的方法复述故事或诗歌。要求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仪表端庄,仪态大方,有感染力。定期开展比赛检查课程开展的效果。

    (2)初二的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心理上较初一成熟,而且还需要培养阅读的能力为初三打基础,所以在初二学生中开展以经典和时尚热点相结合为教材的阅读课程。首先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文章,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课文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并把这些材料按不同内容编排成册。然后以没课时一个单元的方式给学生授课,并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泛读和精读的方法指导,尤其是技巧上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理解这些方法技巧,并掌握它们。每月进行一次阅读理解的摸底调查,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价。

    (3)初三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方面已经有了两年的积累,对中西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需要细化,了解中西习俗差异,要求我们学生要根据不同场合、对象、话题、身份等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

    另外,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注意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学业考试要准备,所以结合以上的特点,在初三学生中开发以写作为主的课程。教师就以下方面指导学生。

    ①认真审题,确定体裁;根据题目要求,理解要表达的要点。

    ②设计好文章的层次段落,考虑所用时态、人称等,把要点串联起来,构成文章框架;

    ③在要点、层次明确的情况下,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单词、句式进行造句,如果不会用复杂句就用简单句表达要点,注意主谓语一致、人称、数量、大小写、标点;

    ④仔细阅读全文,查找是否有错,注意时态、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标点是否有误,句式是否正确,逻辑是否一致。

    初一学年:快乐英语:

    学唱英文歌曲,学习英文谚语。

    负责人:初一英语组全体教师。

    初二学年:趣味英语:

    趣味朗读与对话,趣味英语阅读。

    负责人:初二英语组全体教师。

    初三学年:了解习俗,提升能力

    中西习俗差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负责人:初三英语组全体教师。

    语音室:欣赏英语:

    欣赏英文原声歌曲和电影。

    负责人:语音室王老师。

    内容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搜集资料,形成教材。

    五、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

    2、通过听、说、读、写、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3、加强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促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5、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校本课程,以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六、开发步骤

    1、组内开会,研讨确定课程内容。

    2、各组教师通力合作,做到资源共享。

    3、搜集资料,编写教材。

    4、课时安排,每两周一课时。

    七、课程评价措施

    1、课前教师布置话题,学生查找、整理、组织资料的能力。

    2、课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热情,以及参与积极性。

    3、组内成员合作能力。

    4、学生考勤情况。

    本评价不采用考试形式,根据以上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加油、需努力。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学校一贯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允诺,课题一经立项,马上拨给研究经费及其他辅助条件。

    2、成员素质较高。

    3、学校教研组成员团结协作,平时互相探讨的风气较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