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菲律宾华文教育转型升级路径*

    时间:2023-06-20 15:1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赖林冬, 江连鑫

    (1.福建师范大学 海外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东南亚华人华侨是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华文教育成了维系广大东南亚华人华侨与祖籍国情感的纽带,发展华文教育对促进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民族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南亚各国为增强国家语言能力,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制定了多元化语言教育政策,(1)李宝贵,吴晓文.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价值、演进与表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4).现已有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8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近年来,菲律宾政府高度重视中文教育,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菲律宾大学(UP)、雅典耀大学(ADMU)等名牌大学与中国高校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引领了主流社会学校的“中文热”,这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大华文教育”时代,深入探讨菲律宾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发展问题,可为海外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进入21世纪后,面对日渐式微的华文教育,菲华社会开始探索华文教育发展之道。华人社团、华文研究机构和致力文化薪传的有识之士锐意创新,努力寻求转型菲律宾华文教育,通过搭建中菲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以敢闯、敢赢的勇气积极实践,为菲律宾华文教育在新时期能顺应时势的转型升级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一)师资荒催生中菲华文师资合作实践

    在菲律宾华文学校着力推行第二语言教学改革之际,适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营商为主的菲华社会看到了华文在把握未来中菲商机中的价值,华人对子女的华文教育问题重新审视。作为华人社会最高民间领导机构的菲华商联总会发展华文教育的功能由此衍生,以商促教的社会氛围逐渐兴起。从2003年起,菲华商联总会(简称“商总”)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试点从中国聘请汉语教师志愿者到菲律宾华文学校任教,开启了菲律宾华文师资力量的转型升级。汉语教师志愿者年轻活泼、形象好、文化素质高,为华文学校带去了第二语教学理念,打破了华文教师主要以老年人为主的局面。汉语教师志愿者不仅深得学生喜爱,各华文学校也将汉语教师志愿者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在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的推动下,有关华人社团从中国各级学校引入在编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学督导”项目应运而生,华文学校再次从满足师资升级到具有专家指导的转型实践。从2003年至2022年,中国有关部门派赴菲律宾的华文师资总数已达5257人(见图1),(2)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师[EB/OL].http://www.pcerc.org/TEACHERS/Lists/Lists.htm,2022-11-28.广大赴菲中国教师深得华文学校的青睐,也赢得了菲华社会的赞誉。从中国引进华文师资是菲律宾华人社会主动参与策划、组织和领导的一次华文教育史上的重要转型探索与实践,有效推动了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向前发展。

    图1 2003~2022年赴菲律宾中国华文教师人数统计图

    (二)资源稀缺促使积极主动寻求中国支持

    菲律宾华文学校多为华人社团创办的私立学校,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是华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菲华商联总会在发展华文教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协调作用,通过广泛征集全菲华文学校的需求后积极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寻求支持。这种主动向中国寻求支持的做法是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过程中自身转型的显著特征,也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鉴于此,中国国侨办多年来一直向菲律宾华文学校捐赠教学资源。2006年4月,中国国侨办通过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向华文学校捐赠了12.7万本图书教材,(3)中国侨网.菲律宾商总获国侨办赠送图书将转赠予多所华校[EB/OL].http://www.chinaqw.com/news/2006/0407/68/23356.shtml,2022-11-12.包括汉语课本、汉语练习册、说话课本、拼音课本、中国地理常识、中国历史常识、幼儿园课本及教师手册、幼儿园和小学教材CD等。从2009年起,中国国侨办开始在菲律宾遴选“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对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较具影响力的华文学校予以重点支持,共有三批22所华文学校入选“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见表1)。从2012年至今,中国国侨办已向菲律宾的华文学校开展了五批“华星书屋”赠送书籍活动,(4)“华星书屋”是中国国务院侨办在全球范围内为致力于华文教育的学校或组织捐赠的中文图书室,以方便其教学中文,了解中华文化。惠及45个华文学校。(5)福建侨网.“华星书屋”万册书籍抵菲 惠及6所华校[EB/OL].http://qb.fj.gov.cn/hwjy/202107/t20210706_5641495.htm,2022-11-13.另外,四川省侨办通过在菲律宾设立“海外惠侨熊猫书屋”捐赠图书,厦门侨办也积极向菲律宾华文学校捐赠华文图书。中国方面积极提供支持,在缓解菲律宾华文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困境的同时,也坚定了华文学校转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表1 被中国国侨办授予“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菲律宾华文学校名单

    (三)本土华文师资培养观念日趋增强

    1.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师资是菲律宾华文教育得以延续的根本,中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如“流水的兵”一年一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菲律宾师资缺乏的问题。华文师资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华文学校对推进本土师资培养的观念日益强烈。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于2004年启动了本土华文师资培养的“造血计划”,2005年起从全菲华文学校选拔有志于从事华文教学的中学毕业生到中国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攻读本科学历,至今已选送了276名学生到中国留学,(6)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华侨工商联捐五十万校友联捐二十万,华语教师福利基金爱心捐款逾一千万[EB/OL].http://www.pcerc.org/xinwen/2022/20220524.html,2022-11-13.按照协议学生本科毕业后必须返回菲律宾华文学校至少服务五年。暨南大学18年来已经为菲律宾培养了118位本土华语教师,目前还有43位在暨大学习,为菲律宾“造血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坚定的保障。(7)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华教中心与暨大华文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菲律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班启动[EB/OL].http://www.pcerc.org/xinwen/2022/20220322.html,2022-11-13.

    2. 向华校和社团联合培养转型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菲华商联总会(以下简称“商总”)和华文学校达成了培养本土华文师资才是有效解决菲律宾华文教师荒根本之道的共识。2014年,菲华商联总会拨款2500万菲币创设“全菲华文(师范留学)奖学金”方案,学生人选由中正学院和侨中学院负责选拔,以“1+2+1”模式(8)第一年在菲律宾学习,第二、三年到中国留学,第四年回到菲律宾继续学习,获得中菲两国学校颁发的本科学历和学位。资助华文学校学生赴华学习,每位学生每年可获十万菲币资助,享受四年免学费、免食宿、免机票待遇,毕业后回到原学校任教,以缓解华文教师短缺问题。从2014年至2022年,“商总”选派和资助了9届共292名学生赴中国留学,(9)由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文教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但从图2发现,从2017年起报名参加师范留学奖学金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疫情期间降到了个位数。

    图2 2014~2022年菲律宾华文(师范留学)奖学金赴华留学人数统计

    3. 从本科向研究生层次培养升级

    为进一步提高本土华文教师的学历,2013年起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与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华侨大学联合举办“华语与华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班,以提供奖学金的方式给予支持,教学采用面授、实践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地点设在马尼拉,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华侨大学的研究生毕业文凭和硕士学位证书。2022年,菲律宾华文教育中心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启动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班”项目,将菲律宾华文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建设再次推向更广层面。两个研究生班的开设是菲律宾本土华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里程碑,是华文教育朝正规化转型发展的风向标,不但得到了华文学校的认可,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如菲律宾侨领陈永栽先生向研究生班提供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和菲律宾佘明培先生纪念基金会资助学费和其他费用等。

    (四)新冠疫情打乱传统教学的影响

    新冠疫情深刻影响了菲律宾的华文教育。疫情下华文学校学生的周平均有效线上授课时间约为疫情前的15%~20%,全菲华文网课因校况不同出现较大失衡,有华文学校一周只视频面授一次课,有的一天只面授30分钟,以学生自主观看视频为主。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48.05%华文学校消减了华文网课课时,70.56%的华文学校因疫情生源减少,52.38%的华文学校因网络问题或者缺少电脑等设备无法进行网课。线上华文课程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评价,网络教学无法阻止学生作弊,难以进行有效的期中期末考试,只能以作业代替考试,评价体系失效。出于政府的隔离政策和家庭防疫需要,学生基本蜗居在家玩游戏,中文阅读和口语操练机会大幅减少,也没机会参与中华文化实践和体验活动。疫情对华文教师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华文学校课时大幅缩减,课外补习全停,生源减少,导致华文教师的月收入减半。有华文教师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一些年轻的“种子教师”在疫情期间另谋新工作,本土华文师资队伍的整体稳定性挑战越来越大。疫情下华校学生的华文学习受到冲击、华文水平不升反降,水平高的华文教师面临网课教学焦虑、生活与心理等三重压力。疫情系统性暴露了菲律宾华文教育遭遇全国性自然灾害时在师资保供、网络教学技术支持、网络教学资源、师生心理服务等方面的短板,揭示了新时期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菲律宾华文学校一些自身因素制约了整个华文教育的转型发展,这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华文学校高度自治,缺乏有效统一领导

    多样性、缺乏统一性和各行其是为东南亚华族所承认的事实,(10)王赓武.东南亚与华人[M].姚楠,译.北京:友谊出版公司,1987:198.菲律宾华人社会不大,但也是一个多元社会。菲律宾的华文学校是由属地商会或社团所有,是独立运行的个体,决策自主,自由发展空间大,受外部干扰小,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华文学校一般都由老一辈华人所掌控,新移民即使拥有高学历也很难进入到华文学校的决策层,因为老一辈华人对新移民带有偏见,甚至抵触的心理。(11)曾少聪,曹善玉.华人新移民研究[J].东南亚研究,2005,(6).华人文化在其传承与嬗变发展过程中,也明显受到政治认同转向的强大影响。(12)庄国土.论东南亚的华族[J].世界民族,2002,(3).由于历史原因,菲律宾华文学校仍然存在“简体字拼音教学”与“繁体字和注音教学”之争与差异,有的只接受来自大陆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有的则只要来自台湾省的“侨教役”。由于认同差异,华文学校之间很少交往,缺乏交流,更谈不上合作。“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和“华文学校联合会”两个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在现实的工作中业务各有“侧重”,要完全承担起统一领导全菲华文学校的职责任重道远。时至今日,菲律宾华人社会仍然缺乏一个懂教育、能够统领“两派”华文学校的领导机构,根本原因在于华文学校所代表政治认同的复杂性。“商总”虽为华人社会民间的最高领导机构,但其依旧无法干预华文学校的独立发展,所起的角色只能是利用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在华文学校中进行资源平衡与再分配,以此引领全菲华文学校。“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和“华文学校联合会”作为华文学校的联合性质组织,其能发挥的功能也是彼此约束,要统一领导全菲华文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菲律宾华文教育的整个领导和组织框架涣散,未能集成统一的领导体系,从而掣肘了华文学校的同向转型,校际协同和磋商机制不畅阻碍了华文教育的有效升级发展。

    (二)主流社会汉语教学兴盛,华文教育市场空间受挤压

    孔子学院落户世界各地助推了国外学习中文的热潮,汉语逐步成为国外家庭选择的外国语言之一。但时下的“汉语热”并不能完全代表“华文教育热”,各国对汉语教学的支持也不完全等于对华文教育的支持。(13)周聿峨,曹雯洁.华文教育区域整合:“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研究[J].八桂侨刊,2015,(4).菲律宾公立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得到了教育部在政策上的支持,汉语教学在主流社会有“热起来”的基础,但华文学校在传统华文教育市场可能会出现不增反降的趋势。菲律宾五所孔子学院在教学与资源配置上大大优于华文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菲律宾教育部已将汉语列入教育部的“特别外语方案”,(14)菲律宾教育部“特别外语方案” (Special Program in Foreign Language,SPFL)于2009年开始在选定的公立小学开设西班牙语、法语和日语课程,2011年新增德语课程,2012年把中文加入课程方案。汉语教育被正式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孔子学院成为教育部的合作伙伴助推汉语教育的主流化。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在主流社会的快速扩展,对华文学校的影响力、生源和市场空间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孔子学院周边的华文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华文学校的市场空间。公立中小学免学费,英语基础教育好又可以学习汉语,也受一些华人家庭的青睐,当前菲律宾社会已有华人将子女从华文学校转到公立学校上学,再送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华文学校的招生工作。随着孔子学院影响力的逐步提升,菲律宾华文学校的生源和传统华文教育市场受影响是可预见的。孔子学院与华文学校在市场空间的对冲是客观存在的,但二者潜在的互补性也很强,平衡国际中文教育在主流社会学校与华文学校的重心“可以避免对所谓语言扩张的指责”,(15)郭熙.关于新形势下华侨母语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5,(2).孔子学院在教学资源方面则可为华文学校提供有益帮助。

    (三)华文学校治理重硬件轻文化内涵建设,华文学校转型方向迷失

    菲律宾的华文学校在东盟国家活跃程度较高,是软硬件建设较好的私立学校,华文学校董事会是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校长采用聘任制,一些华文学校设有中文校长和英文校长。华商热衷通过捐资建设华文学校来表达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也是个人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华文学校在商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学校的硬件建设,教学楼、电脑室、图书室、礼堂、运动场一应俱全,教室均配装空调,条件好的还有多媒体教室和视听室。华文学校董事会高层主要由商人构成,“以商治校”是华文学校的典型特色,优势是重硬件,劣势是轻文化内涵。改变学校的办学条件对华文学校来说不是难事,只要能维持生源的稳定,每学期不低的学费收入和商人的参与,学校的发展资金不是大问题。难的是,华文学校在文化内涵建设方向没有引起重视,也受限于缺乏教育管理背景的专业人士参与治校,以致如何转型发展方向把握不清。学校董事会领导层多数为年长者,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涉及教育背景的更是凤毛麟角,且平时都忙于生意,难以有效引领华文学校着重开展文化内涵建设,如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开拓校际人文交流、培养本土华文教师、改进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基本是踌躇不前,影响华文学校转型发展。文化内涵建设是华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华文学校转型发展不可缺少的软实力,是维系华人追求和接受华文教育的动力。文化内涵建设缺失,转型方向迷失是菲律宾华文学校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影响华文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华文学校国际化观念不强,华文教学定位过度迎合家长

    闽南语和华人贸易网络圈将菲律宾华人和华人社会连结在一起,(16)吴文华.试论东南亚华人的文化教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2).闽南语不仅是华人家庭生活语言,也是华商间的商业用语,因此菲律宾华人特别重视闽南语的习得。现在,许多华人仍希望华文学校能够教授闽南语,华文学校也迎合这样的要求,允许教师教闽南语或用闽南语来教华文,有些华文学校在向中国有关部门申请汉语教师志愿者时还特别要求要会讲闽南语。在中文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华文学校理应树立国际发展观,推动华文教育同国际中文教育接轨,实施“大华文”教育,让学生的华文能力在国际社会交流中得到全面提升。过度强调闽南语学习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负担,也影响了华文学习的效果。菲律宾华文学校的学生已经跨越了华人子弟的圈子,菲律宾人和国际人士的子女已成为很重要的生源。学生国际化,华文学校的管理和语言教育需更加国际化,只有这样,华文学校才能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当前,菲律宾华文学校的国际发展观念普遍不强,这与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华文学校董事会领导的任期一般为两年,频繁换届容易导致学校的发展方案难以继续执行,自然而然成为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一个制约因素。

    推动华文教育转型升级,促进华文教育向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是海外华文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菲律宾华文教育要实现“三化”任重道远,新时期的菲律宾华人社会、华文学校需要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一)成立“菲律宾华文教育委员会”,统领华文学校正规化发展

    在重视华语教学当地化方面,菲律宾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样板。(17)郭熙.对海外华文教学的多样性及其对策的新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3).近年来,菲华商联总会对华文教育愈来愈重视,(18)黄炳辉,黄端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漫谈菲律宾华文教育[J].海外华文教育,2000,(2).其发展华文教育功能的属性逐渐强化,在引领华文学校发展、以商助学、构建“政、经、文”三位一体的华文教育扶助体系方面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19)赖林冬.试论菲华商联总会发展华文教育的功能属性[J].赤峰学院学报,2012,(1).“华教中心”“校联”和华文学校均认同菲华商联总会的领导作用。自菲华商联总会成立文教组以来,有力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不自觉打破了华文学校长期存在的“对立”关系。华文学校热衷于敦聘商总的领导为校“咨询委员”,以此建立与“商总”的友好联系。华文学校收取的学费不低,实现盈利不难,因此华文学校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商总”应该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在发展华文教育上要站位更高、走得更远。目前,“商总”助力发展华文教育的途径是以提供资金支持为主,还未扛起华文教育改革的大旗。新时代背景下,“商总”应该与菲律宾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在政府框架下牵头成立“菲律宾华文教育委员会”(菲华教总),研究制定华文学校发展方案,以进一步整合全菲华文教育资源,建立华文学校发展统一认证体系,正规化华文学校。

    (二)设置“菲律宾华文师资培养专项基金”,提升本土华文师资专业化水平

    华文学校要实现专业化,师资培养是重中之重。目前,菲律宾华文学校师资匮乏不完全是因为华文教师的工资低下,而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本土华文教师培养体系。长期依赖中国教师无法解决华文教师缺乏的根本问题,要培养本土华文师资也并不是依靠“商总”出资、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研究中心派人到中国留学就能彻底解决问题。要改变现状,华文学校董事会需担起责任,摒弃华文学校追求盈利的动机,在办学盈余的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华文教育师资培养专项基金”,制定本校的专业化华文师资培养规划。每年在本校中遴选若干位学习成绩较好、有志于从事华文教育的学生,通过协议免除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部学费和杂费。高中毕业后,华文学校综合利用中国官方、菲华社团及校级等多种奖学金派学生到中国高校留学,毕业后必须回到本校从事华文教学工作,形成内循环。华侨华人乐于捐资助学,华文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拨款助学,只有华文学校以实际行动投入华文师资的培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文学校华文师资的专业化问题。

    (三)编撰本土化华文教材,构建华文教材标准化体系

    编写一套适合本土需要的教材是规范华文教学的前提,也是华文教育走向规范化的基本途径。(20)余晓,方明.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海外华文教育,2002,(3).教材是华文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但目前菲律宾的华文教材良莠不齐,教材有华文学校自己编写的、有台湾省编写的、有大陆编写的,存在繁简、拼音与注音并存的局面。有些教材过时已久,内容编排不合理,缺乏配套的课件和教案。(21)郭熙.对海外华文教学的多样性及其对策的新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3).一些教材明显缺乏针对性,在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如意,影响了华文教育的推广和效果,(22)廖新玲.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八桂侨刊,2009,(1).为此编撰菲律宾本土化的华文教材是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新教材需从华文的实用价值入手,激发学生对华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避免因刺激友族的感情而产生副作用,(23)周聿娥.新马菲泰华文教育的重新定位[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3).要既能体现本土元素又能融入中华文化要素。教材的编写不能离开菲律宾华文教育一线教师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编写出有中华文化内涵又接菲律宾地气的标准化华文教材。中国有先进的教材编写理念和编写团队,通过推动国内出版社、高等院校、官方组织机构与资源薄弱型国家教学资源研发单位进行双边合作,指导编写适用于当地国情、民情、学情的配套华文教材。(24)曾小燕,禹点.东南亚华文教学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5) .新华文教材在兼顾教材的本土化元素和华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心理特点的同时,也要自然地将中华文化要素融入其中。

    (四)深化与孔子学院合作,推动华校同主流社会并轨转型

    与其他国家比较,菲律宾孔子学院融入大学的程度较高,发展顺利,原因是孔子学院构建起了与政府沟通的有效路径,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华文学校相比,孔子学院更加受到菲律宾政府的重视,充分展现了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动力。长期以来,华文学校与孔子学院没有太多的互动交流,合作甚少。孔子学院在争取华人力量支持方面大有作为,同样华文学校与孔子学院的合作也是前景广阔,两者只要合力便能彼此相互促进、催化转型升级。菲律宾的5所孔子学院,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各地学生心中理想的目标大学。华文学校与孔子学院合作,拉近了与名牌大学的关系,不仅提升了华校知名度,而且也可以通过这种品牌效应吸引生源到华文学校就读。华文学校要实现更好转型升级,最重大的就是要解决教师、教材、教法问题,孔子学院师资、教材、教学优势明显,华文学校应借力孔子学院,加强交流,汲取孔子学院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推动华文教育的顺势发展。

    (五)强化华文教师信息素养培育,实现华文教师教学技术升级

    在数字化新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教师的个人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对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十分深远,一个显著原因便是华文教师在疫情下从传统课堂华文教学到线上华文教学角色转换中所体现的信息素养的欠缺,一些年纪大的华文教师信息技术的知识、意识和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难以适应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海外华文学校高水平华文教师的必备素养,华文教师不再是单纯教授知识,还需要掌握用于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信息技术能力和必备的信息核心素养。提升华文教师信息素养,华人社会与华文学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引进先进的教学平台,为教师免费提供教学设备,丰富教学资源。同时,定期开展华文教师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训工作,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为华文教师开展集体培训并结合实践提升华文教师更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华文教学。另外,通过侨办、侨联系统开展的各种文化交流项目组织华文学校的骨干华文教师赴华进修,全面提升华文教师检索、获取、利用和交流信息的技能,提升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华文教学问题化解和创新的信息能力。

    (六)开展“两国双校”交流与合作,构建中外校对校帮扶机制

    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与中国侨务部门的合作,从中国各地的中小学选拔优秀教师到华文学校担任教学督导和华文教师(包括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师),为中国的中小学与菲律宾的华文学校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基础。后疫情时代,为更好支持和促进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中菲有关部门可以商讨开展“两国双校”合作,即中国的一所中学或小学与菲律宾的一所华文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在学校治理、发展规划、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教学方法、教案编写、教育技术、课堂管理等方面搭建中菲校对校、点对点的帮扶机制。基于菲律宾华人社会的主要构成,可以将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中小学作为与菲律宾华文学校的优先合作校。校际的交流合作以年度项目申报与结项制的方式进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外方学校均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两国双校”合作也可以实行动态模式,根据中菲双方学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匹配,从不同方面汲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助力实现华文教育转型升级。

    (七)建设菲律宾华文教育网络学院,推动“互联网+华文教育”创新

    “互联网+”为海外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发展赋予了巨大的空间,特别是疫情下菲律宾华文学校网络华文教学杂乱无序的困境揭示了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实践证明,建立一所“行走”的菲律宾华文教育网络教育学院实属必要,可为新时期的菲律宾华文教育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优化路径。由中国侨务部门牵头,与在菲律宾设有孔子学院的中国高校、菲华商联总会联合创办“菲律宾华文教育网络教育学院”,中国高校负责网站平台搭建、运营和教学资源建设,菲华商联总会负责在菲律宾的宣传、组织和推广,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开发“互联网+”华文课程,为广大华裔学生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华文及中华文化学习的机会;
    二是搭建华文教师远程函授学历教育平台,可有效扩大菲律宾华文教师远程培训的规模;
    三是打造丰富的华文教育网络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广大华文教师开展备课和课堂教学;
    四是服务华裔学生线上华文水平测试,为华文学校的教学提供数据参考,做到“以考促学”和“以考促教”。

    (八)大力推进菲律宾国别研究,助力华校新学制转型升级

    需要大力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对世界各国各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和应用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参考。(25)吴应辉.区域国别研究的“五观”方法论(代主持人语)——以区域国别中文教育研究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2).由于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政策等存在差异导致华文教育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制定华文教育发展规划或发展策略需立足于本国实际。菲律宾作为东盟的重要国家,战略地位凸显,但社会各界对菲律宾国别研究的重视与投入不足,以致关于菲律宾华文教育的一些新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研究。菲律宾2011年正式进行“K-12”教育体制改革,将十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改为十三年制,新增一年幼儿园和两年高中的义务教育。新学制改革对华文学校的华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直接面临新增两年的高中课程是否要开设华文课?要如何科学设置华文课程?要用什么样的华文教材?要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要解决这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开展科学调研。为此,需要加大对菲律宾的国别研究,特别是要关注华文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展调查研究,多产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为新时期菲律宾华文教育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海外华文教育的坚持与中华文化的赓续离不开华文教育的转型升级。东南亚华语长期以来是自主发展的,与中文国际化对接时会对中文传播格局产生明显的反构作用,(26)韩晓明,陈屏.汉语域外变体的类型及功能考察——以东南亚华语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6) .这种作用相互促进形成内循环动力。菲律宾华文教育转型升级的实践横度宽、纵度深,是菲华社会基于国家语言政策调适而做出的寻求改变华文教育现状的努力与尝试,由此自然形成的华社各界主动推进华文教育发展改革的这种合力是华文教育成功转型升级的源动力和根本保障。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环境各异,有其特性与共性,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型升级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菲律宾根深蒂固的“华侨教育模式”仍然左右着华文学校的办学体系,这是华文教育转型升级路上的一个障碍。菲律宾华文学校的教学对象已多元化,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日益变化,对祖籍国的感情越发淡薄,放弃华文学校而选择到主流社会中小学就读并非单纯是学生的意愿而是已成为部分华人家庭的共识,华文学校应当看到这种忧患的存在。在本就带有鲜明崇拜美国的菲律宾社会中,如果失去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这片能够拉近华人与祖籍国情感联系的土壤,那么华人子弟失去的不仅是学习华文的机会,更是失去了对祖籍国根的认知与友华情愫的培养。当前,中菲教育有关部门正加大对菲律宾华文教育扶持的力度,集中表现在华文学校领导者管理能力提升、华文师资培训培养、教材提供与编写、办学资金支持等方面。菲律宾华人社会各界和华文学校应把握机会,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整合资源,凝心聚力,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统一协同的格局,破除自闭发展的藩篱,打通华文学校间互助共享的屏障,尽早实现华文教育向更好的方向转型升级,为华文教育的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的早日实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华文华人菲律宾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11-10何为“华人”?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环球时报(2022-07-28)2022-07-28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19-11-18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海外华文教育(2017年6期)2017-08-07华文智慧教学探索国际汉语学报(2016年2期)2016-05-17菲律宾・邦板牙省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2016年3期)2016-05-13杭州特产海外英语(2013年9期)2013-12-11
    相关热词搜索: 菲律宾 转型 路径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