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及其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时间:2023-06-20 11:30: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黎启国,储石韦,许召敏

    现阶段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已经贯彻到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往矿业资源过度开采留下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现等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对工矿废弃地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利用已成为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首要难题。从现实层面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矿废弃地往往面临面积过大、生态失衡、难以治理、较难利用、保护不当等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和瓶颈。另外,工矿开采区曾经是金山银山的代表,承载着城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城镇的重要存量土地,对工矿开采区进行棕地改造和修复,建设工矿遗址公园与旅游景观,赋予原有工矿废弃地新的功能,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条件、弘扬工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家矿山公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成为矿区矿业遗迹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矿山公园分为国家矿山公园和省级矿山公园,其中国家矿山公园由原国土资源部审批并公布。中国于2004年开始进行国家矿山公园的相关申报与批准工作,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的特定的空间地域。”[1]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共审批通过88个国家矿山公园,其中建成开园39处,取消建设资格1处(山东省威海金洲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大部分单位仍处于筹备、规划与建设阶段。目前国内学者对国家矿山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山公园规划设计、景观设计、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旅游开发等方面[2-5],大多是结合单个国家矿山公园的规划建设案例进行定性探讨。例如高坤等结合白云鄂博矿山公园探讨了矿区生态修复的方法与途径[3];
    成亮以甘肃金川国家矿山公园为例对演绎性主题的景区规划理念与方法进行了总结[6]。与此同时,国内关于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及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较少,戴湘毅等基于文物保护单位视角分析了中国矿业遗产(包含部分国家矿山公园)的时空分布特征[7];
    何小芊等于2014年运用GIS技术对前三批72处国家矿山公园的部分建设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8];
    韩博等于2019年对国家矿山公园的空间分布、评价标准与类型、建设与发展模式等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公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9]。随着相关政策的变化和时间的发展,2017年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审批通过,国家矿山公园总数增加到88个,国家矿山公园的现状与空间结构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虽然今后已不再继续开展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审批工作,但是规划建设工作仍未完成,整体建成开园率不足50%,并且目前相关部门正大力提倡符合条件的国家矿山公园向其他类型的国家公园进行整合调整,与国家公园体系进行衔接,各地方政府也正积极进行相关工作。国家矿山公园目前正处于转型与整合调整的重要阶段,基于此,本文以4批次共计88个国家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厘清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分析总结空间结构特征,以期为国家矿山公园的规划建设与整合调整工作提供一定支持。

    1.1 萌芽阶段(2004年以前)

    国内对矿山公园和矿业遗迹的保护与建设工作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20世纪50、60年代,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矿业遗迹与生态保护的相关工作基本处于萌芽状态,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对矿业遗迹和工矿废弃地的再利用进行摸索,最初采取土地复垦的方式对其进行再利用,此时矿业遗迹的保护并未得到重视[10]。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生态、遗产保护理念的兴起,安徽、山西、湖南、辽宁等地开始出现矿山公园的雏形。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试行)》,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提出对包括采矿遗址在内的地质遗迹建立保护区,这对矿山的矿业遗迹保护、生态保护工作有较大的促进意义[7]。

    1.2 起步发展阶段(2004—2009年)

    2004年11月份,原国土资源部正式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矿山公园的通知》,肯定了工矿遗迹的价值,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标志着我国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建设及研究工作正式开始。2005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首次国家矿山公园评审会,审批通过了首批共28个国家矿山公园,次年,进一步印发《关于加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通知》,其中要求首批审批通过的国家矿山公园单位加强完善公园建设规划、重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等内容,并在两年内完成建设任务,体现了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2007年,《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颁布,对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特色发展阶段(2010—2018年)

    2010年,原国土资源部在总结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单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审批通过了第二批33处国家矿山公园,并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国家矿山公园,后续又分别于2012年、2017年审批通过了第三批11个、第四批16个国家矿山公园(表1),截至目前,我国共审批通过国家矿山公园88处。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将矿山工业旅游作为特色产业体系专栏进行展示,并提倡大力发展特色工业旅游产业。在此阶段,国家矿山公园的开发模式与业态逐渐由单一化往特色化与综合化发展[11]。

    1.4 整合调整阶段(2019年至今)

    2019年自然资源部修订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指出国家矿山公园的设定无相关的法律依据,今后将不再进行申报与审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与审批工作的结束。2020年,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矿山公园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国家矿山公园管理的衔接工作,符合相关条件的矿山公园可以申请转为国家级地质自然、湿地自然或其他类型的国家公园,表明我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开始进入整合与调整阶段,未来国家矿山公园将按照相关政策与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整合调整。根据统计,部分单位虽然未以国家矿山公园身份完成开园,但是已作为其他类型的公园对外开放,例如浙江温岭长屿硐天国家矿山公园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对外开放,新疆富蕴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对外开放。

    2.1 不同批次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

    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自2005年原国土资源部公布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单位并开始实施建设工作至今,从统计情况来看(表1),审批通过的88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单位共建成开园39处,总体开园率43.68%,开园率从第一批至第四批呈递减趋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05年首批审批通过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单位中仅有广东深圳鹏茜国家矿山公园1处未建成开园;
    2010年的第二批建设单位中的山东省威海金洲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因建设周期过长而被取消建设资格,山东临沂归来庄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和河南新乡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于2007年已通过初步验收但并未开园;
    2013年的第三批和2017年的第四批建设单位中都仅有1家单位完成建设任务并开园,分别是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图2-a)和重庆渝北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图2-b)。

    表1 不同批次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

    2.2 不同类型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

    既往的国家矿山公园类型研究大多是依据矿产资源的种类对其进行分类,国家矿山公园与区域城镇的社会、经济、生态与文化等层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国家矿山公园与区域城镇的位置关系,大致总结为3种基础类型,即城市型(位于城市市区或县城城区范围内)、城郊型(位于城市或县城郊区范围内)和村镇型(位于村庄或集镇范围内)。从类型占比来看,村镇型>城郊型>城市型,村镇型占比超一半;
    从开园率来看,城市型>城郊型>村镇型(表2),可见国家矿山公园开园情况与其所处位置距离城市远近具有一定的关系。

    表2 不同类型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

    2.3 不同地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

    对不同地区的国家矿山公园及其建设现状进行统计(表3),华东地区国家矿山公园数量最多,数量较多的有华北和华中地区,东北和华南地区数量处于中等,西南与西北地区数量较少。从不同地区国家矿山公园开园率来看,西南、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的开园率均超过总体平均开园率(44.83%),其中西南地区开园率最高;
    华中、华南、西北地区开园率均低于30%,其中华中地区开园率最低。可以看出,无论是数量还是开园率,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表3 不同地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

    2.4 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周期

    2006年,原国土资源部在其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通知》中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周期进行了规定,建设单位需在两年内完成建设任务,验收合格并开园,两年内未完成建设任务的单位将给予为期一年的警告,警告期限到期仍未建成的,将取消其国家矿山公园资格。2017年公布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资格名单的通知公告同样规定,获取资格的矿山公园要在3年内完成矿山公园建设,逾期未完成的将被取消国家矿山公园资格。由此可见,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周期是建设工作验收评分的重要评判条件。

    从已开园的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周期来看,39家建成开园的单位中仅有吉林板石、黑龙江鸡西恒山、甘肃白银火焰山、湖北黄石(图1-d)、四川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共5家建设单位在2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并开园,黑龙江嘉荫乌拉嘎、浙江遂昌金矿(图1-c)、河南南阳独山玉、青海格尔木察尔汗盐湖、北京首云、黑龙江大庆油田、湖南宝山(图1-e)、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8家建设单位在3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并开园。总体来看,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周期比较漫长,39家已开园的平均建设周期为4.33年,建设周期最短的是四川嘉阳国家矿山公园,为1.36年,最长的是河北任丘华北油田国家矿山公园,为13.25年,不同国家矿山公园之间的建设周期差距较大。

    图1 部分国家矿山公园现状

    3.1 空间分布密度特征分析——西北少东南多,中东部及沿海团块状集聚

    因山东省威海金洲金矿国家矿山公园被取消建设资格,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部分不再将其纳入研究范围,此部分共计87个研究样本。

    为进一步分析国家矿山公园空间集聚特征变化的趋势,运用ArcGIS10.5软件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分析87个国家矿山公园的核密度分布规律,将2005年、2010年、2013年、2017年不同时间段的四批次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演进过程可视化,并绘制核密度分布图(图2)。

    从图2-a可以看出,2005年,首批28处国家矿山公园集中分布于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高密度区核心区域主要为黑龙江东部、京津、鲁南—苏西北—皖东北交界与广东地区,东部沿海省份地区核密度也相对较高,西南西北地区呈点状零散分布,核密度较低。2010年,新增32处国家矿山公园,核密度整体增强,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呈现向西南、西北与东北地区扩散的趋势,西北以甘肃为中心区域的核密度雏形初步形成,京津、鲁南—苏西北—皖东北交界与广东地区三大高密度核心片区核密度进一步增强(图2-b)。2013年,核密度整体再次增强,但增幅程度相比上批次较小,密度值高值区在华中与华东地区进一步扩散,初步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图2-c)。

    至2017年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公布,整体空间分布格局最终形成,四批次国家矿山公园核密度逐步从散点状演变为组团集聚状。从图2-d来看,四批次87处国家矿山公园在华北、华东与华南地区核密度值较高,东北地区次之,西北与西南(除四川与重庆地区)地区整体核密度值较低。另外,从西、北到东、南地区核密度逐渐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在华中、华东与华南地区交界区域形成H字形的较高密度区域,区域范围涉及10余个省份,并形成京津、粤北—湘东南—赣西南交界、浙南三大高密度核心片区。总体而言,国家矿山公园呈现西北少东南多、中东部及沿海团块状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另外,从不同建设现状的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来看,已开园的国家矿山公园在东北、华北、华东与西南部分地区集聚分布,整体呈现W字形沿海集中的分布格局,并形成京津、皖北—苏西北—鲁南交界、赣北—浙西南、粤北—湘南—赣西南交界四个高密度分布核心区域(图2-e)。未开园的国家矿山公园从北部往南核密度逐步增加,两大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为鄂中—湘东—赣南—粤北带状片区和浙东南片区,整体呈现从华北—东北至华南的T字形空间格局(图2-f)。相比较来看,已开园的国家矿山公园高密度分布核心区域较多,各核心区域范围较小;
    未开园的整体核密度分布范围较大,高密度分布核心区域较少,但区域范围较大。

    图2 国家矿山公园核密度分布

    3.2 空间结构类型分析

    3.2.1 基于与区域城镇位置关系划分

    基于国家矿山公园与区域城镇的位置关系,可大致总结为3种类型进行研究,分别为城市型、城郊型和村镇型。国家矿山公园距离城市远近对其空间结构、空间风貌以及转型策略均能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不同位置类型的矿山公园服务对象与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差异性,例如城市型国家矿山公园需要更多承担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职能,城郊型国家矿山公园应营造具有度假性质的服务空间,故以距离城市远近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空间结构类型,对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与转型均具有一定意义。

    3.2.2 基于公园自身主体空间风貌划分

    国家矿山公园空间风貌由物质环境风貌和非物质环境风貌共同组成,是对公园范围内空间特征的反映,是生态景观、矿业景观、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矿业文化、精神面貌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2],具有特色的工矿空间风貌是国家矿山公园与其他公园的本质区别。

    就国家矿山公园主体风貌建设开发而言,首先应综合考虑开发利用园区采矿形成的矿业景观和地质遗迹,这是国家矿山公园设立的前提和本质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国家矿山公园受矿产类型和矿床规模的限制,以矿业遗迹为主体景观进行开发具有难度大、效益差、旅游吸引力小等劣势,此时应科学挖掘园区的自然生态景观、人文地域景观、人工规划景观的价值,与矿业遗迹景观形成优势互补[13]。而且国家矿山公园由于地理位置、地质与生态条件、矿产类型、矿业遗迹资源、采矿方式、生产职能、地域文化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不同,使得园区开发需求具有差异性,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各个国家矿山公园所营造的空间风貌的侧重点的不同。

    从各地矿山公园的命名可以看出,大部分单位都是依据地名和矿产类型对公园进行命名,随着近年来旅游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建设理念的转变,在以旅游视角切入国家矿山公园研究的前提下,以矿产和地名为依据进行公园类型划分的方式适用性较差;
    而以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开发所营造的主体空间风貌为公园类型划分依据,具有分类结果清晰、公园特色体现明显和应用效果较强等优势,对其空间结构分析与转型均具有借鉴意义。参照城市主题公园分类方式,笔者对已开园的国家矿山公园主体空间风貌进行研究,共总结归纳出4种类型(表4),即自然生态景观型、工矿特色景观型、人文地域景观型和复合景观型。

    表4 以主体空间风貌为依据的国家矿山公园分类

    3.3 国家矿山公园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目前,大部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单位的总体功能分区主要由生态景观空间、矿业遗迹空间、公园特色空间和综合服务空间四大功能空间要素构成,如今,在工矿城市转型与产业经济背景下的国家矿山公园功能空间规划,其空间构成应在以往的功能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理念更新与升级。目前,较大一部分国家矿山公园经营效果较差,缺乏相关产业支撑,若能在其规划之初,划分专门的功能空间区域进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对国家矿山公园的整体运营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故综合考虑增加国家矿山公园产业协同空间功能空间构成要素,共形成5个一级空间构成要素和20个二级空间构成要素(表5),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国家矿山公园空间构成要素结构关系

    表5 国家矿山公园空间构成要素

    本文以88个国家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程和不同批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建设周期等信息进行统计,并综合运用GIS等分析方法,探讨了国家矿山公园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从我国国家矿山公园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萌芽阶段(2004年以前)、起步发展阶段(2004—2009年)、特色发展阶段(2010—2018年)和整合调整阶段(2019年至今)。从建设现状来看,我国88处国家矿山公园整体开园率为43.68%,其中开园39处,取消建设资格1处。从不同类型来看,开园率:城市型>城郊型>村镇型,城市型国家矿山公园开园率高达76.92%,可见开园率与距离城市远近存在密切关系;
    从不同地区来看,开园率:西南>华北>东北>华东>43.68%(平均开园率)>华南>西北>华中。开园率较低的地方政府应积极进行国家矿山公园规划建设工作,或积极推进国家矿山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体系的整合调整工作,确保完成公园建设任务。

    已开园的国家矿山公园平均建设周期为4.33年,整体建设周期较长。39处已开园的建设单位仅有13处在3年内完成建设任务,从不同地区来看,平均建设周期:华中<西北<东北<4.33年(平均建设周期)<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其中华北地区最高,达到5.70年,不同地区、单位之间的建设周期差距较大。

    空间分布密度上,2005—2017年4批次整体核密度逐渐增强,其中2005—2010年时间段核密度值增速最大。国家矿山公园整体呈现西北少东南多、中东部及沿海团块状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京津、粤北—湘东南—赣西南交界、浙南三大高密度核心片区,华中、华东与华南地区交界区域形成H字形的较高密度片区,不同地区核密度存在较大差异。

    空间结构类型上,基于距离区域城镇的位置关系,国家矿山公园可划分为城市型、城郊型和村镇型3种类型;
    基于公园自身主体空间风貌,可划分为自然生态景观型、工矿特色景观型、人文地域景观型以及复合景观型4种类型。2020年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相关通知中提及国家矿山公园应积极向其他类型的国家公园进行转化,少数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单位已成功与其他类型的国家公园进行整合调整并向游客开放。根据国家矿山公园以主体空间风貌为依据的空间结构类型分类,笔者建议自然生态景观型国家矿山公园可向国家森林和湿地自然国家公园进行整合调整,临近自然保护区的应积极与自然保护区进行衔接或合并。工矿特色景观型一方面可继续保留“国家矿山公园”称号,积极融入资源型枯竭型城市旅游转型规划和全域旅游规划,发展城市特色工业旅游;
    另一方面也可向国家地质自然公园整合调整。人文地域景观型和复合景观型应结合本土国家公园体系等旅游资源,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国家矿山公园”称号或完成整合调整。

    空间构成要素上,国家矿山公园主要由生态景观空间、矿业遗迹空间、公园特色空间、综合服务空间和产业协同空间五大功能空间要素构成,其中矿业遗迹空间是国家矿山公园核心空间,也是公园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保护矿业遗迹景观是国家矿山公园设立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各建设单位应编制专门的工矿遗迹保护规划,对国家矿山公园矿业遗迹家底进行普查与登录,划定不同等级的矿山公园遗迹保护区,因地制宜地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另外,目前多数建成后国家矿山公园经营效果不佳,在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的大背景下,矿山公园应设立产业协同空间,进行产业协同规划,注重工矿旅游经济、本土经济与转型经济的充分融合,以国家矿山公园为主体,充分带动当地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城乡旅游经济发展、矿山企业及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总体来看,中国国家矿山公园整体开园率较低,平均建设周期较长,不同地区与个体单位之间差距较大,今后应重点关注开园率较低、建设周期较长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加强督导督促,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开园任务,杜绝“烂尾”工程。另外,目前仅有少数国家矿山公园成功向其他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地转化,可尽快对相关单位进行普查与资格审核,加快国家矿山公园与国家公园体系的整合调整和优化工作。

    猜你喜欢开园矿山公园我家门前的小公园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四大“矿山修复”方法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在矿山里耕耘(国画)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昆钢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孙子研究(2021年5期)2021-03-22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在公园里玩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北京动物园恢复开园140余种动物室外迎客伙伴(2020年3期)2020-04-142017中国太湖百合花节 花开园博 春满太湖现代苏州(2017年7期)2017-04-21一见如故红领巾·萌芽(2015年5期)2015-06-16
    相关热词搜索: 空间结构 矿山 特征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