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简探哥窑在龙泉成功创烧的因素

    时间:2023-04-24 22:35: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廖建军

    浙江龙泉市天润青瓷坊 浙江龙泉 323700

    龙泉宋代烧制的哥窑作品,黑胎,泥料手工成型,器型古典简约,无繁复装饰,多为礼器类型,也有宫廷日用瓷;
    黑胎,紫口铁足,胎骨厚薄不一;
    通体施哥窑青釉、米黄釉、月白釉等,釉面开片,呈浅白断纹;
    其器物做工精致大方,既显宋哥窑之大气,又透露出温润典雅、婉约灵性之气韵。1956年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对龙泉窑系的主要窑址多次进行科学发掘,清理了大窑、溪口、金村的窑址,发现有几处为宋代专业烧制宫廷用瓷,其黑胎青瓷特征与文献描述的哥窑一致。该类型瓷窑应为宫廷专设窑。

    2012年11月,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搜狐、腾讯等媒体刊登《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文献记载的哥窑在浙江龙泉》;
    沈岳明、周雪妍在《故宫博物院院刊》发表《千年龙泉窑的百年求索路——龙泉窑考古学研》一文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掘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认为以溪口瓦窑垟为代表的窑场生产的一类黑胎青瓷与文献上记载的哥窑特征一致。”“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发掘了溪口瓦窑垟遗址,在南宋的窑炉中找到了足以断代的黑胎青瓷。并且,溪口一带的12处窑址中仅有三处窑址有黑胎遗物存在,这表明黑胎青瓷的烧造技术在南宋时期属高端的制瓷技术,没有普及生产的可能性,其性质与宫廷有关。”实际该类黑胎青瓷窑,即为朝廷专门创建专用于烧造宫廷祭祀用器及宫廷日用瓷器的瓷窑,亦可称“官窑”。

    廖建军作品《孔雀瓶》

    廖建军作品《龙耳长颈瓶》

    哥窑产品源于龙泉,宋代开始烧造。考古事实表明,溪口、大窑等窑址发现南宋初期就已烧制,其特征为:黑色胎质,极薄;
    施釉较厚,色泽莹润,瓷质如玉;
    瓷釉以粉青、灰青为主,粉白、米黄釉、豆青釉等其他较少;
    表面细丝片纹大小不等;
    亦有厚胎厚釉之器。龙泉黑胎青瓷与文献上提的哥窑一致。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1.宋代龙泉窑烧制技艺已很成熟

    龙泉窑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陶器烧制,并在窑区浦城仙阳猫耳山出现中国最早的龙窑。龙泉窑区云和西汉墓就有原始青瓷出现,三国两晋时期云和、松阳等地出土器物表明,青瓷烧制已较为成熟。龙泉窑工艺在唐末五代时期到达纯熟的境地,曾在唐末五代时期为钱镠王朝烧制青翠碧绿的秘色瓷。宋人庄季裕《鸡肋编》谓龙泉“又出青瓷,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出于此”,由此可判断出,龙泉窑名声渐起,在唐末五代已有旺盛发展之态势,并在其时已经成为宫廷关注的瓷窑。

    2.宋代朝廷在龙泉设窑烧制青瓷是最佳选择

    (1)五代为钱氏烧制秘色瓷,基础厚实。

    (2)越窑名匠迁至龙泉。越窑北宋开始衰落,龙泉开始如日东升。越窑从汉代以来千年的大规模烧制,因资源渐趋枯竭。当时烧制青瓷的家族已经寻到地处浙江西南多金属矿带上的龙泉,例如著名专业制瓷名族鲍氏家族等已经迁至龙泉小梅。

    (3)龙泉窑的兴起在宋代,得天时、地利、人和之诸多发展优势:

    一有品质良好且富有特色的瓷土;

    二有300平方千米林木资源,可供千年烧制不竭;

    三有800瓯江支撑水路运输;

    四除本地土生土长的窑工外还有越窑等迁至龙泉的制瓷高手。

    (4)龙泉窑五代末北宋初创烧出淡青釉,引得世人注目。龙泉窑因各种烧制条件良好,而五代末北宋初又创烧出与众不同的淡青釉瓷器,引得世人的关注。因此龙泉窑于北宋初期青瓷烧制业大幅兴起。

    (5)北宋中期后,龙泉窑已按照“制样”为朝廷烧制瓷器。龙泉窑北宋中期获取朝廷烧制宫廷用瓷的许可。据宋代叶寘在《坦斋笔衡》记载:“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者,不得臣庶用,故云‘秘’。”“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句的前句是说龙泉窑,因此是指“京师”自己派员督造,朝廷设置龙窑于龙泉烧制宫廷用瓷。

    (6)南宋初,朝廷在龙泉专设窑场,烧制宫廷用瓷。至南宋初朝廷在龙泉设立专门烧制皇宫用瓷的瓷窑,派员督造,不惜工本,成功烧制出黑胎青瓷。龙泉大窑人至今依然传说,宋时,龙泉大窑一带连续十数里有窑场,并有“邵局”管理处,文革前曾挖到石碑,碗片底章有“邵”字等。同时,皇帝要求烧制青瓷的釉色范本应是当时声名如日中天的龙泉青瓷。

    3.南宋后期创建的郊坛下窑烧制质量大不如龙泉窑

    南宋后期因朝廷祭祀规模扩大,宫廷用瓷用度加大,不满足于派员督造,于郊坛下设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故此,郊坛下窑迟于宋代在龙泉设窑烧制黑胎青瓷,“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矣。余如乌泥窑、余姚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这是宋代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得一清二楚的。文章中点明杭州的郊坛下窑是南宋后期才开始建窑烧制的,虽说也叫“官窑”,但与原来在龙泉设立的官窑烧制的哥窑瓷大不相同,质量下降,品位大不如龙泉窑。其他比如乌泥窑、余姚窑、续窑等烧制的仿制官窑或哥窑瓷都完全无法与龙泉设立的官窑烧制之产品相比。《坦斋笔衡》的记载与现代考古事实相符合,与其他史料研究结果一致。现代考古和资料研究均表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烧造年代为元末明初。

    4.宋代朝庭在龙泉专设窑场,并不断创新,成功创烧出哥窑

    朝廷自己在龙泉创建专门烧制窑场,由监窑官督造,严格按照朝廷发布的样式烧制,烧制中反复研究,不断创新,加之做工极其精致细腻,烧窑由上等窑师把关,每一道工序都特别小心,所以,龙泉窑烧制的黑胎青瓷或称哥窑、或称龙泉官窑,极富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哥窑成为宋代五大闻名瓷窑。

    (1)泥料加工工艺和做工不同。工艺与一般烧制法不同,体现于泥料加工、反复漂洗筛选、沉淀细泥、筛除砂粒方面;
    还体现于做工精心细致、按模制样、手工精心修坯方面,所以瓷坯较薄。故宋代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

    (2)龙泉官窑瓷土瓷釉加工中加入紫金土。中国制瓷史上一直沿用一元配方工艺,龙泉官窑在宋代作出创新突破,龙泉青瓷人在烧制青瓷实践中,大胆地在瓷土中加入紫金土。这一创新突破的举措,让龙泉官窑瓷出现三方面变化:

    ①紫金土富含铁类金属元素,添加紫金土,铁元素增加,龙泉官窑瓷出现黑胎现象。紫金土外观呈土黄、土红、暗红色。龙泉窑地处浙西南多金属矿带和火山岩之上,龙泉窑的紫金土含铁量很高,还含有其他微量金属元素。是配制铁青釉的粉青、梅子青、冬青、哥窑釉、紫金、茶叶末等高温釉色的原料。

    ②成功构建了瓷土和瓷釉的二元配方工艺。

    ③瓷釉从钙釉改变为钙碱釉。

    (3)官窑瓷釉原料以草木灰浸泡。龙泉官窑以富含碳酸钾、磷、钙、镁、硅、硫、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元素的草木灰对釉料进行浸泡,炼制石灰中也添加近半的草料进行焚烧。这样炼制的瓷釉,一是增加釉浆的黏合度;
    二是添加了釉料中的钙、磷、镁、硅、铁、锰、铜、钼等元素,龙泉官窑从而成功烧制出黑胎青瓷。

    宋代在溪口、大窑、小梅等地设立的几处官窑专烧宫廷瓷器,创烧出千古名窑——哥窑,也极大地推动着龙泉窑的发展,因此龙泉窑在南宋时期研制出粉青、梅子青、豆青等单色釉的巅峰代表瓷釉,还研制出薄胎厚釉等先进烧制技艺。

    猜你喜欢瓷釉哥窑龙泉窑灰铁倒流壳内流道涂瓷釉的实验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22年8期)2022-05-12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哥窑青釉双耳彝炉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年6期)2019-06-02——鲁青瓷釉下彩(春夏秋冬)">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刘永强作品鉴赏
    ——鲁青瓷釉下彩(春夏秋冬)山东陶瓷(2018年5期)2019-01-11吉州窑瓷釉种类及其装饰技法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3期)2018-05-14传统民族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新课程·小学(2017年6期)2017-08-05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7期)2017-04-15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文物春秋(2016年4期)2017-03-07哥窑瓷器揽胜紫禁城(2017年12期)2017-01-29
    相关热词搜索: 龙泉 因素 成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