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数据挖掘分析颤证用药规律的研究概述

    时间:2023-04-17 21:35: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李丹梅,邹丽萍,张同同,魏宇晴,陆 艳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2.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江苏 南京 210001)

    颤证又称震颤,临床上以头部抖动或四肢震颤、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轻者仅见头部抖动或手足震颤,重者可见头抖、肢体震颤不止,甚则肢体节拘急[1]562。震颤是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症状之一,西医学帕金森病(PD)的主要运动障碍包括震颤[2],因此PD归于中医学颤证范畴。PD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姿势失衡等运动症状为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又名震颤麻痹[3]。PD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可对患者造成生活和心理上的影响。目前,临床主要以控制震颤、改善运动障碍等对症治疗为主,西医常以药物左旋多巴制剂治疗,虽初用时效果明显,但随着病程进展、使用时间延长以及使用剂量增加,其疗效会逐渐降低,不良反应如“开关现象”也会逐步出现[5-6]。

    由于PD发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是医学界难以攻克的一大问题。因此许多医者着眼于中医药优势,试图在中医药上寻求突破。随着时间的积累和科技的进步,这些数据也开始被广大研究者搜罗分析,总结了一系列中医药治疗PD的用药经验和规律,使中医药治疗PD的特色和优势得以发挥,并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析PD用药规律的研究数据来源不相一致,其中以文献数据库、名医医案、古籍医案为主要来源,而这三大来源中以文献数据库为最多。

    1.1 文献数据库

    文献数据库是目前基于数据挖掘研究PD用药规律最主要的数据来源。目前国内医学知识中文数据库主要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其中以中国知网资源最全、覆盖最广,因此中国知网也是学者们挖掘数据最青睐的文献数据库。

    孙忠义、朱默里、孙家贺和姜梅等均以中国知网为依托,检索相关文献获取数据,经对数据处理与分析后得出治疗PD的用药规律[7-10]。魏柳燕[1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选定研究文献资源152篇,获得方剂132首,包含中药194味,归纳出安神药在PD治疗中的配伍应用规律。

    1.2 名医医案

    名老中医是当今中医药学术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代表,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集中反映了中医药的学术及理论特色[12]。继承和研究名老中医的思想和经验,意义非凡。

    李鲤教授是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和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培项目的导师。常学辉等[13]将李教授2003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及病房治疗颤证患者的中医首诊处方用药数据进行筛选整合,建立数据库,最终纳入处方106首,涉及中药124味,经数据分析后得出李教授治疗颤证的用药规律。张丽萍等[14]挖掘、分析国家名中医裘昌林教授诊治PD患者的医案信息,采用电子病历采集系统实时动态录入数据,纳入PD病案65例,使用方剂共305首,包罗中药159味,总结出了裘教授辨治颤证的用药规律。邓瑞燕[15]以广东省名中医、中医内科脑病首席教授刘茂才多年来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阅读心得、讲稿及临证体会等为数据基础,统计分析后对其治疗颤证的施药规律进行总结。

    1.3 古籍医案

    医学古籍是传承弘扬中医药的重要支撑,积累了关于治疗疾病的丰富经验[16]。挖掘古籍中治疗颤证的用药规律,有利于将经验可视化,为临床治疗颤证提供指导。

    陈信捷等[17]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省中医院图书馆、广州各大图书馆、网络搜索系统、古籍文献数据库等渠道获取古籍资源,建立颤证数据库,最终纳入古籍医案301篇,合计处方177首,包含中药264种,通过数据分析软件总结出古籍治疗颤证的用药规律。

    2.1 SPSS统计学软件

    数据分析软件是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硬性条件。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PD用药规律的研究中,绝大部分应用了SPSS软件。SPSS是软件产品和相关服务的总称,其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和输出管理等,主要应用于统计分析运算、数据挖掘、预测分析和决策支持任务等[18]。随着技术的进步,其版本已由SPSS15.0更新换代至SPSS29.0。

    郝文杰等[19]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和IBM SPSS Statistics23.0数据分析软件对PD用药进行聚类、复杂网络和关联规则分析。刘鑫等[20]则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探索广东省名中医庄礼兴教授治疗PD的组方用药规律。

    2.2 其他软件

    2.2.1 古今医案云平台

    古今医案云平台服务于医案数据研究,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发。陈信捷等[17]运用该平台(V1.7)进行研究,重点运用该平台中的“数据挖掘分析-用方”模块、“多维分析”模块中的“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功能,采用欧氏距离和类平均法筛选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在“设置”中调节“边权重”过滤出边权重前15%药物的节点连接,得出核心组合的复杂网络。张珊珊等[21]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0)软件挖掘PD用药规律。

    2.2.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数据分析平台。孙忠义等[7]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治疗PD的有关文献,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剂108首,其中包括了171种药物。经规范化处理数据后,使用上述平台中的“方剂管理”系统进行频数、基本信息、组方规律、关联性、聚类及新方分析,对治疗PD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

    3.1 白芍对治疗颤证具有重要作用

    在多项数据分析结果中,白芍的使用频率均为最高,聚类中,以白芍为核心药物的药对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

    王家甜等[22]通过对PD文献数据库中涉及的202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发现白芍用药频次最高,为99次。张珊珊等[21]对湖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于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住院治疗的PD医案数据分析发现,在涉及的226味药中,白芍用药频次143次,占比最高。常学辉等[13]通过数据挖掘得出李鲤教授治疗颤证用药频次最高的是白芍,用药频率为72.60%。孙忠义等[7]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得到符合条件的PD文献,对其中的方剂数据规范化处理,分析得出治疗PD使用最多的3种药物依次为白芍、天麻和熟地黄。姜梅等[10]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基础,按相关标准及规范纳入颤证有关文献97篇,筛选出方剂93首,囊括中药170味,经频数统计与分析后得出结果:高频到低频前5位的中药是白芍、天麻、熟地黄、当归、川芎,共出现872次,占所有药物的22.10%。魏柳燕[11]以中国知网为支撑,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研究文献152篇,获得方剂132首,包罗中药194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前3位高频药物依次为白芍、天麻、钩藤。朱默里[8]对中国知网检索到的PD相关文献进行排纳与清洗,数据分析显示,使用频次大于20的前5位药物依次为白芍、钩藤、天麻、熟地黄、全蝎,白芍居首位。陈信捷等[17]经数据分析得出治疗颤证用药频率≥15%的药物共16味,白芍用药频率36.16%,位居第三。张丽萍等[14]对裘昌林教授治疗PD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白芍列于用药频次前10位的药物之中。

    白芍和赤芍均属于芍药,《神农本草经》不分赤白,统称为芍药,直至唐末宋初,才将其分开。古人讲“白补赤泻,白收赤散”,意为白芍善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肝潜阳,赤芍善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泻肝火。白芍一般用于血虚阴亏、肝阳上亢者,赤芍可以用于血热、血瘀、肝火上炎等证[21]。颤证病机离不开“风动”,血虚生风、阴虚动风、肝阳化风均可致颤。古往今来,许多医家认为抽搐、震颤、肢体肌肉痉挛不舒与肝风内动、肝阴不足以及精血亏虚导致的筋脉失养有关[22-24],而白芍善于养血敛阴平肝,可以养血息风、滋阴息风、平肝息风,正中颤证病机,《玉揪药解·木气药升降品》中也提出白芍“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疾”,因而在治疗颤证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草求真》有所言:“气盛者必赖酸为之收”。白芍味酸入肝经,可以酸甘化阴、补血柔肝,还可以敛肝之液并收肝之气,平抑上亢之肝阳,使气不妄行,风难内生。白芍甘草合用,即《伤寒论》中典型的“芍药甘草汤”,能酸甘养阴、柔解痉挛,对PD非自主性震颤及高肌张力或抽动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5]。西医认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是PD的主要病理变化。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总苷能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抑制脂质过氧化,具有抗氧化功能,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26]。

    3.2 以“温药”治颤

    药物四气涵括了温、热、寒、凉四大类。在阴阳学说里,性寒凉者属阴,性温热者属阳,根据中医治疗原则,热证多药用寒凉,寒证多药以温热[27],正如《神农本草经》之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颤证病机多从阴虚风动辨论,故一直以来滋阴是颤证的重要治法。但近年来,不少医家开始提出了“阳虚”致颤的论点,并以“温药治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8-29]。阳虚不能柔筋养神,筋脉失利、神失所养可见震颤、失眠等症,而温药可补养阳气,对于缓解PD震颤、肌肉僵硬等运动症状以及便秘、失眠等非运动症状均具有良好的作用[30-31]。陈信捷等[17]分析高频药物属性发现,温药使用频数最高。王家甜等[22]将纳入方剂中的药物性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温性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占35.81%,寒药占30.96%,平药占26.42%,凉药占5.46%,热药占1.35%。

    颤证发病与脏腑气血阴阳失衡以及内风、痰饮、瘀血、水湿等核心病理产物具有密切联系[32]。而甘温药物偏于补益,使用温性药物可以补养肝血、通阳散结、温经通络、温运水饮,使机体阳气得复、内风得平、瘀结得散、水湿得化,从而恢复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状态,达到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9]。再者,颤证多发于中老年人,此人群年老体衰,命门不足,火不暖土,脾阳则衰。又因脾主四肢,而四肢为诸阳之末,中土虚寒,木气内伐,阳气无法调达,阴风内动,则四肢震颤[17]。使用温阳药物可以补火助阳、温中散寒、温经通阳而止颤。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颤证用药规律的研究发现,治疗颤证常用的温性药物有当归、熟地黄、川芎、红花、鸡血藤、黄芪、白术、山茱萸、肉苁蓉、杜仲、半夏、厚朴、木瓜、石菖蒲、五味子等。

    3.3 常用补益肝肾类及平肝息风类药物

    颤证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肾不足、阴血亏虚为本,以内风、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为标。因此在治疗颤证中,标本兼治是重要的治疗原则[1]555-566。在致颤病理产物中,以内风最为关键。内风是PD缠绵难愈、持续加重、变生它证的重要因素[33]。而内风的产生,与肝肾具有密切关系。肝藏血,体阴而用阳,在体合筋;
    肾主水,滋水涵木,在体合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肝血不足,血虚动风;
    肾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动风;
    肝气太过,阳亢化风。阴虚阳亢或血虚化风,从而引发肢体颤动,故肝肾不足为颤证病机之本。因而无论是在古籍还是当代名医医案中,补益肝肾气血、平肝或滋阴息风均是治疗大法,补益肝肾气血类及平肝息风类药物是临床治疗颤证的常用药类。

    郝文杰等[19]通过数据挖掘PD用药规律发现,补虚药和平肝息风药是最常使用的两大药类,占比分别为46.38%和17.43%,常用补虚药涵括白芍、当归、熟地黄、黄芪、甘草、山茱萸、枸杞子、肉苁蓉等。裘昌林教授治疗颤证患者的处方中,以滋补肝肾、平肝息风药物使用频率最高,滋阴熄风汤是裘教授治疗震颤综合征常用的自拟经验方,其组成包括:熟地黄、白芍、山茱萸、龟甲、天麻、钩藤、地龙、厚朴、葛根。张丽萍等[14]筛选出10余张裘教授常用处方,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复杂网络节点分类图谱中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熟地黄、山茱萸、白芍、天麻、钩藤、龟板、木瓜、葛根、地龙、厚朴,以滋补肝肾、息风通络为主,核心药物组合与裘教授使用的滋阴熄风汤经验方十分吻合。刘茂才教授坚持“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重要原则,以扶正补虚为治本的主要治法,且重视患者脏腑阴阳气血之平和,予白芍、山茱萸等药滋养肝肾,予女贞子、黄芪等补益气血;
    在治标方面,刘教授则主张以息风、清热、涤痰为主,认为各种证型均应适当使用补虚之品并配伍息风止颤之药。在其治疗颤证的用药中,补虚药为首,出现频率为46.38%;
    息风药为次,频率为17.44%[15]。朱默里[8]从中国知网中检索PD、颤证的相关文献,分析发现治疗颤证药物中,补虚药占比最高,为34.50%;
    而在补虚药中,补血药据第一,为46.90%;
    其次为补气药和补阴药,频率分别为22.70%和19.30%;
    补阳药应用相对较少,为11.10%。

    3.4 顾护脾胃,治颤酌加健脾和胃之药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痰之源,故注重脾胃常能改善病情,临床医生在治疗颤证时也强调健脾。脾虚易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四肢肌肉不能得到滋养,发生颤抖而失用[34]。李鲤教授认为脾虚与PD发病密切相关,可从脾虚论治相关症状。脾虚患者气血生化不足,血少阴亏,阴虚风动则发肢体震颤,常伴有精神疲乏、面色萎黄、表情淡漠、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故以太子参、茯苓、山药、当归、熟地黄、甘草为补气养血之用,用麦冬、沙参、五味子、石斛滋阴,用山楂、神曲、连翘健脾和胃。颤证的基本病机离不开脾虚痰瘀互结,因此治疗时常用保和丸,意在健脾和胃化痰,使化源开,脾气得复,气血得生,以保和丸为主治疗痰瘀阻滞型颤证患者常有良效。李教授常加入生姜、大枣配伍以调和胃气,展现了其重视脾胃、寓补于消的学术思想[13]。陈信捷等[17]分析古籍文献颤证诊治数据,结果显示四君子汤使用频率最高。四君子汤的组成包含有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药物归经以脾经为主,功专健脾补气。姜梅等[10]认为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该人群多脾胃失健,统计结果显示归胃经、脾经的药物占一定比例,健脾药也广泛使用,其中以白术、山药、黄芪、茯苓使用频率较高。

    数据挖掘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间的关联性分析规律,客观性及可信度较高,依靠大数据做临床研究也是当下较为流行的趋势。统观近年来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颤证或PD用药规律的研究发现,治疗颤证的用药经验及规律在不断地突破与创新。从古代的“重补肝肾”到新观点“顾护脾胃”,从“阴虚动风”到“阳虚动风”,都是颤证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更深入发展的体现,也为临床治疗颤证提供了更多角度的思考。

    但目前研究方法大都只停留在频数统计分析水平,对药物关系的数据分析缺乏精细化。此外,国际上对于基于数据挖掘论治PD用药规律的研究与论述较少,使相关研究缺乏多元对比。虽然治疗颤证的用药规律和经验可以给予临床一定的指导,但起效需要过程,这对于PD患者来说是信心和耐心上的考验。再者,中医药虽对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但对晚期患者却疗效欠佳,且无论对于早期还是晚期PD患者而言,仅仅通过中药治疗都不是最佳的方式。因此,中西医合用治疗PD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合理的选择。

    数据挖掘为承袭古籍医疗经验或现代名医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提供了重要手段,是中医证治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颤证或PD用药规律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新视角,比如温药治颤、酌加健脾和胃之药治颤等规律为临床治疗颤证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而具体的临证治疗效果则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者佐证。

    猜你喜欢医案白芍数据挖掘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6期)2021-06-09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35期)2021-02-16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电力与能源(2017年6期)2017-05-14白芍花开青年歌声(2017年11期)2017-03-15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年11期)2016-06-15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信息通信技术(2015年6期)2015-12-26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
    相关热词搜索: 用药 概述 数据挖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