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马克思需要理论视域下的人民美好生活创建探讨

    时间:2023-04-17 17:1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郭云秀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0094)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了重要论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2020 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渐成为国家决策和百姓生活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需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认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基础,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创新价值。因此,用马克思需要理论指导我国美好生活的构建,不仅为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提供了思想动力,还对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敞开理论视野。

    需要是贯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认识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现实的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阐释了人的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层次性与全面性,实现了人的需要与美好生活创建在历史唯物主义向度上的辩证统一。

    (一)人类历史活动中的“需要”本性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现实的人通过劳动实现其自身发展追求的一种本质力量,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在需要的驱使下,人们完成对对象的改造过程,并在其中获得自我需要的满足和社会需要的提升,也使得人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使之“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计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需要来安排世界”[2],达到消除物化、实现人的解放的追求。

    同时,人的需要并非一成不变,会伴随着现阶段需要的满足而不断发展,这也就显现出了需要理论的层次性。关于需要理论的层级结构,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需要的五个层次,并在后续的探索过程中又把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实际上,马克思关于已经满足的需要会导致新的需要的认识,“比马斯洛随意性的需要分层更早且更具有普适性”[3]。

    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从“粗陋的实际需要”到“讲究的需要”的过程,以及“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4]等概念,已经蕴含了需要分层的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将需要分层,明确提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并把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定为需要及其满足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质资料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基础需要逐渐趋于满足,需要体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发展性需要成为人的新需要。通过实践劳动,人们不断加深对自身的改造,使人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个性得到充分彰显,社会关系更加丰富,实现和享受自己的本质力量,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达到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时,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认知与实践也将会达到最高境界。

    (二)从“人的需要”到美好生活的追求

    马克思需要理论中的需要是指“人的需要”。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人有目的通过生产实践而达到内在需要满足,阐释了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的区别。人的需要是创建一切美好生活的动力所在,需要贯穿于生产实践的全部过程。通过劳动,人逐渐实现自己的本质,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相应的社会关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随着生存性需求的满足而不断更新。可见,人的需要与美好生活的创建息息相关。

    首先,人的需要是美好生活创建的动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4]。可以看出,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是促使意识和语言产生的主要动力。人之所以追求美好生活,也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不断提升的人的需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在人的需要的驱使下,人通过劳动不断创造历史,不断遵循美的规律来构造人们的美好生活。

    其次,劳动是人们创建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方式。任何需要都会有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而劳动是促使这一历史过程实现的手段和方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的体力得到增强,能力得到检验,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并在劳动中获得自己的本质力量。随着新的环境的变化发展以及当下需要的暂时满足,新的更高级的需要便会产生,环境的改变与自我改变的一致性达成的过程,也是人们美好生活创建的过程。因此,劳动是人们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手段,是人民创建美好生活的方式。

    人的需要在人类历史活动中产生并在人类历史活动中实现,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创建动力,随着物质基础的极大发展,人类在劳动中将朝着更高级的发展需要迈进。

    (三)影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但是资本逻辑本身必然会导致需要的异化,成为影响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逻辑本身的不平等性和资本家的逐利行为动机,“利益被升格为对人的统治”[5],需要逐渐向粗鄙化偏离,异化为“一种把他的私欲变为追逐身外其他事物和其他人的需求”[5],并发展成为资本家进行经济、政治控制的新态度。

    对于产业资本家来说,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尽显着内心的肮脏与卑鄙。由于工人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其劳动被迫成为一种商品,靠出卖自身劳动力谋求基本生存。在这种关系下,工人的劳动本身及其生产的产品被资本家所支配,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物的需要进一步增值。对物的需要的追求带来了人的需要的物化,人们逐渐脱离出对人的依赖关系,转向于依附商品物质本身,人的需要发生异化偏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仅仅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社会主义制度是当前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好社会土壤,通过劳动,人们不断满足自己的多元的需求,创建着自己的美好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将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也不再局限于作为满足个人生存需要的手段,而是作为一种享受生活乐趣的方式。人们将在追求更高的需要过程中,不断拓展自身潜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围绕人民的需要,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民的需要进行了更加深入地阐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且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美好生活创建的关键问题,这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人的发展领域的映射与缩影。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愿望和需要的变化,是党制定方针政策、更好地服务人民的首要条件。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夯实,美好生活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充实,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美好生活的内在需要和制度保障彰显了其人民性

    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社会的发展把“人的需要”放在首要地位,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存性需要基本得到实现与满足,美好生活的内在需要进一步展现,美好生活的制度保障也越来越完善,这彰显了需要理论的人民性。

    首先,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展现,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下,人民享有最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我们党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更加广泛具体的社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民主形式不断丰富,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
    此外,在强调经济建设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分配机制,兼顾效率与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努力向更高水平的小康、更美好的生活、人民的共同富裕迈进。

    其次,人民群众平等构建美好生活有制度保障。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全面依法治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人民平等地创建美好生活创造了大环境。在新时代下,我国将继续全面落实民主法治建设,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人民的合理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创建美好生活的发展权,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构建提供公正、平等、自由、安全、和谐的环境。

    (二)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满足体现了其层次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人民需要的层次和广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拓展。

    首先,物质的丰富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人需要层次的拓展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物质的丰富给人们构建美好生活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党把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作为落脚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为方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夯实了基础。

    其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的过程,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随着2020 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的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的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人民的物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人的发展性需要逐渐开始展现。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的繁荣与经济的增长,还是人的自由生命和生活乐趣的表现[6]。一方面,我国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矫正人的需要在资本主义价值观侵蚀下的异化倾向,在凝魂聚气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大力建设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拓展人们获得精神需要的途径,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人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在此过程中也变得更加完善。

    (三)美好生活的内容结构和生态保证展现了其多样性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需要的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每个阶段产生的需要,其本身都是需要的多样性的拓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由原来的物质需要到精神需要,由个体需要到社会需要,人民的需要不断发生着变化,需要的层次逐渐变得丰富。

    首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满足人民的多方位需要。当前,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五个方面统筹推进,厘清了社会发展需要、人民发展需要和自然环境发展需要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这是满足当前人民多层次、全方位需要的有效途径,也实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在新时代的与时俱进。

    其次,优美的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美好生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动力。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脱贫攻坚突破性成就的取得,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生态发展的需要,党中央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切实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工作,不断提高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倡导资源节约和绿色生活,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居住品质,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马克思需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我们党深刻把握人民需要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趋向满足,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涵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充实丰富。

    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人民美好生活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好生活构建始终要以人的需要为依据,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继续夯实构建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多层次的需要,构建朝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夯实构建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物质资料的满足是人实现其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的必要条件。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说明,一方面,虽然人民的温饱需要已经解决,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在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多重路径中,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是建构美好生活满足人民需要的坚实基础。

    首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实现更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国现阶段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正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稳步提升经济生产总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产发展的质量及效率,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需要。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量的稳步提升上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满足需要过程中的高质量供给难题,更有效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分配机制,兼顾效率和公平,实现更平衡的发展。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仅要把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还要把握不平衡、不充分分配的问题。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发展成果的共享问题,为创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一方面,在初次分配上,继续深入推进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人们的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拥有实现自身需要的能力,进而提高需要的层次。另一方面,在再分配上,坚持社会主义公平原则,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区域、城乡的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广大群众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从而为人民群众实现个人理想、追求幸福人生、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创造条件。

    (二)重视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需要的层次

    文化的繁荣是我国构建人民美好生活的深厚力量,美好生活需要不只是生存需要的实现,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8]。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满足人们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意义深远。

    首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社会思潮、凝聚价值共识方面的强大功能。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才能从自发走向自觉,人的主体性才能够充分得到显现。

    其次,继承和发展先进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使文化产品贴近人民生活,弘扬“主旋律”“正能量”,让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创建提供新途径。只有通过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以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才能够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当人的温饱需要被满足后,人的发展性需要成为美好生活创建的重要方面。因此,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问题带来的人民美好生活创建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的需要为依据,围绕人的需要及其自由全面发展展开。

    首先,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创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完善全过程民主的制度程序,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全面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紧紧扣住人民的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要丰富全过程民主的参与实践,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劳动是人们创建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方式,美好生活不能仅仅停留在期待、向往的意识层面,以美好生活为标志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根本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创造、艰苦奋斗。

    其次,在人的本质生成上,要逐步把人的需要转变成人的本质需要,消除需要的异化。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唯利是图、攀比成风等被异化的需要有所抬头,影响着人民美好生活的创建。需要异化现象并不能单纯伴随物质需要的满足以及需要层次的提升而消失,在人民美好生活创建的过程中,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需要价值观,更多地强调美好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内涵,形成符合人的本质要求的合理需要,扎实推进美好生活的建构过程。

    总之,我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生活具有一致的价值追求。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一个发展推进的过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构建美好生活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继承和弘扬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探索美好生活的创建之路,在实践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转化为现实,促进人们从谋生的劳动中解放,使人的需要逐渐成为人的本质需要,实现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需要,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马克思理论发展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期)2022-10-11马克思像宝藏(2022年1期)2022-08-01坚持理论创新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神秘的混沌理论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1年9期)2021-11-24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年1期)2021-11-22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湘潮(上半月)(2021年4期)2021-07-20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4期)2020-12-14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视域 美好生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