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3-04-17 11:0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陈 爽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通过语言和符号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情感,传达知识和信息,是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现语言积累经验、语言表现力及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小学写作以命题作文为主,命题写作的不足之处会诱导学生揣摩出题者、阅卷者的意图,并伪装成自已的看法,多年写作训练下来,学生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后,对当前写作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标中对写作教学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通过对新增设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写作教学融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全部环节,此外新课标在学段要求中将“写作”和“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这也说明基础课程倾向于在语文课堂中将口语和书面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笔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思考总结小学写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增强小学写作教学的可操作性。

    (一)学生写作驱动力不足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资源日益丰厚,尽管如此,但大部分小学生作文仍是“流水账”,甚至有的作文虽辞藻华丽,但内容平平无奇,这就暴露出当今小学生写作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写作动力,词语使用不准确,平时练习敷衍了事。如果将这些问题概括总结,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害怕写作,无话可写。二是努力写作,生搬硬套。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够遵守写作要求,主动地完成写作任务,但是作文内容却是东拼西凑,只求凑够字数,能拿到基础写作分。三是难以提升,缺少亮点。该层次的学生肯想肯写,能够将写作与实际生活联系并产生共鸣,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但是文字使用不够恰当,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使用千篇一律,文章缺乏美感与亮点,集中体现在立意和遣词造句这两方面。

    (二)教师教学创新性不足

    第一,写作教学方法相对落后。部分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对写作方法的简单讲解或者教学生模板写作,又或是对满分作文的结构和语句用词进行详细指导,但没能从学生写作兴趣等角度去考虑写作方法的传授,写作教学场地局限在教室,日积月累可能会出现学生害怕、抗拒写作的现象。

    第二,写作评改环节敷衍了事。教师只对辞藻华丽、格式规范的作文加以表扬鼓励,久而久之,学生会下意识地参考范文来摘抄优美段落以求表扬,从而忽视了学生真情实感和自我创新的表达。此外,由于班级人数众多,教师在批改过程中仅仅是走马观花,对于学生字词用句及情感表达不能做到仔细推敲,作文批改未能对学生的“辛苦结晶”详细评价,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成果渴望被老师表扬,在写作完成后未能得到回应,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会降低,对于认真完成写作的想法也会淡化。

    第三,写作教学理念的偏差。我们需要意识到写作教学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首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写作的主体是学生,总是以成人的思维去教写作,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时,教师下意识地将作文主题思想情感以及写作范围和方法都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自由被束缚,无疑会造成写作压抑。其次,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时间较少,教师潜意识认为阅读积累应该在学生课下完成,但一篇好的佳作是通过素材的日积月累和感情沉淀而来,教师会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但对于学生的阅读积累情况知之甚少。最后,教师写作教学模式程序化。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时代在不断发展,教师写作教学观念却停留在过去,仍按照传统三步走的写作模式进行教学:第一步老师先命题,第二步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分析,第三步规定字数和时间后让学生动笔写。单一固化的写作教学模式必定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针对以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解决当前困境。想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明白写作能力包含什么,在王文彦、蔡明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提到写作能力主要包含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运用表达方式、遣词造句及修改文章的能力,还应根据所包含内容进行整合并提出相应措施。只有将各个步骤进行整合,并逐个击破,才能写出一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文采斐然的佳作。

    通过对新课标中小学阶段“表达与交流”板块的梳理,优化写作教学的策略也随之产生,见表1。

    表1

    通过上述表格的整理,核心观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由表达,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的需要”。此外,在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到“创设真实且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在提出措施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建设开放的写作环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爱上写作、学会写作”的基本原则。

    (一)通过记日记培养学生有话可写

    在新课标学业质量板块中对于第二学段(3~4年级),建议学生用日记等方式记录个人见闻。在写日记时不限制字数,能将今天生活中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表达清楚即可;
    此外教师在评阅时也只是将学生错字、语句不通顺地方进行订正,并对学生文中所写的内容进行适当回应。当学生开始习惯于每天表达自己的看法见闻时,这其实也是间接达到了表达真实情感的目的。写日记的好处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认为写作如同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从传统写作中“要我写”逐渐转换为“我要写”,当学生写作心理发生变化后,写作兴趣会逐渐提升,学生害怕写作、无话可写的问题即可解决。在小学阶段学生能语句通顺地表达真情实感即可,只有教师放松心态,营造轻松写作氛围,学生才能快乐写作。

    (二)通过打破常规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创新力

    所谓的创新就是打破常规。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作文要有美感,要求学生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要有心理活动的刻画,只有语句优美的文章才是满分作文,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刻意追求老师的评分标准,使作文死板且毫无新意。

    例如,在写作中训练写人叙事,学生千篇一律的句子是“我的老师(同学)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有一头乌黑的秀发,有柳叶般的眉毛,樱桃般的小嘴”。在打破常规写作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去掉“有”字,会收获不一样的写作效果。学生在描述心理活动时不用“想”字,熟悉的表达方式是:“今天一回家我发现妈妈的表情不太对,我心想不会是我的谎言被发现了吧?”去掉“我心想”,是不是可以换成“今天一回家我发现妈妈的表情不太对,不会吧!我的谎言被发现了?”通过教学实例,我们不难发现打破常规之后,学生的思维可以摆脱束缚,从而获得写作新体验。

    在新课标语法修辞知识板块中提到“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感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把握体会”。因此,教师在写作技巧训练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的表达技巧是多样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只有认识到个体获得情感体验的途径不同,个体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才更有可能写出独具特色的作文。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写出朴实无华,读来浅显易懂的作文。

    (三)通过提升阅读质量培养学生写作共情力

    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不能只依靠老师,家长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阅读质量不仅仅是对书本的阅读质量提升,也包括对大自然和社会风貌的生活体验。学生目前基本上只有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体验,对大自然的体验感较少,基于此,教师提出多阅读的要求,让学生放下手机,停止刷抖音玩游戏,在节假日去书籍中徜徉,去大自然中接受陶冶。

    首先,家长和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多读书,更要读好书,尤其是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孩子看完书后,家长尝试与孩子交流,加深孩子阅读理解力。教师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当学生有话说时也就有内容可写。其次,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家长多带孩子去体验生活,带着孩子出去玩时看到某一处景色,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描述或发表想法。春天带孩子去公园玩,看到了柳树,引导孩子去描述柳叶的颜色、形状,柳枝的形态。如果孩子已经学过了《咏柳》这首诗,可以在脑海中对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进行对比联系。只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文本阅读,才能引发孩子的思考;
    只有经过孩子大脑与心灵加工的东西,最终才能成为孩子的文化素养积累,从而顺其自然地成为孩子写作的素材库。当学生有了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在面对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写,在选取事例时也就能避免生搬硬套。

    (四)通过模仿范文培养学生写作理解力

    模仿是写作中具有争议的方法,部分学者认为模仿是导致现在写作困境出现的原因之一,不利于学生学习写作。在小学阶段训练学生写作,教师如果把握得当,使用方式正确,模仿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写作教学效果。在古代写作教学中,强调写作从模仿入手,这在当下仍然适用,需要注意的是“模仿”不等于“粘贴”,是对优秀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手法的模仿。我们需要认识到,小学生初步尝试写作时,对写作可能无法理解,通过直观范文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掌握。建议以课本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范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是《我的心爱之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桂花雨》为范文,从谋篇布局来看,文中首段不直接写喜爱桂花,只是阐述中秋前后桂花盛开,间接性说明了本文的叙述中心。从表达手法来看,不是直白描述桂花有多么香,而是以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中,从侧面以桂花香的范围来说明。从立意上来说作者琦君之所以喜欢桂花不仅仅因为桂花香且用途多,更多的是桂花代表了乡愁。教师通过对《桂花雨》写作思路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了《我的心爱之物》写作。

    (五)通过互批作文培养学生写作审美判断力

    写作批改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也是学生通过多种反馈对自己文章作出审视的过程。写作批改是多元的,开放的。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同时也可以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具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评判出本组写得较好的作文,学生再从几个组中投票选出整个班写得最好的文章,以学生自身的审美为主体,通过多主体写作批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引导学生从不抗拒写作到爱上写作,相信写作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新课标作文教师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作文与阅读)(2021年10期)2021-03-08教师如何说课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圆我教师梦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相关热词搜索: 视域 探究 新课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