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基于循证思维的护理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及效果评价

    时间:2023-02-28 14:0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杜世正,金胜姬,张姮,陈丽霞,张钰群

    (南京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循证思维是针对临床问题开展辩证分析、逻辑推理,科学获取有效证据,为做出合理临床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1],对助推护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美国医学研究所[3]认为,循证实践应覆盖护理本科、硕士及博士各层次教育。Melnyk[4]认为,循证思维应与现有课程自然融合。研究[5-6]建议,护理本科教育应尽早将循证理念融入专业课程,而将循证思维融入医学科研课程是最常见的循证教学形式。目前,我国护理本科循证课程多为选修课,覆盖面有限[7]。国内护理本科循证教学多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情景教学等,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8]。如何将循证理念有机融入护理课程,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渗透式教学强调创设潜移默化且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完成知识迁移[9]。本研究以“输入-环境-产出”(input-environment-outcome,IEO)模型为框架,将循证思维渗透于护理研究知识体系,取得积极效果。

    1.1 研究对象 2021年9-12月,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以下称“我校”)护理学院三年级6个班学生为教学对象。纳入标准:2019级护理本科生;
    知情同意。共纳入学生220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201名,平均(20.76±1.17)岁。

    1.2 方法

    1.2.1 课程信息 我校《护理研究》为专业必修课,现为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在第五学期开设,包括9个单元,共36课时。教学团队由3人组成,均为护理学博士。课程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第5版《护理研究》。

    1.2.2 基于循证思维的护理研究课程教改设计

    1.2.2.1 理论框架及设计思路 IEO模型[10]认为,学生产出(outcome)指学生在学习后所形成的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等,主要取决于两类因素:(1)学生一般资料、个性特征、学术经历等初始输入变量(input);
    (2)以教学活动为代表的教育环境(environment)。学生产出是输入变量与教育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Liou等[11]认为,教育环境需构建对学生产生高影响力的教学活动。前期研究[12]发现,护理本科生对循证思维具有较强学习兴趣,但循证知识、技能和行为得分较低,以该研究发现为输入变量,有针对性进行课程设计。学习环境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为重点进行教学设计。根据预实验结果[13],在精炼原教学内容基础上,深入分析护理研究知识内涵,探索护理研究知识与循证思维的逻辑关系,将循证思维渗透至护理研究知识体系。

    1.2.2.2 教改方案 围绕护理研究知识框架,确定各教学单元中与循证思维关系密切的知识点,化整为零,将循证思维有机渗透到护理研究知识体系中。采用小组式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和PBL教学策略,每3~4位同学组成一组。各组基于兴趣确定研究选题,并依次在文献检索、研究要素解析、设计原则确立、设计类型确定、研究对象招募、研究资料采集等章节学习后,完成相应步骤的科研设计作业,最后整合为一份完整的研究方案书。具体见表1。

    表1 基于循证思维的护理研究课程教改方案

    1.2.2.3 教学流程 教学团队基于循证思维构建护理研究课程教改方案,开课前发布导学通知。授课前,教师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发布教学材料,并介绍当次授课中循证内容设计思路。授课过程中,按照上述教改方案,开展渗透循证思维的课堂教学。授课后,各组分别完成相应单元的科研设计作业,有针对性强化各单元所学科研知识和循证内容,由1名教师负责批阅。课程结束后,请各组整合完成科研计划书。6个班均采用小班制教学,教学过程和作业要求完全一致。

    1.2.3 量性评价

    1.2.3.1 测评指标及工具 (1)循证素养水平:采用循证实践能力量表(evidence-based practice competency questionnaire,EBPCQ)[12,14],共57个条目,包括循证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4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评分,总分285分,得分越高则循证素养越好,并划分为4个水平:很差、差、合格、良好。本研究中,循证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4个维度以及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29、0.833、0.912、0.742和0.944。(2)期末作业成绩及循证得分:课程期末成果为各组独立完成的科研方案书,分为5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不及格(<60分)。“循证表现得分”为评分标准之一,包括文献检索意识、证据等级解析、重要观点标引、参考文献格式等项目,满分20分。

    1.2.3.2 资料收集 课程开始前,学生填写一般资料与循证实践能力量表;
    结束后,学生再次填写循证实践能力量表。期末作业成绩及循证得分从教师评分系统中提取。

    1.2.4 学习体验 采用现象学研究,探究学生课程学习体验,进一步明确教改可行性、适宜性和可持续性。

    1.2.4.1 访谈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选择期末作业和循证得分均高于平均分(87.43分、15.95分)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10名学生后达到信息饱和,用S1~S10编码,见表2。

    表2 访谈对象一般信息(n=10)

    1.2.4.2 资料收集 基于现象学研究[15],开展半结构式个人深度访谈,探索学生学习体验。访谈提纲如下:(1)你对渗透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学习总体感受如何?(2)你觉得有必要在护理研究课程中融入循证理念吗?为什么?(3)你觉得这个学习过程有难度吗?(4)你如何认识科研知识和循证思维之间的关系?(5)你觉得此次课程学习、尤其是循证学习,对你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吗?访谈在学院会议室进行,时长45~60 min。

    1.2.4.3 资料分析 访谈结束后24 h以内将录音转录为文字稿,遵循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

    2.1 量性结果

    2.1.1 循证素养得分情况 课程学习后学生循证知识、技能、实践以及循证素养总分均高于学习前(均P<0.001),等级水平均由“差”升至“合格”;
    但循证态度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25)。见表3。

    表3 课程学习前后学生循证素养得分比较

    2.1.2 期末作业成绩及循证表现得分 学生期末作业平均成绩为(87.43±2.41)分,其中14.1%(31/220)为“优秀”,85.9%(189/220)为“良好”。学生循证表现平均得分(15.95±1.67)分,表现出良好循证素养。

    2.2 质性研究结果

    2.2.1 科研知识与循证理念衔接自然、内容交融 学生认为教学中循证思维与科研知识衔接度较好。教学将循证知识化整为零,适时将循证思维与科研知识相关联,有助于学生在点滴渗透、潜移默化中理解循证思维,“讲课中很多循证的东西是书上没有的,但老师总能在讲一些知识点时介绍循证知识,这些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贯穿的,……自然而言就听进去了”(S7),“上完科研课,我基本明白了“循证”含义。老师在每个章节里其实都讲到了循证,都把循证跟科研知识关联起来了”(S1)。不仅如此,教学设计尝试基于循证视角对科研知识进行解析,让学生对科研知识有了新认识。“老师用一个金字塔图就把科研种类做了概括,……用循证解释科研,反而很好理解”(S4)。相对于集中在一个章节讲述循证知识,这种化零为整、逐步渗透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循证学习难度,“教材上有一章专门讲循证,......老师(把内容)重新分配到每节课了,这样(知识)反而不晦涩,好理解”(S8)。

    2.2.2 科研课程渗透循证思维有助于涵育学生循证素养 渗透循证理念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循证意识,“老师经常强调循证,把循证跟科研知识结合起来讲,我觉得循证和科研是密不可分的”(S3)。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明确了科研各环节都要强调循证意识,“科研中贯穿循证思维,每个科研环节都要有证据支持”(S2),“论据不能(由)我们自己凭空想象,还得有(文献)来源,这样才有说服力”(S10)。经过课程学习,这种意识可延伸、渗透至其他课程学习中,“我们上次准备基础护理学的PBL课件,我们在知网查询了相关文献,引用了其中几篇文章,……当时老师看了非常赞赏”(S4)。循证素养提升也可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小组评价了一篇论文,尽管发表的杂志挺好的,但(论文)得分并不高,看来就算是已经发表的论文也不能直接拿来用”(S9)。

    2.2.3 循证理念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科研知识的理解 采用循证视角诠释护理科研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科研知识。“老师布置课堂小组训练,让我们评价别人发表的论文,用了一个(JBI的)综合评判标准,……小组训练让我们深刻理解了科研原则内涵”(S6)。又如,在授课中增加介绍原始研究金字塔图,可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不同科研设计类型的内部真实性特征,“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讲的研究金字塔,书上没有这幅图……老师讲课的时候,就按金字塔从上往下一级一级讲,……这不仅方便我们一目了然梳理知识,也能够体现不同科研设计的级别”(S4)。不仅如此,循证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科研视野,“老师在课堂上简单介绍了证据的6S金字塔,很形象,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原来我们目前学的科研类型在整个证据体系中还只是那么一点比例,……看来真的是科研是无止境”(S9)。

    3.1 研究主要发现 基于IEO模型,本研究循序渐进将循证要素渗透于护理研究知识体系。量性研究显示,课程教学可同时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与循证素养。质性研究表明,渗透循证思维的护理研究教学将循证内容与科研知识有机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循证素养,强化对科研知识的理解。

    3.2 渗透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作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入门课,护理研究需帮学生建立起审慎、严谨的科研意识。研究[16]显示,多策略互动教学有助于提高循证教学效果。本研究在解析护理研究知识结构基础上,确定与循证理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采用图片展示、举例说明、类比拓展、实例解析、讨论等方式,化整为零,将循证内容与护理知识关联整合。同时,通过序贯式作业训练,系统性强化学生循证知识、意识与技能,采用TBL教学增强学生学习责任感,实施PBL教学提高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17]。上述教学策略使循证思维与科研知识密切结合,并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参与度,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循证思维,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

    3.3 渗透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循证素养 前期研究[13]发现,护理研究课程如果仅在特定章节集中讲授循证知识,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养成敏锐的循证意识,也无法具备系统的循证能力;
    循证理念在护理研究各环节均应被强调和遵循。为此,本研究采用渗透式教学策略,围绕护理研究知识框架,将循证思维与护理科研知识相对接和整合,使学生持续接受循证理念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循证对科研的价值,有利于学生将循证知识迁移至护理研究领域,可实现其对现有科研知识的深度理解乃至重构[9]。质性研究显示,课程学习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证据检索和标引意识,基于循证视角理解护理科研知识,表现出较高的循证素养。这表明,渗透循证理念的护理研究课程,不仅能够实现循证知识的传授,而且能够将循证理念系统整合、嵌入到护理科研知识体系中,使学生养成贯穿科研全流程的循证素养。

    3.4 渗透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科研综合能力 循证思维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思维意识,建立“重证据”理念,对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18]。循证实践所强调的“审慎、明确、明智”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敢质疑”、“会质疑”、“不盲从”的评判性思维,这对其专业成长至关重要。1项Meta分析[19]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教学,循证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研究[20]显示,评判性思维水平是研究能力的关键预测因子。因此,循证思维可能通过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进而提升科研能力。此外,用循证视角解析科研设计类型,强化对科研设计原则的理解和应用,也可以解释循证理念对科研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

    3.5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为单组前后对照设计,证据强度受到一定限制。未来将基于现有发现,设计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探索教改方案有效性。

    猜你喜欢 循证理念素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循证护理》稿约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8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0期)2021-01-04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0期)2021-01-04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0年12期)2020-06-01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6期)2015-06-08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护理 思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