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德智体美劳”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时间:2023-02-11 20:2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俞国良 何 妍

    何妍:俞教授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深化改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素质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很多地区和学校也已经在开展“六育融合”“六育同构”等探索和实践。厘清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总体上讲,您是如何理解这些问题的?

    俞国良: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心理层面的健全发展。普及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论述,教育是在人的心理层面进行的,任何一项教育都蕴涵心理教育的因子。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只要教育对象是“人”,都是对人的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组成的内在系统的发展、维持和修护,就必须要有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全人教育”。反观当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极端事件频发,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很不乐观以及面临严峻形势,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长期“受忽视、走形式”的恶果,更深层次折射出现实需要与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把握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重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整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能,是其发挥育人功能、服务社会的关键。为此,我们形象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比作人的一只“手”,“德智体美劳”是其点石成金的五根“手指”,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手掌”,连接着五育中的每一个要素。尽管“德智体美劳”五育都有各自的教育目的、任务、内容、规律和方法,也都处于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的状态,但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重拳齐发,双向建构,这是新时代铸造大格局教育的一个具体举措,也是实施教育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切实体现了学生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的真正回归,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

    何妍:我们先来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从育人目标来看,二者是如何很好地统一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的?

    俞国良:德育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基础,按照特定的社会要求和规范,对学生施以思想道德、思想政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其目标是“育德”,发展学生良好的“德性”。在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与行为的一致性取决于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尤其是在解决道德两难问题时,适当的价值引导,这是实现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转化的必要前提,这为科学实施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的内容与范围,把认识自我、处理各类人际冲突、调控负面情绪等学生的深层次发展问题,纳入学校德育与思想教育工作中。在尊重、平等、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同、人际认同和社会认同,激发亲社会动机和成就动机,进而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社会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与个体的社会化同步,才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内化并转化为个体的外显行为(亲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

    总体而言,从德育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塑造、思想政治的浸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来看,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价值导向。

    何妍: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价值导向,二者都是为“育人”服务的,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来开展工作。因此,二者的关系应该是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的,请您谈谈这些区别和联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附属对象不同。德育,无论是其目标还是内容,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始终隶属人类社会。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源于对个体自身完善以及全面发展的要求,它以满足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为基石,以身心和谐与统一为最终追求,它是人的附庸。

    第二,理论基础不同。德育主要以政治学、伦理学等为学科基础,以社会主流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它的理论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所在社会的意识形态具有高度关联性。相反,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等为学科基础,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遵从人的心理行为规律,较少涉及到意识形态等。

    第三,工作原则不同。德育尤为注重价值导向,具有方向性、公开性、社会性和传承性等特点,不管是对学生的思想还是行为倾向,都具有教育和引导作用。而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以价值中立为原则,在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满足自主发展的需求。

    第四,具体内容和任务不同。德育是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道德品质教育为抓手,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智力认知、情绪情感、学习效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教育,锻炼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人格和社会化的顺利形成。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服务社会的终极目的。

    第五,教育途径和方法不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重视学校课程和活动所带来的巨大作用。除开设显性课程以外,德育更需要借助一系列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等的强大力量。而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社团以及心理辅导咨询中开展的各项活动,对部分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并结合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对个别患有心理障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此外,常规的课堂教学,德育以讲授和小组讨论为主;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活动法、体验法和心理辅导为主。

    二者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存在着诸多一致性。第一,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均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来具体设计和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如德育在塑造学生完整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其生理、心理、社会各系统的统一和平衡,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诉求。第二,遵循的教育规律具有一致性。无论是德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以学生的身心特征为起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随个体发展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第三,教育内容部分交叉重叠。尤其是在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都是一致的。同时,由于德育要提高学生的存在价值和生命质量,涉及正确的“三观”以及道德教育、自我认同、健全人格、关爱生命等相关内容,这与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的目标殊途同归。第四,两者的服务主体具有一致性。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都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和经济社会背景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实现育心与育德、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

    何妍:智育活动本质上也是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智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品质。总体上来讲,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俞国良:智育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知识和智力基础的教育活动。知识传递是智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又远远不止于此。当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知识传授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智育不得不从教学生“学会”转向“会学”,即从知识传授转向发展心智、培养能力,这是大势所趋。智育活动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无论感知、记忆还是思维、想象,都是基本心理过程的实现。智育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掌握知识的标志便是将客观存在的知识结构表征为大脑中的认知结构(认知图式),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心理活动过程,其引起的变化也是心理变化。可以说,智育不仅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智力正常),而且也是个体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心理机能、实现心理潜能的内在动力因素。

    何妍:智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准备了前提条件,有利于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
    反过来,心理健康教育也能促进智育效果的提升。二者之间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俞国良:大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影响的这种关系,但是这三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有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叉融合的。

    一是智力水平。智力因素包括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个体智力水平发展的双翼,不仅包括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包括诸如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因此,在发展学生的智力时,应侧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基于学生现有的心智水平,通过观察、注意和想象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供适合他们心理发展需要的教育,以获得学生自身能力的最佳发展。因此,提升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开发其潜能,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藉助学生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一系列心智操作能力,才得以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是创造力。创造力作为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个体在心理健康高级发展阶段的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通过研究发现,许多特殊领域的来访者,情绪障碍问题往往是妨碍他们正常学习工作或创造的主要心理问题,但经过心理干预之后其创造力又能够得以发挥。他认为之所以创造力得到发挥,是因为个体有着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或状态。目前脑科学的研究证据指出,心理健康问题会使大脑的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体出现功能异常,并导致情感和认知功能的障碍。可见,创造力是智育的结果,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为创造力提供了非智力的保障因素,如创造性人格。毫无疑问,创造力不仅与智力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了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制约。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认为,“自我实现的人不仅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而且是一个内在的本性能够充分发展的人”。即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者,应是具备高度创造能力的;
    而且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其创造力也愈高;
    同时,创造力愈充分发展,愈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教育创新”中强调创新或创造性教育,就是要突出创造性人才的智力与非智力两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在智育的基础上,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两种视角上对学生展开教育,并以此来促进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变以及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

    三是非智力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其主要任务,其学习效果如何是智育教育的具体反映。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除智力、创造力等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习惯、动机、情绪智力等,都是与智力活动密切相关的非认知性心理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并起着引导、维持和调节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其情绪智力,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是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努力方向。一句话,智育在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方面,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等良好心理品质,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性内在条件。

    何妍:从“身心一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我们直观地认为体育除了强身健体,应该也具有“健心”的功能,但这一功能显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您怎么看待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俞国良: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体质和机能,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尽管体育的基本功能是强身健体,但实际上,体育还具有“健心”功能,从育人价值来看,这主要体现在“健体”与“健心”、“育体”与“育心”的最佳优化结合中。“育体”重视培养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具有外显性,而“育心”则注重塑造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具有内隐性。人的健康是身心统一的健康,人的发展也是身心统一的发展,身心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协调性。在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利用教学、活动、训练、比赛等各种环节,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使教育结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活动对人的认知和意识行为,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使其保持较高的生理唤醒状态和自主能动性。可见,体育无论是从生理层面,还是身心一体化层面,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体质基础。当然,传统体育仅强调了强身健体的“育体”价值,却忽视了塑造体育精神的“育心”价值,再加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模式下学科教育对体育锻炼时间的大量占有,使其未能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健康的目标。现代体育改变了过去人们只重视体育的生物学价值,认识到体育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基本心理需要上的重要作用,强调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责任担当,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更好地领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人的心理机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增强身体健康方面发挥必要作用,这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应然属性。即使如此,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又使人的体力活动减少,无疑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负荷,随之而来的是抑郁焦躁等负性情绪的反复出现。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借丰富的体育活动来调节、维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状态,才能在急剧发展的未来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

    何妍:具体来讲,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俞国良:概括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体育助力学生的身体自尊。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和训练,不仅习得各项运动技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提升身体自尊、强化自我概念。在体育运动中,学生通过“身体自尊”的获得感提升自我概念,从而使学生学会善用身体的潜质,这也是体育锻炼价值“由外向内”“由体向心”延伸的具体表现。

    第二,体育强化学生的情绪调适能力。有研究证据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继而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具备心理治疗的效果。这是因为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释放心中积压的郁闷和不快,缓解紧张学习的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还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在历经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通过肢体活动宣泄、释放、对抗消极情绪,并学会有效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状态。

    第三,体育铸就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如对规范的服从和在客观规范的制约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挑战自我设限,实现自我突破。除此之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培养愈挫愈勇的顽强拼搏精神和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最终“艰难玉汝成”,实现预定目标并取得最后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得到更好发展。

    第四,体育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体育运动、活动竞赛具有严格的纪律和规则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从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考量,合作精神是其心理社会性发展中一种更高级的社会情感,具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精诚团结、凝聚团队力量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团队合作意味着学生社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同时,体育教育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遵守体育规章制度、竞赛规则的条件下,实现自我超越,激励个性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何妍:说到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我们首先会想到艺术治疗,但美育的概念和作用范围显然更加宽泛,还请您从学理上为我们剖析二者的关系。

    俞国良: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还能借助美好的事物愉悦人的心理、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因而具有“入心、化人、怡情”的教育功能。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影响和熏陶学生,提高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自觉地按照美的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塑造完美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审美是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它能使人不断获得最美好的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就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美育对满足学生审美需要、净化学生心理、维护学生心理平衡以及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十分强调美育对人的情绪感染和心理健康的“净化”功能和作用。他认为,接受审美艺术的情绪感染,从精神上的极度狂热到心平气和,就是一种“心理净化”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的感染与净化,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从而恢复和保持心理和谐。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则认为,培养完善的人,就要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他特别指出,培养完美的人,必经之路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过程。可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食粮、基本心理需要,美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作用。因为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活动,无论是感受、鉴赏还是创造美,都是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心理活动的必然产物。从这个角度说,美育实际上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它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积极变化,从而达到心理系统的自然和谐,而自然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美。

    何妍:美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二者可以相提并论,那美育是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的?

    俞国良:美育究竟如何对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作用,关键取决于学生的审美心理过程。因为学生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往往会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进行欣赏和体验,即移情或外射——感时“花溅泪”、别时“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情绪伴随着审美进程不断升华为情感,最后形成“情景情绪主观化”。不难看出,情绪情感在审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更是触发其他心理因素的关键诱因。如果是悲伤、痛苦、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就会抑制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观察、想象和审美体验,从而使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只有使学生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使其心理趋于和谐和平衡状态。美育实践也表明,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的开展,可以诱发出积极的审美情绪,与之相随的是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并与学生的心理需要契合。无论是强调美育过程中使人心中紧张的某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等)获得调适,还是强调在美育过程中使人心中郁积的某种消极情绪(焦虑、抑郁等)获得宣泄,都说明美育对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美育的基本载体和形态是艺术教育活动。有研究发现,艺术活动有极其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和社会效益。因为人们在参与艺术活动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大胆创作,表达自己最真挚、自然的情绪情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都追求健全人格、完整人性和健康心身,二者本质上有着相通性和契合性。更为重要的是,音乐、绘画、舞动、戏剧等艺术教育活动的常态化,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艺术美能不断熏陶、启迪学生的心智,从而维持心理的健康与和谐。

    美是人类近乎天性的精神追求,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往往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情感兴奋,强化意志努力,并用美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当他们得到或感受到自己成为某种审美对象时,会更加乐观和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美育具有潜在的积极心理学价值。此外,作为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美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教育形式,艺术治疗则利用表达性艺术来开展心理诊断与治疗,效果显著。整合艺术活动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给学生营造一种安全、无威胁的氛围,就是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同时,心理治疗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要求咨询师和当事人共同努力,借以实现心理健康的目标。艺术不仅可以作为焦虑者传达消极恐惧和担忧的一种方式,还可以用来激发大脑右半球,并支持左半球发挥更大的功能。例如,国际心理咨询界常用的艺术疗法,在减少抑郁等消极情绪方面效果显著。可见,充分发挥美育的积极作用,通过美育“润物细无声”的暗示、感染等教育功能,能实现以美养心以心筑美的育人目标。

    何妍:劳动教育也是我国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种教育形式,请您谈谈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哪些方面,其作用的机制和原理是什么?

    俞国良:劳动是人本身的内在心理需要与应有的自觉行动,而劳动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为核心,塑造个体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劳动意识作为劳动教育的要素,它是培养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前提,也是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活动中,仅有劳动意识不够,还需认知、态度、情感等因素的促进和转化,即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才能将劳动意识转变为劳动行为。无论是哪种方式、哪种形态的劳动行为和实践,都是个体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知到对内部主观世界的塑造。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以脑力或技术劳动为核心的劳动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意义重大,劳动不再只是机械的、体力的劳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劳动中无疑含有较多的认知成分和心理成分,需要劳动者随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监控、调节、评价和优化,是其获得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发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借劳动教育这一途径,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有力保障。因为,只有当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的内在品质和能力,才是稳定的、可持续的。当然,劳动教育需要还原到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和身心发展过程的形态上去。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应该主动进行一些脑力劳动来调节身心;
    以情感劳动为主的人,则要用独处与沉思来加以平衡,发展其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对抗人的片面发展和异化的重要方式。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关键所在。劳动素养是对劳动过程中与之相匹配的劳动意识和态度、知识和技能、行为和习惯诸要素的综合概括。可见,在劳动教育中,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愿望,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表现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心理与行为倾向。由于劳动教育植根于生活情境,同时又超越了日常生活的范畴,它不仅要求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要求这种身心统一的发展可以通过真实生活情境体验。同时,劳动技能本质是人的劳动能力,它是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借助于身体及其相关的神经活动过程来实现,在反复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步地形成并巩固下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以劳动习惯的方式保存下来。可见,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建立在正确的劳动态度基础之上。如果学生对劳动技能的学习有着正确的动机和兴趣,就会投入积极的情绪去学习操作,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水平。在此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强化,让学生在挥洒汗水的艰苦劳动中,培养坚强的毅力;
    在奋发图强、顽强拼搏中锻炼意志,从而获得受益终身的心理资本、精神财富。劳动教育的实践表明,培养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为其良好的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支撑。

    “适”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之一,一是“适应”,即对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社会发展的适应;
    二是“适中”,即情绪适中,反应适度,认知、情感、行为等适合年龄特征。这种“适”度,来自学生自身的心理特质。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质,个体的内部信息以与外部世界相适应的状态得以完美表达,呈现了心理健康的积极状态。一般地,与生活和社会适应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适应观,具有适应学校和家庭等新环境的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加强对他们的挫折教育,提高耐挫力、心理承受力、心理弹性以及对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生活实践表明,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依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教育给人们植入了实现幸福的行动基因,而且还增强了人类获取生存资料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且有利于其生存能力、生涯规划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因为学会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每一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也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基础。加强劳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生活做好准备。学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体验劳动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进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以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劳动实践中磨炼意志,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以劳动育人的教育效果。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劳动教育有了新内涵也面临着新挑战,即需要着力唤醒学生对于完整生活意义的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大放异彩,劳动不断升级,新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式为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智能时代诠释了新的劳动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新时代对于人才,尤其是对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劳动人才的旺盛需求越来越紧迫。因此,劳动教育亟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新形态劳动、创造性劳动,最终让学生自主体悟劳动并不是单纯机械的体力劳动,通过创造性劳动主动地探索和寻求劳动带来的愉悦、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价值,才能泰然应对新技术将生活扭曲为单向化的挑战。

    猜你喜欢 美育劳动心理健康 论公民美育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
    相关热词搜索: 德智体 心理健康教育 关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