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雅趣、雄心与旷达:改编昆剧《浣纱记》刍议

    时间:2023-02-09 14:3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周 飞

    2021年是昆剧“开山鼻祖”梁辰鱼的诞辰500周年,为了纪念梁辰鱼,也为了致敬经典之作,昆山当代昆剧院邀请编剧罗周为该院改编昆剧《浣纱记》。经2021年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组委会严格筛选与充分论证,该剧的首演成为昆剧艺术节的闭幕大戏。时隔一年,依旧是盛夏,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浣纱记》于2022年7月23日献演南京。

    此番献演的剧目是作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2年江苏省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参加展演的。在江苏大剧院演出当晚,“我苏”网直播时有65万人在线欣赏,大剧院加座到三层,约1500个席位的观众席几乎满座,演出结束时经久不息的掌声让演员难以完成谢幕,如此成功的戏曲演出在疫情尚未完全消除的当下尤为稀见。笔者以为,该剧在南京拥有如此演出盛况,除了南京观众对昆曲的偏爱之外,该剧在改编的剧情设定、节奏把控与剧目的舞台呈现等方面,皆令人称赞且难忘。罗周高超的编剧手法再一次在《浣纱记》的改编中充分呈现,昆山当代昆剧院的表演实力也不容小觑。

    梁辰鱼所著《浣纱记》突破明代传奇创作题材的局限,将生旦爱情戏置于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之中,以“家国”和“爱情”双线结撰全篇,剧情丰满,立意高远。但原著四十五折的体量与庞大题材、繁杂线索,使其结构松散,剧情冗长杂乱。罗周改编《浣纱记》,似庖丁解牛,她保留了梁辰鱼原著剧情脉络,只留筋骨,以她常用的四折加三楔子为结构,重建剧情与人物。“以四折着力塑造西施及她与范蠡之离合、以楔子交代吴越争霸之情势变化及勾践、伯嚭、伍子胥等人的各自展示”。(《浣纱记》节目单之“编剧的话”)改编版对剧情的调整,并没有大起大落,似乎是顺应了故事气口的自然走向,但在情节展开、人物动机设置上却更合情理。

    比如,原作中范蠡独自谋划并劝服西施赴吴,从个人情感上实难让人接受。这一环节一直是改编原著难以逾越的情理障碍点,也是改编《浣纱记》的难点。如何符合情理之中,却又与人们心中固化的史实相向而行,成为改编是否精妙的制胜点。罗周在改编的一开始就做好“西施之美天下皆闻”的设定,待到勾践、雅鱼、众文官“三拜红颜”,对范蠡和西施二人施加众望所归、非你莫属的无声压力之时,西施赴吴已成定局。西施赴吴既有家国大义的恳切,也有命运使然的无奈。此时赴吴,从情理上、剧情发展上看,已经铺垫足够。但对于范蠡的人物刻画上,其内心转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受“三拜”之后,西施希望得到范蠡的正面回应。在越王逼问美人计谋的策划者时,范蠡爆发出一声“不破吴宫、誓不为人”。在家国复兴面前,范蠡由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士大夫彻底转变成了一个不择手段的复仇者。听此答案,西施明白了,“你也不消答,我也不该问!”观众也接受了。“敢请夫人教歌,以事吴王!”剧情发展处于“一切皆被看破,却也未被说破”的微妙状态,台上台下人,皆心知肚明,了然于心。这样的处理显然更加合情,观众接受度更高,也为范蠡与西施二人最终的选择提供了情理支撑。

    最初的范蠡,在美人面前遇见“天大的事”也听不见。入吴后,给越王的称臣、尝粪、选美三个计谋,个个令人心惊。超出人性底线的计谋,在复仇大计面前不足为耻。为了复仇,剜心之痛皆可忍,爱情可以暂时搁置,心爱之人可以被蹂躏与践踏。越王因“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留下千古美名,在这部《浣纱记》中毋宁说是因为范蠡的雄心。

    昆剧《浣纱记》

    再比如改编版对原作重要人物伍子胥的剧情进行了大幅删改,只留下一折原创的《辨纱》,而这一折中伍子胥的人物行动完全纳入主线剧情之中,其对西施“怀纱”的质疑直接与《分纱》的剧情相关照。

    通观全剧,编剧所有的笔墨都是有目的的,强调、反复之处有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值得细细品味。比如“天下之美人,莫若越国。越国之美人,莫若诸暨。诸暨之美人,莫若苎萝。苎萝之美人,莫若西施!”这句赞美西施美貌的排比句在全剧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范蠡西施相识之时,由范蠡与文种对答而出;
    第二次是“三拜红颜”之时,由西施与范蠡对答,且由西施自己说出“我西施是也”;
    第三次是“进姝”之时,由文种与伯对答。西施之美貌在这三次的对答中,从第一次范蠡的惊艳,到第二次西施的惊恐,再到第三次文种的蛊惑,渐次暗示着西施悲剧人生的起点、与范蠡爱情的讽刺、作为个体的人在战乱年代的卑微。

    罗周的改编本,关目清晰,走戏顺畅,剧情紧凑,节奏徐疾井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在必要的情感抒发时,浓墨重彩,充分抒怀;
    在情节过渡时,简短交代,一秒不待。比如范蠡西施二人的相识、越王众臣的“三拜红颜”、伍员西施的“辨纱”等情节,“一而再、再而三”地辗转铺陈,展现人性,不吝笔墨。而“寄子”“入吴”“吴刎”等不必要铺陈的情节,只用一句唱词或一个场景作交代,点到即止,惜字如金。

    最值得品味的是第一折《盟纱》开场范蠡西施相识之时。春和日丽,两人青春年华,互相倾慕。正互吐衷肠,偏逢越国来战。先是西施不听范蠡自报身世,只因女儿家待字闺中,需保持必要的矜持。待得知眼前郎就是慕名已久的范蠡,矜持怕是绷不住了。西施正欲作答,文种急告出了“天大的事”,而范蠡答曰“天大的事我也听不见”。文种在一边着急催促,范蠡则不听、不见。文种不得不高呼“越人危矣!”范蠡方才猛然惊醒,匆忙告别。如果西施是个柔弱女子,听由天命,也就叹息一声,任之远去。但她没有,“问都问了,怎做无有?”仅此一句,西施已经宣扬了她倔强的个性。范蠡一而再地阻拦,西施仍坚持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终于“美人难得,美人多情,便再闲话片刻。”烟波浩渺的舞台上弥漫着战情危急的气氛,空灵之美与紧张之感形成强烈对比,不断将戏剧张力拉到极限,一触即发。紧张逼仄,又雅趣横生,舞台节奏感妙不可言。此刻,舞台上的一切都刚刚好。

    再比如《分纱》一折的开场,西施惆怅纺纱,东施兴冲冲赶来,急告范蠡一行正欲前来。丑角东施聒噪一阵,西施方才怅然回复“多少忧怀”“总是牵念”“不见他来”,一紧一慢的三个来回之后,把西施的思念抻得很长,也把与范蠡成亲的希望值升到最高。东施要求西施“门后梳妆、不动声色”,待他“千呼万唤、三叩九拜,你再出来!”观众看着满台官员已经预感即将发生什么,只待好戏演来。“这样的迎亲说话,好怪呀!”东施背躬疑惑地说着;
    “黑鸦鸦冠袍带履占人眼”,西施颤颤嗦嗦地唱着;
    观众满怀悲悯看着。在这样巨大的对比与反差之下,台上角色个个生动,台下观众人人共情。

    这样的两个有情人,凭着超越常人的意志力与胆识,历经十三年,最终协助越王破吴。传统戏曲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合理地成为观众的期待,历尽磨难终成眷属,是人之常情、善之所终。但作为结局的《合纱》一折,并未让“纱”合成一体,而是“逐水流而去”。这样的结局,出于西施的选择。尽管范蠡“昔日、今日、来日尽皆如一,情似磐石,永无转移”,渴望合纱。历尽了离合与兴亡,西施已然不是原来的西施,不是范蠡献出去还能收得回的西施。无论此刻的解读是作为女性的觉醒,还是战乱留下的戕害,对西施而言,伤害已经无法弥合与无视,那便旷达处之,各自飘零吧。他们入吴前的相处充满了雅趣,入吴后燃起复仇的雄心,灭吴后拥有旷达的心态。他们忠贞忠诚,隐忍坚守,适时退让。神合而貌离,何尝不是另一种坚守与忠诚,何尝不也是另一种圆满。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动容,随西施范蠡之情感升华而得到升华,回味无限。

    为了凸显昆山当代昆剧院演员的特点,编剧罗周根据院团具体情况,定制了一些戏份,并且十分合理地服务于剧情,让演员充分发挥表演才能,完美地讲述故事。根据剧团特点进行编剧并不少见,有的是为了剧团的生存、剧种的延续,更多的是为了演员更好地发挥艺术特长。当然,这种“定制”绝不是为了迎合,而是更加凸显演员的表演水平,从这一点上说,不仅考验编剧水平,而且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制”二字看似违背艺术创作规律,实质恰恰是尊重戏曲规律的表现。为名角“定制”戏份、唱段,在戏曲史上有不少佳话流传,从流传下来的经典表演段落可见,优秀的“定制”反映的是优秀艺术家之间的高水平合作。

    一级演员由腾腾扮演西施,一级演员张争耀扮演范蠡,两人青春靓丽,正值当年,在空灵水韵的舞台演绎雅韵清音,赏心悦目,演员、角色和行当三者高度匹配。二人表演时的舞美设计,很贴合场景与剧情,或清新淡雅充满虚拟空灵之美,或浓郁华丽实现物尽其用之用。

    “纱”这一作为女主身份的一个道具,在改编版中,承载了爱情表达与意志抒发,不仅是范蠡和西施表明爱情的信物,也是两人为国献身这一意志抒发的信物。对舞台道具而言,将有形的“物”做了无形的精神化与升华,纱的分分合合,就是人的分分合合,怀纱就是怀志,《盟纱》《分纱》《辨纱》《合纱》,一缕纱儿串联起全部的情节,“纱”成为全剧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个意义上说,《浣纱记》之“纱”与《桃花扇》之“扇”的运用可相媲美。

    从角色行当看,原作中角色众多,改编版删削角色的同时,做到角色行当合理搭配。闺门旦、正旦、丑旦、小官生、净、末、丑、外,各色行当既不重复,也不臃肿,都能在舞台上展现不一样的人物色彩。伯嚭和东施两个丑角的表演部分消解了剧作的严肃与悲情氛围,使剧情冷热有度,符合昆曲本色。

    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昆剧院团,昆山当代昆剧团自2015年成立至今只有7年的建院史。7年中该昆剧院已经有5部原创大戏接续上演。从建院历史看,其在全国八个昆剧院团中是最年幼的一个,也是演员平均年龄最小的一个。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勤奋多产的剧院,正生机勃勃地为昆曲发展发光发热,其未来可期。作为本次上演剧目的编剧罗周,其剧本具有很强的戏剧想象力与文学创作力。她可以在戏曲创作程式下恣意挥洒才华,她对剧中人饱含深情、充满善意又能理性安排,充满热情又保持克制。《浣纱记》的演出成功,再次向我们证明:一部好戏能够提升一个剧团的整体实力,也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演员。

    猜你喜欢 东施浣纱昆剧 罗周昆剧创作论戏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新编京剧:伍子胥与浣纱女戏剧之家(2020年17期)2020-11-14民国前期知识界的昆剧存续论*——以1912—1930年报刊剧评中的昆剧中兴论为中心中华戏曲(2020年2期)2020-02-12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戏曲研究(2020年3期)2020-02-06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浣纱舞韵宝藏(2019年1期)2019-03-20记得你是谁1作文周刊·高二版(2016年46期)2017-06-06东施整容特别文摘(2017年7期)2017-04-19东施整容做人与处世(2017年3期)2017-03-24美丽交换做人与处世(2015年4期)2015-09-10
    相关热词搜索: 旷达 昆剧 刍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