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基于解决问题模型的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02-08 20:25: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 姜 英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着新时期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且,初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中,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擅长应付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协调自我和社会的矛盾。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初一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该次从让学生建立问题导向模型开始,学会调适自己,在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自己成长。为了说明这套初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该次结合初一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需求,说明了一套基于解决问题模型的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分析了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是他们这个阶段独有的特点。其次从初一学生的心理矛盾来说明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用解决问题模型的必要性。最后说明了基于解决问题模型开展初一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要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从解决问题出发,促使自己学会协调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让自己在顺利成长的同时,心理变得健康。

    初一学生需要开展独有的心理特点,如果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了解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这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

    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性。

    初中学生已经走进少年时期,他们的垂体形态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身体机能也正在逐渐健全,抽象思维也慢慢开始形成。此时的学生已经开始展现出成熟的一面,他们希望能够展现自我,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开始编织自己的未来。然而此时他们的发育依然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单一,建立问题的模型也比较简单。从总体来说,此时的学生感情丰富,思想还不够深刻。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性。

    向上性是指身体的发育让初一学生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事情变得更好,带给周围的人美好的感觉。而在逐渐向上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得到渴望的满足感。然而他们还不够了解自己,也不够了解社会,有时他们轻信周围的人,走上歧路,甚至是违法犯罪的道路。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性。

    初一的学生渴望能够实现自我,此时他们不希望周围的人给予自己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而希望有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拥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机会。他们希望向他人证明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然而此时他们从心理上和经济上并没有真正的独立,他们有时发现自己要独立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时,又会选择依赖他人。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性。

    在刚进入初中时,学生会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并且与小学时期相比,教师会给予他们更多自由,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己学习的课程比小学时期复杂,学习的任务变多,学习的负担变重,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多,评价的标准变得更高。于是学生开始变得紧张。部分学生开始变得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有些学生则开始逃避学习,成绩下滑很快。

    如果将初一学生心理存在的矛盾冲突归纳出来,那么可以将它诠释为: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在发展与外在环境存在调适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令他们无法解决问题,从而造成了心理健康问题。从这四个统一性来分析,那么可以诠释为:1.信息的获取。从内在因素而言,学生拥有直觉;
    从外在因素而言,他们通过各种信息吸收了信息。然而,如何整理信息,让这些信息成为促使自己成长的有用信息?学生并不清楚。2.目标的导向。学生向往着美好的结果,这是他们本能的愿望。然而,什么是美好的结果,周围的人给出的答案不一,此时学生内心会迷惘。3.方法的建立。学生希望依靠自己的方法来达成目标导向,然而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有限制,如果依靠他人的方法来达成目标导向,似乎又发现似乎不能够实现自我,如何突破限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学生内心的矛盾。4.情绪的处理。学生的人生既会有称心如意的事情发生,也会有不如人意的发生,他们在达成目标导向的时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果处理自己的情绪,有时学生找不到更好安抚自己情绪的方法。正因为学生存在这样的矛盾性,所以他们不能把信息获取、目标导向、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形成一个完整而连续的整体,从而他们觉得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存在着很多障碍。当学生不能够有效地调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种种问题时,从外部因素而言,他们的外部环境会变得不利于自己,比如他们要承受父母的责备等;
    从内部因素而言,他们会自我攻击,比如他们开始很后悔,开始怀疑自我。当协调不了内部和外部的因素时,他们的情绪便难以控制。

    图1:解决问题模型

    麦肯锡曾提出过解决问题模型,参看图1:1.问题。即分析问题解决的需求,以此作为导向。2.直觉与数据。学生需要学会获取有用的信息,学生要意识到虽然自己的直觉能够给自己提供决策帮助,但是自己要以事实为准绳,即以事实为基础提取数据。3.实施。即建立一套能够实现目标的方法。学生一方面要尊重他人给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要全面提取正反面案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管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自我管理的调控,克服问题存在的障碍。如果学生发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可以与教师及其他学生共同探讨,借助他人的力量,找到模型实施存在的因素,优化问题的解决。

    将解决模型融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处理成长道路上的矛盾,让内外因素真正和谐和统一,从而令学生有着经营成长环境的能力和具备持续成长的能力。

    麦肯锡曾提出过解决问题模型,提供了一套让初一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套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他们要如何理解自己心理的矛盾,并优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促使自己成长。学生有了方向性,他们才能够从矛盾性走向统一性。

    1.从建立来着手,树立目标。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有一套消极的心理,这套心理往往是既否定了成长的环境,又否定了自己。在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的心态着手,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目标。

    在学习“新朋和老友”时,学生认为“我没有朋友,大家都不喜欢我”,这就是否定了周围的环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人给予自己善意吗?大家从来没有向自己伸出友谊之手吗?”学生仔细回忆以后,发现自己似乎接受过别人的善意。有一次天下大雨了,学生没有伞,学生打电话让家长来送伞,但家长没有时间。一名同学主动约他一起走,把他送到了家里;
    而这一名同学因为送他回家了,所以绕了条远路。此时学生意识到自己认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是不存在的”,自己否定他人对自己的善意,也是在否定自己。那么,站在积极的角度来想,学生的目标是什么呢?学生可以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在这个学期中,我至少要结交一个朋友。这个目标是一个学生努力了就能够达到的一个具象化的小目标。学生可以从实现小目标开始,逐渐成长。

    2.以事实为准绳,面对问题。

    在建立目标以后,学生需要收集信息,学生能够从直觉和数据两个方面收集信息。从直觉的角度,学生可以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中推测出信息。而真实的数据信息则是从各方面来了解信息。以事实为准绳,就是指学生要以事实为判断问题的依据,在没有事实依据以前,学生不要过度放大直觉得到的信息。学生需要学会分析第一手信息和第二手信息,然后全方面获取真实的信息。

    以学习“青春的模样”为例,初一的学生有了独立性,他们希望有自我的空间,学生的目标是:日记是我私人的物品,没有我的允许,别人不能翻看我的日记。有一天,学生发现自己的日记被翻过了。此时有可能是父母出于种种原因私自翻看了学生的日记,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让日记被翻看了。此时学生不能够轻易凭直觉来断定日记就一定是父母翻的,这只是可能性之一。学生可以以沟通的方式询问:“爸爸,你是不是看了我的日记啦?”爸爸说:“没有。”这是从他人口中得到的信息,不是第一手的信息,学生只能把这种信息当成借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留心,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有时会偷偷去自己的房间看自己的日记。自己亲眼所见,是第一手信息,这是比较可信的。学生需要综合评估信息。通过留心观察,学生发现父亲确实没有偷看自己的日记,这一本日记是学生的姑妈带表妹上家里来做客,表妹私自进了房间,一时好奇翻看了日记。学生只有学会综合评价信息,才能够把信息定量及定性,为解决问题找到依据。

    3.以他人为借鉴,找到方法。

    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目标,从信息中发现自己面对的现实与目标存在差距以后,就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从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中、从教师给出的教学案例中,发现问题的因素,结合正反案例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理论,让学生结合理论对应着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为什么我没有学习兴趣呢?学生以此为主题,建立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找出自己没有学习兴趣的关键词。在完成发散联想后,学生发现自己找不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看到就烦燥、父母的课程标准太高自己觉得达不到等。此时学生具体的问题具体解决。结合教师给出的案例,学生发现自己应用微课学习学科知识,知识吸收的效率会提高;
    具象化的环境让自己觉得学习过程变得愉悦;
    自己有意识地把学科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与父母沟通,让父母支持自己的学习成长规划。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的父母只愿意强行实现他们自己的愿望,而不愿意与自己双向沟通。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交流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推荐下学习更多案例。在逐渐学习并掌握沟通方法以后,学生发现问题似乎可以解决。

    4.以科学的理论,处理情绪。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弥平目标和现实的差距,甚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了新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会让学生产生不良的情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结合心理学知识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以“学习的新世界”为例。学生发现自己没有完成自己拟定的短期学习规划,即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此时学生产生了自我厌弃的情绪,他们开始否定自己:“是不是我太笨了,怎么努力都不会考出好成绩的。”并且开始恐惧,他们认为自己的父母会不再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爱会减少。当学生的情绪开始蔓延时,教师引导学生用以下的方法安抚情绪:(1)隔离情境,学生决定在这三天之内,不提考试的事。除了每天完成学习任务以外,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休闲。在脱离情境的时候,学生能够消除自己紧张的心情。(2)转移情绪,学生可以在放学以后去打球,应用在球场上快乐驰骋的方式感受到快乐,消除自己的紧张感。(3)倾吐情绪,向自己的好友倾诉,学生可以向好友倾诉自己当前的状态和心情,让朋友帮助安抚情绪。当觉得心情慢慢平静以后,再去分析目标、信息、方法,直到让自己的目标实现。

    教师开展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心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到让自己更好成长的方法。由于初一学生既缺乏宏观思维的引导,又缺乏微观的实践经验,因此他的心理矛盾冲突太多,这种矛盾让他们迷失,而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带来的问题不能解决让他们痛苦。教师基于解决问题模型来开展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成长道路上宏观指导,学生在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勤于实践。接受了这套教育,他们将在解决成长问题的过程中克服障碍,让心理变得健康。

    猜你喜欢 日记解决问题心理健康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2年4期)2022-04-2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1年10期)2021-11-22解决问题的设计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成长日记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6年10期)2016-10-18里约日记新体育(2016年9期)2016-09-07
    相关热词搜索: 解决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模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