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教育抑或生产:高职教育实习的制度逻辑与选择

    时间:2023-01-19 17:00: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祝成林 ,褚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高等教育研究所;b.教师教育学院,南京 210044)

    高职教育实习是学生基于情境认知、实践共同体和集体智慧进入专业环境的过渡性经验改造。实习顺利实施需要学校、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协同推进。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带着各自诉求参与实习过程,即使面对同一事件也有着不同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这些复杂动机和行为背后往往受其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制约[1]。制度逻辑本质上是无法观察的东西,但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可以具体化为一些可观察或感知的物质实践,如民主具体化为投票[2]。制度逻辑的形成归根到底是那些拥有一定资源的有关各方,在特定的认知观念的制约下,基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衡量,在斗争和妥协中相互达成的一种政治协商[3]。高职教育实习中存在不同的制度逻辑,其间的冲突制约了实习的顺利实施。

    制度逻辑视角是分析社会系统中制度、个体以及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的元理论框架[4]。由于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不同群体在不同的假设、价值观、信仰和规则下行动,因而其制度逻辑也有所不同。实习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协同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的平台,学校遵循的“教育的实习”和企业遵循的“生产的实习”是其制度逻辑最重要的部分。

    (一)“教育的实习”:实习作为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

    “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基于教育的价值诉求,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其主要内容是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价值追求,源自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这套制度逻辑将实习视为学校教育延伸的实践教学活动,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套制度逻辑也是我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倡导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具体实践形式,其顺利运行需要达成以下条件。其一,高职院校深刻地明白实习在整个教育环节中的地位,在学生参与实习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实习中能够投入充足的师资和管理资源。高职院校通过向企业输送具备一定技术技能基础的学生,希望促进企业生产,借此向企业获取相应的办学资源,进而促进自身办学质量提升,并以此进一步向政府、家长、行业获取更多的教育经费和资源,为持续性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充足的保障。其二,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现状,面向高职院校供给生产中富余的资源和实习岗位,并协助高职院校组织实施学生实习、推进实习发展。在参与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实现人才储备、履行社会责任、获得企业声誉等目的。其三,行业协会能够及时发布本行业人才需求,指导并监督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实习,协助政府部门共同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四,对政府而言,高职院校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意味着现有的高职教育运行正常,对实习活动基本满意。政府将继续通过财政拨款和项目建设经费,向高职院校提供办学资源;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向企业提供实习补贴。其五,对家长而言,协助高职院校鼓励和督促子女积极参与实习,要求通过实习能够帮助子女在完成学业后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会将对高职教育的满意情况传递给其他家长,从而为高职院校带来新的生源和办学经济资源。

    “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需要各方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预期别人做什么,对每一方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套制度逻辑符合以学校为主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长期存在于高职教育实习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下,其发展日趋稳定、成熟,也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积极践行的实习行动范式。

    (二)“生产的实习”:企业作为盈利机构的外在要求

    在政府职能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在人才需求的压力下,技术技能人才缺乏倒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在高职教育实践中慢慢成形。这套制度逻辑是基于企业生产的利益需求,以满足企业人才储备、提升企业生产效益为价值追求,源自于生产实践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这套制度逻辑下的实习演变为企业对新员工筛选和培训的工具,其实质是企业新员工培训的前移。

    “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源自于市场需求,是一条自下而上推进高职教育实习的策略。制造业崛起带来旺盛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加快应用型人才储备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此时,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性地参与高职教育实习:一是选择性地参与和自身生产领域密切相关的、拥有相对较好社会声誉的高职院校实习活动;二是选择性地给予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机会,选择因素包括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技术技能基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生源地与企业所在地之间的距离、学生个人成长愿景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性等。只有当这些选择性因素符合企业的期望,企业才会给予学生实习机会,并像培训新员工一样训练学生实践技能。高职院校迫于实践教学的需要和政府政策要求,向愿意参与实习的企业提供能够成为潜在员工的学生并签订实习协议,同时要求企业“保住底线”,其余一般不作强行要求。家长方面一般也不会反对企业将子女实习当作新员工培训,因为这与他们期待子女找到满意工作的期望并不矛盾。这套实习制度逻辑并没有违背政府政策要求,且接收实习学生较多的企业还会获得政府的经费补偿。

    这套实习制度逻辑带有鲜明的企业生产逻辑,从形式上看,各相关方均从中获益,企业获得切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学生顺利就业,保障学校就业率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个体就业的愿望,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源自于市场需求的“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似乎更有生命力,至少它破解了企业被动、消极参与高职教育实习的难题。然而,一味地迎合市场的需求,忽视实习的教育价值,最终将实习演变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的工具,有悖于实习的教育属性。

    (一)校热企冷:“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下的实习困境

    “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下的实习困境表现为“壁炉现象”,即高职院校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获取满足学生实习需要的场所和环境,而企业则消极被动,不愿为实习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和条件等,由此而形成“一面热,一面冷”现象[5]。“壁炉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是企业缺乏参与实习的动力和利益诉求。针对此现象,一部分人认为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定对企业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法规[6];另一部分人建议政府通过减免企业一定税收或给予一定财政补贴等制度方式,鼓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7]。但不管是强制性制度机制还是诱致性制度机制,都难以消除实习的“壁炉现象”。一方面,通过外部强制力量要求企业参与实习难以持久,当企业参与实习的投入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回报,其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会逐步消退,实习会沦为形式主义;另一方面,给予企业税收或财政补贴政策固然能调动企业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但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会在优惠政策与实习成本之间权衡利弊,实习则会面临机会主义风险。破除高职教育实习“壁炉现象”应从避免“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的弊端入手。

    “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与我国以学校为主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密切相关。学校在政府主导下组织并实施职业教育,承担招生、教学以及学生就业等工作,企业并没有真正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内在机制,常常被视为职业院校的附属和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场所的提供者,是校企合作积极拉拢的参与者。这种基于“学校单一主体”的“教育的实习”制度不利于企业深度参与实习,也不可能促使企业成为实习的推进者和合作设计者。实习学生属于在校学生,与学校之间存在明确的接受教育服务和提供教育服务的关系,即使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企业生产或服务,学生身份表明其并不具有企业员工身份。“学校人而非企业人”的身份决定了企业不能合法地支配学生的劳动力,也不会与学生建立有效的契约关系。此外,随着实习学生完成实习任务返回学校,企业潜在的收益会随着实习学生的离开而流失,甚至不利于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保护,意味着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投入将难以获得回报。这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相背离,必然会影响企业参与实习以及供给资源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层面努力有所作为却难以作为,出现实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在形式上完成了实习环节,在实质上却没有达到实习的本质要求。

    (二)教育偏离:“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下的实习困境

    “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建立在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上,希望打破实习学生是“学校人而非企业人”的身份,赋予学生准企业人的身份。这套制度逻辑带有鲜明的“企业单一主体”人才培训的色彩。企业“准员工”身份意味着实习学生可能成为自由劳动力,企业可以按照现有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同时也不用担心实习学生完成任务后离开企业所带来的利益损失。然而,这种制度逻辑指导下的实习沦为缺乏教育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工具”,违背了实习的宗旨。首先,“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会导致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实习带有明确的选择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愿意接收大三学生的顶岗实习,不愿意接收大一或大二学生的认知实习和岗位见习。这违反了实习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其次,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同一个企业往往只会接收同一个专业的部分学生参与实习,同一批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学生实习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在企业实习通常会抱怨学不到知识和技能。其实,企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知识是隐性的、学生觉察不到的,需要有专业的师傅指导以及学生自身的观察与反思、实践与总结。而在“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下,企业创造利润的追求并不会促使企业成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学生实习过程中难以发生学习行为,必然会带来低质量的实习。最后,当企业的实习要求与高职院校教学计划冲突时,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生产任务需求向学校提出实习需要。通常这类实习岗位技术含量低、技能训练单一,甚至存在获取廉价劳动力的嫌疑。高职院校为了维持校企合作,只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为代价换取实习机会。

    企业单独行动扭曲了高职教育实习的元价值,使其脱离了培养人的教育轨迹,忽视了提升学生技术技能、职业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甚至落入了企业过于强调经济功能的员工培训。这种单独行动偏离了实习希望通过生产的载体功能实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性目标,也难以实现最终为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初衷。这种单独行动抛弃了实习通过工作而学习、在工作中学习的预期设想,使得学习活动彻底沦落为生产活动。企业则在人才需求的驱动下,有选择地参与“准员工培训式”实习,看似在形式和实质上都达到了实习的本意,却以生产代替教育、工作代替学习,忽视了实习的教育属性。

    高职教育实习面临的困境并非单一制度逻辑的作用结果,也不是两套制度逻辑的简单叠加,而是校企双方行为主体在双重制度逻辑相互交织的关系网络中相互博弈的单独行动结果。高职院校和企业是实施实习分工不同的双主体,实习是双边而非单边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提升实习质量,并且高职院校为实习做出的大多数努力需要通过企业的中介作用才能发挥育人效应。在高职教育实习的全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应当成为需求与供给互为“主客体”的“命运共同体”,充分利用企业人才需求激发其育人资源供给,是完善“教育的实习”制度逻辑的努力方向;在产业需求导向下坚持育人目标,是变革“生产的实习”制度逻辑的重要内容。因此,走出高职教育实习困境需要正视校企双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合理选取两套制度逻辑的优势,尊重教育的规律和生产的规律,将学生的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促使高职教育实习有效地融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同时,通过实习使得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紧随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避免纯学校式或纯企业式的单独行动,从而引发“教育的实习”和“生产的实习”的弊端。简言之,坚持育人为本的高职教育实习目标,是在与企业需求紧密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实现的,需要准确地把握实习的教育与生产、学习与工作两对关系。

    在社会系统中,没有组织可以完全自给自足,任何组织都需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并且也不存在一个能够控制所有资源的组织,通常是一个组织控制着可以使另外一个组织获利的资源,这样组织为了生存就必须从事与其他组织发生关系的活动。就学生实习而言,职业院校和企业两个组织都控制着能够使对方获利的资源,企业具备的真实现场环境可用于教育,职业院校可以向企业供给技术技能人才资源。高职院校是实习的发起者和主要设计者,企业是实习的推进者和合作设计者[8]。资源交换的可能是双方组织实施合作的动力基础。高职教育实习本质上在组织层面要求基于企业生产场所进行学校教育活动,在个体层面要求个体通过工作进行学习。产教融合能有效地处理好组织层面的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个体层面的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是实习制度逻辑的必然选择。

    (一)组织层面的教育与生产关系

    1.通过生产载体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与生产是人类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活动,教育关注人的成长和改变,而生产要求劳动者执行工作程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关注物的生产。尽管教育与生产的性质不同,但两者却可以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生产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如果人在生产活动中发生行为上的改变,而不是重复地从事简单的劳动,这样的生产活动已经具备教育价值,即生产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高职教育实习融合了教育与生产双重活动:对教育而言,它旨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学生技能形成,培养高素质的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对生产而言,它促使经济建设向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转移,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生产力。实习的初衷是通过生产活动实现教育目的,这里的“生产”不仅仅是企业生产流程中的简单生产,更是教育领域中的实践教学形式,兼具劳动性和教育性,能够为将来的社会劳动者提供技术技能积累的机会。“如果职业院校和企业能够在同一个平台进行紧密、有效的合作,这个平台显然具备能够同时容纳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功能主体,也能够同时遵循教育和生产两种不同的活动法则。”[10]高职教育实习恰好是这样的平台。由于技能形成有特定的规律,新手成长为专家需要积累“名义性能力、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和整体化的设计能力四种”[11]。学校职业教育并不能承担所有技能形成的任务,更加倾向于技能准备教育,个体在企业生产中持续性的实践才能促进技能形成。高职教育实习只有坚持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性目标,以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直接目的,才能达到促进企业生产的间接目的。当然,从资源相互依赖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实习的教育基本属性,忽略企业生产创收、追逐利益的载体需求,势必会影响企业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实习也会因此失去物质基础和实践基地。

    2.依托资源投入完成技能积累

    高职教育实习本质上是一项发生在生产现场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形成的实习过程本身就是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组成部分,企业的收入并不能简单地依靠生产产值来计算。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企业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载体,企业任何一种技术积累和创新的模式都离不开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完成[12]。鉴于此,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实习的投入可以通过技术技能积累获得补偿。高职教育实习对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企业通过参与实习,既能够让实习学生成为自身满意的新员工,实习的指导过程又能够提高原有员工的素质。因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必然要求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重新梳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其二,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的需求。高职院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过程,共同参与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然而,企业的投入是直接的、即时的,而积累则是间接的、长期的。此外,生产始终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不仅存在时间和人力成本的问题,还存在因为实习学生流动所带来的风险成本的问题。因此,在企业的投入必然要求获得相应的回报,且积累不足以及时实现的情况下,获得回报的直接途径是让学生参与日常生产。作为“边缘参与者”的学生没有任何决定权,企业把他们视为廉价劳动力,从事简单、重复的生产劳动。这使得原本以人才培养为主的教育活动容易走向以企业逐利为主的生产活动,即载体功能取代了目标追求,这也是实习沦落为“打工”的根本缘由。

    (二)个体层面的学习与工作关系

    1.在行动中习得知识

    开发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实习的重要任务。职业能力并不会自动地产生于已经习得的知识,需要在行动中促进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实习中的学习行为发生在行动或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积累、应用来源于个人行动和集体活动,实习学生必须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这一学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理论层面的显性知识和实践层面的隐性知识。高职教育实习既要鼓励学生将学校掌握的显性知识在行动中应用、检验,又要强调在行动中积累隐性知识。

    首先,在行动中应用知识。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不管课堂传授的内容如何先进,总比不上生产或服务一线中所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不管职业院校中的实训设备如何先进,总比不上生产或服务一线的最新生产设施装置;不管职业院校的师资如何“双师型”,实践上总比不上生产或服务一线的操作能手、技术专家[13]。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合作,将技能准备教育与技能形成教育融合起来,构建完整的技能教育过程。高职教育实习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并实施的。由于职业能力培养关键在于知识与具体工作要素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因此,高职教育实习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将学校习得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并通过行动验证和促进学校知识习得。

    其次,在行动中积累知识。“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达和交流,属于与特定情境相关的高度个人化知识,需要经过长期积累且不易衡量其价值。”[14]隐性知识具有内隐特征,经由个体的行动所获得的属于自己的知识,即使是优秀的企业技术人员也并不会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或者不知道拥有哪方面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传递是在目标指引下通过行动而实现。学生参与实习是为了融入实践共同体,最终成为其中的正式成员,学生在实习中掌握技能或习得隐性知识不是通过复制企业技术人员的作品而进行的,也不是通过获得学校教师教学中所传递的知识而进行的,而是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通过向心性的参与而发生的。实习组织者还应该侧重于对隐性知识实施管理,即强化隐性知识的获取、应用、评价和创造,鼓励学生在行动中积累隐性知识。

    2.在技能训练中培育创新意识

    首先,实现单一技能训练向复合技能训练转变。生产的需要促使企业优先关注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能训练,而与生产不密切的技能通常被排除在外。这会造成企业依据自身生产的需要来确定实习的内容,学生技能习得存在窄化的危险,那些被排除在外的技能虽然对某个企业价值不大,对其他企业可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生产的需要促使企业优先关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技能培训,片面地强调通过重复训练来提高某种技能,导致实习的工作任务单一、工作内容重复、工作过程固定等弊端。这会影响学生技能理解能力的发展。在当前生产与服务融为一体,人才需求层次整体上移,既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将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融为一体,又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以及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的背景下,这两种风险被放大。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情境判断思维、情绪管理心灵、自我激发精神、身心健康四种智慧来适应当下工作[15],既要注重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还应当注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注重亲自然情节的培养,唤醒同理心;培养学生具有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自我调整以及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复合型、复杂性、可迁移技能训练,将成为创新型实习的重要任务。

    其次,在复合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随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整合与创新、速度与柔性成为企业制胜因素,跨越组织边界的行为逐渐频繁出现。无边界组织思想引发扁平化、学习型等多种新型组织出现,瓦解了终身雇佣关系、颠覆了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体面临多次变换职业的机会。在变化的职业环境中,单一组织并不能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需要。无边界的职业环境促使个体的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融为一体,职业和生活边界越发模糊,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不再有明确的界限。无边界职业生涯可以帮助个体积累应对不确定的工作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就业背景中[16]。这要求高职院校联合企业设计创新型实习。这种实习以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应用、基本技能训练为基础,将创新元素贯穿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计划、设计、加工、评价等一连串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创新意识,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钻研、创新,提升个人岗位价值。

    就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而言,高职院校并不能完全承担知识生产、技能训练的全部责任。知识的转换、技能的应用也绝不是从学校到企业的单向过程,而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双向进行,企业的工作过程也具有知识生产、技能积累的功能。遵循产教融合制度逻辑的高职教育实习正是源自于其兼具教育属性和产业属性,在设计实习活动过程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也要尊重产业规律,使实习真正成为能够同时容纳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功能主体的平台,促进两者共同实施高质量的实习活动。此时,企业的生产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工作,而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工作,是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能够有效地破解教育与生产的矛盾,在资源投入中获取技能积累回报,也能够巧妙地融合工作规律与学习规律,使学生能够通过工作而学习、在工作中学习。

    猜你喜欢 逻辑技能院校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逻辑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21年11期)2021-12-05创新的逻辑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7期)2021-08-14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意林(2021年5期)2021-04-18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8期)2020-08-28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劳动技能up up!小学生作文(中高年级适用)(2018年5期)2018-06-11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37°女人(2017年11期)2017-11-14
    相关热词搜索: 逻辑 实习 制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