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时间:2023-01-18 20:40: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郭兴军

    (临沂市河东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山东 临沂 276034)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对事业单位会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控制,从而提升会计信息水平、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普遍关注的重点课题。

    1.1 有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过程中,加强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不仅可以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为事业单位资产能够归属于国家与人民提供可靠保障,而且可以避免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事业单位的资产均为国有资产。国有资产主要来源于有关部门的捐赠、上级划拨以及政府采购等,因此,事业单位强化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助于严格管理国有资产,及时对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事业单位应保证固定资产能够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以及账账相符,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这有助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延长[1]。

    1.2 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在事业单位经济项目记录以及交易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职责,需要对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往来进行实时记录,并确保经济交易记录的准确性与合法性,特别是在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会计记录的质量高低对其有直接影响。因此,会计人员除了要全方位对企业经济运作过程进行掌握,更要加大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与风险防范力度,从而避免事业单位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为事业单位的经济运作与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障。此外,事业单位加强对会计风险的有效控制还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以及真实性,使国家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了解事业单位的现状,并掌握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从而有助于国家正确把控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向,降低事业单位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2]。

    1.3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环节,会计人员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具有诸多职能,如核查、记录以及监督等。在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履行其监督职责,如监督事业单位的相关业务活动、监督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等,从而为事业单位业务活动以及预算执行的合法性、真实性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在事业单位进行经济交易时,会计人员还要负责进行实时会计记录,以确保交易的准确性。在会计信息的分析下,国家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进行充分掌握,进而为国家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2.1 尚未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长久以来,很多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时流于形式,也就是说,这些事业单位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且并未将其严格地贯彻落实到工作中,致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工作很难顺利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体系缺乏系统的管理、合理的规范,导致事业单位的一线财务人员与相关的管理层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与足够的工作热情,内部控制体系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充分发挥重要价值。例如,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财务岗位分工,也没有明确具体资产的安排,通常会出现工作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没有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控制,为有心之人创造了可乘之机,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流失。另外,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报销体系,并且部分财务人员在开展报销工作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4]。

    2.2 没有树立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

    会计部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会计部门的管理层对会计部门整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榜样作用,如果管理层在会计财务风险方面缺乏足够的控制意识,将很难带动基层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无法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事业单位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具有其特殊性,其发展重点偏向行政业绩,缺乏对会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视。因此,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仅停留在账面工作上,没有对其他形式的财务风险加强防范与控制,从而降低了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质量,会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难以充分发挥,给财务工作埋下了诸多风险隐患。例如,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预算工作,将会导致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超出预期范围,事业单位的发展效益将难以达到预期[5]。

    2.3 没有制订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风险主要指的是,会计人员在开展财务工作时,因工作失误而使会计信息出现漏报、误报等问题,进而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无法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致使财务管理工作风险增加。此外,会计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使得财务管理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会计风险问题。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方面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学理论,很多事业单位只能通过个人的经验总结与主观判断对会计风险展开防范,而这种方式显然存在不足,容易使事业单位内部隐藏风险因子。例如,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前,如果没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将很有可能在项目决策阶段,因缺乏可靠的参考数据而影响数据整合的准确性,导致决策产生失误或者发生购置重复问题,造成事业单位经济损失。另外,在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部分事业单位会选择利用投资来为单位财政创收,以便提高资金的应用率,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但事实上,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其很难准确预判资金的后期效益,且没有利用科学的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更容易引发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在盲目投资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资金浪费[6]。

    3.1 建立健全会计风险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会计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发展。首先,对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责任予以明确。事业单位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管理,使每个部门都能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此外,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风险管理时,应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展开工作,严禁出现各种风险漏洞。其次,事业单位不仅要结合财务会计相关机制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排除,而且要针对时代发展形势,加强对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了解,并及时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来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提升会计风险管控水平。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并做好信息环境下的会计风险防范工作。如在将会计信息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时,为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影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会计人员应重视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重视对工作细节的把控,降低自身的失误频率,以免产生不必要的会计风险。

    3.2 强化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会计风险,因此,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重视程度,强化相关人员的会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先进的会计风险防范理念,为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供可靠保障。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应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加强对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重视,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其次,事业单位的基层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积极树立防范意识。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在对会计风险问题进行处理时,应对风险的根源进行深入挖掘,提升自身发现风险、控制风险以及防范风险的能力。最后,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应加强沟通与互动,并积极参与会计风险的防范工作,利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对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与控制。

    3.3 制订科学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事业单位应针对财务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降低会计风险的发生概率。首先,在制定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时,应根据相应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确保风险防范控制措施的科学合理性。在传统的会计风险防范控制过程中,会计人员主要依据工作经验与主观意识来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事业单位规避会计风险,但并不能完全依据经验与主观意识,以免防范控制措施缺乏准确性,难以达到预期防控效果。对此,事业单位可以邀请会计风险防控专家来参与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的制定。其次,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现状,财务部门还应对现行的会计风险预判标准进行完善,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对会计风险规律的总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事业单位中的各种会计风险,提升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还应加强对会计人员风险防范能力的培养,以便其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有效评估,降低会计风险的发生概率。最后,事业单位除了要对会计风险加强防范与控制,还应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体系进行有效健全,联合事业单位的内部与外部共同开展会计监督工作,进而提高监督体系的严格程度,确保监督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价值,为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3.4 构建多元化的监督模式

    首先,事业单位应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事业单位应构建长效的监督体系,并对内外部监督模式进行多元化创新,通过完善内部监督体系,构建内部监督部门,对监督部门的职责予以明确,为监督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提供可靠保障,进而加大对会计风险的防范力度,确保监督部门的职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此外,事业单位应对经济活动的风险环节与薄弱环节加强监管,以便从根源上减少会计风险。其次,事业单位应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事业单位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上各个相关单位的监督,并根据法律法规,主动公布单位每年在“三公经费”方面的支出情况,从而使单位收支透明化,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降低会计风险。最后,事业单位应联合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构建联动机制。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应在行政审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经济行为的规范化,强化对会计风险的防范能力。此外,财政审计部门应每年定期对事业单位进行全面审计,以便及时对其中的会计风险进行规避,促使事业单位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对会计风险防范机制进行有效完善。

    加强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防控策略:建立健全会计风险控制体系、强化相关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制订科学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构建多元化的监督模式等。文中所提的几点防范策略,对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部门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廉政瞭望(2019年4期)2019-05-27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中国经济信息(2018年9期)2018-05-23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商业会计(2017年13期)2017-07-20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中国总会计师(2017年6期)2017-07-17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相关热词搜索: 事业单位 风险防范 策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