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依托教材挖掘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英文作文

    时间:2019-01-20 03:24: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老师和学生头痛的问题,究其原因,客观上主要是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历程,短期效果不明显,再加上作文教学没有阅读教学那样具有较强依托性的文本,教学的难度明显增加;主观上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特征,单调乏味。为此,我尝试用教材文本为作文材料,进行转换性、模仿性、想象性、的作文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文本想象技法转换
      
      涓涓清泉离不开源头活水,同样,写作文也离不开生活之水。但现在的学生每天都处于学校、家庭这样的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之中,缤纷的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失去了鲜活的色彩,往往写作文时苦于无材料而写迟迟不肯动笔,而教材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内容,如果依托教材之本,挖掘其优势所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教材文本,实在是我们不宜忽视的一个作文训练基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如能成为写作教学中一种常规的训练方式,将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审题、构思、选材时,只注视着眼前这一个作文题目,而没有可能把它和其他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从中获得写作的借鉴和写作的材料,导致思维的凝滞,写作的兴趣更荡然无存,而联系教材文本的写作训练就完全避免了这种情形,有了依托的写作就会使学生的写作素材不再是无源之水,学生的议论话题也不再是无本之木。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利用文本进行写作教学的。
      一、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能力是中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作想象性写作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想象力,而且还能改变学生每谈及想象就胡编乱造的错误认识。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后,进行“假如遇到的于勒成为富翁”的写作训练。学生能够在训练中成功的塑造出与课文中的冷酷无情截然不同的菲利普夫妇形象,而淋漓尽致刻画他们在于勒面前的媚态。更有见地深刻的学生能生动的刻画已经成为富翁的于勒,面对兄嫂是一脸的冷漠,就像课文中的菲利普夫妇一样的无情,弃他们于油轮之上而扬长而去,全然忘记了曾经的承诺。不论是怎样的构思,都能围绕着“金钱至上”这样的核心来展开。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经过这样的训练,莫泊桑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定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大脑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想象是有基础的,有方向的,这样利用文本,可谓“双赢”――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合理想象的能力。这样的想象训练显然更具有实效性。
      二、利用文本丰富学生的写作技法
      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范文作文,是学生练习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习作技法的模仿在有效的学习文本后会更具实际意义。写作技法的训练,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衔接过渡等,空洞的讲说写作技法往往会造成学生一知半解,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仅仅是能做到照葫芦画瓢。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写作技法的训练,将更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写作技法。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描写江南春景的名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文中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尤其突出。春花艳丽、芳香、繁杂等特点在作者多角度的描写下悄然呈现,自然清新;春风的柔和、芳香、和悦也是在多角度描写中跃然读者心中。对文本有了这样的感知,再去写“丰收的秋天”“冬天的寒冷”甚至于烘托“伤感”情绪片段时,学生就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描写方式,而从从容容的进行多角度的展示。林嗣环的《口技》是一篇经典的训练“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素材;《白杨礼赞》是一篇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什么是象征(托物言志)的典范,《故乡》能让学生感受鲜明的对比,充分利用文本中的写作信息并进行针对性的挖掘和训练,能极大的弥补学生对写作技法认识的欠缺,丰富学生的写作技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利用文本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转换能力
      作文教学是十分重视问题的规范性的,但学生却往往会写出“四不像”的文章,特别是在初学议论文后,学生经常会写出似议非议、似叙非叙的文章。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议论中事例作论据的本质理解不透彻,使用不规范。如能结合文本做详细讲解,就能转换学生认知。例如《谈骨气》一文,讲述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仅用了下面这段话:古代有一个穷人,饿的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让学生以此为基础重新讲述“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时,学生会很自然的融合进对穷人的外貌,对施舍者的神态、动作,以及穷人拒绝施舍时的眼神、动作等的描写,有的还能适当穿插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比较下来,一个详,一个略;一个目标单一而明确,充分体现针对性,另一个内容丰富手段多样;记叙文与议论文叙述最主要的两点不同,学生自然就心知肚明了。正是充分利用了文本,才有效的实现了学生认知的转换,为学生不同文体的写作需求打下了基础。
      我们知道,要想提高写作能力仅靠课堂学习是行不通的,必须靠课外阅读来加强辅助指导和提高。实际上,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在文章写作前期获得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思考,明辩事理,增长见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无疑会为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把阅读和积累作为学习提高的自觉行动。真能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不断呈现可喜局面,同时,学生养成的良好阅读积累习惯将使其受用终身,为其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作为一名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应该依教材这一泉源,挖掘其特点,让它变的鲜活丰盈,将课文与作文结合起来,灵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借助教材肥沃的土壤,培育茁壮的作文之树。

    相关热词搜索: 提高学生 依托 挖掘 写作能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