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初中化学中整合信息技术方式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2-12-08 09:20: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初级中学 滕玉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单一教学的模式,认真思考信息技术方式与其他课程融合教学的方式,做好提升教学效益的相关工作。文章从初中化学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客观讨论了初中化学课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分析了在初中化学中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同时,文章基于化学教师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结合实际提出几点整合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从素质教育层面看,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课具有整合教育的关系。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是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初中教学中任意一门课程都肩负着培养学生素质的使命。比如,初中化学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初中生的素质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不同素质协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素质的培养教育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依存的。从学科教育层面看,信息技术课与初中化学课都具有文化教育的价值,两门课程共同具备着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育人功能,两门课程的育人目标是一致的。从教学发展的层面看,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速了信息化教育改革,线上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不断被应用到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学目标,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可以掌握更多信息操作的方法与技巧,并将信息技术课程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初中化学信息化课堂中。

    (一)有利于推进化学教学改革

    初中化学课程具有科学性、抽象性、严谨性的学科特征,注重科学理论与化学实践。传统的化学教学以口头讲解、操作演示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词不达意、演示效率低等问题,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下,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整合信息技术方式的初中化学课,有助于革新化学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其主动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进行理论讲解与实验教学,进一步加速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可通过互联网阅读、浏览海量信息,从而丰富知识储备。在整合信息技术课与初中化学课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更多教学素材,如教学视频、教学动画、实验视频、课外阅读材料等,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为扩展学生学习视野,提升学生学习思维水平夯实教学基础。同时,化学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制作Flash动画、教学PPT、教学微课视频等,并将这类教学资料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助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整合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时,教师可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复习旧知,探究新知,从而调动其化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发的锻炼自身的自学能力。比如,化学教师通过共享链接的方式让学生在线上观看信息化教学视频,提前了解课程学习目标与学习重难点,使学生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学习计划,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课程自主学习效率。

    (一)借助信息技术引导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涉及互联网应用教学内容。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在线上教学渠道中分享化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提前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内容代替传统的化学导学案,让学生在阅读、浏览、观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明确新课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为学生指明自学方向。同时,教师还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生进行线上的交流互动,在课前解决学生的疑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制作导学课件,并在课件中直接展示新课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物质;
    2.让学生学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生活问题;
    3.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分子、原子性质的方法。通过提前告知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自学方向,以凸显重点,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同时,教师可在线上分享导学微课视频,让学生点击链接观看视频内容,了解花香、湿衣服晒干、糖放到水里会消失等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提前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这样,学生可以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完成课前预习,并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在有效锻炼自身自学能力的同时,为课上的高效学习做好铺垫。

    (二)借助信息技术问题驱动,启发探究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等教学辅助工具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时,化学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姿多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情境中提出有深度的、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探索、深度探究,使学生在情境学习过程中生成不懈探究的科学精神。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乒乓球放在地球上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这幅图片隐含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比较乒乓球与地球的大小,为其探究微观世界做好铺垫。接着,教师再次提问:如果一个原子和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现象?你能举个例子么?通过提出情境问题引发学生的联想,使其类比乒乓球与地球的图片,从而加深学生对微观物质的认识。这时,教师追问:原子已经很小了,那么它还能不能再分呢?有的学生联想情境中的乒乓球,提出想法:乒乓球可以切割成两半,原子也可以吗?这时,学生的质疑意识被成功激发,教师顺势展示“原子结构的发现史”,让学生自主阅读总结“原子的构成”等知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演示理论,提升认知能力

    初中化学理论具有抽象、复杂的特征,只通过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知识的真正含义,导致化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多使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或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具体知识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也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原理,让学生在观察直观现象的过程中总结化学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抽象、化学认知能力。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金刚石与石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金刚石是无色的、透明的、呈正八面体形状的物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接着,教师展示工匠使用金刚石裁玻璃的视频,让学生讨论:金刚石的硬度怎么样?具有什么性质?教师展示石墨导电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石墨连接电池、灯泡后灯泡发亮的现象,让学生讨论:观看这一视频后,你对石墨有了哪些了解?通过展示图片、展示视频让学生汇总观察所得知识,使其总结出金刚石与石墨的性质。这时,学生对金刚石、石墨有了初步认知,教师引出C60 结构模型,讲解C60 的应用范围,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加深对C60 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提升其认知学习效率。

    (四)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培养实践思维

    初中化学教学涉及较多具有危险性的实验项目,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在减少实验教学风险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理解。将视频技术与Flash 动画技术联合使用,借助视频讲解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的程序、步骤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借助Flash 动画模拟错误的操作,让学生明确错误操作的结果,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操作的重要性。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进行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教学时,教师播放实验视频:首先,准备烧杯、玻璃棒等试验用具,做好实验准备;
    其次,根据浓硫酸稀释要求向烧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将浓硫酸的瓶塞打开倒放在桌面上,让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流下,这时,必须要使用玻璃棒持续搅拌溶液;
    最后,等待溶液冷却。这时,学生掌握了稀释浓硫酸的基本步骤,却缺乏安全操作意识。对此,教师播放Flash 动画:小明在稀释浓硫酸时直接把水倒入浓度为98%的浓硫酸中,水浮在了浓硫酸表面,浓硫酸的酸液沸腾,溅出来的浓硫酸烫到小明;
    小明取浓硫酸时没有将瓶盖倒放,瓶盖上沾到了铁锈,导致浓硫酸试剂被玷污。这时,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细微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习,可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借助信息技术总结教学,培养构建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效教学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反思所学内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总结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学习流程图、课程教学内容思维导图等内容激发学生的整体学习意识,使其能够关联课内外所学知识,发展良好的构建思维。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一课的教学为例,完成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重要性、农药对环境影响等知识教学后,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框架,并与学生展开互动:本课学习的化学肥料有哪些?让学生说出氮肥、钾肥、磷肥等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思维导图的一级框架中;
    接着,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二级框架,分别提出问题:关于氮肥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联想“氮肥的作用”“氮肥的含N量”“NH4+的检验”“生物固氮”等知识点,让学生上台补充二级框架。重复上述操作,使学生完成氮肥、钾肥、磷肥知识框架的填充,并在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形成基本的构建思维。

    (六)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作业,提升应用能力

    互联网具有海量的教学资源。化学教师在作业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整合更多练习题目,可以增加习题课堂的容量,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线上作业平台,并在线上平台发布化学作业,让学生在平台中回答问题,从而锻炼应用能力。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教学为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整合网络上的教学材料,设置具体的作业:1.“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胃舒平”可以治疗胃病?通过提出生活性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关联,学会使用“酸碱中和反应”解决现实问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你知道的中和反应有哪些?这些反应的普遍现象是什么?通过提出典型问题加深学生对“酸+碱=盐+水”的认识,使其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初中化学课增添活力,如此整合应用符合现代化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师要认识到这一方式的重要意义,在化学课程预习、课程导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浓硫酸化学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习报(2022年18期)2022-05-07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期)2022-03-08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5期)2017-05-11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4期)2017-04-15“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一问一答话硫酸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1期)2017-03-29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7年2期)2017-02-06奇妙的化学科技知识动漫(2016年10期)2016-10-18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技术 整合 策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