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修身型礼服不同部位起点的褶皱结构设计

    时间:2022-11-18 18:1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根据人体体表结构剖析,面料经过人体凹凸点时,会形成一定的褶皱。随着时间的变迁,流行的不断变化,褶皱的各种特殊性能被不断体现、重视及利用,特别是其功能性、装饰性及突出的三维立体特性,在修身型礼服中运用更加明显,并不断演变、组合,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修身型礼服又称合体型礼服,这种裙型礼服一般都是根据人体体表的曲线特征贴身裁剪,合体设计,可以说是最具现代感而且最能突出人体曲线美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将修身型特点展现出来,设计师往往合理地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及手法,单一或多种方式相结合,丰富其结构,塑造较强的立体感。而在这上面,褶皱被重视及突出运用,是设计师运用在修身型礼服中最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可以营造不同的效果,达到不同的美感。

    2.1 褶皱的特色分析

    褶皱是一种礼服中较常见的装饰手法,为达到合体及塑型的作用,运用线或其他带状物,将由于人体体表凹凸所形成的浮余量有效分散及消除。无论何种手法都能更好地增加服装局部或整体三维立体等多层次化效果。

    褶皱具有较强的飘逸感及运动感,在设计中,多种方法的运用,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特性。依据侧缝、肩缝等特定位置作为褶皱一端的起始点,另一端顺势延伸,这种褶皱的自然延伸效果到达人体BP等凸起点或转折部位时逐渐消失;
    还可以有两个出发点,左右或上下两点都作为褶皱的起点。两种形式虽然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有很强的方向性,同时固定起点的方法往往能更好地增强服装的运动飘逸感;
    其兼顾省道、分割线的特性,具备结构性和塑型性的双重性质,与之相比,更具装饰性。

    2.2 褶皱的要素及变化规律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大量修身型礼服的高清图片及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修身礼服的褶皱可分为集中型放射状、联合型弧状、连续型、复合型及平面褶皱等 5 类。其中,集中型放射状、连续型、复合型等类型的褶皱为达到自然延伸的目的,大体都是一端作为起始点固定在相应位置上,而另一端顺延,这些褶皱设计大多覆盖于人体的胸、腹、腰、臀、肩、侧缝等部位,以10~ 50 cm的长度,1~ 6 cm不等的褶量大小存在于各部位,形成不同的装饰效果。

    通常褶皱是由省道转变而来的。如图 1 所示,线段

    CB

    、线段

    AC

    、线段

    AB

    分别代表省量及两条省边,且省边相等。按照省道的缝合方法,将

    C

    B

    AC

    AB

    分别合并,

    A

    点作为省尖点,向上凸起,既塑造了一定的空间,又消除了面料的浮余量。如果将一条省边(线段

    AB

    )延长一定数值,形成线段

    AE

    ,将点

    C

    、点

    E

    合并,由于线段

    AC

    小于线段

    AE

    ,线段

    AE

    的部位会出现弯曲、拱起现象,正是这种在面料上呈现出来的弧线状,从而形成了立体的褶皱。为更好地分析省道、褶皱的变化规律,以延长一条省边为例,变换各种数值比较得出:延长的省边数据会影响∠

    CDE

    的大小,同时褶皱的大小及长度的变化也关系着角度的变化,对比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图1 省道与褶皱变化示意图

    从图 1(a)可以看出,褶量大小和褶皱长度不变,如省边延长线由点

    E

    逐渐加长到点

    E

    ´,∠

    CDE

    到∠

    CDE

    ´逐渐变小,反之则角度变大,两者成反比例关系;
    褶皱的长度不变,同时省边延长数值不变,如褶量由

    B

    B

    ´逐渐加大,∠

    CDE

    到∠

    CDE

    ´逐渐变大,反之则变小,两者成正比例关系(图 1(b));
    在省边延长线数值及褶皱的褶量不变的情况下,如褶皱的长度数值由点

    A

    延长到点

    A

    ´,∠

    CDE

    到∠

    CDE

    ´逐渐变小,反之则变大,两者成反比例关系(图 1(c))。礼服中的褶皱大多以自然悬垂的立体形态展现,褶皱的悬垂弯度大小与其褶量、省边的延长大小、∠

    CDE

    的大小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可以获得如下结论。从图 2(a)发现,褶皱的褶量及长度不变,如褶皱的弯度越大,则省边延长数值越大,∠

    CDE

    到∠

    CDE

    ´逐渐减小,反之则延长数值变小,而角度变大,前两者成正比例关系,而褶皱弯度与∠

    CDE

    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在褶皱长度和省边延长数值不变的状况下,如褶皱弯度变小,褶量就会增大,∠

    CDE

    到∠

    CDE

    ´也变大,反之则变小,褶皱弯度与褶量成反比,与∠

    CDE

    也成反比(图 2(b));
    此外,在褶皱褶量及省边延长数值不变的状况下发现,褶皱弯度越大,则褶皱长度数值越大,∠

    CDE

    到∠

    CDE

    ´越小,反之褶皱弯度变小,褶皱长度变小,∠

    CDE

    变大,褶皱弯度与褶皱长度成正比,与∠

    CDE

    也成反比(图 2(c))。

    图2 褶皱悬垂弯度变化示意图

    一直以来,设计师往往运用多种面料借助各种有序的手法,如堆积、叠加、缩缝等,将形成的不同形态的褶皱运用到礼服的各部位,以达到最终的设计效果,在定制修身礼服的发展过程中褶皱占据着重要地位。借助各类装饰手法,将平面的面料转换成立体的肌理效果,改变了原始的面料形态,使其结构更加丰富,更有效地加强了立体感。不同方式的褶皱展现出不同的风格,自由型碎褶体现出华丽、活泼、张扬的个性特征,而规律褶皱由于其将面料根据一定方法和规格进行折叠,体现的往往是一种稳重、内敛的特征。多种类型的褶皱被成功地运用在服装的肩、领、胸、背、腰、胯等部位。为使身材更显丰满,活动功能性更加明显,设计师往往会加重胸及臀部的褶皱量,使该部位视觉上更显圆润。而在腰、肩等部位的合理运用,则使其造型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加明显。

    褶皱作为礼服设计中一种独特的手法,有效提升了服装的视觉效果及时尚品味,被广泛运用在礼服的肩部、领口、胸部、腰部等部位,达到了不同的呈现效果。根据不同部位、不同款式进行针对性的褶皱设计,既可以丰富礼服的层次感和艺术感,又可以增加作品的三维空间感及体积感。

    4.1 肩部的褶皱结构分析

    修身型礼服的肩部设计大体可分为无肩、单肩及双肩 3 种类型,褶皱大多以集中型放射状(图 3)、连续型(图 4)及联合型弧状(图 5)为主。以图 6 集中型放射状褶皱作品为例,其设计将褶皱的起点集中分布在肩线部位,消失在胸围、袖窿等部位,以斜向走向为主,覆盖于WL线以上的部位;
    从造型上来看,为了避免直线所产生的死板现象,作品中的任一条褶皱均呈弧状弯曲,这一造型更加增加了线条的曲度及美感。

    图3 集中型放射状褶皱

    图4 连续型褶皱

    图5 联合型弧状褶皱

    图6 肩部集中型放射状褶皱作品

    从图 6 作品可以看出,整个前衣片无任何省道、分割线,衣片中BP点引起的浮余量、胸腰差引起的浮余量全部转到了肩部的褶皱中,以褶皱的形式将多余的松量消除。如果胸腰差值太小,所产生的浮余量不能满足预期需要的褶量,则需将腰节处剪开,打剪口的目的是旋转面料,加大附加量,增加褶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旋转面料、褶量及附加量增加的同时,胸围的松量也在增加,其松量的比例大小对于胸部造型是否丰满美观、褶皱能否自然消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胸围松量过小,褶皱会在未到达BL线附近之前消失,同时线条呈直线,过于僵硬,缺乏美感;
    而松量过大,则会在胸部堆积褶皱,影响美观。

    从图 6 的结构展开图可以看出,各褶皱的消失点不同,导致其走向、弧度、长度、褶量等各不相同。值得关注的是结构中的WL线和BL线均向下弯曲,用省道转移的原理解释,即胸、腰省全部合并转移到了肩省中,而弯曲的大小取决于胸腰的差额,差额越大,则弯曲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同时弯曲程度还与腰线部位的附加量有密切关系,两者成正比例关系。

    由图 6 还可看出,来自面料浮余量及WL线以下部位附加量的所有量均集中在肩部的褶皱褶量上,其大小关系到褶皱的长度及消失点的位置。褶皱 2、褶皱 3 消失在右侧胸高点(BP点)附近,长度较长;
    褶皱 4、褶皱 5也消失在BP点附近,但由于长度与上面几条褶皱相比较小,故这两条褶皱量比例略小;
    褶皱 1、褶皱 6 的消失点远离胸部最高位,特别是褶皱 6 长度较短,褶皱量所占比例最小。

    4.2 胸部的褶皱结构分析

    胸部褶皱设计是礼服中最常见的设计点,其形式及处理方法都对作品的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褶皱以胸部为起点主要分为两种,即集中型放射状和连续型。

    胸部中心的内凹部位是集中型放射状褶皱的起点,褶皱呈一定角度向左右两侧、肩、胸及侧缝以扇形放射,走向一般以横向、斜向为主。横向褶皱以消除胸部的浮余量为目的,在BP点消失;
    斜向褶皱的消失点有多个,消失在肩部及侧缝的褶皱可以增加褶皱的数量,增强立体感,消失点在BP点上下的褶皱有利于消除胸部的浮余量,使服装合体美观(图 7)。

    连续型褶皱分为 3 种。第 1 种褶皱以纵向走势抽褶,以抹胸居多,褶皱起点以胸部以上及腰部为主,由于胸腰起伏明显,差额较大,故BP点位置的褶量较少,褶间距变大,以此来满足胸部的立体效果;
    第 2 种走向均已横向为主,抽褶居多,起点分布在腰节以上的侧缝,处理方法与纵向相似;
    第 3 种褶皱以斜向45°为主。任何类型的褶皱都能达到满足人体需求,塑造立体效果的作用(图 8)。

    图7 集中型放射状褶皱

    图8 连续型褶皱

    4.3 腰部的褶皱结构分析

    作为人体上下半身的分界线,腰围的设计往往备受设计师关注。修身型礼服的腰部有断开、连裁两种设计,前者褶皱多采用连续型及联合型弧状形式,而后者多以集中型放射状为主(图 9),其褶量以臀、腰差所产生的面料浮余量、附加值为主,最终目的是消除浮余量,使之更符合人体结构。由于人体后腰部和侧缝起伏较大,很难形成集中放射状褶皱,故此褶皱一般集中在前中心线或偏离前中心线的位置,状态呈椭圆360°向四周放射。为达到增加灵动感的目的,往往在造型上突破对称等常规格局,以不规则状出现居多。

    连续型褶皱分别以腰节线、礼服上边缘和前中线、腰部分割线为起点,纵向、斜向存在于作品中,多以抽褶为主,消失在胸部的褶皱消除了胸部凸起所产生的浮余量,增加了胸腰部位的合体性,消失在侧缝及下摆的褶皱则消除了臀腰产生的浮余量,凸显了褶皱的整体线条韵律,同时消除了服装对人体的制约(图10)。

    图9 集中型放射状褶皱

    图10 连续型褶皱

    本文根据褶皱的分类(集中型放射状、连续型、联合型弧状),对其起点、消失点、走向、褶量的变化、弯曲程度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同时对省道转化褶皱的数据综合分析进行实践,得出如下结论。

    相同种类的褶皱运用在服装上,需要合理结合褶皱的特点及人体的体表特性。人体非凸起部位,如肩部、腰部等,适合成为集中型放射状、联合型弧状、连续型及复合型褶皱的起点,胸部、胯部等正侧面转折凸起位置,便于作为集中型放射状、连续型褶皱的消失点。

    褶皱手法在定制服装中较常见。本文所围绕的修身型礼服,在各部位运用各种类型的褶皱设计上,都与人体体表的凹凸特性相关联。在制作时,褶皱的起点、消失点、褶量、走势、弯曲程度及人体所覆盖的部位都需根据穿着者的特征进行调整,因此使用褶皱手法的修身型礼服多为定制。为达到完美效果,大多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合理运用平面及立裁相结合,反之则很难实现其最终效果。

    猜你喜欢 褶皱礼服胸部 麦坚作品大众文艺(2022年17期)2022-09-27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学生导报·中职周刊(2019年7期)2019-06-11女人要学会保护胸部祝您健康·文摘版(2018年6期)2018-10-21以“礼”服人智族GQ(2018年12期)2018-05-14避开这些毁胸坏习幸福·健康版(2018年2期)2018-03-03一点褶皱Coco薇(2017年6期)2017-06-24褶皱的优雅花样盛年(2016年8期)2016-09-07梦幻褶皱Coco薇(2015年7期)2015-08-13完形填空分级演练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2014年5期)2014-07-17女子胸部健美操祝您健康(1987年2期)1987-12-30
    相关热词搜索: 褶皱 修身 礼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