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2022年度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2022年)

    时间:2022-08-18 08:55: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2022年)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4篇

    第一篇: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政治经济学》网上形考1至5试题及答案

    (电大网上形考必备资料)

    说明:适用于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会计学(财会方向)、会计学(统计方向)、旅游(旅游管理方向)专科学员国开平台形考考试。

    题目为随机,用查找功能(Ctrl+F)搜索题目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试题及答案

    [题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

    [答案]以上各项都正确

    [题目]劳动二重性是指( )。

    [答案]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题目]价值是( )。

    [答案]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题目]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

    [答案]以上各项都正确

    [题目]生产关系是指( )。

    [答案]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题目]货币的职能不包括( )。

    [答案]价值符号

    [题目]商品是( )。

    [答案]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题目]政治经济学是( )。

    [答案]以上各项都包括

    [题目]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

    [答案]以上各项都有可能

    [题目]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

    [答案]以上各项都包括

    [题目]政治经济学是( )。

    [答案]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题目]由抽象到具体是( )。

    [答案]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题目]经济学家应该( )。

    [答案]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题目]货币流通速度是指( )。

    [答案]同一货币用于买卖的次数

    [题目]矛盾分析是为( )。

    [答案]解决矛盾

    [题目]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

    [答案]多重目的

    [题目]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

    [答案]特殊商品

    [题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答案]生产方式

    [题目]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

    [答案]a和b

    [题目]商品的二重性是( )。

    [答案]价值和使用价值

    [题目]资本主义生产是( )。

    [答案]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
    延长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题目]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第二篇: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国开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三满分答案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

    按照(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A. 经济性质

    B. 政府职能

    C. 预算管理体制

    D. 预算编制方法

    正确答案是:预算编制方法

    2

    按照( )分类,可将税收收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

    A. 缴纳税收的形式

    B. 税负能否转嫁

    C. 课税对象的性质

    D. 税收管理体制

    正确答案是:课税对象的性质

    3

    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 )生活水平需要。

    A. 基本

    B. 最高

    C. 一般

    D. 最低

    正确答案是:最低

    4

    (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A.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B.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C. 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正确答案是: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5

    按照( )分类,可将税收收入分为货币税、实物税和力役税。

    A. 课税对象的性质

    B. 税负能否转嫁

    C. 缴纳税收的形式

    D. 税收管理体制

    正确答案是:缴纳税收的形式

    6

    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A. 法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管理学

    正确答案是:经济学

    7

    ( )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A. 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B. 单一比例税率

    C. 差别比例税率

    D. 幅度比例税率

    正确答案是:幅度比例税率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 市场

    B. 个人

    C. 企业

    D. 政府

    正确答案是:市场

    9

    按照(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A. 经济性质

    B. 预算编制方法

    第三篇: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行政领导学》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_中央电大本科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行政领导学》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01任务

    讨论主题 第1次讨论

    讨论内容 考核内容:请联系实际讨论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考核形式:小组研讨。小组人数为4-6人,一周内随时发帖,有效帖子每人不少于15个,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发言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评分时,教师对质量较好的帖子可酌情加分。

    答案:

    关于杨世洪在任职期间腐败问题的案例讨论报告

    一、案例概述

    2005年6月3日,原武汉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杨世洪等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在湖北省黄石市一审宣判,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杨世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130万元;
    以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袁明藻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70万元;
    对两被告人全部犯罪所得予以追缴,上交国库。

    杨世洪曾历任武汉市江岸区区长、区委书记,武汉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等职;
    袁明藻曾先后任江岸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副区长、助理巡视员等职。法院审理查明:1994年4月至1999年11月间,杨世洪伙同袁明藻共同贪污公款人民币368.96万元,杨世洪分得184.38万元,袁明藻分得184.58万元。1994年至2003年间,杨世洪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212.5万元、美元10.1万元、港币1万元、价值人民币51.18万元的住房两套,袁明藻收受贿赂人民币77万元、美元6000元。1996年,杨世洪、袁明藻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人民币100万元。

    二、个人思考

    第一,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

    第二,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和造租。

    第三,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势向的法人化与集团化。

    第四,权力腐败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第五,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三、讨论总结

    通过对本案例的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和造租、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势向的法人化与集团化、权力腐败的范围正不断扩大程度、权力腐败的正不断加深、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法纪是每位公民、每位领导者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违纪违法者必会受到追究。杨世洪等人对党纪国法明知故犯,明明知道有纪律、有规定、不能做的事情也在干,千方百计摆脱纪律和法规的约束。他们忽视了国家法律的存在,为了个人以及小集团的私利,滥用职权,致国家以及民众的利益于不顾,严重的败坏了社会的风气。他们的行为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他们的行为对党、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对权力腐败进行制约必须要靠权力制约机制、道德制约机制和权利制约机制。由于腐败的本质是没有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从而违背人民意志的行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保证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来行使,其根本出路就在于提高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水平,把《宪法》规定的公民各项民主权利,通过各种具体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要制订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健全中国的各项法律制度,使中国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第2次任务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考核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探讨领导决策和用人等相关内容

    考核形式: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左右的论文。要求学生用WORD修改功能,保持原始修改记录。

    答案: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 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 协调组织关系, 合理调动、利用、配置和开发各种资源, 高效地实现领导目标过程中应具备的才智和技能。

    组织管理能力是现代领导者不可缺少的能力, 它关系到能否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本机构和本部门的正确决策; 关系到能否设计和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及执行一套必要的规章制度, 把各方面的成员组织起来, 发挥组织管理的职能; 关系到决策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组织管理能力是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才能, 那么, 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呢?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在领导者的必备条件中, 最迫切需要的是良好的倾听能力及善于整合所有成员的意见。即使工作能力不是很出色,但若能当一个好听众, 并整理、综合众人的意见而制定目标, 就算是一个优秀的组织领导人才。善于倾听的领导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而更敢于亲近。因此, 他必是谦虚的, 且要有学习的态度, 才能成为一位好听众; 相反, 自我表现欲过强者会令人敬而远之。

    自己有说话的权利, 更有听别人说话的风度, 这才是民主的最高表现。如果领导在与人谈论时, 能设身处地耐心听人倾诉, 并不忌谈话时间的长短, 这种领导必能得到众人的信服。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被束缚在一连串的升学竞争之中, 使身边的朋友都变成会考的敌人, 很少有真正能知心交谈的朋友,所以, 他们都由衷渴望拥有倾听自己烦恼的对象。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便能以对方立场来思考或感受, 因而能让人有体贴温馨的感受。整合大家的意见, 就是尽量综合所有成员的意见及想法, 再经过分析整理,得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对于看似相互对立或矛盾的意见, 领导者须有能力找出两者的共同之处, 予以“扬弃”, 以掌握相互对立想法的中心, 再创造第三个观点。能倾听并辩证地整合下属成员的意见, 即使最初不能做得很好, 只要领导以此为努力的方向, 终能成为出色的领导者。

    善于清楚阐明自己的观点人类的思考方式, 往往是运用语言为传播媒介, 而这种方式的实现是需要技巧的。运用难懂、抽象化的文字, 会使人不知所以然; 说矫揉造作的语言, 会使下属对领导敬而远之。即使是语言学家,为了使人明了其理论, 也必须从抽象的语言中走出来, 将其观念具体化。人们常常在无意中就会陷入语言的形式, 结果只知语言而不知其具体的意义, 我们常称之为“固定观念”。人类运用语言思考, 往往把其抽象化, 以求掌握自然的法则, 这很容易拘泥于固定观念。因此, 必须注意观念的具体化, 尽量使语言和事实趋于统一。要做到观念具体化,

    必须真正了解思考的对象。为了检验对事物的了解程度, 可以用“为什么”、“譬如”等概念来反问自己。“为什么”是真理的探求与创造的最强大武器, “譬如”则是对实践的理解。领导者必须把知道的理论知识、经验教训灵活地付诸现实, 才能取得应有成效。力争赢得别人的支持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成功的组织者30%得益于天赋、地位与权限, 其余70%则是由该组织成员的支持程度所构成。所谓天赋是指幼年就活跃于群体中, 且有不屈居于他人之下的个性。地位及权限是指被上级任命为组织领导者之后, 在组织内所拥有的职务及权力。比较而言,

    在构成领导能力的诸要素中, 组织成员的支持及信赖显然比天赋和地位及权限重要。不管获得多大的权限和地位, 也不论上级如何重视, 若无法获得团体成员的支持, 则即使拥有三分之一的领导力, 将来也会丧失权威。支持和信赖是什么呢? 从伦理道德的观点来看, 我们可以将其认为是人性,属于人格方面的内容。若从更现实的角度去思考, 就是身为一个代表人的说服力。领导者即组织代表人, 身负着所有成员的共同意见, 为代表成员争取利益, 而与组织外的人交涉谈判。因此, 领导者的交涉力、说服力就成为组织成员对领导者信赖及支持的关键因素。组织对外、对上、对有关人士不卑不亢地说该说的话,争取该争取的利益, 这种交涉能力就能得到成员的绝对支持与信赖。若交涉不成功, 领导者不但要自咎其责, 还应承担所有失败的责任。这种不逃避、不推卸的勇气与风范, 将会令所有成员折服, 自然地产生支持及信赖的感情。相反, 若领导者每次交涉都失败, 并不断地推卸失败的责任, 将使成员离心离德, 产生拒绝合作的倦怠感。或者, 领导者一旦交涉成功, 便理直气壮地独占功劳, 也会引起成员的反感与排斥。总之, 身为领导, 就应有意识努力为成员谋求福利, 使成员由衷感动而赢得支持与信赖。

    具体地说, 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 1 ) 诚恳而不虚伪。心理学家曾对500 人进行过测试, 居前几位的优良品质是正直、坦诚、忠诚、真实等等;

    不良品质主要是欺骗、奸诈等几种。诚恳是人际交往中难得的品质, 诚恳的人对待竞争是公开的。竞争时是对手, 竞争的胜负确定后仍然是朋友, 这是应该大力提倡的现代人的优良品质。与同事相处时, 无论你是否与他存在事实上的竞争关系, 一定要做到坦诚陈述己见, 以诚相待。

    ( 2 ) 随和而不固执。随和与固执, 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和态度, 其所导致的结果也相反。随和是为人亲和、宽容,是热爱生活的表现。随和的人, 有人生的快乐, 有众多的朋友, 对同事和上下级都不拘不束不苛求, 会得到周围人的欣赏和赞美。固执的人, 是相信个人的内心体验, 缺乏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他们在自己与大众之间筑起了一道彼此隔离的屏障, 其结果是把自己孤立于众人之外。

    ( 3 ) 自信而不自卑。自卑的浅层表现是, 认为他人看不起自己, 而深层的体验是: 自己看不起自己, 其缺乏自信。自卑的人, 并不一定真的能力差。例如, 第一个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科学家弗兰克林, 在遇到权威挑战的国际会议上, 竟然违心地承认自己的发展是错误的, 将本应该属于他的诺贝尔奖拱手让给了别人。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 相信自己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 为了让别人信任自己, 就应首先自信。

    ( 4 ) 热情而不冷漠。热情是一种可以使别人感觉愉快的美好情绪。在工作中, 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二是热情地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同事。勇于实现自我的领导者, 工作对他来说, 不仅是实现自我的手段, 也是心理和人生的美好追求, 是欢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 不仅要爱自己的工作,更要爱自己的同事。只要能对周围的同事表示出无私而又真挚的关心和帮助, 你就会得到回报更多的热情和更大的爱心。

    培养多方位的创意所谓创意, 就是在创造事物的狂热念头趋势下, 不满足于现状, 常向新事物挑战, 不断为改善、革新、创新而努力, 从而产生新颖、奇特、能够帮助你实现愿望的想法。改善是把有缺点或者不完美的地方加以改正; 革新则是针对本来已经很优良的事物, 为精益求精而做不懈的努力; 创新即努力思考全新的事物, 这也是创意的最高阶段。独有创意的领导者往往备受众人的推崇。因此, 高瞻远瞩、努力创新应是每一个领导者的追求境界。

    第3次任务

    第3次任务_001

    一、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县委常委在讨论一名副县长候选人。摆在常委面前的是以下两个人的基本情况:

    (一)解某,48岁,初中文化程度,在本县工作已27年,现任经委主任,曾分别在地委胡副书记、地委宣传部长手下工作过,很受两位领导的器重。为人比较灵活,善于协调上下左右之间关系。经济上,曾有人反映,他在营建私房中向基层单位索要了大批原材料,还有人向组织、纪检部门揭发他有作风问题,但未查实。

    (二)马某,41岁,大学毕业,工程师,1975年从外地调回本县工作,曾任县乳品厂厂长,任职期间,大搞技术改造,使该厂全脂奶粉两次获部优、省优产品奖。此后,被提拔为商业局副局长,县财贸副主任。因曾同前妻离婚,受到了一些非议。工作方面,曾有人反映他在乳品厂期间,虚报浮夸,骗取荣誉,但也未查实。

    案例提问:

    请根据上述案例,结合领导学的有关内容加以评述。

    答案:

    在这2名候选人中,我觉得马某较适合担任副县长一职。理由如下:

    1)从年龄结构上看,解某48岁,马某41岁。而年龄在30至45岁之间的人,不仅其精力是最为充沛,才华最为横溢的,而且体格也最为完善,任用这一时期的人才就能避免人才的浪费,使投入与产出的比值达到最优。此点马某的先决条件优于解某。

    2)从文化程度上看,解某初中文化,而马某是大学毕业,且为工程师。两者从资源上来讲存在较大差别,马某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解某,可以说马某的内在素质明显高于解某;
    同时,马某是大学毕业,且为工程师,就这一点,就决定着他有一个高层次的人力结构网,如他的同学,同学的同学、同事,他的老师,老师的同学、同事等。这都是解某无法拥有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网,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好的外部环境将会对马某的领导作用起到更好的效果。而人力资源状况决定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状况,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源本身的利用程度是受到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所以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结构,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管理效果。

    3)为职者受领导器重是必须的,是一个合格员工的体现。为人灵活,善于协调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是为领导者所必备的条件。也就是说解某仅仅满足作为领导人员的基本条件,其它无过人之处,较为平庸。马某曾任县乳品厂厂长,就说明此人本身已具备领导人员的基本条件,如沟通之类等。在其任厂长期间,使该厂全脂奶粉两次获部优、省优产品奖,这说明其人在管理上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有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拥有使其目标实现的执行力。拥有决策到位,执行到位,检查到位等实际能力。如此这些都是解某无法比拟的。

    4)关于2人均有未查实的问题,领导在选用人才时应尊守诚信不疑的原则,根据人才的特点。把其放到合适的位置,让其大胆地开展工作,创造业绩。

    5)解某是从基层一级一级予以提升至今的,属阶梯式人才。而马某从厂长提拔为商业局副局长,已属破格选用,若再变为副县长,对马某来说,并非一级一级提升,而是由企业管理转变为政府管理,这属破格选用。而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应当打破那些关于台阶的陈腐观念,敢于在胆地破格选用人才。

    第4次任务

    领导学基础-4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行政领导机关的指挥、控制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B )。

    A. 集权制与分权制

    B. 完整制与分离制

    C. 层次制与职能制

    D.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2. 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 D)。

    A. 开发性

    B. 增值性

    C. 时效性

    D. 能动性

    3. 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A )组织结构。

    A. 直线式

    B. 职能式

    C. 混合式

    D. 矩阵式

    4. 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C)。

    A. 经济力

    B. 外交力

    C. 领导力

    D. 军事力

    5. 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A )。

    A. 舒尔茨

    B. 丹尼森

    C. 杜拉克

    D. 贝克尔

    6. 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D)。

    A. 马斯洛

    B. 赫茨伯格

    C. 弗洛伊德

    D. 弗洛姆

    7. 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 B)。

    A. 性格

    B. 气质

    C. 素质

    D. 道德

    8. 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B )。

    A. 内部协调

    B. 纵向协调

    C. 上行协调

    D. 下行协调

    9. 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A )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 领导者个人特质

    B. 领导者

    C. 领导组织

    D. 领导效益

    10. ( C)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 原始社会

    B. 转型社会

    C. 现代社会

    D. 传统社会

    11. 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D )。

    A. 头脑风暴法

    B. 鱼缸法

    C. 德尔斐法

    D. 模拟决策法

    12. (C )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A. 领导目标

    B. 领导效果

    C. 领导效能

    D. 领导效率

    13. 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C )。

    A. 良好的沟通

    B. 协作精神

    C. 智能激发

    D. 动机激励

    14. 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B )。

    A.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

    B.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C. 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D. 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15. 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 )。

    A. 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

    B. 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C. 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

    D. 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16. 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作者是( C)。

    A. 西蒙

    B. 勒温

    C. 利克特

    D. 卡曼

    17. 缩小应有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制定的总体设想是(A )。

    A. 决策目标的确立

    B. 方案选择

    C. 发现问题

    D. 备选方案

    18. 任务结构是指(D )。

    A. 任务的明确程度

    B. 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C. 任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

    D. 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19. ( D)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A. 直线式

    B. 职能式

    C. 混合式

    D. 矩阵式

    20. 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看,一切权力集中于领导集体或个体手中是(B )。

    A. 专断式领导

    B. 集权式领导

    C. 剥夺式集权领导

    D. 仁慈式集权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ABD )。

    A. 协调群体中的个人

    B. 协调组织中的群体

    C. 协调组织内部关系

    D. 协调不同的组织

    E. 协调不同的国家

    2. 下列有关影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 )。

    A. 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自然性影响力的强度往往受强制性影响力的制约

    B. 增强领导者影响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增强自然性影响力

    C. 自然性影响力的基础,主要来自专长和品质

    D. 一般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强于被领导者的影响力

    E. 强制性影响力是为领导者所独有的

    3. 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BD )。

    A. 正式授权

    B. 口头授权

    C. 非正式授权

    D. 书面授权

    E. 弹性授权

    4. 领导选才的方法主要有(BCDE )。

    A. 上级领导指定法

    B. 竞争考试法

    C. 竞争上岗法

    D. 领导亲自考察法

    E. 绩效考核法

    5. 下列属于权力载体的承担者的是( ABCDE )。

    A. 政党

    B. 知识

    C. 血缘

    D. 年龄

    E. 地位

    6.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BCE )。

    A. 利益之间的矛盾

    B. 价值观的一致

    C. 个体互补

    D. 个性差异大

    E. 利益的一致

    7. 领导用人的原则主要有(ADE )。

    A. 诚信不疑

    B. 只用不养

    C. 独断专权

    D. 环境原则

    E. 数量原则

    8. 挫折与失败的区别主要有(BC )。

    A. 挫折是一种客观事实

    B. 失败是一种客观事实

    C. 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

    D. 失败是一种主观感受

    E. 挫折一定产生失败

    9. 在沟通过程中,造成接受障碍的根本原因是( ABCD)。

    A. 接收者的个性差异

    B. 知识结构水平的差异

    C. 选择性接受

    D. 价值判断差异

    E. 意图误解

    10. 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ABC)。

    A. 行政业务电子化

    B. 行政业务网络化

    C. 行政业务程序化

    D. 行政信息公开化

    E. 行政程序透明化

    11. 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 ACD)。

    A. 社会关系

    B. 人际关系

    C. 阶级关系

    D. 利益关系

    E. 服从关系

    12. 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 AB)。

    A. 横向分工

    B. 纵向分工

    C. 结构分工

    D. 功能分工

    E. 专业分工

    13. 以权力行使作为基本变量的领导行为方式有(AB )。

    A. 专断式

    B. 民主式

    C. 均权式

    D. 放任式

    E. 重人式

    14. 处理不同冲突的方法有(ABCDE )。

    A. 回避

    B. 建立联络小组

    C. 采取强制办法

    D. 树立更高目标

    E. 解决问题

    15. 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CE )。

    A. 科学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创新性原则

    D. 超前性原则

    E. 多样性原则

    16. 发散思维是思维创新的重要方式,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ABC )。

    A. 横向思维

    B. 反向思维

    C. 交叉思维

    D. 辩证思维

    E. 系统思维

    17. 独立性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点,它的主要表现包括(ABCDE )。

    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善于排除自身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C. 勇于打破传统、挑战权威

    D. 根据实践的发展及时转换思路、更新观念

    E. 敢于怀疑、积极探索

    18. 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ABC )。

    A.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B.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C.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D. 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电子政务

    E. 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

    19. 个人家长式领导主要表现为(ABC )

    A. 君主专制

    B. 世袭制

    C. 中央集权制

    D. 独裁制

    E. 荫庇制

    20. 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 ABC )。

    A. 角色外冲突

    B. 角色内冲突

    C. 角色间冲突

    D. 个体之间的冲突

    E. 目标冲突

    21. 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ABCD )。

    A. 剥夺式集权领导

    B. 仁慈式集权领导

    C. 协商式民主领导

    D. 参与式民主领导

    E. 人事并重式领导

    22. 领导体制的特征包括( ABC D )

    A. 全局性

    B. 根本性

    C. 稳定性

    D. 系统性

    E. 长期性

    23. 领导微观效能主要包括(ABCDE)。

    A. 决策效能

    B. 用人效能

    C. 办事效能

    D. 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

    E. 时间效能

    24. 良好的领导形象通常具有(ABC )。

    A. 教育功能

    B. 认识功能

    C. 审美功能

    D. 感染效应功能

    E. 宣传功能

    25. 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ACD )。

    A. 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

    B. 领导效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C. 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

    D. 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E. 两者并没有区别

    26. 人的气质的主要特点有( BCE)。

    A. 后天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D. 固定性

    E. 先天性

    27. 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划分的领导行为方式有( ACD)。

    A. 集权式

    B. 民主式

    C. 分权式

    D. 均权式

    E. 重权式

    28. 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 )。

    A. 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

    B. 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C. 冲突是一种静态的相互作用

    D. 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

    E. 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一致情况下发生的

    29. 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如下一些功能(ABCD )。

    A. 群体感应功能

    B. 群体互补功能

    C. 群体效率放大功能

    D. 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E. 结构耗散功能

    30. 战略的主要特征有( ABCE)。

    A. 后继性

    B. 前提性

    C. 稀有性

    D. 规律性

    E. 层次性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转型时期的社会权力一般与宗教权力或者宗教迷信等曾经相互结合。A

    A. 错误

    B. 正确

    2. 领导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B

    A. 错误

    B. 正确

    3. 权力腐败现象是伴随着人类私有制度与私有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B

    A. 错误

    B. 正确

    4. 领导效能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B

    A. 错误

    B. 正确

    5. 重人式领导方式是带有权变特点的现代管理理论。A

    A. 错误

    B. 正确

    6. 最早对思维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心理学家。A

    A. 错误

    B. 正确

    7. 领导素质有着很广泛的内容,其基础是与生俱来的。A

    A. 错误

    B. 正确

    8. 缓冲法是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一种主要的办法。A

    A. 错误

    B. 正确

    9. 对员工的信任是一种荣誉激励的方法。A

    A. 错误

    B. 正确

    10. 我国在电子政务法律法规方面发展比较成熟。A

    A. 错误

    B. 正确

    第四篇: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网上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XX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考核内容:

    主题: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

    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00

    分)

    考核要求:

    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

    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网上考试平台,

    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

    联系实际的案例。

    2.

    组成

    4�D8

    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

    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

    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资料占

    10%,

    网上实时讨论占

    20%,

    内容占

    70%。

    3.

    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

    互相交流,

    时间不得少于

    1.

    5

    小时;

    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4.

    每个小组学习完成后,

    形成小组意见,

    字数不少于

    1000

    字,

    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

    提交。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

    不管是从军事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

    南海区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

    理应走出去,

    融入到世界舞台中。

    着眼于长远,

    着眼于全局,

    中国应该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态度,

    并努力寻求在南海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

    促使南海成为和平、

    友好、

    合作之海。

    个人讨论提纲: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

    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针对国际、

    国内环境的分类,

    每一类别对公共政策环境都有较大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自然地理对公共政策影响:南海问题的由来:

    自古以来,

    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

    由于中国的强大,

    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

    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

    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

    越南等周边国家意识到了南海的重要性,

    开始逐步有计划的开始侵占南海的一些岛屿。

    由于此时的中国刚经历完十年动乱,加上改革初期,一切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忽略了该地区的重要性。

    这一状况,

    更是加剧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野心,肆无忌惮的出去中国的领海地区,

    抢占岛屿、

    渔业、

    石气等资源。

    由于海洋意识薄弱,

    一直没有切实的解决,

    所以才最终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如今,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

    石油资源的大量进口,

    造成了中国的石油进口

    90%以来于海上航道,

    而这又必须是经过南海海域。

    再加上,

    中国大量出口至欧洲的廉价商品也必须通过南海海域进入印度洋,

    从而到达欧洲。

    另外,

    南海又有丰富的石气资源,

    这一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

    中国开始意识到南海的重要性,

    开始越来越强硬的强调南海的主权,

    这不仅仅是利益关系,

    更重要的是这已经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政治法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海。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

    包括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

    1997

    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

    中。

    政治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

    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

    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

    是不可取的,

    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

    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

    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

    形考任务二

    考核任务形式:

    调查报告

    考核内容:

    主题: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

    800―1000

    字之间)(100

    分)

    考核要求:

    1.

    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

    第六章―第九章内容,

    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

    综合运用相关理论、

    方法、

    知识。

    3.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

    可以查阅有关文献,

    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

    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

    凡资料详实、

    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

    凡资料不实,

    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

    必须使用

    Word

    修改功能,

    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

    不得抄袭,

    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参考答案: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

    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XX权益部于

    1999

    4

    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

    上海、广州、

    深圳、

    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

    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

    29.

    8%,

    三年以上的占

    17.

    0%,

    二年以上的占

    19.

    0%。

    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

    时,

    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

    的达

    45.

    6%,

    “永远不回乡的”

    2.

    1%,

    表示“说不清”的占

    23.

    2%。

    三项之和为

    70.

    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

    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

    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

    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

    增长才干,

    求得发展。?

    在本次调查中,

    有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

    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

    施展才干”,

    9

    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

    回家乡好干点事业”

    和“到城里见见世面,

    开开眼界”

    的分别为

    14.

    7%和

    11.

    6%,

    三项相加为

    57.

    4%;

    因为生活困难,

    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

    生活困难。

    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

    学本领、谋发展。

    2.

    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

    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

    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

    职业变换频率较高。?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19.

    2%)或私营企业(11.

    4%)中就业。

    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6.1%。从事个体经营的占

    5.

    9%,

    四项合计为

    42.

    6%。

    他们大都是合同工、

    临时工,

    工作缺乏稳定性,

    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

    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3.

    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

    在外来务工青年中,

    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占41.9%。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

    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

    孤独和无聊”

    时,有

    11.

    8%的外来务工青年

    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

    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

    的分别为29.2%和44.

    4%,

    三项之和为

    84.

    4%;

    而回答“从未感到”

    的仅占

    8.

    6%。

    4.

    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

    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

    时。

    回答“经常受到”

    的占

    3.

    8%。“偶尔受到”

    的占

    51.

    7%,

    而回答“从未感到”

    的仅占

    28.

    5%。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

    统筹规划,

    强化管理。

    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

    组织和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

    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

    就业有章,

    组织管理有机构、

    有制度。

    2.

    要建立政府牵头、

    劳动部门主办、

    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

    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

    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

    3.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

    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

    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

    懂法,

    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

    4.

    依靠政策引导,

    鼓励外来务工青年回乡创业。

    各地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外来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在资金信货、

    土地批租、

    工商税收、

    手续审批等方面提供优惠和方便,

    并在协调和开拓产品市场及提供今年

    2

    等方面做好服务和配合工作,

    以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的青年回乡创业。

    同时,

    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

    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参一就业竞争,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

    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5.

    新闻媒介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正面宣传。

    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使城镇居民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

    在城乡人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新生平等相待、

    友好相处、

    共建家园的社会氛围。

    形考任务三

    考核任务形式:

    案例分析

    考核内容:

    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由分部(省级电大)

    责任教师提供4个案例,

    学员任选其一,

    字数在

    1000

    字以上)。

    考核要求:

    1.

    认真研读教材第

    10

    章―第

    14

    章的内容。

    2.

    要充分运用利益分析、

    政治学分析、

    经济学分析、

    伦理分析、

    量化分析这五个方法,分析过程中不得少于两个方法。

    3.

    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

    前后呼应。

    4.

    言之有理,

    持之有据,

    能自圆其说。

    5.

    必须使用

    Word

    修改功能,

    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

    不得抄袭,

    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参考答案: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一、

    引言

    摘要: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政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

    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以后,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置身于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

    这也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

    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

    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政策执行偏误,

    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

    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

    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

    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

    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偏误

    政策失真

    一、

    引言

    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案接受之后,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

    将其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

    10

    %

    而其余

    9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政策目标不能预期实现。

    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研究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

    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

    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

    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

    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

    它决定了公共政策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

    不但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

    导致预定政策目标落空,

    而且会损害政府形象,

    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状况,

    不难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的不良现象,

    从而使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具体来说,

    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虎头蛇尾”

    敷衍性执行。

    实施政策要坚决贯彻,

    善始善终。

    但在现实中,

    有些部门或地区对上级政策前松后紧,敷衍塞责,

    消极执行,

    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有时甚至会出现负面效应,

    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2)

    “断章取义,

    为我所用”

    选择性执行。

    一些地方政府、

    单位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

    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见了黄灯赶快走,

    见了红灯绕道走”便是很形象的比喻。

    一些单位“耍小聪明”、“打小算盘”,

    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

    站在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

    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门目标的实施。

    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

    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3)“土政策”

    附加性执行。

    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

    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

    或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

    致使政策不能准确执行到位而出现政策失真。

    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但在一些地方,

    计划生育罚款却成为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有些地方竟然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标公开拍卖,

    偏离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

    (4)“上下不一”

    抵制性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

    不接受,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

    找各种原因让XX“搞特殊”,

    对XX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

    甚至逆风而行,“你说你的,

    我干我的”。

    (5)

    走极端”

    野蛮性执行。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执行公共政策应更注重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结合运用。

    然而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扭曲变形,

    演变成野蛮执行,导致与群众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

    更有甚者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

    背离工作程序,

    甚至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

    三、

    我国公共政策出现执行偏误的主要原因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存在主观或客观等多方面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

    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化合理化明晰化。

    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重要前提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

    有漏洞缝隙可钻。

    (2)

    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

    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

    主要体现为:

    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公务员与发达国家公务员比较起来,

    素质普遍不高。

    从而,

    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

    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

    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
    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

    ②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

    从行政的角度看,

    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

    法制化程度不高,

    变化的随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浓厚。”不因人而异”

    等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随处可见官僚的”

    任性专断”,

    书面形式的行政法规约束不了现实社会中的官场逻辑,

    人格权威大于机构权威和法律权威。

    显然,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直线下降的重要原因。

    ③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政策的核心是要解决社会利益的分配问题,

    所有政策最终都表现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

    它适用于全社会,

    代表和维护的是一种整体利益,

    符合全体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

    甚至损害广大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

    以致目标群体难以认同和接受这些政策,

    进而对政策的执行产生消极情绪和抵触。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

    某些官僚贪污受贿、徇私舞弊、

    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不仅仅只是一般的自利行为,

    而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

    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官僚公共决策的乱作为、

    不作为,

    更是利用公共政策谋取私利、

    损害公共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

    政策执行制度的原因。

    相关制度的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

    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健全,

    使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严重阻塞。

    一方面,

    政策制定与执行缺乏公众参与机制,

    政策透明度低,

    政策接受者在政策实施时往往对政策内容和目标一无所知,

    或道听途说或一知半解,政策执行难度和风险当然加大。

    另一方面,

    政策执行缺乏信息反馈机制,

    政策执行盲目性大,

    政策评估缺少依据,

    政策效果难以认定。

    比如,

    2020年”非典”事件,

    就是因为开始之初,

    疫情信息”

    上行”

    中瞒报、”

    下行”

    中封锁、”

    平行”

    中缺乏沟通,

    最终才演变成一场重大公共危机。

    ②公共政策执行的权力结构不够合理

    虽然我国很早就有XX与地方之间的”放权与收权”

    的探索,

    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一种法治化、

    规范化、

    科学化的XX与地方权力关系模式,

    没有对XX与地方的权限职责进行明确的界定。

    公共政策执行的监控机制不力

    监督是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行政监察体系对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

    依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执行系统的监督机制因体制的依附性而难以正常运转;

    监督主体因其主体意识不强加上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致使监督职能无法完整履行;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因受行政干预而无法释放能量;
    社会监督因诉讼不畅、

    缺乏保障而难以发挥作用。

    四、

    解决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对策

    公共政策行为是国家政治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关键环节,

    政策执行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

    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

    为避免执行偏误或解决已出现的问题:

    (1)

    完善行政之间、

    党政之间的权力配置。

    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

    合理划分各机构的职能,

    避免职能交叉。

    对职能交叉的行政机构实行”

    撤”、”

    并”、”

    减”,

    机构设置要讲究整体性和科学性,

    理顺XX和地方之间的关系,

    确保政策的严肃性、

    权威性、

    合法性。

    (2)

    全面提高政策执行者素质,

    提高对政策认知水平。

    政策的执行主体是人,

    是公共政策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

    执行人员正确对执行的目标、

    内容及实施步骤进行了解、

    认知,

    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如果执行者不能完全地理解公共政策,

    就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偏误。

    执行者只有对政策的内容与精神实质有正确理解,

    才能坚定地、

    创造性地完成政策的执行。

    (3)

    保障监控工作相对独立性,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制度。

    根据当前我国政策执行控制的实际,

    为保障监控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有必要对现行的国家监督机构双重领导体制进行合理的权责界定,

    建立起权力监控自上而下的独立的垂直领导体系。

    (4)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完善政策传播渠道,

    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

    政策的传播离不开对

    政策信息的宣传,

    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

    有利于执行人员及广大的目标群体对政策的了解。

    建立完整的信息传播网络,改变高度一元化的传播方式。

    政府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媒体、

    电视、

    互联网等走进千家万户,

    提高政策的时效性;

    同时,

    减少单一传播的层级,

    保证信息保真度,

    还可以及时得到市民对政策及政府的反馈信息。

    例如,

    政府在网上给公众与政府之间搭建了一条直接沟通的渠道,

    公众不仅可以直接点击政府的官网,

    迅速、

    及时地获取政策信息,

    而且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电子投票、

    电子民意调查等形式将对政策的意见和要求反馈给政府。

    政府应该和公众之间建立互动机制,

    及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要求,

    对政策作出必要的修改。

    如建立信访制度,

    使由于新政策的推行而利益受损的公众有申诉与表达自己意愿和要求的制度化渠道。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

    ―政策科学―公告政策分析标准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2.

    严荣,

    万懿,

    ―公共政策执行的系统分析,

    ―地方政府管理,

    2001

    3.

    张为波,

    王莉,

    ―试论公共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及对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20

    (3)

    4.

    沈晓霞,

    ―廖锦亮,

    ―论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成因与对策,

    2020

    (4)

    5.

    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形考任务四

    一、

    单项选择题

    题目

    1:

    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

    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

    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政府

    题目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利益

    题目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

    团体或组织是指(

    公共政策主体

    题目

    4:

    在西方,

    与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大众传媒

    题目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

    管制、

    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目标群体

    题目

    6: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

    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环境

    题目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精英文化

    题目

    8:

    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科臣

    题目9:(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管制

    题目

    10:

    卡尔.

    帕顿和大卫.

    沙维奇在(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题目

    11: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政策议程

    题目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

    地位。

    枢纽

    题目

    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

    )。

    可行性评估

    题目

    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

    经济人

    题目

    15: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

    1973

    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

    出版作为标志。

    《执行》

    题目

    16: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

    (

    )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评估执行

    题目

    17:

    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

    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

    正常利益

    题目

    18:

    维护和实现(

    )

    是国家和公共权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公共利益

    题目

    19:

    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和集团分析模型。

    精英分析模型

    题目

    20:

    公认的福利经济学之父是(

    )。

    庇古

    二、

    多项选择题

    题目

    21:

    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题目

    22:

    在我国,

    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

    执政党;

    立法机关;

    司法机关;

    行政机关

    题目

    23:

    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

    将政策工具分为(

    )。

    系统变迁型工具;

    激励型工具;

    能力建设型工具;

    命令型工具

    题目

    24: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题目

    25: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的形成途径有(

    交换;

    说服;

    强制

    题目

    26:

    学者罗伯特・

    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

    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错)

    题目

    27: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对)

    题目

    28:

    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

    二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对)

    题目

    29: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

    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错)

    题目30: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对)

    题目

    31:

    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

    政策主体选择的、

    用以影响政策客体、

    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对)

    题目

    32:

    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

    (对)

    题目

    33:

    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

    二级论证、

    多级论证和小论证。

    (错)

    题目

    34:

    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

    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

    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

    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对)

    题目

    35: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

    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错)

    题目

    36: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

    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对)

    题目

    37:

    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

    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对)

    题目

    38:

    美国政治学家

    P・

    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

    技术理性、

    经济理性、政治理性、

    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错)

    题目

    39:

    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

    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对)

    题目

    40: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

    组织的持久性、

    反对势力的联盟、

    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对)

    题目

    41:

    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

    目的上的公益性;

    实现途径上公开化、

    制度化;

    内容上的合理性。(对)

    题目

    42:

    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

    客观性、

    独立性、

    稳定性、

    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错)

    题目

    43:

    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

    杜鲁门和哈罗德・

    拉斯韦尔。(错)

    题目

    44: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

    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对)

    题目

    45:

    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

    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对)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