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关于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0-10-13 08:10:3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到,我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总体良好。大部分商场、市场安全制度健全,消防设施齐备,真正做到领导重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精河商场、西平液化气供应站和团结市场安全状况良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剖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突出和潜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存在思想松懈现象  

          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标志了一个国家经济的是否繁荣和政治的是否稳定。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受追求利润的影响,忽视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不能从政治的高度认识综合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许多企业的经营者治安防范意识淡薄,不愿意进行更多的投资,只盲目注重自己生意经营的盈利性。正如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回顾1998年工作时所指出的那样,个别地方的党政领导一手硬、一手软,抓维护稳定和政法工作时紧时松31)。

     

    (二)投入力度不够,打击力度仍显不足  

        具体表现在, 一是组织领导力度不强。基层党委政府对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二是缺少人员保障。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力军,由于接处警、打击查处违法犯罪、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量大,占用了民警大量的时间精力,现有警力严重不足,无法抽出足够的力量专门开展长期的巡逻、设卡等动态防控工作。群防群治等社会防控力量由于缺少组织领导、不被重视、经费报酬难以落实等原因,队伍不健全,力量薄弱。三是缺少经费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农村基层组织、企业界、广大人民群众“花钱买平安”的意识不强,政府没有将社会治安防控所需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没有设立用于治安防控的专项经费,没有建立筹措、管理、使用防控经费的机制,无法有效保障治安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无经费来源的社团组织个体私营企业劳动者协会来讲,全精力做好综合治理工作,更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三)缺乏必要的治安防范网络,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制定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是构成社会治安问题的社会成因十分复杂,要在一朝一夕内予以解决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进行长期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绝非单纯的公安行为,而是一种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群众的积极参与,各有关部门长期齐抓共管的社会行为。由于受经费、观念、机制等限制,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必要的治安防范网络还不健全。统一组织领导的力度不大,对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缺少规划,制度建设不完整、落实不到位,政府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在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工作职责不明确,难以形成防控工作合力。  

    (四)经营者道德素质不高,价值取向有所倾斜  

            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利益经济。它特有的利益极大追求原则,虽然可以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并大大激发人们主动进取的热情,把他们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虚幻的重义轻利观念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敢于最大限度地追求实效性的经济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目标的现实性。但是,精神的颓废和道德的滑坡又极易使人们陷入到用金钱的标准衡量一切的误区之中。由于人们在认识问题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一些人的个人价值观念也容易由此发生倾斜,其原有的世俗化、物欲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一味注重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而不顾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损失,只求索取不讲奉献。人们这种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裂变,导致了少数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和变异。一些人过于迷恋对物的占有,对物的享受,对物的崇拜,以至于非常容易地形成了“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而对这些财富是采取何种手段聚敛而来,却不再受到人们的多少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更加助长了那些依靠非法手段谋取所得者的嚣张气焰,也使得人们传统理性的脆弱、道德的滑坡和精神的颓废,成为了社会违法犯罪的内在驱动力。因为正是那些错误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少数人守法意识的淡化,违法意识的增强。于是,一些人盲目崇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利己主义价值观,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无法也不愿去解决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有些人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抱着实用主义态度,有利于自己的就欢欣鼓舞,不利于自己的就想方设法不执行。上述种种,不利于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对策及建议  

       在认真总结以前综合治理工作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后一个时期社会治安要面对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并结合当前工作的实际情况,切实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综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止、减少和打击犯罪。  

    (一)提高认识,强化意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治安问题直接影响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加快构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为此,必须增强确保稳定的意识:一是清醒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是长期、艰巨、复杂的。所以,要树立大局观念,正确认识稳定同发展的关系,承担起维护稳定的责任。二是敏感意识。近年来国际国内敌对势力不断改变策略和手法,制造和利用各种敏感问题,进行渗透、破坏和捣乱活动。要保证在敏感方面不出问题,及时控制敏感事态,防止敌特势力插手其间。三是超前意识。不坐等问题出现再研究措施去应付,制定对策,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四是法律意识。要注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同时还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建议补充、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更好地依法维护社会稳定。

     

    (二) 强化对外来流动人口和城乡结合部管理,预防和减少犯罪  

          首先,强化意识,明确导向。流动人口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将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管理任务。在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切实树立长期管理和服务意识。会同法制、公安、规划、劳动、房管、计生委等部门,联合从户籍、房屋、劳动、务工、计生等方面规定了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依法管理。  

    其次,建立机构,综合治理。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作用,是加强流动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各级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建立后,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开展调查研究、清理整顿、经常性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了对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功能。  

    第三,清理整顿,打击犯罪。这是治理流动人口盲目无序状态的中心环节。针对当前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严重的事实,联合公安部门结合各种大型会议和庆祝活动的来临,对流动人口进行了多次清理和整顿,对流动人口阻住的房屋进行专项清理,严厉打击混杂在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  

    第四,加强服务,依法保护。在对流动人口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对他们的服务和保护工作。一是做好保护。积极为务工经商的流动人口办理各种证照,鼓励其合法经营。二是加强培训。积极采取举办民工夜校、法制学习班等多种形式对流动人口进行法制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三是加强服务。组织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检查,为外地儿童免疫接种,为外地来精经营的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开展药检、体检等工作。  

    (三)完善治安防范制度,健全群防群治组织,强化基层工作  

    实现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此,要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层组织。做到层层有人领导,层层有人办事,层层真抓实干。组织开展创建“安全市场”、“文明街路”活动,加强市场、沿街店面、摊点等规划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市场、街面治安防范工作,也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进一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群防群治措施,对特种行业、金融业和重点公共场所、重要物资仓库、巨额现金和危险品存放处等,下大力量落实治安管理防范制度。与辖区个体私营企业签订了治安目标责任书,并与评优、奖罚兑现、经济利益挂钩,有效地减少和防范了内部案件的发生。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提高个体私营业主思想意识和法律意识  

          以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是构成违法犯罪成因的深刻的社会大背景。因此,治理社会治安对策要着眼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维护大局、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切实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加强领导。增加必要的投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只有逐步建立和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助和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投入机制,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坚强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经营者努力为发展经济、提高收入、稳定秩序作出贡献,创造出奋发向上、团结进取、和谐美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广泛的扶正祛邪的良好舆论氛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健全广播、电视网络,发挥文化站、文化中心、青年之家等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文化网络。引导其诚信经营,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