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边界村区划规划现状及对策建议】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0-02-27 10:05: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加快边界村建设步伐,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海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各边界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区划,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加速推进边界村的建设,促使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县2009年全面达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夯实基础。

    一、边界村区划规划基本情况

    海安县位于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分别与如皋、泰兴、姜堰、东台毗邻。全县共有边界村67个,除5个小康示范村和9个经济薄弱村外,53个边界村现有村民小组1290个、农户6.27万户、乡村人口18.96万人,分别占全县总量的25.2%、25.73%和25.14%;
    辖区总面积297.2平方公里、耕地21.3万亩,分别占全县总量的26.8%和38.6%;
    居民自然居住点2448个,总建筑用地 3100公顷 ,人均建设用地 162平方米 。

    近年来,海安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力度,各边界村也积极参与村级环境整治、集中居住点和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集中居住工程开始启动。村庄集中居住点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完成。规划村民集中居住点189个,其中已经建成13个,入住居民694户,已有5个开始建设,预计年底 17个村民集中居住点投入使用,2016年将全部投入使用。

    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5个,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26个,正在建设的8个,预计年内还可以建成11个,其余8个2009年全部建成。生活服务设施较为齐备。现有商业网点289个,卫生服务中心53个,学校19所。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到位。供电设施较完善;
    村村均通自来水,其中5个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29个村普及率98%以上;
    1个村电话入户率100%,38个村入户率80%以上;
    1个村有线电视、广播“双入户”率100%,29个村“双入户”率50%以上。

    村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5个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并做到“四有”,即有功能完备的环卫设施,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有相对稳定的经费保障,有专职的保洁队伍。其余48个村力争2008年底全部到位。开展河道疏浚和清理整治工作,清理河床、河坡垃圾,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河道达到“三无”标准。

    二、存在问题

    当前边界村在区划规划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各边界村区划基本合理,但部分村需作调整

    2001年全县区划调整以来,各边界村经过6年的磨合,发展较为稳定,但由于近年来道路建设切割影响、历史遗留问题等,农民生产生活不太便利,部分边界村区划仍需作调整。如南莫镇严马村、大公镇噇口村、城东镇品建村、孙庄镇谢庄村、雅周镇迮庄村和金庄村、曲塘镇崔母村等分别被宁启铁路、沿海高速、新204国道和江海高速等铁路、公路干线切割,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生产,不便于镇村管理。李堡镇储洋村31组共10多户村民,50多亩土地,地处大公镇凌东村12组境内,群众的用电、用水、通讯等基本生活都不方便;
    李灶村有一“飞地”位于东台市唐洋镇境内,3户居民,100多亩土地,地势低洼,长期以来租给唐洋农民种植,收益较差,不便管理。

    2、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但部分规划有待完善

    目前全县209个村的居民集中区规划已经通过审批,各镇总体规划也正在修编中。但是,各边界村需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村居规划。如曲塘镇崔母村江海高速、328国道交汇区域的规划,大公镇噇口村沿海高速与204国道的交汇区域的规划,以及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边界村村级创业园规划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修订。

    3、农民住房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但布局不尽合理

    农民的住房建设品位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农民建房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建筑格调单一,外观不协调;
    住房与副业用房混为一体,环境质量比较差。现有农村居民点大部分沿河、沿路以“一字型、非字型”线形布置为主,平均每条居住线200-800人,人均建筑用地 162平方米 ,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

    4、公用设施建设步伐较快,但部分工程覆盖不全面

    近年来,海安县狠抓农村公用设施事业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但由于边界村距镇区较远,位置较偏,交通不太便捷,公用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生产、生活。53个边界村中仍有6个村自来水普及率在90%以下,其中李堡镇5个边界村中有4个村普及率在90%以下,陈庄村普及率仅为60%;
    3个村电话入户率不足60%;
    8个村尚未启动有线电视、广播“双入户”工程,6个村尚在计划中,10个村“双入户”率不到50%。雅周镇4个边界村广播通响率仅为40%。不少村缺乏文化和体育设施,甚至有些村体育设施和场所仍为空白,广大农民文化生活匮乏;
    农村卫生室的设施和医疗水平不能适应农民需求;
    托儿所、幼儿园配置不足。

    5、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但发展较不平衡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边界村经济社会各方面稳步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但是边界村与边界村、与本镇其他村以及与周边县市相邻村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一是边界村之间差距较大。由于历史沿革、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边界村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如老坝港镇川港村虽然在边界村中辖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各项工作均处于前列,属于 “小而强”的边界村;
    多数边界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发展水平低于全镇、全县的平均水平。二是边界村与本镇其他村之间差距较大。农村“新五件实事”等工程的推进加速了农村公用设施的发展,村庄面貌逐步改善。但是在建设公用设施时,城区、镇区行动要早一些,投入要多一些,力度要大一些,边界村的建设往往成了强弩之末,与其他村的差距逐步拉大。三是部分边界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的差距较大。53个边界村中35个村的公用设施建设情况不及相邻村,28个村与到周边县市相邻中心镇的距离近于到本镇镇区的距离,9个村农民习惯到毗邻村购物、休闲、就业、就医。李堡镇陈庄村与李堡镇区距离达 20公里 ,而与相邻的如皋雪岸镇雪岸村仅隔 4公里 。白甸镇4个边界村均为农业村,公用设施较为落后,商贸网点零星散落,一河之隔的东台市后港镇是个工业强镇,商贸服务业也较发达,边界村的农民习惯到后港去消费、就业,消费人群的流向进一步拉大了两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

    6、部分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关系尚好,但时有矛盾冲突

    总体而言,边界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交错其间,相处融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但是有些边界村与周边县市相邻村因为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勘界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制约了两村交流合作,影响了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如老坝港镇与如东栟茶镇之间的勘界矛盾、西场镇施秦村与如皋雪岸镇两个村之间的进排水矛盾等等。

    三、边界村区划规划建议方案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从边界村发展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开展边界村区划规划调整工作,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完善社会事业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扎实稳妥地推进边界村建设,进一步巩固基层政权,方便村级管理,减轻农民负担,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2、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需要、维护群众利益、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作为根本出发点,在政府引导下,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村域调整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征得村民同意后方可实施。

    积极稳妥。大稳定、小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根据各村的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稳步推进边界村区划调整。

    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重视并保护村庄特色;
    调整合并由于道路征用、兴企创业而区划切割、土地资源匮乏的边界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互配套,完善已编制的居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按规划推进边界村集中居住和社会事业建设。

    分类指导。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把试点、示范活动与边界村的区划规划结合起来,以点带面,逐步提高。

    3、发展目标

    合理调整边界村区域规模,进一步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使海安县各边界村村布局更为科学、合理、有序,公寓式和联体式住宅模式得以广泛推行,基础设施条件与农村面貌全面改善,真正形成居住集中建设、公共设施齐全、社会事业配套、环境绿化美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使村居规模、布局适应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增强边界村的区域辐射力、建设富裕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奠定基础。

    4、建议方案

    (1)关于区划调整

    根据各镇提出的区划规划建议,总体上各边界村区划不作大调整,基本维持2001年以来的区划现状,部分边界村相应调整。①镇郊村调整。对城郊、镇郊的边界村,逐步调整到城区、镇区,融入城区、镇区的总体规划。海安镇、城东镇的部分城郊村逐步过渡到街道社区;
    老坝港镇的川港村向镇海村合并。老坝港镇川港村辖区面积仅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9.4亩,2个村民小组879人,是全县面积、人口规模最小的村,建议调整合并到镇区所在村镇海村,纳入镇区管理。②干线切割调整。对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沿海高速、江海高速等全封闭干线切割村以及新204国道等半封闭道路切割村,为便于管理,减少今后土地使用矛盾,促进均衡发展,可考虑沿干线两侧分割调整,或分别向两翼合并,或局部调整,充分发挥道口优势和高速互通的空间优势,推动整个区域加快发展。③“飞地”调整。建议由县政府出面,组织各相关镇、相关部门协商解决,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⑵关于集中居住点

    集中居住点建设根据各镇总体规划,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注意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合理确定集中居住点的规划范围、建设规模、功能设置及基础设施配套程度,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原有的居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

    ⑶关于公共设施布局

    树立“村庄整理”的理念,强化村庄布局规划的控制指导,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和村庄布局优化,节约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享率。村级公用设施建设可以借助被撤并的乡政府驻地的原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行“镇有村用”,增强村级公共服务功能。如老坝港镇建场村、角斜镇沿口村、大公镇北凌村、曲塘镇李庄村、雅周镇王垛村、墩头镇仇湖村等都是乡政府所在地,部分公用设施可继续利用。镇村统筹发展,多元化配置现有村庄人口。以统筹镇村、协调发展为原则,把握城乡统筹发展的时机,引导和鼓励农民向城镇转移。

    ⑷关于村级创业园

    全面放大江海高速、沿海高速、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新老204国道、328省道以及通扬河、 栟茶河等公路、铁路、河流的区位优势和辐射效应,从道路框架、产业布局等方面,对相关边界村的村级创业园进行系统规划,并充分考虑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有效衔接,形成“规划—开发—建设”的促进机制。重点突出产业规划。东部地区边界村滨临海边靠近镇区的鼓励发展海产品养殖、蔬菜、药材种植和加工,根据镇区总体规划兴办村级创业园,发展第三产业。中部地区边界村依托东区西园和高速公路、204国道的优势,鼓励发展工业经济和专业市场,加强对周边县市辐射和影响。西南部边界村大力发展蚕桑、畜禽养殖和深加工。西北地区部边界村利用里下河独特优势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旅游业,利用“鱼米之乡”的美誉,打造农副产品的品牌,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四、几点建议

    1、注重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确定各边界村区划规划实施的时间,有序推进边界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基础好、班子强的边界村,尽量“一步到位”,如海安镇通学桥、城东镇油坊头、大公镇贲集、曲塘镇崔母等村要率先发展,在53个边界村中起到示范带头、引领发展的作用;
    对经济条件一般的边界村,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大拆大建,努力在改变村庄面貌上下功夫;
    对规模小、交通不便、经济实力差、基础设施不配套的边界村,立足于已有的条件,以低成本、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方式合理规划布局,改善人居环境。

    2、注重以人为本,化解农民生产生活矛盾

    一是加强鼓励和支持农民集中建房政策的引导。对建设中通过对老宅基地复垦整治后,净增的土地部分给予经济奖励,并按规定纳入折抵置换指标;
    对宅基地采取置换政策解决的用地,免收相关费用。对农村居民建房,可根据规划要求,经批准后先建设,后复垦老宅基地,以解决过渡房问题。二是加快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研究。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优化边界村空间布局和实现边界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途径。只有尽快使土地经营权得到流转才能使农业机械化、农村现代化、城市一体化稳步推进,才能实行农民集中居住,才能给边界村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加大对边界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边界村处于各类基础设施的未端,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交通闭塞,存在“出不来、进不去”的现象,要通过加大对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缩短他们与中心城镇的距离,接受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影响,促进边界村经济的发展。

    3、注重交流合作,发挥边界村对外窗口的沟通协调作用

    边界村作为外围重要的交通门户和重要的窗口,必须在服务周边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一是推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步伐,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的高度一体化。二是注重产业的协调与配套,积极引导边界村产业的转移和壮大,带动边界村的发展。加强边界村综合交通与毗邻村相协调,依托海安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形成快速物流通道。积极与泰州、盐城两个周边市场联系,在产业和功能上主动协调配套,利用交通优势吸引两市的物流、人流与资金流转向边界村。努力使海安县成为通泰盐三大中心城市相互联系和交流的核心节点,集三市之合力,加速自身发展。三是共同建设,资源共享。与如东、东台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与生态,共同建设海上苏东;
    与如皋、如东加强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的协调,形成综合的江海陆联运体系;
    协调水系的环境保护,共同治理内河水体的污染;
    加强与邻近地区的发展协调,推动接壤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的共建共享机制。

    4、注重资源节约,保护健康生态家园

    一是充分论证、研究、完善村居规划,使种、养殖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布局合理,避免重建、拆建。二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扩大沼气、太阳能等使用普及率,切实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三是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向集中区集中,减少和避免工业污染源向农村环境的转移扩散,特别是里下河区域要根据海政发[2007]133号文件的规定,对区域内现有的化工、电镀、再生造纸、小炼铝业等企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专项整治,为新一轮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发挥无公害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建设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基地,合理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四是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培育生态文化。组织创建“生态镇”、“生态村”、“生态户”等一系列生态创建工作;
    通过群众广泛参与,提高镇、村、户的环境质量,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逐步培育生态文化。

    5、注重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各相关镇要把边界村的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统筹兼顾,创新工作思路,改变边界村布局散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环境质量较差的现状,加快推进边界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边界村的服务指导,组织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加强对公用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和技术服务指导,帮助、指导、扶持农民建好、用好、管好村庄公用设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边界村结对帮扶,投资、投劳、投技术,支持边界村社会事业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和镇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和深化城乡共建活动为载体,大力整治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和“黄赌毒”,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切实解决广大农村关心的突出问题,加快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有线广播进村入户率、通响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努力使边界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区划 边界 对策 现状及 规划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