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景莱酒店 情趣【开阖承转有度,景情趣理无穷】

    时间:2019-03-24 03:32: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 【作品原文】��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出溪上。其外连山高陵,野林荒墟,远近高下,壮大闳廓,怪奇可喜之观,环抚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然而雨隳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苇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喜,增甓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缭以横槛,覆以高甍,因而为台,以脱埃氛、绝烦嚣,出云气而临风雨。然后溪之平沙漫流,微风远响,与夫波浪汹涌,破山拔木之奔放,至于高桅劲橹、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皆出乎履舄②之下。山之苍颜秀壁,巅崖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至于平冈长陵,虎豹踞而龙蛇走,与夫荒蹊聚落,树阴�暧,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③之内。若夫烟云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之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适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富贾之游不至。多良田,故水旱螟�④之灾少。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而晏然不知�⑤鼓之警、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其成之年月日,嘉�二年之九月九日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曾巩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注释】①拟岘(xiàn)台,位于江西省临川(抚州市)抚河畔,古时为江南名胜,始建于北宋嘉�二年(1057)。②履舄(xì),鞋,文中作动词用,“漫步”之义。③衽席,宴会的席位。④�(tè):一种专食小苗或嫩叶的害虫。⑤�(fú):同“桴”,鼓槌。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嘉�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思想上赞同孔孟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主张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政治上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及广开言路。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曾巩为文,追求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其散文文风源于六经,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温厚,章法谨严,长于说理。无论叙事、议论,都平和雅淡、委婉周详;布局完整严谨,节奏舒缓,语言凝练,情理明晰。曾巩的文章平易,且开阖、承转都有一定的法度,显得规矩严密,是唐宋八大家中最便于学习的,对后世创作影响极大,明清两代著名作家都将其作品奉为典范,比如明清“唐宋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学“古文”多从模仿曾巩文入手。《宋史・曾巩传》评论其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王安石曾推崇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但曾巩为文,自然淳朴,而不甚讲究文采,后世多认为在“唐宋八大家”中,他是情致较少的一个。
      曾巩的主要成就虽在散文,但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大都写得或质朴,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均含义深刻,妙趣似其文。
      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等传于世。
      
      拟岘台踞抚河高岸盐埠岭之巅,距王羲之洗墨池不远,北宋嘉�二年(1057)由抚州太守裴材始建。此地的山川之势,与湖北襄阳城南的岘山颇似。西晋时征南大将军、政治家羊祜镇守襄阳时,常登岘山寄兴(羊祜为江西南城人,为官荆楚时,清廉爱民,深合民意)。北宋裴材,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旨,加之裴材仰慕羊祜风度,所以兴建此台,并命名为“拟岘台”,有追怀前贤羊祜之意。台建成后,裴材力邀本籍才气横溢、风华正茂的新晋进士曾巩作记。曾巩作《拟岘台记》时年38岁,忧国恤民,他在文中,含蓄地暗示了裴材以西晋名臣羊祜自况,祈望自己任内百姓安乐和顺的心迹。
      后拟岘台台以文名,文以台传,成为江西抚州名胜之一,曾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等齐名,为江南名楼台之一。
      
      《拟岘台记》一文,开门见山地将建台者、建造时间、台的地理位置及命名等都作了交代后,再着力于描写拟岘台的景色及登台者的愉悦心情,结尾点出官民同乐的完美境界,升华主题。全文以景衬人,景美人乐,景情结合。同时将民之“乐”与裴君(裴材)之“喜”呼应,含蓄而巧妙地揭示了裴材以西晋羊祜自比,祈望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内百姓和乐安康的衷情,赞美了裴君宽以治理,官民同乐,以民为本的思想,亦表达了作者体恤民众,希望百姓和乐安泰的民本思想。在《拟岘台记》一文,可以探视到曾巩一直主张和强调的“仁”和“致诚”儒家思想。
      
      综览《拟岘台记》全文,我们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名家散文精纯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结构圆转,匠心独运。《拟岘台记》全文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交代台的建造者、建造时间、地理位置及命名等情况,同时匠心独运,有“拟岘”来命名,设置了耐人寻思的伏笔,铺垫后文情与理的抒写;第二层描写了拟岘台的胜景及登台者的愉悦心情,景与人有机结合;第三层概写抚州民之“乐”,指出裴君所治民心民愿,呈官民同乐之境。全文前有伏笔,中有承接,后有照应,写景叙事相融,抒情议论交汇;结构上开阖承转有度,文思上景情趣理无穷。
      其次,刻写分明,手法多变。本文一改曾巩为文重理、多议论的特点,在写景上不惜笔墨。如将建台之前情形和建台之后的气象对比,用建前的“荒墟”突出了拟岘台非同一般的景色;尤其在绘写建台之后的胜景上,由近及远,由俯视到远瞻,层次分明,视野渐开渐远,一展此地建台后的美好境界,如高台之下有:“平沙漫流,微风响远,与夫波浪汹涌,破山拔木之奔放,至于高桅劲橹,沙禽水兽,上下而浮沉……”衽席之内有:“平冈长陆,虎豹踞而龙蛇走,与夫荒蹊聚落,树阴�暧,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远望有:“山之苍颜秀碧,巅崖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更有时异而景变:“烟云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明晦,变化不同……亦不能穷其状也”。纵横开阖,手法灵活,用大量篇幅描写景观,从横向空间延伸和纵向时间变幻上,突出了裴君的选地、建台、创景的情趣高雅和远见卓识。
      再次,情理高妙,境界完美。文章在叙事和写景后,紧承人情之“乐”,围绕“乐”字说理。先写民之“乐”其富足而“晏然”,后记裴君依俗设治,“乐”其暇而寓于台,再写州人“乐”其治,并“乐”与裴君得“游观之美”, 将“乐”的境界逐层推高,逐步展示了官民同乐的大乐境界,不断升华了主题。读者从中不仅可看到裴君为官的政绩,还可悟到美景乐事出于大治的情理,巧妙地揭示了裴材以羊祜自况,期望任内百姓安康的心愿。透过行文,亦可看到曾巩的民本思想。至此,全文情理之高妙,境界之完美,已一览无余。

    相关热词搜索: 承转 有度 情趣 无穷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