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笔有千钧,不能妄用一字一词 某妄意易一字

    时间:2019-03-12 03:27:3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不可替代的“助”字      司马迁可谓世人尽知的大文学家,他的传世巨著《史记》的历史价值自不待言,其文学价值也是震古烁今的。他在《外戚世家》里写窦皇后和她的弟弟窦广国离散重逢的情景,有这么一句:
      ……左右侍御,皆伏地泣,助皇后哀。
      句中的动词“助”是精心提炼的艺术结晶,有着惊人的艺术表现力:
      一是刻画了左右侍御的奴才相。窦皇后与其弟弟窦广国在战乱中失散,骤然相逢,自然悲喜交集,触感伤怀,不免抱头大哭。左右侍御没有如此经历,谈不上喜,也无所谓悲。然而,主子动了真情,不胜悲伤,做奴才的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本不想哭的左右侍御也都伏到地上陪皇后哭,一副奴才相跃然纸上,动词“助”多么得力!
      二是增添了作品的喜剧氛围。皇后“悲”,奴才“助”,悲哀还要相助,岂不令人发笑?然而,正是这一绝妙的“助”字,产生了奇异的艺术表现力,活现了主子、奴才一悲一助的闹剧,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眼见的是一真一假的哭泣场面,耳闻的是一真一假的哭泣之声,令人忍俊不禁。
      三是传达了作者的鄙夷之情。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遭受宫刑,是人生的奇耻大辱。但是,他为了完成《史记》,一直隐忍不发。而在发愤著书过程中,一旦遇到皇家之事,自会巧妙地发泄心中的感慨,他精心选用“助”这一动词,无情地鞭挞了左右侍御这群丧失人格的奴才,鄙夷之情透纸而出。
      对此,文学理论家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悲哀宁能助耶?然舍却助字,又似无字可以替换。苟令窦皇后见之,思及助字之妙,亦且破涕为笑矣。”由此可见,写作中的动词选用多么重要。
      
      奇语妙笔足千秋
      
      “文似看山不喜平”。跌宕起伏、波澜曲折与平直浅露、一览无余,其艺术效果是大相径庭的。偶读《晋书・阮籍传》,觉得其中一段文字有随势曲注之妙,对我们的写作大有裨益: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这段文字只有67字,却写得曲折有致,变化莫测,而又首尾圆合,结构缜密,可以用突起、纡行、峭收来评价。
      突起。有子杀母,这消息何等惊人!然而阮籍竟出人意料地说:“杀父是可以的,现在发展到杀母了!”行文有如奇峰突起,令人瞩目。阮籍说杀父是可以的,岂不乖于常理吗?难怪在座诸人都对他的说法感到惊讶莫名,怪其失言了。如此起笔卓荦不凡,文势逼人,无疑会在读者脑海里形成巨大问号,并且急于探求结果,其效果不言而喻。
      纡行。果然,晋帝忍不住责问:“杀父是天下极恶之事,你怎么认为可以呢?”阮籍不慌不忙地作了回答。他先以禽兽知母不知父作为立论的依据,顺势道出杀父之人乃禽兽一类,鄙弃抨击之意透纸而出;接着更进一层,禽兽知母尚且不杀母,身为人子反而杀母,岂不是禽兽不如了吗?说得有理有据,且又一波三折,令人信服。
      峭收。阮籍“杀父乃可”的惊人奇语所造成的悬念,至此已经解开,如果絮絮不休地续写下去,势必成为蛇足,令人厌烦。以“众乃悦服”寥寥4字峭然煞住,显得干净利落,绝无拖沓之嫌,而且暗示了阮籍之语的服人效应,你能不感佩吗?
      阮籍生性狂放不羁,出语怪诞奇拔,在那个以孝治天下的特定时代,这样写就充分显示了他不同一般的个性。此技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王若虚敢改名家之作
      
      古人云,文不厌改。即使素有定评的名家,他的文章也未必是句无可削,字无可删的,绝不可以盲目崇拜。譬如王若虚吧,他就敢动名家之作,试举一例: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王若虚认为,短短一段文字,连用4个“石”字,未免让人产生重复之感,而且“见草中石”而“以为虎”,既已“中石没镞”,复又“视之,石也”,表意上既含混不清,更不贴合“以石为虎”的曲折之情。因此,对这段文字修改如下:
      广出猎,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终不能入矣。
      改文删掉三个“石”字,不仅干净利落,而且表意更加准确生动:
      一是把“见草中石”直接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如同奇峰突起,造成紧张气氛。如此情境当事人自然如临大敌,全力以赴,读者也绷紧心弦,产生强烈的追索情绪,较之“见草中石”的直笔明写,效果大相径庭。
      二是见虎而射,文字有如鹜伏蛇行,尽显曲折之妙――李广面对老虎毫不退缩,拉弓劲射,一射没镞,可见神力惊人。读者在钦佩之余,料定“山大王”老虎,必定饮箭丧生,较之“中石没镞”的直叙明写更有吸引力。结果如何?“视之石也”,原来如此!将军是一场虚惊,读者也会由紧张而趋向松弛,或者哑然失笑吧。
      三是结尾悠然意远,让人寻绎难尽――见虎而射,一射没镞,为什么知道是石后不能再射入?是开始杀虎除害的信念激发起将军的无穷神力,还是后来明知为石再也没有先前的猛劲?真是余韵悠长……
      王若虚不如司马迁有名,但千虑一得,他的修改还是令人首肯的。素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尚且免不了瑕疵,何况我们的习作呢?我们在佩服王若虚敢动名家之作的同时,岂不更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吗?

    相关热词搜索: 一字 一词 千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