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做最好的自己作文600【有感于《做最好的自己》一书】

    时间:2019-01-20 03:25: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工作之余,认真拜读了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感觉受益匪浅。谈五点认识和体会。   一、成功多元化   李开复博士是美籍华人,前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比尔・盖茨七个高层智囊之一。读过《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之后,对“成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成功不是单一的,成功的途径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者不是做与众不同的事,而是做事与众不同。不见得必须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成就,也不在于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爱因斯坦的人生理想是发现“统一场论”,但它没有实现这一理想。可在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发现“统一场论”,这对世人来说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为世界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力。
      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人与人尽管千差万别,地位、名声有高有低,财富有多有少,但都有自己的选择,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心尽力扮好角色,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不管是令人瞩目的,还是平凡的,都是一个成功者。李开复在书中列举了他家园丁的例子:“他非常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经常用近乎痴迷的态度,研究园艺技艺。每当掌握了一种新的栽培和修剪方法后,他都会幸福无比,那神情就像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样。他凭借超常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获得了所有雇主的好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每个人、做每件事都可以成功,成功有大小之异,无轻重之别。曾经有人问过一位美国总统的母亲:你为有总统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吗?那位总统的母亲却说:“我还有一个儿子,他正在地里挖马铃薯,他非常勤劳、朴实,我同样为他感到自豪!”
      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著名经济人唐骏说过:“如果把我的成绩与比尔・盖茨相比,我的成绩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如果把它和我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我可以说,我做得非常成功。我无须和自己的偶像相比,我只要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比以前进步了,就算成功了。何必在意是否超越了别人?”
      成功者永远找方法,失败者永远找借口。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新加坡不像中国有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日本有富士山。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想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后,大笔一挥,在报告上批了一行字:你们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我们有阳光就足够了!旅游局看了批文,仔细思考,终于恍然大悟:总理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是让我们利用自己的优势――阳光,大做文章。后来,新加坡利用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植花草,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国家”,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居亚洲前三位。
      二、做好该做的事
      李开复说过:“比尔・盖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富?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赚钱。”
      100多年前,在英国的一个乡村田野上,一个贫苦的乡下人正在耕种,忽然河边传来一阵呼救声。乡下人快步奔向河边,看到一少年正在河里挣扎,便奋不顾身的下河将少年救起。事后才知道落水少年是一个贵族世家的儿子。几天后,贵族登门道谢,坚持要报答乡下人,乡下人摇头拒绝。乡下人认为,天地间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就在这当口,乡下人的儿子回来了。那位贵族说:“我把你的儿子带到伦敦去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总可以了吧?”乡下人接受了这个求之不得的建议。后来,乡下人的儿子发明了青霉素,并在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此人叫弗莱明,他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二战期间,英国面临着最为艰苦的岁月,那个曾帮助过弗莱明上学的贵族的儿子,在伦敦患了严重的肺炎,最后就是用青霉素治好的。这个贵族的儿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李开复强调要“做好每件事,快乐每一天”。海尔总裁张瑞敏也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凡事要立足实际,“量体裁衣”,不做超越自己能力之外、不切实际的事情;不好高骛远,强求自己取得遥不可及的成就。
      曾经有一位在克里姆林宫工作的老清洁工这样说:“我的工作同叶利钦差不多:叶利钦是在收拾俄罗斯,我是在收拾克里姆林宫。”从表面上看,这位清洁工的话有些狂妄,一个清洁工的工作竟与一个总统的工作相提并论。但事实上这位清洁工的话包含十分深刻的人生哲理。总统的工作无疑重要,但清洁工也不是可有可无,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与其盯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还不如从眼前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一棵青青的小草,就不要去羡慕大树的繁茂,因为小草也能带来春的生机。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说:“许多事情是没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班主任无法选择学生,但只要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能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
      把自己视为珍珠,难免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倒可育出一片新绿,生活换个角度、换种姿态、换种眼光,把自己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一切都将不同。记得《读者》上有段话:你不能决定命运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可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不必为自己比不上别人而郁闷,也不必为境遇不好而太过伤感。当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就因周瑜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上天生瑜有瑜存在的理由,而生亮又有亮存在的理由。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必自寻烦恼?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
      三、学会欣赏
      李开复说:有胸怀才有成功,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业兴。做学问的境界取决于做人的境界,而做人的境界最终取决于一个人的心胸和气量。
      有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碰到一位老人,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你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简直糟透了!”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又来了一位年轻人问同样一个问题,老人同样反问,年轻人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老人便说:“这里同样好。”旁观者诧异,问老人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在不同人眼中,世界会变得不同,其实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风景,你带着满腹怨气看,你就会觉得一无是处。魏书生说过:“当你把身边的人看成天使时,你就觉得你生活在天堂里;若把身边的人看成魔鬼,那你就会觉得生活在地狱里。”
      大众论坛上有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不出大师不怪你,扼杀大师你有罪。没培养出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不能怪某一个人,因为杜甫那样的大师不是想培养就培养出来的。但假如有一个人本来有希望成为大师,但他的才华被你扼杀了,使他变成庸人,那就是你的责任。
      四、终身学习
      在众人眼里,李开复像个天生的演说家,无论面对怎样的观众,他都可以用引人入胜的演讲,将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展现。但《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中透露,这“天分”其实是他坚持练习的结果。以前他曾是个和人交谈都会脸红、每次上台演讲都会拘谨或退缩的学生。
      李开复在书中从学习的目的、境界、基础学习与大学时光的学习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的阐述,很有借鉴意义。
      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只有付出才会成功,态度决定一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学校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相反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有待我们去学习、去探究。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不充电学习,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则寓言故事:一只狼在草地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对他说:“森林这么静,猎人已回家,老虎也不在近处,你没有任何危险,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狼说:“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就来不及了。”
      读书学习,尤要重视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书不一定读得很多,但一定要读得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经典作品,应反复读。“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宋代朱熹提倡:“为学之道,莫先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熟读精思方可成就一代宗师。
      五、关注未来、全面育人
      胡锦涛主席在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教育要关注今天,更要关注明天。”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也曾说过:“教育必须为不可预测的未来培养学生。”
      哈佛校长与南开校长在《对话》节目中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哈佛校长:中国学生的成绩要比美国的好,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美国学生之下,我们有那么多学生获诺贝尔奖。南开校长:中国学生还是很听话的,读书也很刻苦,独立思考的能力确实差了一点。
      没有升学率的学校过不了今天,只有升学率的学校过不了明天。优势来自内涵和特色,教育工作既要今天的“高升学率”,又要明天的“持续发展”,素质与分数相得益彰,成人与成才齐头并进,天今和明天不偏不废。既要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
      美国教育家艾伦说过:“如果我们要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有道德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 浙江大学教授邓强曾经说过:大家都在嘲笑俄罗斯,但我知道俄罗斯将来一定会发达,因为那里的人即使两天没吃饭,也要饿着肚子排队,而我们有两个人也要挤得不可开交。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最好的自己,必须牢固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
      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不少地方,仍然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幼儿园缺游戏,小学缺愉快,中学缺自信,大学缺诗情画意。由于历史、现实的各种原因,尽管单凭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无法改变我国教育的现状,但只要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每天向着全面育人的方向多努力一点、多做一点,我们的教育就会不断前进。

    相关热词搜索: 最好的 一书 有感于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