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历史是现实和未来的一面镜子|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时间:2018-12-26 03:21: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小易:谭博士,我们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古代的史书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谭博士:你说的对!我们中华民族已有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史。古代的先民非常重视自己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氏族就有一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可以说是史书的源泉。据目前的资料看,约在公元前17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已经有较完备、较系统的文字,可用以记录史实,并且出现了史官。中国传世最早的一部史书是公元前5世纪由孔子编撰的《春秋》。《春秋》原是鲁国的国史,经孔子整理成为一部按年月日顺序记录的编年体史书。全书18000字。以后又相继出现了一些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典籍,如“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等。
      小易:中国的书籍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哪些属于“史”类书呢?
      谭博士:广义地说,各时代遗留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都可以算是史料。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归入史部的包括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我们可用这个分类为依据,来界定史学书籍的范围。
      小易:所谓“正史”指的是什么?
      谭博士:正史是指历代朝廷认可的史书,主要有二十四部,也称“二十四史”。你计数,我背给你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是不是二十四部?
      小易:嘿嘿,我数了数,正好二十四部。可我在书店看见过标注着“二十五史”的大部头史书,这是怎么回事?
      谭博士:上述的二十四史,再加上一部《清史稿》,就合称“二十五史”了。
      小易:《清史稿》与前面的二十四史有区别吗?
      谭博士:有区别。《清史稿》是清朝寿终正寝后,1914年由民国特设的清史馆开始编修,至1927年基本完成的一部清史著作。由于该书仓促而成,付印时只是“初稿”,亦称“未定稿”,加之谬误较多,所以一直未能作为正史而得到当时官方的承认。
      小易:原来是这样!那些所谓的“正史”都是官方编修的�!
      谭博士:也不尽然。正史有官修,也有私修,还有奉诏私修等几种情况。私人修成的有《南史》、《北史》等,《史记》也是司马迁个人写成的。
      小易:《史记》排在二十四史之首,是不是成书年代最早?
      谭博士:《史记》不仅成书年代早,它在史学领域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司马迁原是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因得罪皇上而受酷刑,于是发愤著述,创作了《史记》。《史记》52万余字,记事起于传说时代的黄帝,结束于汉武帝刘彻,时间跨度达3000年,开创了综合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形式于一书的纪传体通史体例,史事翔实,文辞流丽,鲁迅先生曾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小易:随后的《汉书》、《后汉书》等,是不是只记一个朝代的事?
      谭博士:你说的对。除《史记》以外的其他正史,形式仍沿袭《史记》的纪传体例,但只记一朝一代的事,像《汉书》就仅记西汉时期的事,因此,又称为断代史。
      小易:司马迁早提出过“通古今之变”,如果全是断代史,是不是有它的缺陷性?
      谭博士:你说的有道理。历史上有很多史学家就想考察和研究历史的各种变化,编成分门别类、综观全局的史书,著述旨在“通变”“致用”的通史。最值得关注的要数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
      小易:是不是小时候砸缸的那个司马光?
      谭博士:正是。司马光学识渊博,尤其精于史学。他觉得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通读遍览,因此想撮取其精要,修一部通史。经过多年努力,在几位学者的协助下,终于编撰出一部堪与《史记》并列的中国史家之绝笔――《资治通鉴》。
      小易:为什么要取名《资治通鉴》?
      谭博士:鉴,也就是镜子,引申为借鉴,以史为鉴,就是要通过历史这面镜子,吸取经验教训,为治理国家提供帮助。《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自战国初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之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体例严谨,取材审慎,内容翔实,文字简洁,“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以政治、军事史实为主线,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的表现,并附有简要贴切的评论,借以引导出历史教训。
      小易:听我爷爷说,他以前曾经借阅过咱们县的县志,我们家从前出过一个状元,还记录在内呢。这些县志对研究历史有作用吗?
      谭博士:你说的这是方志,也称地方志,是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和现状的著作。除全国性的总志和一统志外,还有省、府、州、县志,以及各种专志。由于地方志的资料保持了很大程度的原始性,因此,其可靠性和真实性甚至超过了某些史籍。
      小易:史学家们呕心沥血写出如此丰富的史学著作,有什么作用呢?
      谭博士:古人云: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史学家们是想通过对史实的“采善贬恶”来警示当代和后人,以便人们从历史上国家的治与乱、民族的兴与衰、百姓的安与危、个人的成与败的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
      小易:我对历史很感兴趣,只是觉得史书繁浩,人物众多,进程复杂,不知道怎样去学为好。
      谭博士:虽然史学著作丰富浩繁,但是并不难学,可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搞清楚历史进程的轮廓,再一点一滴地积累,逐步掌握,避免出现张冠李戴、时代错位的现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会从历史学的海洋之中学到人类的真知灼见。

    相关热词搜索: 一面镜子 现实 未来 历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