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脾胃病疗法申遗介绍 难以治愈的“申遗病”

    时间:2019-05-29 03:19: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自打中国人知道了有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回事,申请文化遗产,尤其是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了传染病。不管什么地方,有没有古迹,风光是否独特,找个由头,地方政府就想申请。有关官员胃口很大,有关专家业务很忙。能申不能申,声势也得造出来。申不下来,广告先打出来,反正,所谓的申遗,一是打出本地的知名度,二是促进本地的旅游事业,第三嘛,官员们出来吹牛,也有了谈资。最近,此风已经蔓延到了革命遗迹头上,去年年底,四川社科院倡议中西部十四省,联合把红军长征路线申遗。据说,已经得到了相关省份的响应。
      当然,这样政治正确的申遗号召,没有人敢不响应。但令人担忧的是,一旦申遗启动,就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申遗过程是工程,各个历史遗迹的修复是工程,相关配套设施更是工程,无论申遗是否成功,声势造出去,红色旅游的算盘就可以拨动了。一方面红色景点的建设,要耗费大笔纳税人的资金,另一方面红色旅游,也多半是官费。别看当年红军几万人走过,没花多少钱,现在的官员走一遭,车船飞机,四星五星级宾馆住宿,钱可是流水似的。钱花了,旅游者爽了,由于政治方向正确,别人还不能说什么。
      不过,申遗这种“病”,最大的症状,还不在于申请的过程中的胡乱建设、巨大的投资和浪费。而在于一旦申遗成功,所在的地方,就像白捡了一棵摇钱树,大家都来摇,都来摘桃子。地方政府自不必说,肯定是最大的获益者。其他的商家,有关单位,甚至周边的老百姓,都一窝蜂地来吃遗产的饭。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不管遗产能不能承受,总之是能招徕多少人,就招徕多少人。服务上不去,收费可是多多益善。凡是不能蹬踏、不能触摸的地方,往往有专人看守,但看守的人,不是保护古迹的,而是专门收了贿赂,为犯规者放行的。反正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大家伙的“唐僧肉”,不吃白不吃,白吃谁不吃。原本,评上世界文化遗产,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但是,我们的地方政府,保护设施没做多少,旅游设置却大量增加,四星、五星级宾馆,一个接一个地盖,生怕游客来得少。只要哪个地方变了文化遗产,立马道路畅通,航行开通,用不了多久,就变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码头。很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都因为过度开发和游客过多,被世界遗产组织严重警告,甚至亮了黄牌。
      然而,黄牌只可以起到一时的阻吓作用,从根本上讲,不足以让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的功利性狂热降温。多少年来,我们地方政府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增加地方GDP、增加地方短期收益展开,祖上留下来的东西,不管有多大的文化价值,也不管它来头多大,对于某些地方来说,关键是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现实的利益。能带来旅游收入当然最好,一时半会儿带不来,如果能编出故事,让上级政府重视,引来外面的投资,开发房地产,建成别墅区,也是好的。
      所以,在申遗和文化遗产的建设过程中,往往真的古董没有人在意,说是修旧如旧,但几乎个个都是“修复性拆迁”,拆了之后,旧的材料也就灰飞烟灭,能卖的都卖了,好些雕花窗棂、抱鼓石、精美的砖雕,都进了不知什么地方的私家宅院,成为了有钱人家的点缀,原本作为文物的老宅子,却在修复后,新的不能再新。无疑,这样的申遗改造、文化遗产肯定是申不上了,但假古董却一个又一个地问世了。反正拆拆建建,不管假不假,名头弄响了,不愁游客不来,只是,作为世界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却从此荡然无存。
      申遗,原本是好事,但是,今天我们好些地方的申遗,却明明白白是种病,一种祸害祖先、殃及子孙的病。不知道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怎样看我们这代败家的人和我们的病。(转载自:新浪博客)

    相关热词搜索: 治愈 难以 申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