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儒道至圣【圣人之路】

    时间:2019-04-30 03:15: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  1939年,圣雄甘地致函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信的开头称呼元首“我的朋友”,这位非暴力的倡导者并向元首呼吁:“您能否听听一位有意回避战争手段并非成效甚微之人的恳请?”甘地写给元首的信雄辩、绝望、谦卑、天真。他想软化元首的心。英国人,当时还是印度的主人,没有这么天真:他们设法让“监控对象”甘地写给元首的信不克奉达。另一边,元首对甘地及其非暴力主张的看法不得不提。他告诉一位英国大臣,快人快语:“你们得做的,就是毙掉甘地。”
      相较极权主义,日薄西山的殖民主义不是最烂的苹果。1932年,因为呼吁非暴力不合作,甘地又进监狱。不过,他在狱中可以接待访客,只要不公开论政,也可继续与外界通信。狱方给他的通信“配额”,简直令人不敢相信:每天可写50封信函。这次入狱,适逢有关贱民的某项选举计划公布。甘地反对这一计划,决定“绝食到死”,迫使各方让步。绝食一旦公开,狱方对他的限制更为放松。诗人泰戈尔到狱中探望,贱民领袖安贝卡到他床前请求和解;国际国内舆论大哗,英国人进退维谷。终于,绝食换来各方妥协。这天,狱中举行一个小小仪式。狱方开门,大约两百名甘地的追随者入内,探访限制几乎取消。泰戈尔唱了一首自己作曲的孟加拉赞歌,甘地太太卡图芭把一杯果汁送到丈夫嘴边。仰慕者和支持者送来的水果不计其数。泰戈尔后来回忆,没有哪个监狱有过如此盛会。
      就自甘清苦而言,英国作家奥威尔与甘地有些相似。未知是否“苦行相轻”,奥威尔对甘地难有好感。用奥威尔的话说,他对甘地有着“美学上的厌恶”。他不喜甘地绝对的素食主义与禁欲主义,他觉得甘地的基本目标“非人与反动”。甘地遇刺翌年,奥威尔写了一篇“回想甘地”,清晰,理性,不带一厢情愿的玫瑰色。譬如,奥威尔认为,甘地毕竟19世纪生人,对极权主义所知甚浅,凡事皆以自己跟英国政府抗争的经验为准绳。奥威尔写道,没有英国政府的相对克制,或者外界无法知晓甘地的事业,他根本不可能“唤起世人”(甘地原话)。奥威尔也怀疑,甘地的方法(非暴力与不合作),若是用在一个反对派恒常夜半失踪、人间蒸发的国度,是否依然有效;没有新闻自由和集会权利,你不仅无法诉诸外界舆论,难以催生大规模运动,就连让敌手明白你的意图都不太可能。
      二
      奥威尔的话不是冷嘲热讽的后见之明。十来年前,我涉世尤浅,读书阅人常带温情与盲从。初读《甘地自传》,书中言论简直就是颠扑不破的经文。最近,读了美国作家约瑟夫·雷利威德去年那本新著《伟大的灵魂:圣雄甘地跟印度的斗争》,我找来《甘地自传》英文本重读,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甘地绝对的素食主义与禁欲主义。我也察觉圣人甚少幽默感,哪怕书中生动描写彼时印度要命的铁路系统,让我读来深有同感。或许,书中唯一接近幽默之处,乃是甘地在狱中发现,囚徒被迫自律,譬如日落前必须吃完每天最后一餐饭,没有咖啡与茶,狱方坚称吃饭不是为了满足味觉。出狱后,甘地化被动为主动,不再喝茶,也在日落前用餐。理由则是:被动禁忌很难生效,主动禁忌效果显著。
      1902年,甘地从南非回到次大陆,坐火车考察印度。其后数十年,他坚持每次出行只坐三等车。这一苦行无可厚非,甚至令人敬佩,但也有其“副作用”,尤其甘地晚年,铁路当局常常拨出整节甚至整列车厢专供甘地的随从使用,因此招来女诗人萨洛吉妮·奈杜这番善意戏言:“你绝对不会明白,我们花了多少代价来让那个圣人、那个了不起的老头过穷日子。”过穷日子无可厚非,我尤其钦佩甘地之不蓄私产。身处物欲至上的全球化现世,所谓主流生存模式或成功模式,每每让人陷入欲罢不能的非人怪圈;甘地选择清贫,依然值得各类“濒危动物”效仿。不过,矫枉过正未必可取。既然吃饭不为满足味觉(甘地认为牛奶和香料刺激性欲,由素食进而只靠水果维生,只是他的果蔬食谱并不简单,各类成分精确到盎司),性欲更是必须消灭的“原罪”。甘地对性的看法令人咋舌。他告诉儿子:“我想不出比男女交合更丑陋的事情了。”1906年,不到四十岁的甘地决定终生禁欲。有趣的是,他的决定,并未事先征求太太卡图芭的意见(幸好她是传统的印度教妇女)。更有趣的是,甘地在自传中承认,虽然心中有神,过了56岁,禁欲仍非易事。
      三
      《甘地自传》回忆国大党政治纷争读来无比沉闷,《伟大的灵魂》我也时常读得不耐。太多史实纠缠,除非你对相关历史烂熟于心,身为读者,或者只是对甘地兴趣浓厚的普通读者,有时难免“迷路”。不过,熬过沉闷总有收获,因为作者自言,该书目的,在于“补充而非替代甘地一生横跨两个次大陆的标准叙事,详述常被忽略的事件与主题”;他感兴趣的,不是“可以提炼的教条”,而是甘地其人。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另类角度,读者才得以了解另一个同样真实的甘地,譬如,传媒时代到来之前,甘地如何巧妙操纵媒体;出身商人家庭的他如何精明;早年对英国如何忠诚(祖鲁人叛乱时,他站在英国一边,事后虽觉站错位,依然起劲向英王邀赏);回到印度后,出于政治考量,他对种姓制度如何态度含糊;当然,还有《甘地自传》与事实不符或是刻意改写之处;他与德国犹太人卡伦巴赫极具“同志”嫌疑的友情;他与年轻女弟子的关系……
      以上最后一桩,若是参照奥威尔引述的甘地言论(甘地认为,为了唤起世人和德国人民,犹太人应该集体自杀。战后,甘地辩称:犹太人反正得死,还不如死得其所),笔者觉得,这不仅见出甘地之“坚忍”一面,亦证明奥威尔眼光之精准:“毫无疑问,圣人必须回避酒精、烟草之类,但是人也必须避免成圣。”20世纪30年代伊始,甘地开始让女性随从睡在身旁(除了“陪睡”,她们还负责他的每日沐浴和按摩)。如果他感觉身体发抖,她们就会拥抱他,直到颤抖平息。甘地在一封信里写道,完美的禁欲,乃是男女赤裸相见,而又彼此坐怀不乱。1946年,年仅17岁的侄孙女玛努来到甘地床前“陪睡”。玛努跟随甘地深入乡村时,把甘地用来擦脚的一块浮石忘在某个村子。甘地坚持要她孤身一人穿过丛林找回浮石。鉴于该地区经常有年轻女性受袭,玛努想让几个志愿者跟她同行,甘地拒绝了这一请求。玛努最后找回浮石,但是泪流满面,甘地则咯咯笑道:“要是某个恶棍把你结果,而你勇敢面对死亡,我会满心欢喜。然而,要是你往回走,或者逃离危险,我会觉得丢脸和不高兴。”
      甘地的当下意义,当然不在于他绝对的素食主义、禁欲主义和回归自给自足乡村经济的复古主义,也不在于他对现代极权主义所知甚浅而有的天真幻想,而是在于他对世间不公的挺身而出,他的勇气和坚守,他的自甘清贫且与卑贱者同行,他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与身体力行(尽管时常怪异极端,让人产生“美学上的厌恶”)。再有,鉴于甘地出了名的洁癖(他和追随者多次深入乡村,清扫随处可见的粪便),他的当下意义,甚至在于印裔英国作家奈保尔所谓“甘地的执迷”,在于他身在南非多年而有的殖民地居民之洞察力:“服务的精神,排泄物,自食其力,清扫者的尊严,然后又是排泄物。”只是,没了奥威尔所写的诸多前提,即使身在物质进步无远弗届的网络时代,甘地依然遥不可及。
      (摘自《南方都市报》)

    相关热词搜索: 之路 圣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