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荷兰花开一枝莲]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时间:2019-04-07 03:26: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近些年来,池莲子在中西方文化和文学的交流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不但利用自己刻苦学得的中医药和针灸技术在荷兰为当地人民治病保健,为传布和弘扬中华医学文化尽心竭力,而且还创办了“彩虹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以及中荷双语的电子版小报《南荷华雨》,将中西文化的交流活动从荷兰一地延伸开去,拓展到全世界更为广泛的五洲四海。
      关键词:池莲子;文学创作;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63(2012)2-0073-02
      与荷兰华文女作家池莲子相识,完全拜世界华文文学之所赐。
      2004年初,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林青兄约我为他们社编一本《世界华文女作家微型小说选》。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在世界各地,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华文女作家。其作品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早已成为世界华文文坛的一道极有魅力的文学风景。如果将她们创作的微型小说荟萃成册,无疑是一次精彩的展览,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道丰富而美味的精神大餐。于是我草拟了征稿信通过多个途径发布出去,很快地,便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散居于世界各地的华文女作家们纷纷应征赐稿,给予我积极的支持。有的作家还热情地介绍其他文友共襄盛举,使得作者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不久,池莲子的稿子便从荷兰翩然而至。时过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收到池莲子以电邮函寄来文稿时给我带来的惊喜之情。
      惊喜之一,是池莲子竟然与我有一段共同的人生经历。从作者寄来的简介中获悉,她原是浙江温州的六六届初中毕业生,十年浩劫后曾到过遥远的北大荒屯垦戍边。这个经历与我何其相似。四十年前,我也曾作为“知青”赴北大荒军垦农场劳动过十年。虽然我生在上海,却祖籍浙江长兴,那么我们都是从江浙沿海大都市远戍边陲,在北大荒同一片辽阔的天地里蹉跎了人生最宝贵的黄金岁月。后来,我们都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走出人生低谷,在不同领域各有所成,如今,又由世界华文文学的共同追求邂逅。这种奇妙的缘分真使人感到异常惊喜,彼此间远隔的千山万水的距离也仿佛拉近了不少。
      惊喜之二,当然是池莲子作品的水准之高。如果她仅是人生经历与我相仿,那对我而言,至多不过是又结识了一位新朋友而已。然而,池莲子寄来的几篇微型小说却别具色彩,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她的作品立足于自己生活其间的荷兰社会,却又具有透视现实、挖掘深蕴之内涵的本领,并且善于从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在短小的格局和简洁的表述中给读者以艺术的感染。如《SORRY》,写的是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大陆“出国潮”中的一个小故事。作品描写一个弄潮儿陈山为了躲避查税的公务员而四处闲逛,逛了许多家商店,却没钱购买任何东西,终于被人报警而抓进了收容所。虽然这不过是他所做的一个梦,但其实正是他在异国打工生活维艰、内心苦闷的真实写照。如果说,这个梦的描写已经包涵了很丰富的内容,足以引发读者的深思,那么作品的结局就更为精彩。当陈山与国内的妻子通电话时,妻子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什么时候设法将我带出去!……我不能再等了……”这就将现实与幻想的矛盾揭露得淋漓尽致。另一篇《缘分》,写的是居住于TS城老人院的印尼华人李琳达和西方人卡米娜,虽然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处境,但在同住一室的共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最后驾鹤西去也竟然几乎相伴而行。故事似乎极为平淡,但流溢的情感却十分动人。还有一篇《在异国的月台上》,同样是构思精妙、意韵深远的佳作。
      接到池莲子寄来的这几篇微型小说,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这些优秀的作品,正是我发出征稿函时所热切期待的。它们的加盟无疑将丰富这本《世界华文女作家微型小说选》的内容,并提升它的品质。细心的读者或许注意到,我对该书的编排是以作者姓名(或通用笔名)笔画为序的,但有若干作者却不依此例而单独排在前面,这是我有意的安排。池莲子的这几篇作品,我就编在了前面,以表示对它们的肯定和赞赏。
      这本微型小说选出版后,在世华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世界各地的许多华文作者和读者纷纷来信,给予了我热烈的祝贺和鼓励。我自己则非常清醒,倘若没有广大华文女作家们以自己的精品佳构竭诚襄助,绝不会取得如此的成绩。这其中,荷兰华文女作家池莲子的支持,当然也是重要的一份。
      应该是这次合作比较愉快的缘故,我与池莲子在此后建立了通信联系,自然也是淡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她曾经寄给我一本中英文对照的诗集《池莲子短诗选》。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册,但每一首读来都旨近意远,有悠悠不尽的韵味,耐人咀嚼,发人深省。例如题为《静河》的短诗:
      
      当你走近这静静的默默的河
      你可知道她有多深,多远?
      每当洪水、潮汛时,她满过
      可她更珍惜那日久天长的细流
      静静地,默默地流着,流着……
      尽管她得不到人们的宠眼
      但她照样也越过高山,流进大海
      坚贞不渝地守着自己的信念
      作为一个历史的无名使者
      她将无愧地流向明天,永远、永远
      ……
      
      这首诗也许并非池莲子的最佳诗作,却有着相当的代表性。诗中所吟的是那“静静的默默的河”,可又不止于此,读者的思绪可以藉此而纵横驰骋,遐想无际。短短十行,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正所谓“平凡中有隽永,细微中见深邃”。这,既透露出作者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艺术追求,我以为,在某种程度上也传达出她为人做事“坚贞不渝地守着自己的信念”、一以贯之的精神和风格。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一种精神和风格,近些年来,池莲子在中西方文化和文学的交流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不但利用自己刻苦学得的中医药和针灸技术在荷兰为当地人民治病保健,为传布和弘扬中华医学文化尽心竭力,而且还创办了“彩虹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以及中荷双语的电子版小报《南荷华雨》,将中西文化的交流活动从荷兰一地延伸开去,拓展到全世界更为广泛的五洲四海。最近,以她为核心的荷兰彩虹中西文化交流中心正与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联手,筹备举行一个规模盛大的“荷兰中西文化文学国际交流研讨会”,诚邀世界各国著名的华文作家和研究学者共话春秋。这无疑将是她对世界华文文化和文学事业所作的新的贡献。
      承蒙她对我的看重,在会议筹备之初便率先给我寄发了邀请函,却由于我已搬家的缘故,这封邀请函辗转三四十天之后才抵达我手。而池莲子见我迟迟没有回复,又向别人打听得我的新址,以电子邮件再次向我发出邀请。其情之厚,其谊之深,实在使我深觉荣幸而感动不已。可惜我因大病初愈无法胜任长途旅行,或许不能亲自赴会,以切实的行动支持她的工作,但我将寄上自己一片真诚的心,遥祝这次盛会的圆满成功,也祝愿池莲子倾力从事的中西文化和文学交流的宏业更加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作者钦鸿,男,南通市社科联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荷兰 花开 一枝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