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史铁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时间:2019-03-20 03:32: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10年岁末,由姜文、葛优、周润发主演的电影《让子弹飞》风靡全国。影片中,黄四郎对手下胡万说:“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这句台词出自“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却有着比它更微妙的美感和更深邃的哲理。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多年来靠透析维持生命的轮椅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一时间,所有书店,有关史铁生的书全都被摆在了显眼位置。而作家协会与地坛协商为史铁生塑像的事也一直被网络热炒。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史铁生的名作《我与地坛》里,他这样写道。史铁生,这位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肉体的痛苦,却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的伟大作家,从他逝去的那一刻开始,就以更强大的形象驻进了人们的心里。
      除了文字,他还留给我们一些什么?让我们从别人的笔下,去寻找并珍藏吧。
      
      精神财富一:敬重病痛,健全思想
      翻看历史的微小针脚,即使在那些精神世界异常宏富的智慧者那里,对待病痛也往往取向两极。一种是极端厌恶病痛的折磨,甚至最终走向了自我了断。博尔赫斯有次在病后的日记中写道:“我是它(自我肉体)的老护士,它逼着我为它洗脚!”被公认为硬汉的海明威,在病痛的晚期干脆拿起大口径猎枪,对准自己的口腔扣响了扳机。这种与病痛同归于尽的行为,看上去极端惨烈,若非对病痛的仇恨达到顶点,这位硬汉断不会下此狠手。而另一种取向则是试图将病痛踏在脚下,采取无视的态度。失聪多年的贝多芬宣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借保尔之口说出“医治一切病痛最好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由此占领了道德的最高阵地,拥有了无往不在的正确性。
      地坛的日日夜夜,经历了锥心刺骨的灵魂拷问之后,史铁生从开始的自怨自艾,转向了对病痛的敬重,而写作也就成了作家弥合肉体病痛与精神存在间裂隙的必然方式。在病痛里写作,体验超验性境界,在病痛里思考存在的重量,思考病痛本身,进而完成了对病痛精神含义的建构和书写。
      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也打通了生死,成为真正的一个向死而生者。他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皆是直接关乎病痛的作品,也是向病痛发问的结晶,在这些充满本真生命体验的文字记录里,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2011年1月13日)
      
      精神财富二:心向于静,戒绝浮躁
      有人说,在当前轻阅读流行的年代,史铁生注定是一位畅销不起来的作家,因为在泛娱乐时代读史铁生的作品是自讨苦吃。但正因为此,史铁生成为一位最与众不同的中国作家,他不像某些作家用荒诞的想象制造语言的狂欢,而一直遵循内心的指引创作,戒绝着浮躁和诱惑。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史铁生的人生准则,潜心、静心地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是他最大的满足。他曾说:“人们不可能根本不问收获,但更重要的是耕耘。你做的事是否有价值,并非靠外界的名声衡量,而一旦你用它来衡量自己,就可能走偏,而且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浮躁与喧嚣让人们需要冷静、需要安静、需要纯净。”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说,史铁生的一生为我们愈发浮躁的社会提供了令人珍视的精神向度。而我们的读者也应该明白,在娱乐盛行的时代,我们也需要静心阅读的心态,在安静中领悟像史铁生那样伟大的作家的作品,去追寻真正宁静、尊严、有安居感的生存。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2日)
      
      链接:作家评价史铁生
      ★史铁生和文学是在互相拯救。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
      ★中国作家中像史铁生这样坚持写实写作的人不多了,他不是用心血,而是用生命创作……史铁生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仅用心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抱着“用生命书写”的态度,才能不辜负人民对作家的期待。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
      ★史铁生留下的不只是他的作品,更是他人格的力量。我觉得他思想的重量,跟任何一个作家比都不逊色,没人能取代他。 ――作家迟子建
      点击运用:关于史铁生的材料,不少同学在以往的作文中就经常采用,但基本都用在“挫折”“坚强”等为话题的作文中。其实,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还可以提炼出更多,比如“财富”“精神家园”“坚持”“战胜自己”“敬重病痛”“人格力量”“戒绝浮躁”等。
      
      
      名家声音
      俞敏洪:
      像看天空一样看生活
      
      俞敏洪,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下面是他最近在微博中写的一段话――
      有时候生活就像天空的云一样,我们在地上看天空的云,自由飘荡,背负蓝天,说不尽的美丽,但如果我们走进云中,就会发现迷雾涌动,茫然一片。在现实中,我们有时候觉得生活也是迷茫一片,是因为我们陷入生活太深;如果我们能够退后一步,就像在地上看天空的云一样看生活,也许生活就会更加美丽一些。
      点击运用:这段话的关键词是距离。就像两只刺猬靠得近了会互相刺伤,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可以互相取暖一样,我们和自己的生活,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在生活着的同时,学会走远一些,以旁观者的视角观照自己的生活,也许你会得到更多。适用话题:距离,生活的质量,入乎其中与出乎其外等。
      
      马莉:一首诗选择了一个人
      
      马莉,诗人,《南方周末》高级编辑。以下是她谈自己少年时代的阅读与自己成长发展关系的片段――
      七岁那年,我读到一本叫做《俄国文学普及读本》的小书,这本书决定我今后成为诗人。那天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我的父亲躺在医院病床上,母亲在医院值班。那天中午我不想睡,悄悄从床上爬到床底下玩耍,床底下竟然有一箱子的书。是我父亲在上海读军医大学毕业时带回家来的医学专业书。我好奇地在书箱翻找看有没有好玩的东西,忽然一本蓝色封面的小书吸引了我,翻开来,第一篇是莱蒙托夫的诗《白帆》,它深刻吸引了我,我没有记错,译者是郑振铎。那上面有汉译和汉语拼音字母,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拼读着:“在大海深蓝色的浓雾里,一只孤独的帆闪着白光……”这首诗的第一行意象就像一位女神牵住了我的手,引领我上升……这是我生命中读到的第一首诗。这一年,我的小脑袋里反复出现的意象就是莱蒙托夫诗歌中的大海和白帆。直到今天,我依然被这样的力量牵引着上升……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我说不清楚,但我感到了某种神圣、优美、孤独的力量。
      人的一生有时候很奇怪,一首诗能让一个人在童年就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或者反过来说,是一首诗选择了一个人――不仅是这个人的童年,而且是这个人的一生。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2010年12月4日)
      点击运用:很偶然地,那么一个人,那么一句话,那么一本书,那么一首诗……就在你的心灵里播下种子。此后,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所以,“偶然”有时候就是机遇,就是成功的前提。适用话题:成长,偶然,文字的力量等。
      
      
      文化事件
      韩寒《独唱团》停刊
      
      2010年12月27日,《独唱团》执行主编马一木在微博中披露了《独唱团》即将停刊的消息。12月28日,韩寒在他自己的博客上发表题为“后会有期”的文章,证实了马一木的说法。
      2010年7月,《独唱团》第一期正式在全国发售。它的稿酬标准高于平常书、刊的10到40倍。杂志一经推出,首印的50万本在两天内全部售光,且在当当网和卓越网的图书销售榜单上长时间排在第一位。最后总销量超过了150万册。
      再后来得知《独唱团》已获得杂志刊号,第二期将于2011年1月上市。但就在2011年即将到来之际,《独唱团》突然宣布解散。
      从《独唱团》上市以来,就一直被笼罩在一片《独唱团》是否会成为“绝唱团”的质疑声中,这个高调且“叛逆”的文艺杂志没有广告收入,所有资金靠韩寒个人出资养活。
      至于停刊的原因,韩寒说并不是大家所猜测的那样是由新闻出版单位或宣传单位施加压力。韩寒在博客上说:“因为此事既无关死亡,也无关永别,而冬至花败,春暖花开,都是生活常态,所以并无需惋惜。后会有期。”
      (摘编自《广州日报》2010年12月28日)
      
      相关链接一:
      关于《独唱团》停刊的两种猜想
      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和韩寒主编的《独唱团》是两本备受关注的杂志。关于《独唱团》停刊原因,作以下两点猜想――
      猜想之一:虽然郭敬明和韩寒都是极有个性的,但是郭敬明在商业上的头脑却是十分开放的,为了变身出版人他甚至会“嫁入”长江文艺这样的大出版机构,采用强强联合的方法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学航母”,相比之下,韩寒宁折不弯的脾气则让他始终在独撑着一面大旗,《独唱团》第二期难产也就不难理解了。
      猜想之二:韩寒的杂志走的是以书代刊的路子,这就决定了每期杂志都要通过出版社审核这一关。韩寒每次都会在杂志中提出很多敏感新锐的话题,每次审核都困难重重,第一辑出版先后换了不下十家出版社,第二辑难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不少出版社一看内容都避而远之,这让出版商很难运作。
      (摘编自盖云飞《成也韩寒败也韩寒》)
      
      相关链接二:
      从《萌芽》转制看纯文学杂志走向
      以发起“新概念作文大赛”,推出韩寒等实力派作家,在青少年写作者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上海《萌芽》杂志社,于2010年的最后一天改制为萌芽杂志社有限公司。这意味着中国纯文学杂志的改制可能就此拉开序幕。人们担心,一旦失去资金扶植,纯文学杂志将如何生存?它们会否为了赚钱而一味迎合市场?
      总编辑赵长天表示,《萌芽》在风格上暂时不会有什么改变,更不会因为要赚钱就变成郭敬明式的那种商业杂志。
      那么,上海的另两份老牌文学杂志《收获》和《上海文学》是否也会很快“转企”?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赵丽宏说,目前,《上海文学》的收益主要有三块,一是刊物本身收益,一是政府提供一定资助,一是靠社会资金赞助。不过赵丽宏无奈地表示,虽然《上海文学》有着五位数的发行量,但成本远远高于支出。
      业内人士认为,在纯文学尚未从困境中摆脱的当今,由国家养几份纯文学杂志,保留几块文学的阵地自然是非常必要的。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纯文学杂志的编辑们也应该多想一些摆脱困境的办法,坐等“被养”,只能给人留下抨击的口实。
      (摘编自《青年报》2011年1月11日)
      点击运用:文人耻于谈利,然而“利”又是多么现实的事情。没有利润,就无法生存;而不能生存,理想又靠什么实现?韩寒开出天价稿酬赚取好稿,以及《独唱团》的最终停刊,都说明了纯文学杂志生存的艰难――没有政府扶植,没有广告收入,坚持纯文学理想,还要汇入市场化运作的大流,确实是危机重重。本则素材适用话题:理想与生存,出路,扶养与自养等。
      
      人物传真
      好人郭明义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是辽宁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从1990年起,他54次捐献全血和血小板,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他在16年中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给希望工程,累计为工友、特殊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超过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儿童。
      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得到1700多人响应,占鞍山市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三分之一。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600多人伸出臂膀,累计总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郭明义爱心联队”,从12人发展到2800多人,捐款近40万元,资助了1000多名“希望工程”特困生。2009年以来,郭明义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汇集了200多名成员,是目前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组织……
      其实,郭明义很清贫,三口之家挤在40平方米的房子里。但是妻子平静的笑容,女儿恳切的家书,都让人感觉到他们是幸福的。
      (摘编自《京华时报》2010年9月19日)
      【多维品读】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郭明义是一个纯净、执著与坚持的人,他的无私、质朴、乐观、勤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普通劳动者的熠熠光辉。他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给予了人们无限的温暖与力量。
      2.爱心创造奇迹。郭明义散尽家财助贫困,传递鲜血60升,希望旗帜聚千人……他以一颗博爱之心,燃烧自己的同时,也点亮了整个世界。
      3.助人为乐最快乐。郭明义几十年全身心奉献而无一所求,几十年助人为乐而无怨无悔,他从大慈善而非小悲欢中体会到给予的快乐,无形间拓宽了生命的宽度。
      【适用话题】
      奉献、助人、感动、爱心、道德、快乐、幸福等。
      
      刘震云:不要直起腰
      
      刘震云,从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近30年的时间,完成了400万字的著作,其中不乏《一地鸡毛》《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这样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被称为“新写实小说”的主力作家。当很多人询问他“高产”的秘诀时,他讲了一个关于他祖母的故事。
      刘震云的祖母身高只有1.5米多,可她干活是一把好手,村里很多男人都赶不上。曾经有一次,她与当地最得力的男劳力一起下地割麦子,3里长的一垄麦子,她割完了,男人才割了不到一半。这让刘震云很好奇,他问祖母为什么她割得那样快。祖母的回答简单而质朴:“下地之前,我就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一直割到底。割的时候,就真的要一直到底,中间不要直起腰来。因为如果直了一次,歇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祖母割麦的诀窍影响了他的一生。用刘震云自己的话说:“我一直以祖母为榜样,在干活时尽量不直起腰,要干就干到底。只有这样,我才能取得一点成就,才能进北大,才能混迹于文艺圈。”
      (摘编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24期)
      【多维品读】
      1.凡事要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正如刘震云的祖母割麦子一样,不直起腰来,一口气到底。只有这样,我们做事才会又好又快。
      2.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到底更是一种精神,让我们拥有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豪情。我们应向刘震云及她的祖母学习,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
      3.勤出成果。刘震云的高产不但在于坚持,更重要的是勤奋。由此可见,唯有勤奋,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收获生命的累累硕果。
      【适用话题】
      坚持、勤奋、成功、执著、奋斗等。
      
      夏达:用画笔
      勾勒写意人生
      
      14岁,夏达偷偷参加了本地书店办的小漫画社,第一次知道除她以外,世上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一边上课一边悄悄把小人头画满书页的空白。
      16岁,夏达开始激情百倍地创作、投稿,并偶有斩获。
      22岁,夏达大学毕业。除了画漫画,夏达别无选择。遗憾的是,发出的稿子都石沉大海。
      2003年秋天,夏达义无反顾地逃到北京,住进宣武区一间潮湿的地下室,只因这里的《北京卡通》曾经刊登过她的处女作《成长》。
      2004年,《北京卡通》杂志开始连载她的长篇漫画《米特兰的晨星》,而且好评不断,生活逐渐呈现出温情的面孔。
      2006年夏天,随着漫画行业不景气,杂志纷纷倒闭,她依然沉迷笔下的世界“死不回头”。
      2008年春天,她的《游园惊梦》《同类》单行本漫画开始发行。
      2008年底,她的《冬日童话》获得第三届中国连环漫画短篇故事漫画优秀奖;《子不语》夺得第五届金龙奖最佳少女漫画奖;《哥斯拉不说话》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最佳中国漫画作品奖……
       (摘编自《风流一代・青春》2010年第10期)
      【多维品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引导夏达孜孜以求,兴趣促使夏达勤画乐学。夏达正因为爱它,所以永不言弃,最终获得成功。
      2.磨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无数次的挫折与磨难中,夏达坚强地成长起来。因此,面对人生的磨难,我们不要退缩,而要迎难而上。
      3.执著追求,永不言弃。夏达“死不回头”的执著,造就了她的灿烂人生;夏达的永不言弃,使她成为“漫画公主”。一个人只有为梦想而终身奋斗,生命的长度才会得以延伸,生命的宽度才会得以拓展。
      【适用话题】
      执著、磨炼、追求、兴趣、成长等。
      (供稿/黄松海)
      
      深度思考
      语文试卷阅读题
      现婚姻伦理引热议
      
      【事件回放】
      中年危机、信任危机、婚姻危机、末世情怀……《非诚勿扰2》在2010年冬天让人们再一次认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而类似这样的婚姻伦理,却成为了长春市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的阅读题目,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热议。
      这是一道现代文阅读题,文体是小小说。选文故事梗概:
      酒楼里来了一对外出旅游的夫妇,穿着不俗,两个人的婚姻出现问题,离婚协议书都已经签完了。妻子特意来到了20年前两人吃五毛钱一碗馄饨的地方,如今这里已经是一家十分高档的酒楼。在这之前,妻子将这次出来所带的一切钱物都扔进了河里,只留下了五块钱,到了这家高档的酒楼也只点一碗馄饨吃,惹得服务员十分不快,老板就告诉服务员去外边买一碗馄饨回来,收钱时收客人两倍。在吃馄饨的时候,妻子将这20年来共同经历过的一切说给丈夫听,说两个人如何同甘共苦,如何白手起家,丈夫深受感动,也醒悟了,夫妻二人重归于好。而一直在一旁关注夫妻二人的老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撕掉了已经准备好的离婚协议书。因为,当年这对夫妻吃的那碗馄饨就是自己妻子亲手包的。
      关于这篇文章,共出了四道题目,分别是多项选择和三道分析题。多选题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从中挑出不恰当的两项。一道分析题是:“小说中的‘女人’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其他两道题目是关于文章写法的问题。
      【众说纷纭】
      ◎学生说――
      学生一:我答题的时候感觉挺奇怪的,没想到能出这种题材的,突破挺大的,说明现在的教育能够突破很多禁区,使中学生客观地看待一些问题。
      学生二: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语言生动,平凡朴素,对我的感触很大。
      学生三:从小培养,长大后能更好地与人交际,减少迷失自我的几率。
      学生四:这篇文章总体感觉很好,作为美文欣赏,或者是哲理文章都可以,只是不适合作为考试的阅读文章。
      学生五:它脱离高中生的生活,不现实。
      ◎家长说――
      家长一:不是说考试就是指挥棒吗?这个棒子往哪儿指,到底要教给孩子些什么,真的是这些教育工作者要好好思考的问题。我们不仅要一个微积分、函数能得满分的孩子,我们更想要的是一个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
      家长二:感觉很怪异,孩子在这个年纪能明白婚姻这个东西的含义吗?有些事情还是让生活自己教给孩子吧。
      ◎教育专家说――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事青少年教育的教授:首先题目不是我出的,所以我不太清楚出题人的真正目的,但是我想这些都是新课改过程中一次有益的尝试,课程改革改的不仅是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思维观念的改革,师者教育方法的改革。
      (摘编自“亚经贸新闻”2011年1月7日)
      点击运用:其实,我们成长的环境,从来都不缺少生活的真实。我们的邻居,我们的亲朋,我们看的电视,我们阅读的书刊,我们点击的网络,都把各种各样的生活真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从这个角度说,家长和部分同学的担忧,有些杞人忧天。从小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或许比把孩子关进“纯净”的成长环境更为重要。本则素材适用话题:成长,社会问题,教育思考,尝试,人生观等。
      
      关于子女“常回家看看”
      入法的深度思考
      
      【事件回放】
      2011年1月5日,不少报纸、网络都登出了这样一则消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在“精神慰藉”一章中特别增加“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的内容。并且,老人如果就这一点诉诸法律,法院自此以后就应该立案受理。此消息一出,立即如石子投水,引起轩然大波。
      “搜狐文化”网站还就此发起了网络调查。调查中显示,58%网民赞成立法保障老年人,27%网民表示“人心不古,到了靠法律约束亲情的年代”,27%网民要求“公司应该批准探亲假,好有假期去看望老人”,19%的网民感慨“高铁和机票太贵,回家成本太高”。
      【众说纷纭】
      ◎立法者: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如此立法,主要是对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和监护人不履行监护义务的,要督促他们履行自己的义务。
      ◎社科专家:这个倡议很好,但作为法律来讲,必须具备可操作性,而“常回家看看”到底该怎么界定,真正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这个“常”是什么概念,法律能否规定一周回去一次,还是一个月回去一次,一次多长时间?既然条文中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这便没有操作性。同时,法律能不能把常回家看看、打电话列入到工作考核标准中?这同样也没有可行性。
      ◎大学教授:如社会老龄化加剧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唯有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加以解决,而绝不是通过将“常回家看看”入法就能解决的。能否“常回家看看”这类问题,其实是自我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这样的问题已经与道德和伦理有一定的距离了。如果强行用法律来维系,则是根本上限制人们自由选择其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是违反人文主义精神的。
      ◎法官:在审判实践中,老年人要求子女进行探望的案件,通常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是子女在客观上确实无法“经常性”探望,比如学业、工作的原因;另一种就是主观上的原因,如子女因与老人有矛盾而不去探望。如果是前一种情况,通过调解工作,还可以使双方达成谅解。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双方在情绪上是对立的,就算法院判决子女履行探望义务,也是“强扭的瓜不甜”。况且,在执行程序中法官也不能“押着”子女看望老人。
      ◎网友一:无数留守儿童渴望父爱母爱,但他们决不会去法院控告爸妈不常回家,老年人怎能去告赡养人漠视自己的存在?如果我们看不到“现代化”对家庭价值的消解,而片面苛责不经常回家的赡养人,鼓励老年人去跟他们翻脸,这就是对家庭的第二次伤害。
      ◎网友二:满足父母真正的精神需要才是孝道,不能简单地用一年回家看几次来衡量。我们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倡导传统道德的回归。
      点击运用:“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如果我们的所有行为都要加一些“硬”指标,那子女敬孝心时是否会感觉是在完成法律义务?许多时候,“孝”的观念更应该深入人心,而不是写入法律。本则素材适用话题:孝,理解,牵挂,情与法等。
      
      孔子“走进”天安门广场
      
      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北门广场面向长安大街,并与故宫面对。
      孔子雕塑创作者吴为山,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雕塑家,代表作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群》等。近10多年来,吴为山先后塑造过多尊不同造型的孔子塑像,立于英国菲兹威廉博物馆及世界许多文化教育场所。
      关于创作这座孔子像的思路,吴为山说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的形象,所以我不是要还原孔子真实的外貌,这个谁也还原不了,而是要突出这个人的内核和精神。
      ◆塑像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几何状构成,整体上以山体的形象作为造型参考,意在表现孔子的正大气象;其次,在人物姿态上又借鉴了孔子的写实性造型,通过人物造型的谦恭、和善、仁义、智慧气质来表现孔子的内在文化精神。
      ◆所谓大,不只是尺度的概念,更多是气象、气度。当然本质是孔子的胸襟,胸纳乾坤,天地为塑。否则,尺度再大,也只是小模型而已。
      ◆可以这么说,虽然雕塑的主题是孔子,但这不仅仅是孔子一个人,他是以孔子符号为代表的文化丰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雕塑的气象就要很大。另外,国家博物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孔子像须要与之对应起来。
      ◆孔子的概念已超越作为古人的孔子,它是跨时空的精神坐标,当是一座文化泰山。这种文化与自然的双重意象使得它与现代都市环境虚实共存,古今相融,这是自然之法。
      ◆孔子像的意义不言而喻。在时空里,他是云中之巅峰;在文化里,他是和煦之春风。当然,他更是一尊凛然的化石,那仁慈,从脸上道道皱纹中绽出,似山脉水系,流韵弥长。手的礼仪传达着“仁”。体量的厚实与凝重,外化了大哲大圣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1年1月14日)
      点击运用:本则素材不但让我们全面地认识了孔子的精神内核及历史文化地位,更让我们了解了如何用艺术手段来表现精神领域的内涵。适用话题:精神高度,大与小,文化,内容与形式,和谐,自然之法等。
      
      我国将禁止汉语出版物
      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书、互联网等各类出版物中,外国语言文字使用量剧增,出现了在汉语言中随意夹杂英语等外来语、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生造一些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等滥用语言文字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破坏了和谐健康的语言文化环境,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通知要求各出版媒体和出版单位严格执行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有关规定。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0年12月21日)
      相关链接:央视播音员提出应纠正社会上的不规范用语
      李瑞英:社会上有一些不规范用语是因为疏忽或不负责任造成的,这应该有相应的法规来纠正。比如路牌上拼音与英语混杂,广告中乱用同音字等,这会给公众尤其是孩子们造成误导。让孩子们学会规范的语言,就是在传承我们的语言文化。文化传承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包括看似很小的地方。
      康辉:我想,大量网络语言在青年人中创造、传播,是出于一种青春逆反的心理。我年轻,我就是要与长辈、别人不同,要标新立异,要颠覆传统。但是你发现没有?年轻人成熟后,30岁以后,大多都会回归传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头寻找自己的传统根基。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如果在语言规范上下足了工夫,不怕他们找不到根。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1月14日)
      点击运用:关于是否要保卫及如何保卫汉语的纯洁度,已经不算一个新闻了,最近几年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作为一名学生,在平时的表达、写作中,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本则素材适用话题:语言,文化的根,责任等。

    相关热词搜索: 留给 精神 财富 史铁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